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2)
- 2023(691)
- 2022(612)
- 2021(605)
- 2020(513)
- 2019(1241)
- 2018(1242)
- 2017(2893)
- 2016(1536)
- 2015(1891)
- 2014(1812)
- 2013(1817)
- 2012(1559)
- 2011(1308)
- 2010(1269)
- 2009(1207)
- 2008(1250)
- 2007(1013)
- 2006(830)
- 2005(700)
- 学科
- 企(10103)
- 企业(10103)
- 业(9758)
- 管理(8611)
- 济(7280)
- 经济(7263)
- 财(5904)
- 方法(5819)
- 务(5738)
- 财务(5738)
- 财务管理(5731)
- 企业财务(5606)
- 数学(5456)
- 数学方法(5452)
- 公司(2310)
- 制(2001)
- 体(1788)
- 体制(1702)
- 审计(1325)
- 业经(1287)
- 技术(1160)
- 经营(1093)
- 人事(1067)
- 人事管理(1067)
- 各类(1007)
- 技术管理(975)
- 划(967)
- 策(945)
- 决策(878)
- 组织(819)
- 机构
- 大学(21685)
- 学院(21480)
- 管理(10574)
- 理学(9618)
- 理学院(9584)
- 管理学(9516)
- 管理学院(9485)
- 济(9053)
- 经济(8964)
- 财(6097)
- 财经(5058)
- 经(4693)
- 商学(3993)
- 财经大学(3987)
- 商学院(3977)
- 研究(3854)
- 中国(3825)
- 京(3681)
- 会计(3458)
- 融(2952)
- 金融(2877)
- 会计学(2702)
- 会计学院(2611)
- 经济学(2610)
- 工商(2601)
- 经济管理(2472)
- 学会(2403)
- 经济学院(2393)
- 江(2290)
- 北京(2286)
共检索到26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叶忠明 郑晓婷
世界各国为了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需求,要求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具有异质化的关键审计事项段。在掌握2017—2019年沪深两市A+H股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情况的基础之上,用关键审计事项的文本相似度来表示关键审计事项的同质化程度,并检验了会计师事务所对关键审计事项同质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会计师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是关键审计事项同质化的成因。此外,从关键审计事项同质化的角度,增加了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情况的文献,为关键审计事项实施的改进提供了文献方面的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凤丽 陈娇娇
2016年A+H股上市公司审计报告中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为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全面实施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2017年是A+H股上市公司审计报告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第二年,在掌握2017年A+H股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整体情况的基础上,对比A+H股上市公司2016年报首次和2017年报第二年度关键审计事项的认定和披露,追踪观察与分析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内容、审计应对程序的实施等具体情况,并针对审计师在关键审计事项认定和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提升审计师关键审计事项确认和披露的充分性和合理性,为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和不断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超 熊津
公司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与审计报告息息相关,我国财政部于2016年出台了一项新的准则,即《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以下简称"新准则"),这一准则中明确提出需要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在审计报告中的要求,有利于完善企业审计报告,对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因为新准则率先在A+H股上市公司中执行,因此本文选取A+H股上市公司作为案例对象,对新准则的首次实施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审计报告 关键审计事项 A+H股上市公司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丹 陈俊涛
新审计报告准则扩充了审计报告的内容,其中最大的变化在于增加了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对于关键审计事项的具体内容,新准则仅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并未明确具体要求,这导致关键审计事项确定的主观性较强。因此,有必要对关键审计事项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其特征,以增强财务报告使用者对审计报告信息的理解。以2016年92家A+H股上市公司年度审计报告为样本,分析在首次执行新审计报告准则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对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状况,包括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数量、不同性质企业面临的主要关键审计事项类型及披露格式,为执行新审计报告准则、规范审计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梁刚 曾旭
文章以2016—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样本公司审计报告中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分组T检验和回归分析法研究关键审计事项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统计结果发现:1 937家样本公司审计报告中共披露4 087项关键审计事项,有关收入和资产减值的关键审计事项最多;不同行业注册会计师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各有侧重,能够体现其行业特征。分组T检验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沟通关键审计事项能够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但在提高审计质量的同时需要注册会计师耗费更多的审计时间和审计费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云
本文对2017—2019年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情况进行分析,并发现部分审计报告中出现以事项披露数量不充分、披露集中程度较高、披露内容相似度高等为主要表现的披露同质化问题,并归究其原因,并立足于整个行业、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审计师提出相关解决举措,以增强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与决策相关性。
关键词:
同质化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 收入确认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董钰凯 胡本源 岳俊侠
本文基于2016年A+H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其他类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资产类关键审计事项能够显著降低应计盈余管理水平,但对真实盈余管理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审计质量样本组中,相比于披露其他类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收入类关键审计事项能够显著降低真实盈余管理总量;披露资产类关键审计事项和收入类关键审计事项通过影响异常现金流量和异常生产成本,进而抑制了真实盈余总量,但对异常酌量性费用没有影响。结论表明,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对两类盈余管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秋生 独正元
