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76)
- 2023(13511)
- 2022(11841)
- 2021(11171)
- 2020(9461)
- 2019(21853)
- 2018(21539)
- 2017(42146)
- 2016(22362)
- 2015(25019)
- 2014(24749)
- 2013(24151)
- 2012(21574)
- 2011(19048)
- 2010(18548)
- 2009(16672)
- 2008(15752)
- 2007(13240)
- 2006(11073)
- 2005(8955)
- 学科
- 济(85751)
- 经济(85661)
- 管理(68042)
- 业(65305)
- 企(56160)
- 企业(56160)
- 方法(44754)
- 数学(39402)
- 数学方法(38869)
- 财(24183)
- 农(22097)
- 中国(20332)
- 业经(19333)
- 学(17202)
- 务(16283)
- 地方(16222)
- 财务(16210)
- 财务管理(16177)
- 企业财务(15364)
- 制(15287)
- 贸(14911)
- 贸易(14905)
- 农业(14842)
- 技术(14766)
- 理论(14609)
- 易(14472)
- 和(13948)
- 环境(13619)
- 划(12738)
- 体(11335)
- 机构
- 大学(305047)
- 学院(303661)
- 管理(129193)
- 济(118522)
- 经济(116021)
- 理学(114314)
- 理学院(113182)
- 管理学(111207)
- 管理学院(110665)
- 研究(91725)
- 中国(66532)
- 京(62509)
- 科学(57553)
- 财(52776)
- 业大(45662)
- 财经(43915)
- 农(43891)
- 所(42985)
- 中心(42966)
- 江(40483)
- 经(40227)
- 研究所(39743)
- 范(39113)
- 师范(38758)
- 北京(38404)
- 经济学(35080)
- 农业(34381)
- 院(34269)
- 商学(33602)
- 州(33489)
- 基金
- 项目(222578)
- 科学(176694)
- 基金(163434)
- 研究(162862)
- 家(141420)
- 国家(140286)
- 科学基金(122858)
- 社会(103127)
- 社会科(97812)
- 社会科学(97788)
- 基金项目(87970)
- 省(86665)
- 自然(81237)
- 自然科(79413)
- 自然科学(79396)
- 自然科学基金(77948)
- 教育(75522)
- 划(72717)
- 编号(66704)
- 资助(66519)
- 成果(51602)
- 部(49379)
- 重点(49042)
- 创(46991)
- 发(46222)
- 课题(44208)
- 创新(43697)
- 教育部(43050)
- 科研(42969)
- 人文(42376)
- 期刊
- 济(117394)
- 经济(117394)
- 研究(82554)
- 中国(48187)
- 学报(45726)
- 管理(45112)
- 科学(42627)
- 财(40739)
- 农(38382)
- 大学(35660)
- 学学(33536)
- 教育(31831)
- 农业(27282)
- 技术(27087)
- 业经(20916)
- 财经(20169)
- 融(20156)
- 金融(20156)
- 经济研究(19025)
- 经(17112)
- 图书(15769)
- 问题(15201)
- 科技(15105)
- 理论(14605)
- 技术经济(14329)
- 商业(13800)
- 版(13633)
- 实践(13616)
- 践(13616)
- 业(13608)
共检索到408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一棣 田高良 韩洁
在中国企业中,关联并购现象非常普遍。与公允并购相比,发生在上市公司和其关联方之间的并购交易的并购价值更高还是更低?基于现金流视角,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作为样本,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关联并购的并购绩效显著低于公允并购;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当并购方是国有企业时,关联并购的并购方并购绩效更低。最后,我们将相对并购价值分为两部分:正常部分和非正常部分,发现非正常部分对并购绩效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可见,关联并购损害了并购公司的股东价值。
关键词:
关联并购 国有企业 自由现金流假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一棣 田高良 韩洁
在中国企业中,关联并购现象非常普遍。与公允并购相比,发生在上市公司和其关联方之间的并购交易的并购价值更高还是更低?基于现金流视角,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作为样本,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关联并购的并购绩效显著低于公允并购;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当并购方是国有企业时,关联并购的并购方并购绩效更低。最后,我们将相对并购价值分为两部分:正常部分和非正常部分,发现非正常部分对并购绩效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可见,关联并购损害了并购公司的股东价值。
关键词:
关联并购 国有企业 自由现金流假说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邓维 李仁嵩 孟繁永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芳芳 刘淑莲
以2008~2011年我国沪深上市公司及该段时间内上市公司发生的2 606笔未成功并购交易和1 729笔成功并购交易作为研究样本,采用Logit模型和混合OLS模型研究了主并公司现金持有状况对并购决策及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现金持有不足的公司,现金持有超额的公司更可能发动并购;主并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与短期并购绩效不存在显著关系;现金持有超额的主并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与长期并购绩效负相关,而现金持有不足的主并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与长期并购绩效不存在显著关系。这些实证结果支持了自由现金流假说和现金持有超额公司并购的代理动机。
关键词:
现金持有状况 并购决策 并购绩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本多 干胜道
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自由现金流量低成长性公司在并购后绩效会出现明显的下滑,并把绩效下滑归因于代理成本。文章力图在自由现金流量与并购绩效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深入分析导致并购绩效下滑的直接客观原因。通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1—2003年436次并购事件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支付过高的并购溢价是导致高自由现金流量低成长性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低下的直接客观原因。
关键词:
自由现金流量 并购溢价 并购绩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本多 干胜道
目前解释公司并购失败的理论很多。本文认为,针对高自由现金流同时低成长性的公司来说,自由现金流所带来的代理成本对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1—2003年436次并购事件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高自由现金流低成长性的上市公司并购总体绩效为负,说明并购并没有给这类公司带来价值的提升。
关键词:
