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36)
2023(10188)
2022(8494)
2021(7926)
2020(6841)
2019(15432)
2018(15602)
2017(31057)
2016(16533)
2015(18517)
2014(18339)
2013(18264)
2012(16355)
2011(14543)
2010(15144)
2009(14529)
2008(14753)
2007(13552)
2006(12114)
2005(10874)
作者
(45968)
(38575)
(38551)
(36346)
(24394)
(18573)
(17434)
(15158)
(14599)
(13986)
(13003)
(12914)
(12390)
(12233)
(11765)
(11493)
(11321)
(11183)
(11085)
(11003)
(9600)
(9555)
(9497)
(9207)
(8673)
(8671)
(8652)
(8527)
(7689)
(7671)
学科
(87780)
(79100)
经济(78910)
(71323)
企业(71323)
管理(61102)
(45455)
方法(36950)
农业(30226)
业经(29318)
数学(28903)
数学方法(28408)
(23918)
中国(18236)
(17980)
财务(17946)
财务管理(17931)
企业财务(16926)
(16709)
技术(16593)
(15994)
理论(15060)
(13726)
(13685)
(13095)
(12894)
贸易(12887)
(12508)
经营(12004)
地方(11694)
机构
学院(245949)
大学(236011)
(107302)
管理(105494)
经济(105416)
理学(91532)
理学院(90769)
管理学(89262)
管理学院(88851)
研究(71445)
中国(59545)
(51555)
(47967)
(47930)
科学(41180)
农业(38890)
业大(38623)
(38329)
财经(38189)
(35035)
(34490)
中心(34186)
研究所(31200)
经济学(30943)
经济管理(30780)
(29740)
北京(29482)
商学(28455)
商学院(28212)
经济学院(27945)
基金
项目(157430)
科学(127193)
研究(118514)
基金(116449)
(98554)
国家(97508)
科学基金(87276)
社会(79724)
社会科(74509)
社会科学(74484)
(63878)
基金项目(61543)
自然(55346)
自然科(54204)
自然科学(54194)
教育(53464)
自然科学基金(53316)
(50290)
编号(49387)
资助(47200)
成果(37688)
(36451)
(35725)
(35317)
(33904)
重点(33904)
创新(32425)
国家社会(32070)
课题(31915)
(31479)
期刊
(128723)
经济(128723)
研究(67784)
(55123)
中国(47466)
管理(41434)
(39538)
农业(36866)
科学(33355)
学报(30723)
业经(28908)
大学(25623)
学学(24751)
技术(24201)
(23844)
金融(23844)
教育(20103)
财经(19188)
(19059)
经济研究(18115)
问题(17152)
(16526)
技术经济(15751)
农村(14313)
(14313)
农业经济(13845)
统计(13535)
世界(13498)
商业(13347)
(12978)
共检索到365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新华  吴楠  
农业规模经营是中国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关键议题。农业规模经营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用工效益的差异,从而使一些规模农业经营主体陷入困境。采用嵌入性视角探讨农业规模经营中用工模式嵌入社会关系的逻辑及其影响。研究发现,农业规模经营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化用工无法有效解决农业规模经营中的劳动监督问题。而将市场规则嵌入关系规则的关系化用工使得雇佣双方产生了利他倾向,进而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工人内在的劳动积极性,从而使农业规模经营主体摆脱经营失败困境。关系化用工的实现依赖于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在用工选择、生产管理和日常生活中充分发挥社会关系的积极作用,但社会关系范围和程度都是有限度的。因此,农业规模经营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处理好经济关系,而且需要处理好社会关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培  冯燕  
农业规模化经营离不开农村社会资本的支持。在现代农业型的农村社会中,传统社会"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中穿插着情感、利益、权力等多重因素,对传统农村社会关系网络有了新的影响。其中,人情关系仍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在很多领域超越了利益关系等其他影响因素。通过对X村种粮大户的深度访谈,了解到农村社会的人情关系在土地流转、日常农业生产与管理、农业技术等领域都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与作用。因此,国家除了出台适当的政策与制定制度之外,更需要采取其他有效的措施与方法来构建更好的农村社会关系网络,以期引导与规范农业规模化经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子阳  
农业规模经营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其持续发展离不开劳动力的有效支撑,但如何在劳动力大量外流的现实中化解规模用工不足困境值得关注。基于鄂东涂镇的田野调查,在梯度用工的分析框架下,发现个体社会关系的分散性、差序性和有限性,导致个体化用工中存在作业时间、劳动监督以及规模适用等客观约束。鉴于此,规模经营主体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借助关系经营、管理让渡以及组织维系等机制,持续营造与雇工队的关联,实现用工模式从个体化向组织化的平稳切换,有效保障了农业生产中规模用工的达成。由此可见,农业规模经营用工绝非按照经济学所预设“有求必应”的理想路径运行,而是需要立足于社会基础。因此,农业规模经营的持续发展不仅要积极面向市场,而且还要主动适应乡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黎明  
农户过度分散经营难以孕育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方法创新的动力,而农业规模经营才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求。农业的自然再生产规律和经济再生产规律、农业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协调、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空间管治战略协调等,都要求区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选择农业规模经营的模式和途径。因此,本文认为,农业规模经营分区实现,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丰厚的现实基础。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刘飞  
小农家庭制度向现代农业制度转变是新的历史趋势。现代农业的组织化是家庭制度、规模需求、风险条件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农业组织在生产端形成了适应人工风险的组织形式,在市场端形成了适应市场风险的组织形式,两端制度因无法对立而形成了特定的产销融合制度安排。在这些产销融合制度里,家庭制度或被重构,或被摒弃,体现了其在不同风险条件下的不同存在形态,成为构建现代农业组织化的核心变量。研究表明,农业组织化程度越高,其风险抵抗能力越强。现代农业组织从生产端到市场端的风险里还孕育发生了新的农村金融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涛  