以2016年度沪深A+H股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为基础,从审计报告中关键审计事项部分的合规性、充分性和相关性角度,统计分析了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在2016年度的执行效果。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准则总体是有效的,但仍存在关键审计事项原因阐述不到位的合规性问题、信息冗余或不足的充分性问题、未能与企业具体情况联系的相关性问题等。针对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关键审计事项要从两个层次指明原因,要突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要以财务报表披露为基础并联系企业具体情况的改善建议等。文章客观评价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关键审计事项准则,提高该准则实施效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审计准则 关键审计事项 执行效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章宏 王晓坤
本文从实证角度,详细描述了截止2007年12月31日51家AH股上市公司自上市以来的价差变化趋势,并从公司、市场、利率、投资者、重大政策多个角度深入分析了AH股价差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同一上市公司的A股对H股普遍存在溢价现象,并且AH股价差在考察区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流动性假说和信息不对称假说对AH股价差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两地的市场波动及利率变化对AH股价差具有显著的影响,而投资者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对AH股价差的作用不显著;在控制了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之后,股权分置改革、QDII和港股直通车政策本身对AH股价差并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证明,两地股票市场分割以及内地资本流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春霞 邓强强 刘小芳
本文采用排列熵和滑动窗口方法研究交叉上市公司A股和H股的价格行为。研究发现,交叉上市的A股和H股股票价格变化存在差异,H股股票价格变化相对规则,A股股票价格变化则相对随机;并且在金融危机后,A股价格变化的不确定性明显变大,A股的信息效率变高,而H股价格变化的不确定性有减小的趋势;A股、H股价格变化存在着较高的关联性并且在长时间尺度下A股、H股价格变化的关联性逐步增强。
关键词:
交叉上市 价格行为 排列熵 滑动窗口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贵浦 林婷婷
本文构建了2008年12月之前已经分别在中国内地和香港上市的38家A+H双重上市公司A股和H股的差价模型,实证研究发现:A股对市场整体收益率的敏感度越高,A+H股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差异水平越大;而H股对香港市场整体收益率的敏感度越高,A+H股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差异水平越小;H股在第t期对A股实际可流通比率增加时,H股的折价程度会增加;同时股权分置改革因素是影响A+H股价格差异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股价差异 区域性 资本管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丹 陈俊涛
本文分析审计师的有限理性经济人行为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并以A+H股公司的审计师为例,对比分析其审计的A+H股公司与A股公司的审计质量。为克服事务所选择的内生性问题,引入市场环境、市场集中度指标及企业性质作为外生的工具变量。研究结果显示相对A股公司,经审计师审计的A+H股公司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显著更低,表明审计师对A+H股公司盈余管理的抑制程度高于A股公司。进一步地,无论是四大审计师还是本土审计师,这种审计质量差异都存在。这意味着审计师具有有限理性经济人特征,面对不同的制度环境约束,审计服务质量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提高审计质量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强相关制度约束,增加审计师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压力和动力,从而抑制审计师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代彬 闵诗尧
资本市场国际化是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以中国A股纳入MSCI指数为背景,应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资本市场国际化与关键审计事项语调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国际化与审计师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语调的积极性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而管理者能力会强化这种负向关系。研究还发现,在企业处于管理层短视程度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程度较低以及非国有公司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国际化与审计师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语调的负向作用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资本市场国际化主要是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和机构调研频率两个渠道影响关键审计事项语调。经济后果检验发现,资本市场国际化通过降低关键审计事项语调积极性进而遏制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与过度负债水平。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建新 王涛
一、引言关键审计事项所披露信息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增加审计报告信息含量,提高审计项目的透明度,完善我国审计报告制度的重要举措之一。自《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第701号——在独立审计师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ISA701)颁布之后,我国资本市场积极跟进。财政部制订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要求A+H股上市公司自2017年1月1号(其他上市公司自2018年1月1号)开始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是注册会计师根据职业判断,认为对本期财务报表最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关键词:
关键审计事项 审计失败 案例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国辉 黄秋菊
根据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规定,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要披露其2011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因此,本文针对我国同时发行A+H股的交叉上市公司2011年内部控制双报告的披露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掌握其在实践中的披露现状及内部控制相关指引的应用情况,进而提出几点完善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交叉上市公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现状及改进
深市主板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分析
房地产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披露问题分析
审计报告新准则实施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2016年A+H股上市公司审计的准自然实验证据
社会资本与审计收费——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
内部控制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探析——基于我国A+H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
2017-2020年度上市公司审计报告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特征分析
新审计报告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情况分析——基于2018—2020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统计数据
公司诉讼、审计师变更与审计费用——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涨跌停制度研究——基于同时在A和H股市场上市公司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