自由现金流量 成长性 代理成本 并购绩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金城 张力丹 罗巧艳
并购作为投资的一种主要方式,是资本市场的重点研究问题。本文以2013年内发生并完成并购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讨论管理层权力、自由现金流量和过度并购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自由现金流量在管理层权力影响过度并购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当管理层权力较大时,管理层的私利动机更容易通过支配自由现金流量来实现,利用大量的自由现金流量进行非理性的过度并购投资,为实现管理层私利打下基础。基于此,本文建议:上市公司治理过程中应加强盈余管理,重要股东应在管理层控制情形下加强对管理层投资行为的监督,上市公司治理中可通过改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金城 张力丹 罗巧艳
并购作为投资的一种主要方式,是资本市场的重点研究问题。本文以2013年内发生并完成并购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讨论管理层权力、自由现金流量和过度并购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自由现金流量在管理层权力影响过度并购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当管理层权力较大时,管理层的私利动机更容易通过支配自由现金流量来实现,利用大量的自由现金流量进行非理性的过度并购投资,为实现管理层私利打下基础。基于此,本文建议:上市公司治理过程中应加强盈余管理,重要股东应在管理层控制情形下加强对管理层投资行为的监督,上市公司治理中可通过改进管理层激励机制降低管理层私利预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慧慧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总体上缺乏持续性,其影响因素很多。为了验证自由现金流量假说在中国的适用性,文章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2005年发生并购的主并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为因变量,以自由现金流量为自变量,以主营业务增长率等11个变量为控制变量,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并进行了统计检验。实证结果显示,自由现金流量与这些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代理问题是损害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自由现金流量 并购 并购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张华 贺春桃
一、DEA基本原理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是一种多指标评价方法,它根据一组同类决策单元(DMU)的输入输出数据判断各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是在"相对效率评价"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排除了多种主观因素的影响,因而具有较强的客观性,成为联结现代经济学、管理学和系统学的桥梁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邱伟年 欧阳静波 林家荣
外资并购在我国普遍受到优待,然而随着我国跨国并购市场的日益开放,正确审视外资并购与民营并购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迫在眉睫的热点问题。笔者以外资和民营并购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两种并购方式下目标公司长期和短期市场绩效进行了比较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外资并购短期绩效显著高于民营并购,外资并购长期绩效显著低于民营并购。这不仅有助于正确评价外资并购和民营并购的绩效,也有助于揭示我国未来的相关并购政策的走向。
关键词:
外资并购 民营并购 绩效比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厚宾 吴先明
近年来,以中国企业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异军突起,表现出了强烈的创新追赶动机。本文采用2011—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数据,从跨国并购异质性视角实证研究了跨国并购的创新效应,同时整合制度理论,分析了政治关联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显示:跨国并购规模与创新绩效显著负相关,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跨国并购股权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政治关联存在"诅咒效应",总体上对跨国并购异质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本文为厘清跨国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
关键词:
跨国并购 异质性 政治关联 创新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孟阳
高管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其并购经验将不可避免地对企业并购产生直接影响。本文立足于线性相关模型,以2009-2018年我国2141家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从并购数量与质量双重视角,探讨高管并购经验对企业并购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高管并购经验越丰富,企业的并购数量、绩效与成功率越高,且相较于失败的并购经验,高管成功的并购经验与企业并购之间存在着更为明显的相关关系;股权激励会加强高管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引导高管偏向于进行风险更高的并购行为,充分利用以往的并购经验,提高并购质量;高科技企业的高管并购经验与企业并购的正向关系相较于非高科技企业而言更为明显。本文通过替换指标和分组检验的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保持稳健。
关键词:
并购数量 并购质量 并购经验 股权激励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竹青 谢赤
采用Logistic模型,基于st公司分别作为并购方和目标方双视角,考量中国资本市场并购活动中决定支付方式的市场因素、公司因素和交易因素。结果表明,市场因素中商业周期指标越积极,并购双方越愿意选择非现金支付;市场利率越高,越倾向于以现金支付。st公司为并购方时支付方式选择受到管理者控制权、分析师数量和交易态度等因素的决定;st公司为目标方时支付方式选择受到公司财务杠杆、公司成长机会、分析师数量和交易态度等因素支配。不同的并购支付方式会对并购后企业产生不同的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邱伟年 欧阳静波
跨国并购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文章以外资和民营并购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两种并购方式下目标公司长期和短期市场绩效进行了比较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外资并购短期绩效显著高于民营并购短期绩效,外资并购长期绩效显著低于民营并购长期绩效。该结果说明:短期内由于外资享有我国社会的普遍优惠政策,资本市场对外资并购反应比民营并购更加正面,但从长期来看,外资并购并不必然带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公司治理和管理水平,外资并购实际运作效果并不优于民营并购。
关键词:
外资并购 民营并购 绩效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