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10)
2023(2736)
2022(2235)
2021(2089)
2020(1811)
2019(4244)
2018(4233)
2017(7346)
2016(4263)
2015(4993)
2014(5055)
2013(5166)
2012(4577)
2011(3597)
2010(4221)
2009(4306)
2008(4273)
2007(4058)
2006(3769)
2005(3595)
作者
(12113)
(9849)
(9534)
(9261)
(6579)
(4521)
(4439)
(3781)
(3659)
(3620)
(3411)
(3293)
(3276)
(3014)
(2982)
(2966)
(2891)
(2890)
(2888)
(2832)
(2503)
(2468)
(2413)
(2403)
(2287)
(2201)
(2132)
(2084)
(2059)
(1963)
学科
管理(23682)
(17529)
企业(17529)
(17239)
审计(12126)
(10380)
经济(10370)
(8803)
(6851)
财务(6830)
财务管理(6754)
企业财务(6418)
各类(5864)
方法(5645)
(5244)
(4024)
(3983)
人事(3951)
人事管理(3951)
经营(3897)
中国(3820)
(3570)
银行(3569)
业经(3481)
决策(3459)
(3406)
制度(3402)
理论(3375)
计划(3375)
数学(3199)
机构
大学(53662)
学院(53599)
管理(24729)
理学(18877)
理学院(18663)
管理学(18524)
管理学院(18365)
(17222)
经济(16483)
中国(16394)
研究(14176)
(13930)
(13553)
(11039)
财经(9412)
(8740)
中心(8630)
公司(8550)
(8447)
(8347)
科学(8180)
北京(8042)
(7513)
会计(7327)
财经大学(6960)
商学(6607)
(6600)
商学院(6544)
(6480)
银行(6392)
基金
项目(28614)
科学(21832)
研究(21655)
基金(19979)
(17092)
国家(16919)
科学基金(14840)
社会(12416)
社会科(11723)
社会科学(11716)
(11223)
基金项目(10553)
教育(10266)
自然(10155)
自然科(9839)
自然科学(9837)
自然科学基金(9652)
编号(9481)
(9132)
成果(8514)
资助(8465)
课题(6721)
项目编号(6648)
重点(6293)
(6213)
(6058)
科研(5773)
(5712)
大学(5548)
教育部(5438)
期刊
(25169)
经济(25169)
中国(20838)
研究(17826)
(16342)
管理(12798)
审计(9436)
会计(7753)
(7593)
金融(7593)
财会(7246)
学报(6486)
科学(6484)
教育(5924)
技术(5427)
大学(5402)
通讯(5090)
会通(5070)
(5036)
学学(4881)
财经(4734)
(4072)
(3706)
图书(3694)
(3655)
(3391)
(3384)
经济研究(3380)
(3193)
企业(3193)
共检索到103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世辉  伍昭悦  程序  
学术界对关键审计事项的信息增量作用开展了大量研究,然而鲜有文献从管理层的角度探索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要求对其行为的影响。本文从管理层对于关键审计事项规制效应的贯彻程度,即管理层是会遵从新审计准则要求并最大化公司价值,还是会在新审计准则框架内攫取私利。结果表明在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要求下,管理层会选择遵从审计监督减少其短视行为;然而,这种影响存在局部效果和替代效应,即在内部控制质量较高和外部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较低的情境下作用效果更为显著。此外,减少盈余操纵和提高风险承担水平是管理层采取减少短视行为策略的实现机制。本文丰富了关键审计事项经济后果的文献,为企业策略选择和审计改革推进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颜敏   陈泽雨  
基于中国关系型社会制度背景,校友关系作为特殊的社会资本对企业管理层决策产生影响。本文选取2010~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社会关系角度研究企业高管间校友关系对管理层短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间校友关系与管理层短视显著负相关,这表明通过校友关系建立起来的沟通渠道和监督体系会抑制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进一步分析发现,存在校友关系的高管能够通过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遏制管理层的短期效应行为。同时在进行了数字化转型、机构投资者持股较低以及非国有企业样本中该抑制效应发挥得更显著。研究结论丰富和拓展了非正式网络对管理者行为的相关研究,同时也对公司完善高管引进机制、加强管理团队建设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薛刚  王储  赵西卜  
学术界对披露关键审计事项能否提高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但主要集中于对股票市场信息传递的探讨,鲜有文献从管理层行为的角度考察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本文利用新审计报告的过渡期设定,以实施新审计报告准则对分析师预测准确度的影响为切入点,考察了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究竟是作为增量信息改进分析师预测,还是作为监督压力抑制管理层迎合分析师预测的行为。研究结果支持监督效应,但这种监督效应存在局部性和补充性,即只能对管理层在薪酬激励较低和权力受到制衡的情境下发挥作用;且仅能对管理层在审计质量较低、利润操纵事项难以分辨的情境下发挥补充监督作用。这些结论为监管者和政策制定者完善审计准则提供了些许借鉴。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西子   温日光   姜虹  
