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33)
2023(2416)
2022(2098)
2021(1994)
2020(1720)
2019(3733)
2018(3627)
2017(7542)
2016(3898)
2015(4325)
2014(4405)
2013(4509)
2012(4347)
2011(3784)
2010(3847)
2009(3773)
2008(3691)
2007(3384)
2006(3058)
2005(2841)
作者
(11121)
(9381)
(9273)
(9087)
(6213)
(4431)
(4431)
(3548)
(3511)
(3446)
(3182)
(3147)
(3097)
(3060)
(2992)
(2844)
(2816)
(2781)
(2660)
(2643)
(2295)
(2240)
(2146)
(2127)
(2112)
(2095)
(2089)
(2035)
(1894)
(1876)
学科
(19953)
(19178)
企业(19178)
(18967)
经济(18952)
管理(17760)
方法(10210)
数学(9076)
数学方法(9003)
(8289)
(7091)
财务(7091)
财务管理(7087)
企业财务(6962)
(4343)
(4276)
乡镇(4270)
乡镇企业(4270)
中小(4269)
中小型(4269)
小型(4269)
小型企业(4269)
业经(3309)
技术(3293)
(3255)
贸易(3254)
(3244)
金融(3244)
(3213)
(3176)
机构
大学(61839)
学院(60865)
(27650)
经济(27138)
管理(26439)
理学(23038)
理学院(22854)
管理学(22588)
管理学院(22480)
研究(17202)
中国(14083)
(13938)
(11893)
财经(11316)
(10261)
(8522)
科学(8481)
财经大学(8467)
商学(8379)
中心(8360)
经济学(8344)
商学院(8302)
(8183)
经济学院(7570)
北京(7499)
业大(7207)
研究所(7020)
(6873)
经济管理(6659)
(6542)
基金
项目(38410)
科学(31355)
基金(30289)
研究(27407)
(25475)
国家(25265)
科学基金(22897)
社会(18786)
社会科(18039)
社会科学(18035)
基金项目(16058)
自然(15382)
自然科(15022)
自然科学(15018)
自然科学基金(14770)
(13577)
资助(12811)
教育(12676)
(11413)
编号(10622)
(9226)
成果(8657)
教育部(8431)
人文(8374)
重点(7926)
国家社会(7867)
(7833)
大学(7517)
(7502)
科研(7363)
期刊
(29477)
经济(29477)
研究(17699)
(12274)
管理(10571)
中国(9429)
(7854)
金融(7854)
科学(7388)
学报(7377)
财经(6159)
大学(5934)
学学(5767)
(5232)
(4986)
经济研究(4802)
国际(4364)
(4342)
业经(4330)
技术(4317)
问题(4064)
财会(3657)
技术经济(3545)
教育(3424)
农业(3196)
商业(3134)
现代(2929)
理论(2899)
世界(2839)
统计(2813)
共检索到89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白兰  邹建华  
本文全面分析了2002-2006年间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总体状况,证明了非公允关联交易与上市公司价值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以非公允关联交易的规模作为中小投资者受侵害程度的代理变量,分析了股权结构、"自我约束"机制以及法治环境对于中小投资者保护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关联交易的发生规模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正相关,与股权制衡能力负相关,中小投资者因上市公司的"政治关系"而受损;境外交叉上市、聘请外部董事的"自我约束"机制以及法治环境的改善、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可以有效约束控股股东对于中小投资者的掠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白兰  朱臻  孙进军  
以2006—2010年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事件为样本,系统研究了定向增发过程中大股东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侵害问题。实证研究发现:面向大股东发行的折价率最高,面向大股东和机构投资者发行的折价率居中,面向机构投资者发行的折价率最低。大股东通过定向增发提高了股权集中度,进一步巩固了控制权地位,通过低价发行侵占了中小投资者权益。降低大股东的认购比例、降低资产认购比例、降低增发后与增发前股权集中度之差、减少增发规模、提高公司规模可以有效地制衡大股东在定向增发过程中侵害中小投资者的程度。提高增发前的股权集中度、聘请"十大"券商作为主承销商、改善治理环境、实际控制人为国有机构都没有起到约束大股东进行利益侵占的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文超  和丽芬  
与投资者保护最为密切的法律包括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等。我国现行的这几部法律在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各法存在的若干立法缺陷以及相互之间的立法冲突影响了其对投资者的保护力度。切实加强投资者保护,不仅取决于相关法律的完善与协调,也取决于宪法理念和政府信用的正确引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熊艳  李常青  
通过对比机构投资者与债权人这两股相似而又相异的治理力量,就上市公司对代理问题的解决是"拜托债权人"还是"拜托机构投资者"这一问题逐层展开研究,考察了二者的治理路径、治理效果及角色替换情况。结果发现:债务治理机制在我国已然失效,会加剧第一类和第二类代理冲突,且在国有上市公司更为严重;机构投资者只能缓和第二类代理冲突,且良好的法律保护环境有助于其治理角色的发挥,债务杠杆与公司价值负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价值正相关;在治理过程中,机构投资者表现出了对债务杠杆的替代效应。实证结果支持了我国的公司治理需要"拜托机构投资者"的假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方红星  林婷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信息不对称及代理冲突是影响公司投资效率的重要因素。实地调研作为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沟通桥梁,能否增进双方之间的了解与信任,缓解代理冲突和降低信息不对称,进而抑制公司非效率投资,是本文旨在探究的核心问题。本文以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以下简称机构实地调研)对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其内在影响机制。在利用极端天气比作为工具变量、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缓解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发现,机构实地调研与公司非效率投资显著负相关。机制检验发现,机构实地调研通过降低代理冲突和缓解信息不对称来抑制公司非效率投资,以上结论在采用双重差分法、考虑样本自选择和变换核心变量度量方式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代理冲突和信息不对称不具有长期中介效应,代理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机制作用受到公司内部治理环境的调节,代理冲突的中介效应随着公司信息环境的改善而减弱。本文细致刻画了机构实地调研对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具体作用机制,为正确理解机构实地调研的公司治理效应提供了新的理论诠释,为监管部门继续推出和完善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和相关披露政策提供了有力的经验证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罗付岩  
