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54)
2023(13287)
2022(11573)
2021(10663)
2020(8747)
2019(20171)
2018(19807)
2017(38442)
2016(21125)
2015(23229)
2014(23115)
2013(23085)
2012(20997)
2011(18804)
2010(18431)
2009(16733)
2008(16347)
2007(14092)
2006(12161)
2005(10648)
作者
(60609)
(50122)
(49838)
(47747)
(31883)
(24243)
(22786)
(19682)
(18814)
(18003)
(17138)
(17060)
(15866)
(15814)
(15651)
(15511)
(15405)
(14956)
(14353)
(14186)
(12546)
(12171)
(12078)
(11470)
(11211)
(11205)
(11112)
(11057)
(10216)
(9995)
学科
(76553)
经济(76468)
管理(61777)
(57825)
(48307)
企业(48307)
方法(37321)
数学(32236)
数学方法(31860)
(24517)
(22492)
(21737)
税收(20292)
(20121)
中国(19789)
(18745)
业经(17259)
(16498)
贸易(16490)
(16098)
地方(15345)
(15143)
财务(15079)
财务管理(15060)
企业财务(14361)
环境(14098)
(13628)
理论(13530)
农业(13440)
(13356)
机构
大学(291673)
学院(291013)
管理(116096)
(110487)
经济(108038)
理学(101632)
理学院(100521)
管理学(98781)
管理学院(98263)
研究(95112)
中国(68648)
科学(61769)
(61395)
(56085)
(49696)
(48117)
业大(46318)
财经(44300)
研究所(43900)
中心(42776)
(41612)
(40268)
农业(39455)
北京(38487)
(36877)
师范(36475)
(34693)
(34068)
财经大学(33027)
经济学(32517)
基金
项目(205321)
科学(160158)
基金(148568)
研究(147394)
(130687)
国家(129648)
科学基金(110829)
社会(91568)
社会科(86918)
社会科学(86892)
(80578)
基金项目(79330)
自然(73635)
自然科(71911)
自然科学(71894)
自然科学基金(70589)
(67859)
教育(66499)
资助(61292)
编号(59844)
成果(48271)
重点(45575)
(44456)
(43150)
(42908)
课题(40346)
创新(40056)
科研(39756)
计划(37820)
项目编号(37733)
期刊
(114259)
经济(114259)
研究(87388)
学报(50885)
中国(49864)
(44549)
科学(43687)
(41624)
管理(40073)
大学(37119)
学学(35089)
农业(31634)
教育(30459)
技术(23299)
(20801)
金融(20801)
财经(20064)
业经(19202)
经济研究(18758)
(16850)
(16754)
(15614)
(15593)
问题(15024)
图书(14893)
科技(14464)
理论(14148)
税务(13873)
(13851)
实践(13212)
共检索到414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俞剑平  高向勇  胡晓雀  
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全球的环境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本文主要针对一国政府在进口关税税率变动时对进口绿色产品的质量影响度展开研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范寒冰  
以"中国企业-雇员匹配调查"(CEES)数据库中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我国制造业企业的产品质量信号,是否与其融资成本存在相关关系。研究以通过问卷调查所获得的企业融资成本数据作为因变量,以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否获得国际市场准入和自有品牌数量作为自变量,来反映企业的产品质量信号传递状态。研究发现,在控制抵押物规模、杠杆率、固定资产周转率、董事会治理结构等因素的条件下,品牌信号与企业融资成本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原因在于产品质量信号传递的低效,以及信号传递机制的失灵。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春明  张群  
进口关税下降会促使企业通过进口高质量的中间投入品从而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本文通过将进口关税引入质量生产函数,并加入目的国特征因素(包括目的国对产品质量偏好程度、目的国与出口国之间距离),建立一个局部均衡模型分析进口关税下降对进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与目的国特征的关系。研究表明,进口关税下降会使得进出口产品质量提高;对质量偏好程度越大、距离越远的国家出口的企业的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幅度更大;进口关税下降使得出口收入增加并且在富裕国家市场上出口收入增加更多;而进口关税下降对进出口产品价格的影响则取决于产品差异化程度,差异化程度大,进口关税下降会使得进出口产品价格上升,反之,则进出口产品价格下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建清  高奇正  刘大鹏  
本文基于1985—2019年全球203个国家(地区)的贸易数据和进口关税数据,主要研究了产品进口关税、投入品进口关税对进出口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影响机制。主要发现:产品进口关税减让提高了进口农产品质量,这源自进口竞争对进口农产品质量的影响;产品进口关税减让降低了出口农产品质量,这是因为产品进口关税减让冲击了进口国家(地区)的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了其出口农产品质量;投入品进口关税减让提高了出口农产品质量,这是由于投入品进口关税减让能够提升进口投入品质量,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本文的分析对于拓展农产品贸易相关研究以及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春明  张群  
进口关税下降会促使企业通过进口高质量的中间投入品从而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本文通过将进口关税引入质量生产函数,并加入目的国特征因素(包括目的国对产品质量偏好程度、目的国与出口国之间距离),建立一个局部均衡模型分析进口关税下降对进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与目的国特征的关系。研究表明,进口关税下降会使得进出口产品质量提高;对质量偏好程度越大、距离越远的国家出口的企业的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幅度更大;进口关税下降使得出口收入增加并且在富裕国家市场上出口收入增加更多;而进口关税下降对进出口产品价格的影响则取决于产品差异化程度,差异化程度大,进口关税下降会使得进出口产品价格上升,反之,则进出口产品价格下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翔  何欢浪  
本文基于我国企业微观数据,利用清洁生产行业标准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对清洁生产标准实施后的制造业企业"产品质量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清洁生产环境规制尽管在短期内存在"负向挤出效应",但会通过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成本投入效率两大途径在长期显著促进企业产品质量升级,并且政策的影响存在"时间堆积效应"。拓展性分析发现,合规成本规模的差别性、要素密集度的异质性与政策执行的严格性是清洁生产环规规制对企业产品质量产生分化影响的重要原因。进一步通过行业产品质量的动态分解发现,行业产品质量升级的54.80%源自清洁生产环境规制带来的资源再配置效应。本文对于认识如何通过绿色转型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翔  何欢浪  
本文基于我国企业微观数据,利用清洁生产行业标准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对清洁生产标准实施后的制造业企业“产品质量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清洁生产环境规制尽管在短期内存在“负向挤出效应”,但会通过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成本投入效率两大途径在长期显著促进企业产品质量升级,并且政策的影响存在“时间堆积效应”。拓展性分析发现,合规成本规模的差别性、要素密集度的异质性与政策执行的严格性是清洁生产环规规制对企业产品质量产生分化影响的重要原因。进一步通过行业产品质量的动态分解发现,行业产品质量升级的54.80%源自清洁生产环境规制带来的资源再配置效应。本文对于认识如何通过绿色转型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田露露  韩超  刘自敏  
