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74)
- 2023(15793)
- 2022(13304)
- 2021(12320)
- 2020(10752)
- 2019(24787)
- 2018(24630)
- 2017(47818)
- 2016(25779)
- 2015(28980)
- 2014(29006)
- 2013(28730)
- 2012(26223)
- 2011(23398)
- 2010(23430)
- 2009(22092)
- 2008(22180)
- 2007(20009)
- 2006(17289)
- 2005(15750)
- 学科
- 济(112512)
- 经济(112352)
- 业(101453)
- 管理(93246)
- 企(90916)
- 企业(90916)
- 方法(53865)
- 数学(44502)
- 数学方法(44022)
- 财(38620)
- 农(34264)
- 业经(32622)
- 务(26527)
- 财务(26471)
- 财务管理(26422)
- 制(25831)
- 中国(25551)
- 企业财务(25075)
- 农业(23549)
- 贸(22742)
- 贸易(22735)
- 易(22165)
- 技术(20790)
- 和(18992)
- 理论(18753)
- 体(18705)
- 地方(18404)
- 划(18381)
- 学(17864)
- 策(17639)
- 机构
- 学院(374761)
- 大学(371239)
- 济(158697)
- 经济(155626)
- 管理(153239)
- 理学(132288)
- 理学院(131016)
- 管理学(128983)
- 管理学院(128310)
- 研究(114945)
- 中国(91246)
- 财(77259)
- 京(76116)
- 科学(67878)
- 农(62059)
- 财经(61058)
- 江(57271)
- 所(56828)
- 经(55339)
- 中心(54729)
- 业大(54001)
- 研究所(50943)
- 农业(48668)
- 经济学(48368)
- 北京(46899)
- 财经大学(45029)
- 州(44580)
- 经济学院(43829)
- 范(43517)
- 师范(43065)
- 基金
- 项目(246350)
- 科学(196855)
- 基金(182562)
- 研究(179991)
- 家(157062)
- 国家(155694)
- 科学基金(136725)
- 社会(116845)
- 社会科(110888)
- 社会科学(110859)
- 基金项目(97196)
- 省(96488)
- 自然(89037)
- 自然科(87064)
- 自然科学(87040)
- 自然科学基金(85572)
- 教育(83270)
- 划(79871)
- 资助(74349)
- 编号(72352)
- 成果(57341)
- 部(55756)
- 重点(54570)
- 创(53610)
- 发(51471)
- 创新(49505)
- 制(49311)
- 课题(48544)
- 教育部(48512)
- 国家社会(48480)
- 期刊
- 济(175226)
- 经济(175226)
- 研究(105119)
- 中国(69485)
- 财(65447)
- 管理(60182)
- 农(56928)
- 学报(52532)
- 科学(50947)
- 大学(41264)
- 学学(39327)
- 农业(38465)
- 技术(35028)
- 融(34274)
- 金融(34274)
- 教育(31679)
- 财经(31046)
- 业经(30302)
- 经济研究(26998)
- 经(26594)
- 问题(23488)
- 业(22677)
- 技术经济(20874)
- 贸(19492)
- 财会(19278)
- 统计(18373)
- 商业(17915)
- 现代(17676)
- 策(17450)
- 版(17388)
共检索到550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永进
在正式制度不完善的背景下,"关系"在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声誉机制的视角构建理论模型,运用企业层面数据,考察多种类型的关系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双边和多边关系网络对企业出口参与决策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企业出口密集度的影响则不确定。此外,我们还发现,"关系"与法律制度对企业出口参与决策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互补效应,即法律体系的完善能够增强"关系"对企业出口参与的影响。而"关系"与法律制度对企业出口密集度的影响呈现一定的替代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灵燕 崔喜君
基于融资的新视角,本文运用192家民营企业面板数据经验分析了FDI对民营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出口更为依赖外源融资能力;外商直接投资仅对合资民营企业和处于产业集聚区的非合资民营企业的出口起到融资缓解效应,而外商直接投资的当地融资则加剧了未处于产业集聚区的非合资民营企业出口的外源融资困境;对合资民营企业而言,出口融资约束的缓解很大程度上依赖外商直接投资,而非合资民营企业出口融资约束的缓解则主要依赖于金融市场改革。
关键词:
FDI 出口 融资约束 民营企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江虹
深圳民营企业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年轻群体。自从1999年国家取消对非公有制经济从事外贸的限制,2004年国家又允许个人从事外贸经营后,深圳民营企业不断扩大,外贸出口激增。2005年,深圳民营企业外贸出口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同比激增93%,成为深圳出口主力军之一。本文试图利用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对深圳民营企业外贸出口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归纳出深圳民营企业出口激增的主要特点、成因,并针对问题提出进一步促进深圳民营企业出口的对策。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出口 增长 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剑 梁树新