本文应用内生转换probit模型,以公司治理变量为转换模型的选择变量,把公司治理分为强弱两个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在不同公司治理机制条件下,关联交易利益流向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强的公司治理机制下,关联交易利益的流向提高了投资效率,即关联交易的净流入抑制了上市公司的投资不足,关联交易的净流出与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显著负相关,抑制了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支持上市公司的效率促进观点;(2)在弱的公司治理机制下,关联交易的净流入与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显著正相关,关联交易的净流出与上市公司的投资不足显著正相关,降低了公司的投资效率,支持上市公司的机会主义利益冲突观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伍中信  欧海玲  
我国特有的"一股独大"现象极大地损害了小股东利益,降低了公司治理的效率。但是,肩负着改善上述局面、稳定和发展资本市场、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和增加企业价值任务的机构投资者却因同时扮演商业人与最终投资者代理人这两种角色而在决策中遭遇角色冲突。本文先对机构投资者所具有的双重身份在决策时发生冲突的原因及其严重后果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构建两者在理想条件下的效益模型找到均衡解,最后以达到均衡为目的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志刚  
本文在企业家 (控制性投资者 )道德风险的框架下 ,探讨了内部和外部控制系统及其整合对降低由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所产生的代理成本的作用。我们证明 ,外部控制系统的存在 ,将使内部控制系统的监督功能加强 ,从而使公司治理机制整体形成对企业家道德风险行为的有效约束。当企业家与分散投资者所签订的合约满足企业家激励相容约束条件时 ,内部和外部控制系统表现为互补关系 ;否则 ,只有外部控制系统发挥作用 ,而不需要引入内部控制系统。因而二者的关系不是公司治理现有文献所认为的简单的单调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兴华  李媛  李运  
在风云变幻的投资市场环境下,风险被突发事件引爆、传播和放大的过程具有自我驱动、自我增强和自我加速的特性,会造成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对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事态发展和对中小投资者交易行为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金融、法律、心理等多方面知识,旨在提高中小投资者的操作技巧和获利能力,维护市场稳定发展和培养成熟投资者。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鹏  
本文基于一个构造的各地区2001—2004年的投资者保护指标,研究了该指标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我们的研究发现:投资者保护水平与公司绩效正相关;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投资者保护水平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更显著。我们还发现,投资者保护水平能减弱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和公司绩效的关系,降低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并减少上市公司对外部审计的需求。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庆  
本文以因财务欺诈而被监管部门处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根据代理冲突的来源,划分了两类财务欺诈行为,并实证考察了政治关联与财务欺诈查处周期的关系。研究发现:政治关联上市公司财务欺诈查处周期显著长于非政治关联上市公司;相对于证券交易所的处罚,证监会的处罚效率更容易受政治关联的影响;管理层具有政治关联能够显著延长第一类财务欺诈的处罚周期;大股东具有政治关联能够显著延长第二类财务欺诈的处罚周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庆  
本文以因财务欺诈而被监管部门处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根据代理冲突的来源,划分了两类财务欺诈行为,并实证考察了政治关联与财务欺诈查处周期的关系。研究发现:政治关联上市公司财务欺诈查处周期显著长于非政治关联上市公司;相对于证券交易所的处罚,证监会的处罚效率更容易受政治关联的影响;管理层具有政治关联能够显著延长第一类财务欺诈的处罚周期;大股东具有政治关联能够显著延长第二类财务欺诈的处罚周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饶育蕾  贺曦  李湘平  
本文考察了2000-200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与其控股股东之间发生的438笔重大关联交易。从市场反映角度对上市公司重大关联交易行为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侯林芳  
本文选用2006年至2014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企业投资机会集和企业过度投资之间的关联性、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企业会计审计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表明:企业投资机会集越大,企业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代理冲突将更为严重,为了降低就业风险,提升自己的薪酬水平,企业管理人员将更倾向于进行过度投资。当企业具有高质量会计信息时,企业投资机会集和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之间的正向关联关系将减弱。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嘉南  段宏  黄登仕  
本文以17家风险投资者和企业创始人公开冲突事件的媒体报道为研究样本,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对冲突来源、冲突类型及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冲突演化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的风险投资者和创始人的冲突来源于利益分歧下的控制权冲突、战略目标冲突和收益分配冲突,以及组织内部分歧下的制度与创业文化冲突、管理冲突和关系冲突。并且,利益冲突和组织内部冲突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当投资者和创始人双方沟通不畅或信任缺失时,利益冲突会衍生或加剧组织内部冲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