绿色信贷作为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金融政策工具,对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以2007年中国绿色信贷政策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为契机,利用2004—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样本,结合地方城市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方法考察绿色信贷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信贷实施显著提升了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且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绿色信贷主要通过激励企业研发投入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两个途径促进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绿色信贷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在企业、行业和地区间存有差异,对国有企业、成长期企业、大型企业,以及归属于资本密集中间型行业、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企业提升作用更大。本文的研究为绿色信贷助力制造业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萍  蔡玲  
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既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进入新时期的战略抉择,更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探究出口高质量发展是否能够作为推动中国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新途径,基于2003—2018年中国26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测算了城市出口产品质量及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实证检验了出口产品质量发展对中国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出口产品质量发展显著促进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其重要作用机制是产业升级,且环境规制与企业家精神起到了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但分样本考察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发现,资源型城市的环境规制弱化了出口产品质量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萍  蔡玲  
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既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进入新时期的战略抉择,更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探究出口高质量发展是否能够作为推动中国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新途径,基于2003—2018年中国26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测算了城市出口产品质量及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实证检验了出口产品质量发展对中国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出口产品质量发展显著促进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其重要作用机制是产业升级,且环境规制与企业家精神起到了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但分样本考察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发现,资源型城市的环境规制弱化了出口产品质量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晓静  
对2007—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指数值进行了测算,通过动态面板和动态GMM对GTFP受到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影响进行了检验。研究结论表明:在2007—2021年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东部地区的增速与中部和西部地区有着较大的差异性,GTFP受到区域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且随地区不同存在差异性;在引入一系列控制变量以后,GTFP受到区域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依然显著,且在分析内生性和替换核心解释变量以后,研究结果依然稳健有效;通过门槛检验,环境规制、制度环境和所有制结构在GTFP受到区域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过程中存在非线性的门槛效应。同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舒玲  
现阶段废旧产品再制造产业质量水平波动大,回收再制造活动具有很大的决策风险,经济动力不足,大多抱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目的开展,因此决策者的绿色偏好对这一产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针对闭环供应链中废旧产品的质量问题,以制造商的绿色偏好为切入点,考虑废旧产品回收质量的不确定性,分析制造商绿色偏好对于制造商、零售商决策以及供应链各方期望收益的影响。通过回收努力程度、回收价格、销售价格、批发价格等四个决策变量构建零售商、制造商以及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期望效用函数。发现随着制造商绿色偏好系数增大,零售商回收率增加,销售价格降低,销售量增加。制造商的绿色偏好会导致其做出非理性的回收决策,使得制造商获得的经济效益降低,期望效用函数波动性增大,其绿色偏好越显著,供应链期望效益的不稳定性越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幸炜  
虽然异质性企业出口选择理论认为,产品价格与贸易门槛正相关,即贸易门槛越高产品价格也越高,但是,我们基于中国制造业进口数据的分析发现事实与上述理论预测有很大不同。首先构建了一个Probit模型,对中国制造业产品进口门槛进行了估计,并且分析了进口价格与门槛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进口价格与进口门槛呈正负相关的产品几乎各占一半。其次,结合质量调整价格(quality-adjusted price)模型,考虑质量与企业能力因素,分析发现进口价格与门槛的正负关系主要取决于来源国的产品质量与企业能力。最后,我们研究了中国进口门槛的影响因素,并对进口门槛进行了排序。另外,研究还发现,中国进口产品价格与产品来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谭晶荣  贺妍婷  
文章基于Khandel wal等(2013)的回归反推法,采用2001年~2016年中国与196个国家和地区的双边贸易数据从总体层面对中国进口农产品质量进行了测算,并选取了中国进口农产品贸易研究中涉及的三大类农产品——葡萄酒、奶粉和大豆,按照不同进口来源国对进口农产品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进口农产品质量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动态势;而三大类农产品——葡萄酒、奶粉和大豆进口质量变化各具特点。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我们对中国进口农产品质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出口国人均GDP、研发支出、农业就业人员的比重以及与我国签订双边贸易协定均显著正面影响进口农产品质量,出口国贸易开放程度对进口农产品的质量水平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熊立春  程宝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