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54)
2023(15951)
2022(13702)
2021(12802)
2020(10664)
2019(24167)
2018(23933)
2017(45934)
2016(24689)
2015(27325)
2014(26880)
2013(26515)
2012(23862)
2011(21199)
2010(21132)
2009(19948)
2008(19395)
2007(17066)
2006(15028)
2005(13128)
作者
(68343)
(56553)
(56498)
(53447)
(36137)
(27014)
(25699)
(22099)
(21482)
(20340)
(19319)
(18813)
(17886)
(17881)
(17300)
(17207)
(16864)
(16853)
(16354)
(16040)
(13954)
(13853)
(13645)
(12958)
(12665)
(12664)
(12649)
(12393)
(11215)
(11114)
学科
(96784)
经济(96655)
(93965)
(91459)
企业(91459)
管理(90450)
方法(45195)
数学(35214)
数学方法(34839)
(32174)
业经(29577)
中国(24172)
(24125)
财务(24061)
财务管理(24038)
企业财务(22820)
(22723)
技术(22092)
理论(20747)
(19034)
(18973)
(18866)
(18363)
贸易(18350)
(17847)
(17389)
地方(16977)
(15765)
农业(15190)
技术管理(14983)
机构
学院(346156)
大学(343530)
管理(144811)
(135784)
经济(132852)
理学(125305)
理学院(124006)
管理学(122103)
管理学院(121459)
研究(105573)
中国(80180)
(71718)
(64488)
科学(64302)
财经(51818)
(50942)
(50667)
中心(48222)
业大(47711)
(46936)
(46447)
研究所(46181)
北京(44705)
(44118)
师范(43775)
(41386)
经济学(39799)
商学(39593)
商学院(39180)
(38877)
基金
项目(234597)
科学(186765)
研究(175524)
基金(170818)
(146742)
国家(145410)
科学基金(127653)
社会(111200)
社会科(105374)
社会科学(105349)
(92614)
基金项目(90841)
自然(82695)
自然科(80852)
自然科学(80834)
教育(80824)
自然科学基金(79441)
(76782)
编号(72477)
资助(68942)
成果(58088)
(53129)
重点(51439)
(51151)
(48926)
创新(48717)
课题(48665)
项目编号(46384)
国家社会(44972)
教育部(44784)
期刊
(150741)
经济(150741)
研究(99397)
中国(63120)
管理(59096)
(52783)
学报(48725)
科学(47051)
(40886)
教育(40235)
大学(37532)
学学(35220)
技术(31830)
农业(28490)
(27458)
金融(27458)
业经(26502)
财经(25470)
经济研究(23670)
(21827)
问题(18571)
技术经济(18538)
图书(18194)
科技(17701)
商业(16877)
(16818)
理论(16818)
现代(16710)
财会(16412)
实践(15296)
共检索到501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渊  曲世友  
在产学研合作创新的背景下,本文基于关系营销视角,探讨了组织文化差异如何影响校企知识创新联盟稳定性的问题。通过结构化问卷获得了241份来自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企业方调研数据,并采用了分层回归的方法进行了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文化差异与校企可持续合作关系负相关;整合在组织文化差异与可持续合作关系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并且时间导向差异与组织柔性差异通过整合影响可持续合作关系的间接效应受到沟通的负向调节,即只有当沟通水平低时,这一间接效应才显著;但是沟通对于市场导向差异与整合之间的关系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研究结果丰富了校企协同创新的研究,有助于校企合作创新的管理实践。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恒  杨志  祁凯  
互联网时代,为破解"环境污染—经济发展"的怪圈,开展产学研绿色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企业家的广泛关注。鉴于此,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政府引导、企业和学研机构参与下的绿色技术创新联盟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企业—学研机构在动态环境中联盟主体行为策略演化规律以及影响联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分析论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参与产学研绿色技术创新联盟能够有效的促使系统演化至稳定状态,而其激励力度与联盟稳定性呈正相关;政产学研在联盟契约框架下制定合理违约成本能够有效避免联盟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企业与学研机构之间存在动态的联盟成本分摊比例与绿色创新收益分配比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杜丹丽  康敏  曾小春  魏思鹏  
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出发,基于联盟成员的互动性、共赢性和匹配性建立起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联盟稳定性体系。依据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全国性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联盟的社会网络密度、社会网络关系强度、社会网络中心势等3个维度探究了联盟稳定性影响机理,进而分析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联盟的网络结构特征对联盟稳定性的作用。以黑龙江省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结合上述结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联盟稳定性做出科学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谢宗杰  
创新联盟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是企业战略联盟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在知识异质性基础上,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导向,采用演化博弈的方法,对结成创新联盟企业的研发投资策略决策及其对联盟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联盟伙伴的知识创造能力越强,联盟采纳机会主义策略的概率越低,有助于联盟稳定性的提升;(2)联盟伙伴企业具有适当的知识距离,有助于创新联盟的稳定;(3)创新联盟的外部知识可转移程度越低,创新联盟越稳定;(4)合理的创新收益分配方案是维持联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让具有较强知识创造能力的企业获取更多的创新收益,更有利于联盟的稳定性。以上研究结论为制定促进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政策、制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樟生  
