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77)
2023(2176)
2022(1835)
2021(1642)
2019(3111)
2018(2887)
2017(5684)
2016(3050)
2015(3436)
2014(3557)
2013(3539)
2012(3308)
2011(2650)
2010(3215)
2009(3289)
2008(2945)
2007(2858)
2006(2490)
2005(2574)
2004(2801)
作者
(9325)
(7552)
(7460)
(7204)
(5069)
(3600)
(3483)
(2946)
(2856)
(2741)
(2706)
(2530)
(2479)
(2439)
(2370)
(2361)
(2309)
(2287)
(2182)
(2103)
(1911)
(1869)
(1809)
(1762)
(1746)
(1707)
(1678)
(1628)
(1587)
(1585)
学科
(13783)
经济(13775)
审计(12073)
管理(10012)
(9240)
(8567)
企业(8567)
方法(7123)
各类(5846)
数学(5715)
数学方法(5695)
(4345)
(4241)
中国(3949)
(3582)
金融(3582)
市场(3477)
技术(3290)
(3216)
财务(3212)
财务管理(3148)
企业财务(3078)
(2738)
银行(2736)
(2645)
(2645)
(2641)
贸易(2628)
(2525)
(2520)
机构
大学(46733)
学院(46084)
(21483)
经济(21038)
管理(18465)
理学(15374)
理学院(15270)
管理学(15136)
管理学院(15045)
研究(14481)
中国(14463)
(12905)
(10964)
财经(10294)
(9369)
财经大学(7750)
(7650)
(7610)
中心(7272)
经济学(6921)
科学(6526)
北京(6427)
经济学院(6153)
(6102)
金融(5999)
(5993)
商学(5978)
(5937)
商学院(5926)
研究所(5912)
基金
项目(25751)
科学(20609)
基金(20062)
研究(18713)
(17288)
国家(17158)
科学基金(15124)
社会(12543)
社会科(12051)
社会科学(12044)
基金项目(10336)
自然(9976)
自然科(9714)
自然科学(9713)
自然科学基金(9551)
(8955)
资助(8739)
教育(8392)
(7398)
编号(7227)
(6363)
成果(6292)
教育部(5770)
重点(5722)
(5622)
人文(5477)
国家社会(5377)
(5280)
大学(5242)
(5222)
期刊
(25094)
经济(25094)
研究(17390)
中国(14601)
(12585)
审计(9163)
(8140)
金融(8140)
管理(7269)
财经(5978)
学报(5556)
科学(5364)
(5080)
(4727)
经济研究(4716)
大学(4501)
学学(4374)
财会(4271)
会计(4212)
业经(3426)
问题(3252)
理论(3181)
(3123)
内部(2939)
国内(2939)
通讯(2788)
会通(2786)
农业(2776)
实践(2762)
(2762)
共检索到81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翠琳  朱焕焕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打开了财务报表审计黑箱,旨在通过提高审计工作透明度向市场提供客观公允的财务信息。基于2016—2019年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A+H股企业面板数据,从审计和证券两个市场检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反应,进一步检验产权性质调节作用。研究表明:随着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增多,审计和证券两个市场均表现出显著正向反应,证券市场更为敏感;国有性质企业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越多,审计和证券市场反应越强,证券市场尤其明显。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阚京华  
本文认为,我国投资者对非限制性强调事项和限制性强调事项的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没有明显区别,但是对非限制性强调事项的无保留审计意见有显著的负反应。这说明我国投资者对比较清晰和易于理解的非限制性强调事项能作出判别,而对比较复杂的限制性强调事项缺乏辨别力,在不存在市场和投资者监督的压力下,必然会增加注册会计师利用限制性强调事项改变审计意见的动机,因此有必要通过政府监管手段来规范注册会计师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审计意见的行为。在投资者信息识别能力较低的情况下,2003年和2006年审计报告准则对强调事项的内容加以限制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通过对强调事项的严格限制可以约束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行为,抑制...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玄  吴蓉  谢志明  
以2015~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企业精准扶贫行为动因与方式选择及所引起的市场反应。结果发现:国有企业和政治关联民营企业精准扶贫更积极,但两者精准扶贫方式存在差异,国有企业更倾向整合型精准扶贫,政治关联民营企业则倾向慈善型精准扶贫。进一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产生了积极市场反应;相较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精准扶贫产生的市场反应更积极,尤其体现在政治关联民营企业中。同时,扶贫方式及扶贫持续性对精准扶贫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有影响。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隽萍  邹超逸  
本文以2016-2020年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当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类型为资产减值类和收入确认类时,其对权益资本成本产生的影响,以及股权性质在上述两者之间的作用。研究表明,披露资产减值关键审计事项和收入确认关键审计事项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相比非国企,披露两类关键审计事项对国企权益资本成本的提升作用更弱。通过进一步分析可知,关键审计事项会导致权益资本成本提高的原因在于企业同时披露了资产减值和收入确认关键审计事项,而当审计报告只披露了其他类型的关键审计事项时,实际上会起到降低权益资本成本的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崔也光  高靖男  
2016年12月23日,财政部发布12项审计报告准则,其中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关键审计事项作为本次准则修订的核心,旨在提高我国审计报告质量,对审计报告进行供给侧改革。文章以2016年度所有A+H股及纯H股上市公司93份含关键审计事项的审计报告为样本,对关键审计事项进行定性及定量研究。分析了关键审计事项的合规性和充分性,以及对注册会计师和广大投资者产生的影响,指出关键审计事项充实了审计报告的内容,使审计报告质量得到改善,对整个经济社会产生良好影响。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郭葆春  郭蓉  
本文选取新审计报告准则改革实施前后2015-2017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关键审计事项、公司内部治理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总体上还是在具体分类维度上,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后显著提高了审计质量,而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与审计质量的正向关系在公司内部治理水平较低的公司中更为显著。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吴秋生  卫晓明  江雅婧  
