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11)
- 2023(12962)
- 2022(11148)
- 2021(10427)
- 2020(9059)
- 2019(20874)
- 2018(20608)
- 2017(39714)
- 2016(21495)
- 2015(24350)
- 2014(24171)
- 2013(23688)
- 2012(21351)
- 2011(18890)
- 2010(18887)
- 2009(17575)
- 2008(17600)
- 2007(15428)
- 2006(13311)
- 2005(11783)
- 学科
- 济(90176)
- 经济(90049)
- 管理(79775)
- 业(70474)
- 企(62540)
- 企业(62540)
- 方法(48882)
- 数学(43486)
- 数学方法(42927)
- 财(30521)
- 制(21432)
- 务(20662)
- 财务(20598)
- 财务管理(20547)
- 农(20392)
- 中国(20178)
- 企业财务(19581)
- 业经(19169)
- 银(15155)
- 银行(15141)
- 贸(14475)
- 贸易(14464)
- 划(14461)
- 理论(14259)
- 体(14228)
- 行(14144)
- 易(14039)
- 融(14021)
- 金融(14018)
- 学(13981)
- 机构
- 大学(300388)
- 学院(298335)
- 管理(126042)
- 济(125561)
- 经济(123040)
- 理学(108626)
- 理学院(107566)
- 管理学(105686)
- 管理学院(105088)
- 研究(88317)
- 中国(71778)
- 财(63877)
- 京(61031)
- 财经(50059)
- 科学(50032)
- 经(45678)
- 江(44329)
- 中心(43304)
- 所(41642)
- 农(40747)
- 业大(40665)
- 经济学(39325)
- 财经大学(37669)
- 北京(37497)
- 研究所(37120)
- 经济学院(35565)
- 州(34858)
- 范(34445)
- 师范(34094)
- 商学(33934)
- 基金
- 项目(201939)
- 科学(162524)
- 基金(151696)
- 研究(147740)
- 家(129985)
- 国家(128946)
- 科学基金(114339)
- 社会(96885)
- 社会科(92126)
- 社会科学(92103)
- 基金项目(79731)
- 省(77428)
- 自然(74532)
- 自然科(72914)
- 自然科学(72900)
- 自然科学基金(71644)
- 教育(70250)
- 划(65012)
- 资助(63110)
- 编号(58301)
- 成果(46744)
- 部(46538)
- 重点(44800)
- 创(42934)
- 制(41910)
- 教育部(41334)
- 国家社会(40739)
- 发(40723)
- 创新(40122)
- 人文(40018)
- 期刊
- 济(131087)
- 经济(131087)
- 研究(84011)
- 中国(57549)
- 财(54350)
- 管理(50806)
- 学报(40115)
- 科学(39167)
- 农(35060)
- 大学(32854)
- 学学(31107)
- 融(29978)
- 金融(29978)
- 技术(28367)
- 教育(27339)
- 财经(25867)
- 农业(23210)
- 经(22047)
- 经济研究(20565)
- 业经(19935)
- 问题(16881)
- 统计(16107)
- 财会(15651)
- 技术经济(15282)
- 策(15045)
- 理论(14462)
- 业(14165)
- 会计(14137)
- 版(13343)
- 决策(13335)
共检索到436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徐虹 林钟高 王鑫
与以往单纯从内部控制这一规则治理机制出发研究盈余管理的文献不同,引入关系型交易这一关系治理机制,探讨两种不同的治理机制及其交互作用对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随着供应商/客户关系交易比例的增加,上市公司进行正向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越严重;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质量内部控制有助于抑制供应商关系型交易诱发的正向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但是对客户关系型交易诱发的应计/真实盈余管理无显著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沉 李哲 王磊 贾西猛
文章基于2010年-2013年A股样本,发现媒体关注与应计盈余管理及总盈余管理负相关;与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内部控制对媒体关注与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及总盈余管理的关系发挥显著调节作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林钟高 郑军 彭琳
以2005—2012年的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主要供应商和客户的视角,从财务信息内部"生产"和投资者反应两个方面研究了关系型交易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会计信息"生产"方面,为了降低会计盈余的波动性,越依赖关系网络进行交易的企业越倾向进行盈余管理;在投资者反应方面,关系型交易增加了外部投资者的解读成本,降低了盈余反应系数,并且这一现象在国有企业中表现较为明显。研究表明:关系型交易增强了企业的盈余管理动机,这一信息交流机制降低了企业的信息透明度,减少了企业盈余的信息含量,这对我们理解新兴市场国家中的关系型交易如何影响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及其投资决策具有增量贡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董望 陈汉文
本文以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财务信息内部"生产"和投资者反应两个视角研究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信息"生产"方面,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提高了应计质量;在投资者反应方面,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盈余反应系数越大。这证实了内部控制的财务报告目标,也证实了内部控制制度在我国的适用性。我国政府监管部门目前正在积极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体系,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其提供了经验数据支持。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应计质量 盈余反应系数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范经华 张雅曼 刘启亮
本文以2008至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内部控制和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内部控制和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是以替代方式还是以互补方式来发挥作用。研究发现:首先,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抑制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但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较小。事务所的行业专长能同时抑制公司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其次,内部控制与审计师行业专长在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方面存在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即公司的内部控制越好,越有助于发挥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湘萍 李敖 汤宇杰