文章运用贝叶斯博弈模型建立基于投资收益预测的决策方程,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分析了联盟成员的不同战略决策行为,认为当联盟成员对投资收益的预测误差足够小时,该决策方程才存在唯一的贝叶斯纳什均衡;联盟成员数量越多就越有利于联盟稳定运行,联盟成员对投资收益的先验预期、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与负外部性效应越大就越不利于联盟稳定运行。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苏妮娜  朱先奇  史竹琴  
技术共享有助于形成稳定的企业创新联盟。研究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之间协同创新网络展开研究,构建企业之间基于有限理性假设的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研究企业之间协同创新博弈的演化路径和均衡点的位置,得到系统演化的数值解及不同初始创新概率下策略演化趋势,讨论了企业之间技术共享行为及相互影响的博弈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参与技术共享协同创新的企业技术外化程度和吸收能力都会影响协同创新联盟技术资源的共享,并且企业选择博弈的初始意愿越接近均衡策略点,达成联盟稳定的周期越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丽娟  李大庆  李庆满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联盟作为产业集群创新的一种组织形式,在联盟企业技术创新中起到核心作用。一个稳定的技术创新联盟不仅可以提升联盟内企业的竞争力,而且还能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高速发展。本文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控制的主体、客体以及联盟稳定性内涵进行研究,提出适合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联盟控制的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该机制的提出对于促进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起到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史竹琴  朱先奇  王强  史彦虎  
从协同创新的视角出发,选择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联盟为研究对象,运用演化博弈的理论,在有限理性前提下,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联盟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并探讨了影响联盟稳定性的因素。研究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联盟的稳定性主要受联盟运行的组织成本、企业独立创新和协同创新的风险系数以及联盟创新资源协同利用率等因素的影响;同时,系统演化博弈的最终结果也会受到其初始状态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维持联盟稳定性的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史竹琴  朱先奇  王强  史彦虎  
从协同创新的视角出发,选择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联盟为研究对象,运用演化博弈的理论,在有限理性前提下,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联盟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并探讨了影响联盟稳定性的因素。研究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联盟的稳定性主要受联盟运行的组织成本、企业独立创新和协同创新的风险系数以及联盟创新资源协同利用率等因素的影响;同时,系统演化博弈的最终结果也会受到其初始状态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维持联盟稳定性的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礼伯  
随着环境的变化,企业战略联盟迅速增长,战略联盟已经成为企业取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工具。文章从联盟的本质分析了联盟低稳定性的根源,从动态的视角分析了联盟稳定性的内涵与价值,并提出联盟稳定性管理的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立生  王倩  
分析并界定关系资本概念,提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受到关系资本的影响,进而对不同的关系资本如何影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提出改进建议。基于此,通过分析亲属、同窗、伙伴、同乡以及利益五种关系资本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影响,构建基于关系资本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模型,利用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进行定量研究,最后给出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洁  张宸璐  刘小宁  
基于动态关系观揭示动态环境中联盟稳定性对探索性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联盟稳定性可以促进探索性创新,伙伴知识分享在其中起中介作用;(2)关系治理正向调节联盟稳定性与伙伴知识分享关系,契约治理正向调节联盟稳定性与探索性创新关系;(3)环境动态性、治理机制与联盟稳定性三重交互对伙伴知识分享与探索性创新具有不同作用。当环境动态性程度高时,关系治理对联盟稳定性与伙伴知识分享的正向调节作用消失,而契约治理对联盟稳定性与伙伴知识分享的负向调节作用显现。与此同时,契约治理对联盟稳定性与探索性创新的正向调节作用消失,而关系治理对联盟稳定性与探索性创新的负向调节作用显现,不同治理机制有效性均会减弱。同样,伙伴知识分享的中介作用机制也会逐渐减弱。探讨联盟稳定性的价值情境,可为企业进行联盟构建与治理、促进探索性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依  叶金福  邹艳  
本文从知识位势的角度出发,对战略联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借助Logistic规律模拟联盟竞合过程,得出联盟知识共享的稳定解;运用MATLAB软件进行模拟仿真,通过系统仿真与算法推演得出联盟稳定性与联盟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研究结果为提升战略联盟的稳定性和内部知识共享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点明  
文章从非对称性视角分析企业战略联盟的成因,并在这种非对称性联盟关系下对影响联盟稳定性的因素进行研究,得出主要有两大类因素:一是对联盟成员的选择,采取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选择出权重最大的成为联盟伙伴;二是对联盟形式的选择,从赔偿支付、合作时间、成员数量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它们与联盟稳定性的正、负相关性。最后将所有因素综合,利用数学几何中正三角形模型分析,得出避免零和博弈,实现合作博弈,维护联盟稳定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