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66)
2023(7236)
2022(6121)
2021(5426)
2020(4833)
2019(11130)
2018(10590)
2017(21612)
2016(11638)
2015(13093)
2014(12715)
2013(13115)
2012(12432)
2011(10542)
2010(10959)
2009(10448)
2008(10498)
2007(9264)
2006(7937)
2005(7335)
作者
(33409)
(27875)
(27846)
(26584)
(18520)
(13549)
(12686)
(10764)
(10762)
(10099)
(9674)
(9613)
(9208)
(9061)
(8795)
(8729)
(8381)
(8378)
(8246)
(8014)
(7118)
(7046)
(6986)
(6543)
(6457)
(6306)
(6255)
(6142)
(5711)
(5530)
学科
(53723)
经济(53655)
(41583)
管理(40156)
(35223)
企业(35223)
方法(32088)
数学(28912)
数学方法(28756)
(24188)
(15885)
财务(15876)
财务管理(15803)
企业财务(15001)
中国(12465)
(12433)
审计(12218)
(10865)
收入(9467)
业经(9396)
(9329)
农业(9282)
(9251)
金融(9251)
(8218)
银行(8195)
(7837)
贸易(7827)
(7596)
(7561)
机构
大学(171718)
学院(168363)
(76290)
经济(75030)
管理(67452)
理学(58517)
理学院(58034)
管理学(57280)
管理学院(56984)
研究(52758)
中国(43597)
(41462)
(35822)
财经(32905)
(30161)
科学(29121)
(27736)
(26831)
经济学(25405)
(25252)
财经大学(24924)
中心(24516)
业大(23724)
研究所(23323)
经济学院(23181)
北京(22063)
农业(21707)
商学(20335)
商学院(20203)
(19399)
基金
项目(110234)
科学(87960)
基金(84977)
研究(77100)
(74438)
国家(73843)
科学基金(64264)
社会(52549)
社会科(50110)
社会科学(50092)
基金项目(44035)
自然(42367)
自然科(41370)
自然科学(41357)
自然科学基金(40716)
(40443)
资助(36909)
教育(35556)
(34491)
编号(28594)
(26415)
重点(24583)
成果(23515)
教育部(23361)
国家社会(22902)
(22550)
人文(22329)
科研(22132)
大学(21619)
(21481)
期刊
(76853)
经济(76853)
研究(51320)
(38440)
中国(33776)
学报(27168)
管理(24114)
科学(23721)
(22956)
大学(21197)
学学(20384)
(20006)
金融(20006)
财经(17982)
(15184)
农业(14947)
经济研究(13965)
财会(12248)
技术(11869)
会计(11315)
问题(10414)
业经(10307)
审计(9921)
教育(9143)
统计(8976)
技术经济(8931)
(8411)
(8283)
(8174)
理论(7875)
共检索到252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隽萍  邹超逸  
本文以2016-2020年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当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类型为资产减值类和收入确认类时,其对权益资本成本产生的影响,以及股权性质在上述两者之间的作用。研究表明,披露资产减值关键审计事项和收入确认关键审计事项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相比非国企,披露两类关键审计事项对国企权益资本成本的提升作用更弱。通过进一步分析可知,关键审计事项会导致权益资本成本提高的原因在于企业同时披露了资产减值和收入确认关键审计事项,而当审计报告只披露了其他类型的关键审计事项时,实际上会起到降低权益资本成本的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燕明  
以中国2017—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在客户公司并购标的未达预期业绩时,女性审计师比男性审计师更有可能披露商誉减值关键审计事项。在控制了会计师事务所特征后仍发现审计师性别对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女性审计师性别对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随着女审计师任期的增长而减弱。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研究的结果仍然成立,说明审计师性别对确认商誉减值关键审计事项有着重大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依冉  徐虹  
以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为切入点,选择葫芦岛锌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案例分析,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和外部投资者决策两个角度探讨披露资产减值类关键审计事项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资产减值类关键审计事项能够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同时外部投资者能够通过其获取增量信息以做出投资决策。文章不仅揭示了关键审计事项的"窗口"效应,还指出现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存在重复率高、"模板化"、未充分披露等问题,以期为进一步改进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提供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蒋红芸  李强  
资本成本是现代企业财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无论在微观还是宏观层面都发挥着重要的基准作用,而关键审计事项是财政部2016年底为了与国际审计准则趋同、增加审计报告的沟通性而修订审计报告准则引进的新举措。对新审计准则实施后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2016—2018年的样本数据进行了研究,实证检验审计报告中沟通的关键审计事项对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沟通关键审计事项与企业权益资本成本显著正相关,并且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越多,权益资本成本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透明度在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和权益资本成本之间起到负向调节作用。文章丰富了关键审计事项方面的相关文献,为研究资本成本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相关部门的政策实施提供了参考。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徐展  盛思思  顾奋玲  
关键审计事项提炼了财报中已恰当披露的关键信息,这可能增加投资者对风险的感知,进而影响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使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5—2016年的数据,采用PSM-DID方法,研究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用MPEG、PEG还是OJ模型度量权益资本成本,沟通关键审计事项都会导致企业权益资本成本显著提高,其影响机制为投资者风险感知的增加。进一步分析发现,当企业的关键审计事项更多、规模更小、成长性更高、所处区域市场化进程更低时该影响更大,基于2018年实施的新审计报告准则,以全部A股为样本进行的稳健性检验有效支持了本文研究结论。研究从权益资本成本影响因素的维度完善了资本成本理论,从投资者保护的角度明确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耀友福  
借助新审计报告关键审计事项中的掏空事项文本信息,文章以2017—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掏空关键事项的视角考察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有效性。研究发现,与掏空相关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够减少大股东掏空行为。当与掏空相关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力度越大、风险匹配度越高或越是利用专家工作时,其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治理效用越大;掏空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机制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治理效应主要是通过增加公司行政关注成本和市场监督压力实现的;从体现大股东代理问题的股权制衡环境来看,掏空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所发挥的大股东掏空抑制效应在股权制衡氛围较弱的公司中更明显。文章对强化新审计报告准则实施与其他行政监管及市场监督机制的合力威慑效用和协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尹林辉  陈喜平  
