- 年份
- 2024(3731)
- 2023(5220)
- 2022(4537)
- 2021(4437)
- 2020(3648)
- 2019(8250)
- 2018(8226)
- 2017(17164)
- 2016(9373)
- 2015(10473)
- 2014(10460)
- 2013(10774)
- 2012(10221)
- 2011(9098)
- 2010(9349)
- 2009(8837)
- 2008(8708)
- 2007(8240)
- 2006(7773)
- 2005(7035)
- 学科
- 济(46264)
- 经济(46212)
- 农(44512)
- 业(33175)
- 农业(29484)
- 管理(18834)
- 方法(14449)
- 财(14245)
- 数学(13502)
- 业经(13458)
- 数学方法(13347)
- 企(12368)
- 企业(12368)
- 收入(12229)
- 中国(12181)
- 税(12160)
- 税收(11493)
- 地方(11412)
- 收(11339)
- 制(10537)
- 农业经济(9831)
- 村(9014)
- 农村(9008)
- 发(8881)
- 体(7793)
- 土地(7708)
- 贸(7634)
- 贸易(7629)
- 发展(7567)
- 展(7558)
- 机构
- 学院(135534)
- 大学(129381)
- 济(65131)
- 经济(64004)
- 管理(50329)
- 研究(48505)
- 农(43979)
- 理学(42720)
- 理学院(42340)
- 管理学(41721)
- 管理学院(41514)
- 中国(40640)
- 农业(33041)
- 财(30506)
- 科学(27595)
- 京(26863)
- 业大(25888)
- 所(25624)
- 中心(23260)
- 财经(22595)
- 研究所(22425)
- 江(22202)
- 经(20427)
- 农业大学(20042)
- 经济学(19500)
- 省(18641)
- 经济管理(17820)
- 经济学院(17769)
- 州(17019)
- 北京(16907)
- 基金
- 项目(82680)
- 科学(65114)
- 研究(64220)
- 基金(60089)
- 家(51694)
- 国家(51145)
- 科学基金(43146)
- 社会(42656)
- 社会科(40002)
- 社会科学(39991)
- 省(33160)
- 基金项目(31739)
- 编号(27722)
- 教育(26996)
- 农(26689)
- 划(26040)
- 自然(24945)
- 自然科(24328)
- 自然科学(24326)
- 资助(24150)
- 自然科学基金(23886)
- 成果(22597)
- 发(19854)
- 部(19136)
- 重点(18223)
- 国家社会(18008)
- 课题(17931)
- 性(17827)
- 制(17138)
- 发展(16702)
共检索到221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山 崔红志
《“十五”计划纲要》和朱钅容基总理关于该纲要的报告中都指出 ,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 ,“十五”期间要把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应从国民经济宏观层次上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在财税、金融体制方面采取突破性的举措 ,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 ,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实现全国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 ,而政府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组织架构及制度安排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杰 王蕴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居民可支配收入所占比重持续下降,不利于扩大内需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民工在非农就业者中的比重大幅提高,二是工业化重化阶段资本要素比劳动要素投入的增速更快。经营性资产国有比重过大及事实上的土地国有制,决定了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必然较少。而国有资产收益未能用于社会公共物品的提供,又导致宏观税负过重,进一步降低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合理调整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关键,是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重点应是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合理调整。
关键词:
国民收入分配 劳动报酬 国有资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齐贵权
调整初次分配格局是未来收入分配改革的重中之重。要解决收入分配不合理问题,就必须从初次分配开始,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充分发挥再分配和三次分配的调节作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第一,巩固市场基础作用规范初次分配。在初次分配阶段,改变国民收入过多向政府税收和企业利润倾斜的做法势在必行。要提高劳动报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香菊 刘浩
文章测算了2000~2009年中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格局及再分配格局。采集2000~2011年31个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及税收对居民部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程度及间接税比重对居民部门收入份额起到消极的作用。原因在于:在以GDP为考核指标的晋升激励下,地方政府更热衷基础设施、招商引资等经济建设方面支出,使得分配格局偏向于企业;另外,由于长期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对调节居民收入差距乏力,影响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投资率居高不下,进一步缩小了居民收入所占比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闫肃
笔者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数据,测算了我国1978年~2009年间居民部门收入占GDP比重的变化趋势。应用卡尔多"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模型"的研究表明,储蓄结构变迁是影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主要因素,其中企业储蓄的快速增长是导致居民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而近年来企业储蓄的高增长是我国步入"重化工业化"阶段后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等一系列制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调节国民经济收入分配格局的根本措施在于改革当前导致企业储蓄率过快增长的财税与金融等制度性因素。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储蓄结构 收入分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安体富 蒋震