本文研究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管理层非正常在职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上一年度审计报告中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越多,管理层本年度的非正常在职消费越少,说明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可以抑制管理层非正常在职消费。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抑制效应在关键审计事项文本可读性较高、文本相似度较低的公司中更为明显;另外,这种效应在“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以及客户重要性较低的公司中更加突出;此外,本文还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管理层非正常在职消费的抑制效应,在没有分析师跟踪和监事会规模更小的公司中尤为显著。最后,本文发现上一年度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导致管理层非正常在职消费降低后,被审计单位当年度的盈余质量得到了提高。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郭佳   王克明  
机构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具有稳定金融市场、改善资金配置效率等作用。然而,作为机构投资者的常用投资工具,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尚未得到足够关注。本文以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ETF独特的申购赎回机制检验ETF持股对管理层短视的影响。研究发现:(1)ETF持股提高了管理层短视倾向,表现为公司资本支出、新增固定资产比例和研发投入下降;(2)机制检验结果显示,ETF持股显著提高了股票流动性,进而吸引了大量短期投资者套利交易,使得管理层面临的短期业绩压力增加;(3)当企业内控质量差、两权分离度大、代理成本高、分析师关注度低以及市值规模小时,ETF持股对管理层短视的影响更加显著。本文不仅补充了ETF持股的经济后果,还为监管层规范机构投资者市场参与行为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庆婕   赵守国  
管理层在企业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数字经济对管理层短视的影响研究多聚焦于信息披露质量和融资约束方面,其影响机制的研究有待深化。基于2012—2022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对管理层短视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和降低融资约束缓解管理层短视。数字经济缓解管理层短视表现出异质性,相比于非高新技术企业,数字经济显著缓解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层短视;相比于经营亏损企业,数字经济显著缓解经营盈利企业管理层短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研究结果拓展了数字经济对企业影响的研究,对于强化企业长期战略规划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邱吉福   杨锋源   张航  
财政部2016年底修订的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其主要目的是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加强与投资者有效沟通,从而抑制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操纵。文章以2013—2021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文本信息为研究对象,研究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MD&A语调操纵的影响。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MD&A语调操纵具有抑制作用,经由“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发挥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减值类与其他类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抑制作用显著,收入类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不显著;公司融资约束水平低时,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对管理层MD&A语调操纵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乔鹏程  徐祥兵  
高管海外经历具有知识溢出效应,能够促进企业创新。采用2012—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管理层海外经历、短视主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管理层海外经历通过抑制短视主义促进企业创新,这一影响路径受到融资约束的前半路径调节和政府补助的后半路径调节。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上述影响路径在成长期和成熟期成立,在衰退期不成立,融资约束对上述影响路径的前半部分调节在成熟期成立,政府补助对上述影响路径的后半部分调节在成长期成立。研究结论有助于打开管理层海外经历对企业创新影响机制的“黑箱”,拓展管理层海外经历经济后果研究,为企业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钟宇翔  吕怀立  李婉丽  
基于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本文研究了会计稳健性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分别以发明专利申请数和授权率来衡量企业的创新能力,实证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越高,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越低,发明专利授权率也越低,这表明会计稳健性会抑制企业的创新能力。在进一步检验中还发现,会计稳健性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会受到管理层短视的影响。本文通过选取三个衡量管理层短视的代理变量——管理层持股、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企业长期负债发现,管理层越短视,会计稳健性对创新的抑制作用越明显。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实证结果保持不变。本文的结论对于理解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邢洋   马千惠   肖有智  
