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09)
- 2023(17896)
- 2022(15258)
- 2021(14170)
- 2020(11943)
- 2019(27406)
- 2018(27006)
- 2017(53121)
- 2016(27969)
- 2015(31475)
- 2014(31041)
- 2013(30647)
- 2012(27885)
- 2011(24963)
- 2010(25037)
- 2009(23367)
- 2008(21839)
- 2007(19209)
- 2006(16858)
- 2005(14509)
- 学科
- 济(115334)
- 经济(115190)
- 业(85899)
- 管理(79650)
- 企(63975)
- 企业(63975)
- 方法(54475)
- 农(49700)
- 数学(48464)
- 数学方法(47901)
- 农业(33166)
- 中国(32838)
- 财(30633)
- 融(29162)
- 金融(29160)
- 业经(28529)
- 银(27754)
- 银行(27714)
- 行(26596)
- 制(24290)
- 地方(24204)
- 学(21324)
- 贸(21079)
- 贸易(21064)
- 易(20460)
- 务(19727)
- 财务(19656)
- 财务管理(19610)
- 企业财务(18707)
- 技术(17990)
- 机构
- 学院(392335)
- 大学(390578)
- 济(162023)
- 管理(159665)
- 经济(158711)
- 理学(139799)
- 理学院(138415)
- 管理学(136024)
- 管理学院(135337)
- 研究(124089)
- 中国(100894)
- 京(79948)
- 科学(74678)
- 农(74261)
- 财(73548)
- 业大(61096)
- 中心(60721)
- 财经(60250)
- 所(59849)
- 农业(57023)
- 江(55558)
- 经(55236)
- 研究所(54590)
- 经济学(49650)
- 北京(49517)
- 范(49168)
- 师范(48751)
- 州(45895)
- 经济学院(45192)
- 财经大学(45123)
- 基金
- 项目(274324)
- 科学(217492)
- 研究(202206)
- 基金(201596)
- 家(174063)
- 国家(172580)
- 科学基金(150368)
- 社会(130013)
- 社会科(123126)
- 社会科学(123093)
- 基金项目(107332)
- 省(106528)
- 自然(96951)
- 自然科(94754)
- 自然科学(94734)
- 自然科学基金(93057)
- 教育(92271)
- 划(88506)
- 资助(82804)
- 编号(82742)
- 成果(65289)
- 部(61358)
- 重点(60457)
- 发(58149)
- 创(57085)
- 课题(55232)
- 国家社会(53963)
- 教育部(53203)
- 创新(53197)
- 科研(52506)
- 期刊
- 济(169995)
- 经济(169995)
- 研究(112120)
- 农(73129)
- 中国(69898)
- 学报(59234)
- 科学(55006)
- 财(54484)
- 管理(53355)
- 融(51185)
- 金融(51185)
- 农业(48999)
- 大学(46745)
- 学学(44473)
- 教育(37114)
- 业经(33011)
- 技术(32778)
- 财经(28828)
- 经济研究(26235)
- 经(24564)
- 问题(23255)
- 业(22988)
- 理论(19451)
- 版(18905)
- 技术经济(18378)
- 科技(18058)
- 实践(17837)
- 践(17837)
- 商业(17682)
- 统计(17495)
共检索到562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小刚 陈熹
本文在社会资本视角下,基于江西省726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关系强度、融资渠道与农户借贷福利效应之间关系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农户借贷行为的发生更多地依赖于其关系网络中的关系强度,关系网络在农户借贷交易中发挥重要作用;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在关系强度对组织型正规借贷和关系型民间借贷的影响中均具有显著作用;人际信任对关系型民间借贷的作用大于对组织型正规借贷的作用,制度信任对组织型正规借贷的作用大于对关系型民间借贷的作用;虽然关系型民间借贷的发生频次大于组织型正规借贷,但由于信贷资金数量和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小刚 陈熹
本文在社会资本视角下,基于江西省726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关系强度、融资渠道与农户借贷福利效应之间关系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农户借贷行为的发生更多地依赖于其关系网络中的关系强度,关系网络在农户借贷交易中发挥重要作用;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在关系强度对组织型正规借贷和关系型民间借贷的影响中均具有显著作用;人际信任对关系型民间借贷的作用大于对组织型正规借贷的作用,制度信任对组织型正规借贷的作用大于对关系型民间借贷的作用;虽然关系型民间借贷的发生频次大于组织型正规借贷,但由于信贷资金数量和用途上的差异,正规信贷更有利于提高农户借贷福利效应。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芳
