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96)
- 2023(5490)
- 2022(4711)
- 2021(4459)
- 2020(3737)
- 2019(8515)
- 2018(8203)
- 2017(17046)
- 2016(8978)
- 2015(9555)
- 2014(9424)
- 2013(9128)
- 2012(8689)
- 2011(7729)
- 2010(8122)
- 2009(7775)
- 2008(8021)
- 2007(7318)
- 2006(6713)
- 2005(6283)
- 学科
- 济(36479)
- 经济(36437)
- 业(32040)
- 管理(31626)
- 企(27703)
- 企业(27703)
- 方法(16777)
- 数学(15561)
- 数学方法(15392)
- 财(15124)
- 务(11150)
- 财务(11134)
- 财务管理(11122)
- 企业财务(10759)
- 农(9974)
- 制(8663)
- 策(8275)
- 中国(8205)
- 贸(8105)
- 贸易(8102)
- 易(7965)
- 业经(6977)
- 融(6783)
- 金融(6783)
- 农业(6338)
- 银(6012)
- 银行(6012)
- 体(5799)
- 地方(5698)
- 行(5686)
- 机构
- 学院(127076)
- 大学(125900)
- 济(57671)
- 经济(56544)
- 管理(52846)
- 理学(45083)
- 理学院(44749)
- 管理学(44218)
- 管理学院(43974)
- 研究(39720)
- 中国(32989)
- 财(31989)
- 京(24697)
- 财经(24463)
- 经(22245)
- 江(19291)
- 科学(19278)
- 所(19017)
- 中心(18633)
- 财经大学(18251)
- 经济学(17186)
- 研究所(16351)
- 北京(16073)
- 经济学院(15468)
- 州(15397)
- 商学(15201)
- 农(15111)
- 商学院(15062)
- 融(14620)
- 金融(14333)
- 基金
- 项目(75879)
- 科学(61623)
- 研究(58774)
- 基金(57325)
- 家(47582)
- 国家(47144)
- 科学基金(42240)
- 社会(38586)
- 社会科(36791)
- 社会科学(36783)
- 基金项目(29200)
- 省(28014)
- 教育(27039)
- 自然(26726)
- 自然科(26185)
- 自然科学(26179)
- 自然科学基金(25770)
- 资助(24745)
- 编号(24472)
- 划(23685)
- 成果(20605)
- 部(18141)
- 人文(16378)
- 教育部(16345)
- 性(16110)
- 重点(16107)
- 课题(16054)
- 制(15883)
- 创(15737)
- 项目编号(15610)
共检索到198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何开刚 李楠
近年来,上市公司大股东参与股权质押的现象愈发普遍,如何有效识别股权质押公司的风险信息是外部投资者决策时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本文以2014~2019年我国开放式公募基金为研究对象,聚焦有券商参与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考察关联券商参与股权质押对公募基金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募基金会更多地投资于关联券商参与股权质押的公司,并且该效应在非指数型投资、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更低的样本里更为显著。该结果表明公募基金投资时会从关联券商处获得质押标的信息,从而具有投资的信息优势。进一步检验发现,公募基金在关联券商参与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中的投资绩效更好,而且2018年股票质押新规实施后,关联券商参与股权质押对公募基金投资的促进作用明显减弱。上述发现有利于理解券商在化解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中的积极作用,对于进一步完善股权质押市场机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股权质押 公募基金 关联券商 信息优势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程文卫 杜征征
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诸多国际私募股权基金纷纷转战中国,挖掘中国市场价值。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中心之一。从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市场的格局来看,目前已经形成了多种组织模式并存、参与者逐渐扩大化的态势。与传统的靠天吃饭的盈利模式不同,券商开展直投业务不仅有利于自身赢利空间的拓展,而且有利于发挥地域优势,针对中小企业的需求提供特色服务,其自身也具备一定的优势。本文沿袭这条思路,重点对我国券商参与直投业务的相关规定、券商开展直投业务的现状及其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私募股权基金 组织模式 发展战略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德仁 何贵华 廖珂
券商为上市公司大股东提供的股权质押融资服务是否会影响其分析师荐股评级的乐观偏差呢?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6年间的数据对此问题展开了研究,结果发现,相较于非质权人券商分析师,质权人券商分析师对出质人公司的荐股评级更加乐观;且这一关系在规模较小的券商中更为明显。本文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质权人券商分析师的荐股评级乐观倾向主要存在于大股东股权质押期间,而在相关股权质押发生前和股权质押解除后,没有证据表明质权人券商分析师与非质权人券商分析师的荐股评级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券商作为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的质权人会带来利益冲突,并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损于其所隶属分析师的独立性。
关键词:
股权质押 分析师 荐股评级 乐观偏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何贵华 廖珂 谢德仁
本文研究了出质人公司(股权质押标的股票的发行公司)的私有信息是否会从券商的股权质押融资部门流动到研究部门,进而提高其分析师对出质人公司盈利预测的准确度。结果显示,在股权质押事件起始日前后,质权人券商分析师对出质人公司盈利预测的准确度显著提升。当质押股票的规模越大,出质人大股东越积极参与上市公司管理决策,出质人公司的信息环境越差,出质人公司经历坏消息以及质权人券商的综合实力越强时,质权人券商分析师盈利准确度的提升程度越显著。本文的发现表明,关于出质人公司的私有信息会从券商的股权质押融资部门流动到研究部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于瑾 侯伟相
采用62家公募基金2005年到2014年数据,本文实证研究了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特征、风险偏好与其投资业绩,投资能力(择股择时)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投决会规模对基金投资业绩无影响,但对基金择股能力有一定正向影响,对基金择时有显著负向影响;投决会构成中女性成员占比对基金投资业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主要与女性成员的风险规避有关;有基金公司监事会成员参与的投决会对基金投资业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主要因其对基金择时,择股能力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由基金公司总经理任主席的投决会对基金投资业绩,择股能力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汉昆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行业在我国经历了"疯狂"成长后开始向理性回归,错综复杂的信息不对称局面导致的市场失灵使政府介入和扶持该行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政府职能观作为理论依据,得出了基于租金偏好和效率偏好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政府效用模型,并以PE运作流程中的融资、投资、管理、退出四阶段为主线,设计政府参与PE运作的路径框架。