将盈余管理按操纵方式的不同区分为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考察环境不确定性、内部控制对两种不同方式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及内部控制对环境不确定性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环境不确定性会诱发应计盈余管理,而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则相反;内部控制质量高的企业,应计盈余管理水平低,而真实盈余管理水平高;良好的内部控制对环境不确定性诱发的应计盈余管理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不确定性较高的企业更倾向于进行正向的应计盈余管理,而相应地减少基于销售操控和生产性操控的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喜兰 陈沉
资本市场的发展受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两权分离制度使管理层和股东利益不一致,基于自利动机考虑,管理层存在盈余管理的需求。机构投资者作为外部监管机制能否发挥其公司治理效应,是信息使用者关注的话题。基于中国沪、深2010~2014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和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表明,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相比,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与应计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投资者保护、盈余管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相关经验研究,对中国证券监管机构更好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喜兰 陈沉
资本市场的发展受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两权分离制度使管理层和股东利益不一致,基于自利动机考虑,管理层存在盈余管理的需求。机构投资者作为外部监管机制能否发挥其公司治理效应,是信息使用者关注的话题。基于中国沪、深20102014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和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表明,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相比,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与应计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投资者保护、盈余管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相关经验研究,对中国证券监管机构更好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一定的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凌邦如 林敏
本文以2010—2012年沪市A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内部控制对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有抑制作用,但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不具有抑制作用。本文建议继续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管,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并扩大注册会计师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审核范围,以抑制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要文
盈余可以分解为应计部分和现金流量部分。相应地,除了利用无直接现金流量影响的应计部分会计操纵型盈余管理之外,上市公司还可以操纵交易而影响盈余中现金流量部分,但当前国内的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会计操纵型盈余管理上。基于中国2000-2006年的A股上市公司样本,本文发现为了避免年度亏损,上市公司通过操纵销售额、斟酌性费用支出和过量生产等真实交易活动,从事现金部分的交易操纵型盈余管理的具体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玉霞
本文基于2010-2013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从公平理论解释了高管内外部薪酬差距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及内部控制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内部控制对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发挥负向调节。基于内部控制质量分组回归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高的组,该调节作用显著高于内部控制质量低的组。
关键词:
高管薪酬差距 内部控制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玉霞
本文基于2010-2013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从公平理论解释了高管内外部薪酬差距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及内部控制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内部控制对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发挥负向调节。基于内部控制质量分组回归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高的组,该调节作用显著高于内部控制质量低的组。
关键词:
高管薪酬差距 内部控制 盈余管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国清
本文以2007年度非金融A股公司为对象,探讨了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联性。证据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并未伴随高质量的盈余,内部控制质量得到改善并没有伴随盈余质量的提升,而公司的一些内在特征和治理因素确实会系统地影响内部控制和盈余质量。本文建议,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抓紧制定企业内部控制鉴证(审计)准则,并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与注册会计师审核的监督和检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小可 郑立东 姚立杰
以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内部控制自愿披露视角,重点探究了内部控制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之影响。研究发现: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公司的销售性盈余和生产性成本操控程度更低;不同产权性质、规模各异的公司,其内部控制会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进一步地,通过考察内部控制对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发现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更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珊梅 郝玉贵 罗春华
以2008~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内部控制对高管权力引发的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抑制了权力高管的应计盈余管理活动,却引发了更加严重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进一步检验发现,在法制水平较高的地区,内部控制更能显著抑制应计盈余管理活动,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却没有明显增加,说明较好的法制环境促进了内部控制治理作用的发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