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98)
- 2023(14916)
- 2022(12463)
- 2021(11587)
- 2020(9599)
- 2019(22055)
- 2018(21411)
- 2017(41176)
- 2016(21044)
- 2015(23926)
- 2014(23574)
- 2013(23310)
- 2012(21479)
- 2011(19562)
- 2010(19225)
- 2009(17873)
- 2008(16807)
- 2007(14708)
- 2006(12932)
- 2005(11115)
- 学科
- 济(115089)
- 经济(114903)
- 管理(59913)
- 业(58998)
- 方法(46181)
- 企(46151)
- 企业(46151)
- 数学(40355)
- 数学方法(39971)
- 农(34221)
- 中国(29400)
- 业经(25112)
- 地方(23791)
- 财(23225)
- 农业(22749)
- 贸(18844)
- 贸易(18834)
- 易(18299)
- 制(17819)
- 学(17555)
- 和(15334)
- 融(14939)
- 金融(14936)
- 环境(14430)
- 银(14346)
- 银行(14335)
- 地方经济(14227)
- 理论(14221)
- 发(14077)
- 行(13833)
- 机构
- 大学(308331)
- 学院(307690)
- 济(146296)
- 经济(143837)
- 管理(123213)
- 理学(107427)
- 理学院(106332)
- 管理学(104786)
- 管理学院(104199)
- 研究(104085)
- 中国(79685)
- 财(62590)
- 京(61986)
- 科学(56525)
- 财经(51059)
- 所(48608)
- 中心(47977)
- 经济学(47077)
- 经(46765)
- 农(44163)
- 研究所(44122)
- 江(42301)
- 经济学院(42217)
- 业大(39628)
- 范(39542)
- 师范(39282)
- 北京(38738)
- 财经大学(38070)
- 院(36842)
- 经济管理(33621)
- 基金
- 项目(208886)
- 科学(169268)
- 基金(158195)
- 研究(156775)
- 家(135386)
- 国家(134268)
- 科学基金(117954)
- 社会(108715)
- 社会科(102406)
- 社会科学(102381)
- 基金项目(83468)
- 省(77640)
- 自然(72048)
- 教育(71374)
- 自然科(70483)
- 自然科学(70468)
- 自然科学基金(69260)
- 划(65071)
- 资助(63406)
- 编号(61456)
- 成果(49109)
- 部(48751)
- 国家社会(46755)
- 重点(46163)
- 发(45548)
- 创(43603)
- 教育部(43421)
- 人文(42537)
- 课题(41153)
- 创新(40727)
- 期刊
- 济(162732)
- 经济(162732)
- 研究(92372)
- 中国(56836)
- 财(46734)
- 管理(44819)
- 农(44807)
- 科学(41136)
- 学报(39522)
- 大学(32673)
- 学学(30964)
- 农业(30190)
- 融(28641)
- 金融(28641)
- 经济研究(27142)
- 业经(26518)
- 技术(26503)
- 财经(26443)
- 教育(26197)
- 经(22910)
- 问题(21200)
- 世界(17386)
- 贸(17262)
- 技术经济(16467)
- 统计(16070)
- 国际(15382)
- 策(14551)
- 商业(13789)
- 业(13728)
- 经济问题(13719)
共检索到452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泉民 李怡
信任是人际间走向合作的基础。小农进入市场途径不是取消小农家庭的生产组织形式,而是农民农场一体化,农民农场一体化的最主要形式是合作制。中国社会关系取向在长期发展中形成并带有"圈子主义精神"的"熟人信任"。这种以亲缘和拟亲缘关系为基础的"特殊信任"是中国农民走向合作的行动逻辑,促使个体农民在面临市场挑战时合作行为发生及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发展,但同时也内在规定了合作对象及范围的"规模界限",最终制约了合作经济组织向更大规模、更大地域空间的拓展。因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经济组织是需要以契约、产权等现代制度为基础的"普遍信任"来做支柱,而不是以亲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个人信用"来维系。
关键词:
关系网络 信任 合作经济组织 社会资本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唐为 陆云航
社会资本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外另一种影响经济行为及绩效的资本形式。本文利用微观调查数据,从社会关系网络、信任与和谐等视角,检验社会资本是否影响中国农民收入。研究发现,社会关系网络、信任与和谐等对农民收入均产生了正向的影响作用,并且更高行政级别的地区平均信任水平的影响程度更大。研究还发现,某些社会资本(关系网络)与市场制度存在替代关系,而另一些社会资本(一般信任)则与市场制度相互补充,修正了Stiglitz的假说。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农民收入 关系网络 信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肖文 樊文静
基于需求因素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文章首先分析了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因素,包括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然后根据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剖析了需求不足的各种原因,并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发展程度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正相关,但小于服务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作用;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企业规模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负相关,这可能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民营企业数目庞大而规模较小有关;加工贸易确实阻碍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影响了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源自制造业的需求结构影响了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优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简冠群 李嘉慧 邓首华
基于企业参与乡村贫困治理的视角,以2017—2020年参与贫困治理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探究在共同富裕背景下社会资本与企业关系投资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企业的社会资本会对企业在农村地区的关系投资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在加入市场化水平作为调节变量后,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化水平会弱化企业社会资本与关系投资之间的正向关系。通过揭示社会资本与关系投资的影响机制,为上市公司的乡村贫困治理行为研究注入了新动力,同时也为我国在贫困治理情境下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提供了理论思路。
关键词:
贫困治理 共同富裕 社会资本 关系投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乔晶
本文从社会关系网络视角出发,基于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采用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建立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社会资本对城镇不同性别劳动力工资收入的影响,同时,通过Oaxaca-Blinder分解得出社会关系网络等因素对于男性和女性工资差距影响程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关系网络会影响到不同性别劳动者的工资收入,相对于女性而言,男性更善于运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获取更高的收入。