关键审计事项是审计师在审计结果质量已经确定的审计报告编制阶段,从审计过程中与客户治理层沟通事项中选择报告的,展示审计过程质量、提高审计报告沟通价值的最重要事项。实践中关键事项报告大多具有雷同性,这是审计师肆意妄为的弊端还是基于审计结果质量的理性选择?选取2016年A+H股和2017—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审计实施阶段获得的审计结果质量越高,审计报告阶段报告的关键审计事项差异度越小,且事务所规模越小,这种关系越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师的这种策略选择可以降低财务重述和提高审计收费,确实是理性行为。研究结论对于审计师正确执行关键审计事项准则,政府恰当监管关键审计事项报告,投资者有效运用关键审计事项信息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晓月  肖翔  贾丽桓  
以2014—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审计师保险动机与投资者反应两个维度检验新审计报告准则下,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是否具有保险价值,并检验差异化的披露特征是否代表不同水平的保险价值。研究发现:(1)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公司会被要求支付更高的保险性审计费用,获得投资者更积极的反应,并使用DID及DID-PSM模型,验证其产生了增量保险价值;(2)事项数量、是否利用专家执行审计程序及是否发表结论性评价的特征差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保险价值,但特征差异在两个维度的检验结果发生背离,说明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对投资者反应的影响并不仅仅表现为保险价值。研究结论有助于市场了解准则的推行效果,对市场主体的行为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文君  陆正飞  
通过整理2012-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在无形资产项下披露的知识产权资产信息以及研发投入情况,检验知识产权资产与研发投入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知识产权资产信息披露对股价有提升作用,在同时考虑研发投入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向市场传递价值增量信息。进一步根据企业性质、上市板块、是否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以及专利水平对样本进行分组回归后发现,市场对知识产权资产和研发投入的反应在不同样本组中表现不同:在研发强度平均水平上,市场对国有上市公司、主板上市公司、未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上市公司以及专利数量较多的上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洪金明  
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全面实施新的审计报告准则,本文实证考察了关键审计事项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的实施显著提升会计稳健性,关键审计事项越多的公司会计稳健性越高,采用安慰剂检验、工具变量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成立。本文的研究既丰富了关键审计事项的实施效果的文献,也为加强对关键审计事项的监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世辉  伍昭悦  程序  
学术界对关键审计事项的信息增量作用开展了大量研究,然而鲜有文献从管理层的角度探索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要求对其行为的影响。本文从管理层对于关键审计事项规制效应的贯彻程度,即管理层是会遵从新审计准则要求并最大化公司价值,还是会在新审计准则框架内攫取私利。结果表明在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要求下,管理层会选择遵从审计监督减少其短视行为;然而,这种影响存在局部效果和替代效应,即在内部控制质量较高和外部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较低的情境下作用效果更为显著。此外,减少盈余操纵和提高风险承担水平是管理层采取减少短视行为策略的实现机制。本文丰富了关键审计事项经济后果的文献,为企业策略选择和审计改革推进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唐建华  万寿琼  
2018年1月1日起,新审计报告准则全面实施。根据准则的要求,除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外,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审计报告将增加"关键审计事项"部分,披露与被审计项目相关的个性化信息,以增加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和相关性、提高审计项目的透明度。这是几十年来审计报告最大的变化,被誉为本轮审计报告改革中"皇冠上的钻石"。本文结合英国、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娟  刘志耕  
在审计实务中,一些注册会计师(CPA)不能全面、正确理解关键审计事项的本质内涵,不仅对关键审计事项产生模糊甚至错误认识,而且不能在审计报告中正确识别和沟通关键审计事项。为此,本文以日常审计实务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为基础,用案例的形式来分析、说明关键审计事项常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夏云  饶瑾  
关键审计事项是指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治理层进行充分沟通后,运用职业判断认定的不存在不确定性且会对当期财务报告等信息披露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它具有重要性、可靠性、完整性、行业集聚性和特异性的特征。关键审计事项信息披露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有关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重大变化的事项;有关企业战略的重大调整事项;有关行业环境的重大变化事项;有关关联方及其交易的重大变化事项;有关股东股权的重大变动事项;有关企业偿债能力重大变化的事项;有关诉讼、仲裁的重大事项;有关公平性的事项;有关合法合规性的事项;有关名誉性的事项等。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方军雄  
随着中国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肇始于2001年的针对发行境内上市外资股上市公司的强制境内境外审计(即所谓的"双重审计")自然失去了其存在的根由,由此,2007年9月12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通知废除了"双重审计"的强制规定,而这将大大节约相关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编制成本和审计成本,消除两套标准披露可能引起的误解和歧义,进一步提高和保障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透明度,从而有助于其股东价值的提升。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初步考察该政策的可能效果。研究发现,整体上,投资者并未给予积极的反应,不过先前采用同一集团审计模式的公司其市场反应显著好于先前采用不同集团审计模式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