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行为经济学的认知理论,阐述农户社会资本作用于金融机构决策和农户融资行为,继而影响农户有效借贷水平和农户借贷风险的逻辑路径;然后,运用3171户农户调查数据,构建有序Logit模型对逻辑推演的关键节点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第一,农村金融市场对社会资本的价值认同虽提升了农户有效借贷水平,却也导致了农户借贷的结构性缺口;第二,农户社会资本、物质财富、户主年龄和文化程度对农户融资心理具有显著影响;第三,土地资本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作为信息中介以及担保主体的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为此,一是要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飞 田佳
笔者首先基于农业生产投入视角对农户借贷福利效应的形成路径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农户借贷行为并评价其福利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正规借贷对家庭农业生产投入和农业收入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而民间借贷的生产投入效果较弱且对收入的拉动作用不明显;教育水平高、生产规模大的家庭能够从借贷中受益更多。相比较而言,正规借贷经历、户主教育、地区金融体系完善程度和农产品价格是农户获得正规借贷的决定因素;而民间借贷经历和家庭社会网络能够有效提升农户获得民间借贷的可能性。此外,对借贷收入效应形成机制的研究结果显示,正规借贷的正向收入效应主要来源于新增资本投入的高回报率,而民间借贷的无效性是借贷引致投入量少和投入回报率低两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飞 田佳
笔者首先基于农业生产投入视角对农户借贷福利效应的形成路径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农户借贷行为并评价其福利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正规借贷对家庭农业生产投入和农业收入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而民间借贷的生产投入效果较弱且对收入的拉动作用不明显;教育水平高、生产规模大的家庭能够从借贷中受益更多。相比较而言,正规借贷经历、户主教育、地区金融体系完善程度和农产品价格是农户获得正规借贷的决定因素;而民间借贷经历和家庭社会网络能够有效提升农户获得民间借贷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鹏 刘锡良
农村金融研究核心议题之一是农户融资行为特征问题。农户在自身积累、民间融资、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等多种融资来源选择中,哪些因素影响着农户融资选择行为?同时,农户融资选择是否存在一定的融资次序?本研究应用2007年人民银行委托国家统计局在全国10省区调查获得的2万份调查问卷数据,进行了系统地实证研究。实证研究表明:(1)中国农户外出务工获得非农收入对农户借贷具有很强的替代性;(2)民间互助性借贷对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具有较强的替代性,而东部和中部相对发达地区对民间互助性借贷意愿更为强烈;(3)中国农户融资显著偏向内源融资,这集中反映了中国农户借贷行为具有"道义小农"假说的特点;同时,农户对商业性金融和互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阮锋儿 罗剑朝
本文利用1979—2002年中国农业银行(ABC)、农村信用社(RCC)农户贷款等数据,对农户消费、生产性投资与农民纯收入、正规金融借贷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979—1989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向农户提供的贷款对农户非资本性消费支出、住房消费支出和资本性生产投入具有显著影响,相比之下,农民纯收入的影响不及正规金融借贷。而1990—2002年正规金融借贷对农民家庭消费和住房支出产生影响,以及农户收入增加导致对资本性生产投入支出的影响明显高于前一时期。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晓红
农户声誉是一种显示农户内在特征的信号机制。农村借贷市场中,农户声誉能揭示其偿还能力、偿还意愿等信息。贷方可以经由声誉信号判断借方农户的还款能力与意愿,并据此进行贷款决策,从而影响农户的借贷结果。研究中利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构建变量间关系模型,实证分析显示,代表农户声誉的偿还历史、人缘关系、经营效果与代表还款特征的偿还能力、偿还意愿总体是正相关的,而后者又对农户借贷结果有显著影响。由此证明,农户声誉具有信号传递功能,可以降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实现借贷交易的帕累托改进。
关键词:
信号传递 农户声誉 农户借贷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童馨乐 李扬 杨向阳