本文计算了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最终分配的基本格局,并将我国与美国、日本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当前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居民最终分配比重不断下降。原因在于"企业利润侵蚀了劳动报酬,政府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降低了居民收入分配所占比重,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微弱和转移性支出制度不完善等"。最后,文中分析了应该采取的政策措施。一是增加居民收入,二是减轻居民负担,三是缩小收入差距,四是缓解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体富 蒋震
本文计算了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最终分配的基本格局,并将我国与美国、日本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当前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居民最终分配比率不断下降,国民收入最终分配格局处于向政府和企业倾斜的失衡状态;然后,本文分析了引起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的原因,即企业利润侵蚀了劳动报酬,政府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降低了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微弱使居民收入分配份额无法提高;最后,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分析了应该采取的政策措施。政策着力点应该在于四个方面:一是增加居民收入,二是减轻居民负担,三是缩小收入差距,四是解除或缓解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常兴华 李伟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测算结果显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中,企业所得增长较快,政府所得次之,居民所得增长较慢;再分配格局中,由于各种制度外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的快速增加使政府所得份额上升明显,企业在再分配格局中居于弱势地位,居民所得继续呈下降趋势。各主体内部分配结构的变化特点是:政府部门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收支结构不平衡,地方政府的非预算收入激增;企业部门内部垄断行业利润增加大于竞争性行业,利润向少数行业集中;居民劳动报酬份额不断下降且会在较长时间内延续,居民部门内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针对当前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应适当调整我国国民收入主体分配格局,平衡政...
关键词:
分配格局 测算 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丁兆庆
调整国民收入城乡分配格局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分析调整国民收入城乡分配格局的必要性、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国民收入城乡分配格局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民收入分配 城乡二元结构 “三农”问题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兴罗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扩大内需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助推器,但自1990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率从整体上看呈现下降趋势,过低的消费率导致了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制约我国消费需求提高的关键是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如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扩大内需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扩大内需 收入分配 居民消费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丛树海
政府收入规模不仅体现了政府的财政能力,而且反映着国民收入分配基本格局及政府在其中的地位。纵观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比持续下降的事实,要实现"让劳动者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目标,有必要适度控制政府收入规模。政府支出结构反映着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我国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必然要求政府支出内容上逐步减少经济建设支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更好发挥作用;逐步控制和适度削减政府行政性开支,建设一个节俭高效的政府组织;逐步增加民生开支和社会福利开支,不断提高民生福祉。
关键词:
国民收入 优化分配 政府收支 格局调整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富祥
如何分析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确实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些同志认为目前的收入分配格局是合理的,我不同意这种观点。现谈谈我的看法和对一些观点的分析。一、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斜的趋势及其特点经过10多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分配政策的调整,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已发生明显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代模
本文在对国民收入分配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后指出:当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严重向个人倾斜,其特点是国民收入最终分配总量超过生产总量下的结构性倾斜,而且在结构性倾斜中并存着社会性分配不公和"平均主义"。判断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合理,要坚持经济增长与发展、利益兼顾与适度、个人收入形成机制合理和适度增长三项标准。作者认为,构造新的国民收入分配新格局,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论"和"市场经济论"为理论依据,以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益的统筹兼顾为结构特征,以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并经过实践的调整与检验而形成体系完整、功能发展、活力旺盛、良性循环的合理格局。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梁季
国民收入分配是近年来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对美国、日本等OECD国家长周期和近15年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特征和演变趋势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将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与这些国家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中得出一些结论和启示。
关键词:
国民收入 分配格局 国际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