民营企业出口在我国外贸出口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通过对民营企业出口产品竞争力、拓展市场能力的分析,以及对出口组织、外贸人才、劳动力、政府政策等障碍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民营企业需要通过产权结构的进一步完善、产品结构的优化等来增强竞争力,同时政府也需要健全民营企业出口促进体系、金融支持体系,来促进其外贸发展。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出口 竞争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黄伟 王旸
声誉是慈善组织重要的无形资产,声誉受损可能减少其社会捐赠来源,进而影响慈善组织的生存与发展。使用全国民营企业捐赠调查数据,本文从声誉惩罚的角度研究官方慈善组织声誉受损如何影响民营企业捐赠行为。实证结果表明,官方慈善组织声誉受损具有声誉惩罚效应,与其合作的民营企业捐赠金额显著下降,且这一效应溢出至民间慈善组织;此外,在慈善组织市场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声誉惩罚机制可能失灵,所属行业与政府关系密切以及具有政治身份的民营企业其捐赠金额受官方慈善组织声誉受损的影响较小,即官方慈善组织声誉受损对偏公益目的的民营企业捐赠金额影响相对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如地区慈善组织发育程度和社会信任程度)以及完善的企业内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有助于缓解官方慈善组织声誉受损对民营企业捐赠金额的不利影响。本文的结论对探索慈善组织声誉受损的微观影响机制以及慈善组织优化声誉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慈善组织 声誉受损 捐赠行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袁其刚 朱学昌 商辉
本文基于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构建循环结构联立方程模型,探究融资约束视角下出口和创新对民营企业自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民营企业出口和创新是提高其自生能力的直接有效途径,出口和创新与企业自生能力间存在显著的自我加强效应;融资约束缓解虽然不能直接作用于企业自生能力提升,但通过出口和创新路径间接地促进了企业自生能力的提升,融资约束缓解与出口和创新间也存在自我加强效应。由于企业自生能力提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系数显著且四倍于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因此,提升民营企业自生能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此,需要在制度上保证不同所有制企业依法平等地使用生产要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史恩义 李珍 岳泽亮
企业信贷声誉是影响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数理模型分析表明:信贷声誉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出口;但总的来说,二者关系表现出非线性特征。文章通过界定并测度企业信贷声誉,使用probit和tobit模型并选取工具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1)我国企业信贷声誉水平呈正态分布。(2)企业信贷声誉不仅直接促进企业出口决策,还可以通过影响融资约束这一间接渠道放松企业参与出口的条件,增大出口可能性,这一点在中小型企业中表现尤为明显;此外,企业信贷声誉也通过相同的渠道对出口密集度产生影响。(3)我国企业信贷声誉对出口的影响存在"倒U型"的关系,即随着企业信贷声誉的不断积累,其对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明显减弱,这可能是因为地区市场化水平与信贷声誉机制具有相互替代关系。因此,我们要注重培育良好的企业信贷声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关键词:
信贷声誉 融资约束 企业出口 非线性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薛新红 王忠诚
文章在理论模型中证明了当存在产品质量信息摩擦时国家软实力的发展对出口利润的影响。当进口商面临在不同国家的同类产品之间做出购买决策时,特别是这些出口国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国家质量声誉时,国家软实力会起到类似广告促销的作用。实证分析中利用中国2004~2006年企业微观出口样本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在不被施加任何约束的条件下,中国国家软实力的发展不但提升了企业的出口利润总额,也提升了出口利润增长率。但是,由于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速度落后于国家软实力的发展,随着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出口持续时间的延长,企业的出口利润增长率不升反降;在出口利润增长率陷入恶性循环时,出口导向型的企业和发展战略都会面临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叶迪 朱林可