农业生态环境不仅是工程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农业生态环境与社会互动的过程,分析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社会基础。通过采取统筹城乡发展等措施,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补齐"四化同步"中的农业短腿,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爱军  肖丹丹  
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其根本原因在于土地耕作规模过小。小规模传统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户融资能力差,进而导致机械化程度低和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率低,使我国主要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为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农村推行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本文提出以下几点相应对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纯英  
(一)土地集中基础上的规模经营 1979年以后,我国农村进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改革。农业的生产方式由集体统一经营转变为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形成了超小型种植业经营规模格局。这种狭小的经营规模,不利于合理地利用农业机械和水利设施,不利于实行合理轮作和采用先进技术,不利于调整作物结构和防治病虫害,不利于保持优良品种的纯度和品质,不利于增加农户对土地的投入。这种狭小的经营规模只能与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相适应,必然造成农产品的高成本、低效率和低效益。它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严重障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宇  
在农产品需求刚性扩张、农业资源约束不断趋紧、国际农业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下,建设现代农业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依靠先进的科技、装备、理念、人才和发达的产业体系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和能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切实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重要抓手,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路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江苏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本世纪70年代末,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发端的中国农村改革,扭转了陷于困境的农村经济形势,促成了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作为这一改革的产物——数以亿计的超小型农业经营单位,在中国乡村普遍生成。土地经营细小化与农业生产现代化的矛盾,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增加了一项新的内容。 正当全国大部地区农户小块土地经营持续显示其效能的同时,沿海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农业却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航英  
以一个经历农业转型的乡镇为例,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家庭经营以及乡土社会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事规模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不一定能从根本上消灭小农家庭经营、改变乡土社会;而乡土社会也并不一定会以其特殊的社会经济关系结构就天然排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经营并未对村民原先的日常生产生活实践造成过度冲击之时,其所遭遇到的来自乡土社会的反向力量就会相对减弱。与此同时,如能透过连属家庭经营、利用乡土性社会准则这两种方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可巧妙地将两者吸纳到自己的支配体系之中,并就此建立起自身发展的社会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忠国  
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是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业发展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制度基础;实行土地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如何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并正确处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娜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推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河南省近年来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根据《2014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止2014年底,河南省2014年全年新增转移就业的农村人口到达82万人,历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已经达到2 742万人。截止2014年末,城镇化人口占总人口发比例为45.2%,比2013提高了1.4个百分点。然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河南的城镇化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在土地流转加速和新型农业经营模式不断发展的条件下,根据河南省省情,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发展优质高效的现代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海亮,吴楚材  
江苏、浙江两省发达地区出现的农业规模经营是在农村劳动力一定程度地转移之后发生的一种现象。这种农业集约经营方式、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经济发展的结果、但它明显地不同于原来计划体制下形成的集体耕作的经营方式。从经营主体经济收入与非农业劳动力年均收入应当均衡的角度来看.耕地集约经营的适度规模取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程度、人均非农业纯收入水平、农业经营总投入.农业经营总产出、国家农业扶持政策因素、土地所有者与经营方所订协议条件和上地经营的机械化程度。影响农业适度规模的因素还有许多不确定的条件。关于耕地集约经营的适度规模的定量分析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曾福生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转变的必然;适度规模经营适应了农业发展的要求表现在:劳动生产率高、农业商品率高,农产品供给稳定性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需要三大机制:微观动力机制、中观发育机制、宏观导向机制的发育和形成。各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对于正处于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我国农村经济来说,不失时机地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显得特别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