以2004—2013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索分析终极所有权性质、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和所有权的两权分离度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以及两权分离度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在不同终极所有权性质下其显著性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国有控股公司与非国有控股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并没有系统性差异;两权分离度与权益资本成本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非国有控股公司相比国有控股公司,其两权分离度与权益资本成本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董延安   展嘉宜  
为健全资本市场体系,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以及审计师在关键审计事项传递信息的作用不容忽视。以我国2018—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关键审计事项文本相似度视角研究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审计师履职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会促使审计师积极履职,降低关键审计事项文本相似度,机制分析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通过提高代理成本使审计师积极履职;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审计师行业专长较高、客户重要性较高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更能提高审计师履职积极性。基于此,提出了关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和审计师的对策建议,并扩展了审计师履职行为的界定,有助于更全面认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和关键审计事项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的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易玄  毛怡沙  谢志明  
为提升审计报告的信息质量和沟通价值,审计报告改革引入关键审计事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增加了审计报告的增量信息,但其个性化特征在弥补传统审计报告模式化披露方式缺陷的同时,也引发了使用者信息感知差异,进而可能影响改革成效。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审计师在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中增加量化、时间、结论信息的详式披露对信息质量的影响在不同财会背景使用者中存在差异性,关键审计事项的详式披露可提升非财会专业使用者的表象信息质量感知,对财会专业使用者则影响不显著;同时,作为使用者个性化特征的财会知识背景有利于其从内在信息质量的角度解读审计报告。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袁敏  谢萌  
自2015年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发布新的审计报告准则以来,关键审计事项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准则明确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时,应就审计中发现的关键审计事项进行沟通。2016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借鉴国际经验,制定了新的审计报告准则,除了要求对关键审计事项进行披露之外,要求分批、分步在上市公司中有序推进,其中同时在内地和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A+H股公司)自2017年1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胡国强   邳宇晨   孙文祥  
审计师变更能否给当期财务报表审计带来“新视角”进而改善审计质量一直是审计理论实证研究的难点。基于关键审计事项(CAM)披露的文本信息,本文实证考察了审计师变更的“新视角”效应。研究发现,审计师变更显著降低了公司本期CAM与上期的纵向文本相似度。相比重新上任,完全履新的审计师变更降低程度更大;“换师换所”和“换师不换所”均具有降低作用,但前者影响更大;相比只变更项目合伙人或经理,两者同时变更的降低作用最大;而且,降低作用主要集中于行业专长审计师。最后发现,变更公司CAM纵向相似度越低,审计投入越多、审计质量越高、信息有用性越强。研究拓展了审计师变更和CAM披露文献,为审计师轮换制度与新版审计报告准则实施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尤娜   阮永平  
作为审计项目的主体,个人审计师间的合作互动必然会影响审计产出。本文以2016~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个人审计师间合作互动是否产生学习效应及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作互动的审计师间普遍存在学习效应,且学习效应越显著,审计质量越高。进一步研究表明,外部监管的压力、会计师事务所文化氛围、审计师的团队合作及审计师个人特征是学习效应的成因。此外,个人审计师间的学习效应存在衰减现象,且客户对这种学习效应做出了积极反馈,表现为学习效应越强,客户流失率越低、愿意支付的审计费用越高。本文的研究验证了个人审计师合作互动对于提升审计质量的重要性,为监管机构完善监管政策提供了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董钰凯  胡本源  岳俊侠  
本文基于2016年A+H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其他类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资产类关键审计事项能够显著降低应计盈余管理水平,但对真实盈余管理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审计质量样本组中,相比于披露其他类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收入类关键审计事项能够显著降低真实盈余管理总量;披露资产类关键审计事项和收入类关键审计事项通过影响异常现金流量和异常生产成本,进而抑制了真实盈余总量,但对异常酌量性费用没有影响。结论表明,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对两类盈余管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翠琳  朱焕焕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打开了财务报表审计黑箱,旨在通过提高审计工作透明度向市场提供客观公允的财务信息。基于2016—2019年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A+H股企业面板数据,从审计和证券两个市场检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反应,进一步检验产权性质调节作用。研究表明:随着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增多,审计和证券两个市场均表现出显著正向反应,证券市场更为敏感;国有性质企业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越多,审计和证券市场反应越强,证券市场尤其明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步丹璐  王多仁  
以中国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探究了商誉减值与控股股东实施股份减持或股权质押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发生商誉减值的可能性更高且减值程度更大;商誉减值与控股股东提前减持股份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在轻资产行业中这种关系更为明显;控股股东的股份减持与股权质押行为在商誉减值前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本文聚焦商誉减值前控股股东的规避风险行为,丰富了控股股东应对商誉减值的策略选择模式及不同对策之间的替代效应研究,为资本市场监管与企业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