关键词: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政府参与 信息不对称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秦珞涵
已有研究表明,私募股权投资(PE)的入股及减持会引发企业盈余管理力度的调整,进而影响企业的盈余质量。那么PE的持股和减持是否也会造成企业股价的异常波动,从而损害中小股民的利益呢?本文选取创业板355家有减持行为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股票超额累进收益率(CAR值)为因变量,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PE减持对创业板上市公司CAR值的影响。研究发现,PE持股与IPO企业股票的异常波动没有显著关联,但PE和大股东减持与股票的超额累进收益率正相关。PE与大股东在减持过程中对流通股股东的利益掠夺现实存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詹璇
固定资产投资对宏观经济增长和微观企业发展的意义重大。近年来,对企业投资问题的研究围绕着投资与现金流敏感性问题出现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本文采用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模型实证结果发现:随着最终控制人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缺口扩大,投资与现金流敏感度增强,但是投资与长期投资机会Tobin's Q的相关性下降。实证结果支持自由现金流假说下的代理理论,即我国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投资之所以受内部现金流的影响,是因为最终控制人具有强烈的规模扩张、投资过度的倾向。
关键词:
民营控股上市公司 股权结构 投资决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屈小兰 胡杉杉
如何对股权质押信息进行披露是影响相关利益主体决策判断的重要因素。文章采用实验研究方法,研究股权质押信息披露形式和信用风险揭示充分性对投资者决策判断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信用风险揭示充分性显著影响了投资者决策判断,而信息披露形式对投资者决策判断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股权质押信息披露形式作为调节变量,对投资者决策判断的影响取决于信用风险揭示充分性水平的高低。在表格式披露水平下以及信用风险揭示充分性较高的情况下,投资者知情权得到了满足,表格式信息披露导致投资者提高了投资的可能性判断,在文本式信息披露水平下投资者反而降低了投资的可能性判断。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方军雄
Pre-IPO券商股权投资的经济后果是财务研究领域热点话题,具体到中国,Pre-IP券商股权投资是否损害承销商的独立性引起社会公众极大的关注,本文选取2009~2011年中国IPO的样本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发现,整体上,有券商股权投资的公司其上市前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高于其他公司,券商早期入股的公司其盈余管理程度更为明显,有券商股权投资的公司其上市之后会计业绩下滑幅度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有券商股权投资的公司其承销费显著更高,发行折价的幅度明显更大。这意味着作为金融创新的券商股权投资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承销商的独立性,进而导致IPO市场融资效率的损害。
关键词:
券商股权投资 盈余管理 承销费 发行折价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焦文雅
我国公募基金行业诞生于1998年,至今刚好二十周年。这二十年里,公募基金公司的股权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行业诞生初期,公募基金公司全部为国有资本全资控股,2001年后,外资伴随着中国加入WTO而逐步进入公募基金行业,在2013年新基金法诞生之后,民营资本也开始越来越多的进入到行业中来。这种股权结构的变更,既与二十年来的行业监管政策变化有关,也与资管行业的行业特点息息相关。站在公募基金行业诞生二十周年的时点,笔者认为,未来的公募基金行业将呈现国资控股与民资控股两极共同发展的局面,行业进入到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成熟发展阶段,这也将是国内资管行业逐步与国际接轨的表现之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丁世国 张保银
通过研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我国的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在借鉴美国和英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监管方面的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监管提出了分阶段完善,逐步达到监督为主,管理为辅,强化行业自律的监管策略,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系统的监管对策。对于完善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监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监管体系 问题与对策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陈艳
文章运用代理理论,分析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存在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及其导致的治理问题特征,并针对这两种不同的代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大楷 李丹丹
中国引导基金政策正式推出将近6年的时间,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有效性,充分所发挥其杠杆作用,我们基于1997年到2009年中国27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引导基金政策和私募股权投资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引导基金政策的设立推动了风险投资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完善引导基金政策,我们认为应该关注引导基金运作方式,加强监督管理职能,并从这些方面给出相应建议,希望能更有效地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作用。
关键词:
私募股权投资 引导基金政策 政府支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东明 陈浪南
分阶段投资是私募股权基金经常采用的一种投资策略。本文针对已有研究所存在的缺陷,利用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分阶段投资模型与一次性投资模型,获得了模型的均衡解。通过对均衡解进行分析,得到了一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结论,这些结论可以从理论上解释已有的实证研究成果。根据这些结论,本文提出了私募股权基金在开展投资业务时应采取的操作策略。
关键词:
私募股权基金 分阶段投资 委托—代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