本文以管理层短视行为作为研究情境,以2011—2021年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管理层短视行为对企业透明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短视行为对企业透明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较强的数字化转型力度可以通过抑制管理层短视路径来提升企业透明度。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在国有企业、行业竞争性强和规模较大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机制分析发现,管理层短视可通过减少企业创新活力进而降低企业透明度。本研究明晰了管理层短视行为对微观企业信息披露领域的影响,为解决管理层短视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和理论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荣   孙嫚   饶静  
卖空机制是近年来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话题。选取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期DID模型,研究卖空机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1)卖空机制引入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由应计盈余管理转向真实盈余管理。(2)卖空机制通过减少管理层短视行为,进而抑制应计盈余管理并促进真实盈余管理。(3)机构投资者持股加强了卖空机制与应计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削弱了卖空机制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相比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加强了卖空机制与应计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削弱了卖空机制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结论丰富了卖空机制和盈余管理相关领域的文献,对政府加强监管、企业完善公司治理以及投资者决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嘉伟  胡丹丹  周磊  
管理层短视行为是学术界和管理实践关注的焦点。数字经济究竟对管理层短视行为有何种影响尚无明确结论。本文以表征公司短视行为的核心变量真实盈余管理为研究情境,检验数字经济对真实盈余管理的作用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抑制真实盈余管理,缓解了管理层短视行为。中介机制的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通过降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缓解融资约束两条路径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进一步研究显示,公司所处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越激烈,数字经济越能在信息流传递层面“精准施治”,抑制真实盈余管理的效果越显著。本研究明晰了数字经济对微观公司治理领域的影响,为解决管理层短视行为,抑制真实盈余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和理论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尚航标  刘佳奇  王智林  
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着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增长。基于资源基础观的研究多强调内部要素,缺乏对金融市场中投资者的关注,本文以2007~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资源依赖理论考察投资者异质信念对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异质信念通过加剧管理层短视抑制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进一步研究表明,上述作用关系在产权性质和两职合一情况不同的企业中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此外,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管理层短视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本文的结论不仅丰富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而且拓展了资源依赖理论在委托代理背景下的相关见解,为注册制改革背景下政策制定和企业实践提供了借鉴。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许金叶   樊淑贞  
本文依据时间导向理论和高阶梯队理论,研究管理者短视主义的心理特质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管理者短视通过金融化和管理会计应用两条途径提高审计费用。进一步分析显示:股权制衡度的提高会抑制管理者短视对审计费用的促进作用;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审企紧密度的提高会增强管理者短视造成的审计费用的增加。本研究从管理者心理特质视角拓展了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研究,同时对企业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东升   李鹏伟   薛海燕  
如何在注册制下通过信息披露激励企业树立长期经营理念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文章以2009—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考察分行业信息披露对管理层短视的影响。研究发现,分行业信息披露能有效抑制管理层短视。机制分析表明,增加监管压力、行业竞争压力和缓解资金压力是分行业信息披露约束管理层短视的实现机制。异质性检验发现,分行业信息披露对管理层短视的抑制作用在高科技行业企业和分析师关注较少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分行业信息披露影响管理层行为的内在逻辑,对完善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缓解第一类代理问题具有启发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