关键词:
社会关系网络 性别歧视 工资收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梁梁 李世强
乡村善治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制度供给与资源输入,还依赖于乡村社会自身的秩序生产。基于社会资本的崭新视角为探索乡村善治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性提供了新的证据。通过对乡村治理演化轨迹和现实困境的深入诠释,为因地制宜引导社会资本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分别论述了社会资本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的协同互动关联,旨在揭示社会资本与乡村善治的内在逻辑联系。聚焦社会资本,为推进农村体制改革、提升乡村治理绩效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治理 社会资本 逻辑关联 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光华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出现和发展,有利于突破传统乡村社会血缘和地域的限制,形成更广范围的社会信任和互利合作,促进了传统乡村社会资本向现代社会资本的发展与转变。这不仅使乡村治理主体向多元化发展,也改变着乡村治理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为促进乡村现代社会资本的发展,引导乡村治理走向善治,政府要积极引导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引导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成为与政府良性互动的桥梁、推动政府、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农民步入共进双赢的良性循环和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村组织之间联动机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得勇
文章把社会资本和承载它的社会实体(诸如关系网络、社团)区别开来,将其定义为一种深藏于人类意识之中的观念性资源,由信任、合作、互惠、利他和宽容等观念要素构成,对拥有它的个体、群体乃至国家具有积极价值。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社会资本影响政治生活的作用机制,并以中国10省市的20个乡镇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了中国乡村社会条件下社会资本对政治领域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乡村社会资本对民众政治参与意识、政府治理水平、政治信任、现代民主价值观、官民关系等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对公民社会、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作者主张,社会资本有利于乡村治理与和谐社会建设,"公推直选"等民主试验如果在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史雨星 赵敏娟
基于北方草场流转市场转型现状和卖方市场特征,本文重新审视了社会资本在草场流转市场的作用,阐释了关系网络和社会互动对牧户草场转入行为的影响机理,并运用2020年在内蒙古、甘肃两省份牧区820户牧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关系网络对牧户草场转入行为的影响日渐式微,亲缘网络、友缘网络对牧户草场转入行为无显著影响;关键网络节点仅对牧户转入草场有显著促进作用,拥有关键网络节点能使牧户转入草场概率提高14.5%;(2)以社会互动为表征的网络资源利用能力仍对牧户草场转入行为有显著促进作用,社会互动提高一个单位,牧户转入草场概率和草场转入率分别提高6.1%和9.2%;(3)社会互动对草场转入行为的影响未受到关系网络调节,其原因可能是牧户关系网络的同质化;(4)社会互动通过降低交易费用促进了牧户草场转入行为;相反,关键网络节点通过提高交易费用抑制了牧户草场转入行为,即关键网络节点对草场转入的促进机制并非降低交易费用,而是扩展牧户的交易半径和资源获取能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平 朱国军
在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进程中,中国居民的主要社会网络也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网络开始变迁到以工作社会网络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网络。根据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项目数据,本文研究了这两种不同社会网络对中国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以此作为认识当代中国社会资本的一个依据。研究发现:在当前中国,社会资本对居民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相对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传统社会资本而言,工作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中国居民现代社会资本的重要方面。并且现代社会资本对中国居民幸福感的提升存在显著的身份差异,即现代社会资本给予城镇移民、城镇外来居民和独生子女更高幸福感,而给予本地居民和非独生子女的幸福感较弱。
关键词:
社会资本 身份特征 幸福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中应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农村发展不充分和城乡发展不均衡的必由之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要解决产业发展滞后、环境污染严重、乡风文明衰落、乡村治理无序以及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而乡村社会资本则可以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以及生活富裕的实现提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依赖丰富的社会资本。因此,应从建立社会信任、健全社会规范以及建设社会网络三个维度来培育社会资本,以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
社会资本 乡村振兴战略 社会信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宇征
传统中国,国家政权无力深入乡村,农民以家庭、宗族为合作单位的乡族式社会资本占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手段对传统乡村社会资本进行改造,以期达到农民与国家协同行动、互惠合作的目的。然而,在打破农村传统社会资本的同时,政权并没有代之以行之有效的现代社会资本。
关键词:
毛泽东时代 乡村 社会资本 重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学林 张国祯
本文针对社会资本如何影响产学研合作网络的问题,构造了基于社会资本中社会关系网络和产学研合作网络的超网络模型。根据超网络中的社会关系水平和合作水平两个决策变量,建立了产学研各方基于关系价值最大等多目标最优决策模型,并运用变分不等式求解。基于研究,本文提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超网络均衡实现框架,并给出实现超网络均衡的路径。
关键词:
社会资本 超网络 产学研合作创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曹霞 刘国巍
针对社会资本如何影响产学研合作网络的问题。首先构造了基于社会资本中社会关系网络和产学研合作网络的超网络模型。根据超网络中的社会关系水平和合作水平2个决策变量,建立了产学研各方基于关系价值最大、合作收益最大、合作风险最小和成本最小等不同偏好下的多目标最优决策模型,并运用变分不等式求解。研究发现:(1)在社会资本中的关系资本积累较低时,很难得到同时满足所有个体最优目标约束条件的社会关系水平和合作水平(流),超网络均衡状态难以实现;(2)即使关系资本积累足够,但认知资本较低时,得到的超网络均衡也不稳定。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最后提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超网络均衡实现框架,并找到了实现超网络均衡的路径。
关键词:
社会资本 超网络 产学研 合作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