基于农户受到信贷约束假设,本文借助理论模型发现,如果农户面临的正规借贷渠道交易成本过高,则农户将转向非正规借贷渠道;由此进一步从农户社会资本和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两个方面量化交易成本,实证检验交易成本对农户借贷渠道偏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可以起到信号甄别的作用,从而降低农户与借贷资金供给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在非正规借贷渠道已经得到验证,不同类型的个人社会资本和社区社会资本作用存在显著差异,且个人社会资本的作用小于社区社会资本;增加农村金融服务供给,包括加强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宣传、增加服务农户的信贷工作人员、提高对农村地区的有效覆盖率、扩大对农户贷款总规模等,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进而增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磊玲 张云燕 罗剑朝
基于2011年调查数据,运用独立混合截面数据模型分析农户从正规金融途径借贷和非正规金融途径借贷对其增收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户偏好从非正规金融借贷,非正规金融借贷规模是正规途径借贷规模的4.15倍,在满足生活消费和生产性投资方面发挥着较正规金融更为重要的作用。不到50%的非正规途径借贷农户将资金用于生产性投资,而从正规金融机构借贷的农户90%是用于生产投资,且二者的生产性资金投向存在较大差异,非正规金融借贷资金主要投向畜牧业和非农产业,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则主要投向种植业和农机具补贴,资金借贷规模和资金用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晓声 吴晓忠 张志超
在普惠金融体系中,农户借贷需求是其金融需求的重要方面,农户借贷需求行为的模型分析表明,农户文化程度越高、劳动力人数越多以及拥有村干部身份,其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就越大;农户获得贷款的可能性与其拥有的耕地面积、住房价值、家庭总收入和非农收入比例呈正向关系;农户的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更倾向于非正规金融;农户面临的金融环境与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存在正向关系。正规金融机构更注重农户家庭因素和农户的资产状况,非农收入比例在获得非正规金融贷款时作用显著。在普惠金融下,农户借贷行为可使农户福利得到提高,特别是对农户的偿债能力和借贷倾向所起的支撑作用较大,而在农村金融环境、农村医疗支出、教育支出、农户居住地银行网点的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俊 罗丹 程郁
本文以Iqbal模型框架为基础,利用1962户农户调查数据,对利率的外生性、农户借贷发生率、农户借贷需求规模方面进行了数理分析,结论认为,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是外生的,利率并不是农户借贷的主要考虑因素,农户家庭收入、生产经营特征和家庭特征是农户借贷需求行为的决定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喜
本文使用2003年对中国3000个农户家庭的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对农户借贷的福利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收入模型和消费模型的研究表明,不论是正式借款,还是非正式借款,对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增长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而改善农户的福利水平。这些结果进一步揭示了为农户提供合适的融资服务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户借贷 农民收入 农民消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晓明 何宗干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户借贷的行为特征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安徽省100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民间借贷在农户借贷中占有绝对比重并呈不断上升之势,农户借贷用途大部分用于非生产性用途。文章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传统农区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传统农区 民间借贷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孔荣 Calum G.Turvey 霍学喜
本文将内疚、满意等道德因素纳入农户与贷款人的信贷博弈关系讨论,并以1557份甘肃、河南、陕西农户调查问卷为基础,实证研究信任和内疚对农户正规与非正规借贷选择的影响、激励和效果。结果显示,农户认为无抵押条件下难以获得正规金融机构的信任,这是导致农户很难从正规渠道取得信用贷款的主要因素;非制度信任驱使农户偏好非正规借贷方式;在非正规借贷中,内疚比农户自身利益更具有约束力;尽管非正规借贷违约产生的内疚强烈于正规借贷违约带来的内疚,但农户通常倾向于选择优先偿还正规机构贷款,表明农户守信程度较高。中国正规金融机构现行的信贷管理模式和风险控制机制设计背离了农户的经济基础和信任环境。
关键词:
信任 内疚 农户 农村借贷 博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