本文研究在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地区质量声誉"对企业出口表现的影响。我们以本地区企业出口的同类产品平均质量为该产品"地区质量声誉"的代理变量,发现以地区为主体的出口产品质量声誉会对企业出口绩效产生显著为正的影响,而且当企业出口的产品质量差异化程度越高时,这种影响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地区质量声誉"对非外资企业、通过贸易中介出口的企业、出口目的国距离更远的企业以及自身产品质量较低的企业影响更大。除此之外,"地区质量声誉"的提高还有利于产品出口价格的提升。这些证据与"地区质量声誉"在存在质量信息不对称时有助于企业实现更优秀出口表现的假说相一致。本文的研究表明,在推动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需要关注作为地区公共物品的"地区质量声誉"的培育。相应地,中央政府也需要关注"国家质量声誉"的培育,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声誉,以避免中国出口陷入"低质量陷阱"。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质量 地区声誉 出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叶迪 朱林可
本文研究在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地区质量声誉"对企业出口表现的影响。我们以本地区企业出口的同类产品平均质量为该产品"地区质量声誉"的代理变量,发现以地区为主体的出口产品质量声誉会对企业出口绩效产生显著为正的影响,而且当企业出口的产品质量差异化程度越高时,这种影响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地区质量声誉"对非外资企业、通过贸易中介出口的企业、出口目的国距离更远的企业以及自身产品质量较低的企业影响更大。除此之外,"地区质量声誉"的提高还有利于产品出口价格的提升。这些证据与"地区质量声誉"在存在质量信息不对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质量 地区声誉 出口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军生
现有的企业理论在解释中国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基于国家声誉的视角为国有企业的理论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框架。中国国有企业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根源于国家声誉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的参与,并成为国有企业赖以生存的先决条件,以此试图回答国有企业困境背后深刻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
国家声誉 路径依赖 行政约束 企业行为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道宏 张贺
在资本市场中,风险投资活动以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的合作为基础。同时,风险投资与风险企业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双方在相互寻找和选择的过程中进行着博弈。研究如何建立风险投资与风险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抑制博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机会主义行为,将对风险投资活动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风险投资 风险企业 博弈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蓝虹 穆争社
融资企业与投资者的博弈是重复博弈。重复博弈所包含的投资者对融资企业选择欺骗行为惩罚的可置信威胁,使融资企业具有塑造声誉的积极性,其基础是产权制度安排。据此,提出构建我国融资企业声誉机制的措施,就国有融资企业而言,在于明晰其产权,塑造人格化的产权主体,并进行产权交易;就民营企业而言,在于对其产权实行有效保护。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姚博
基于新新贸易理论异质企业框架,本文从企业出口与FDI选择行为视角,研究了微观层面资本市场深化对国际贸易流动的影响机制。结论认为:资本市场深化对国际贸易流动的作用具有非线性关系;资本市场发展程度较低时,资本市场深化会降低企业的出口成本,促使出口数量和种类增加,使得一国国际贸易出现正向流动;资本市场发展程度较高时,资本市场深化会降低企业的FDI成本,使得出口企业转向FDI行为,从而制造贸易的出口数量和种类下降,导致一国国际贸易出现逆向流动;随着资本市场发展程度的加深,一国国际贸易会出现先正向后逆向的流动趋势,外部融资依赖性大的部门其倒U型拐点对应的资本市场深化程度也会更高。文中从国家和行业层面分别...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金秋 蔡荣 黄承捷
信息不对称是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政治资本和集体声誉在理论上能够传递企业经营信号从而缓解信息不对称的制约。本文利用江苏省150家民营大米加工企业的调查数据构建企业资产增速模型以测算企业融资约束指数,并使用Probit模型分析政治资本和集体声誉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结果证实了政治资本和集体声誉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显著,并且集体声誉在企业缺乏政治资本时的作用更明显。该结论表明,在中国金融市场制度仍不完善的背景下,民营企业可以通过与地方政府建立联系获取更多资源来缓解融资约束;同时,企业通过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控制以获得集体品牌的使用资格也有助于获得发展需要的资金。
关键词:
政治资本 集体声誉 融资约束 民营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