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38)
- 2023(11784)
- 2022(10396)
- 2021(9894)
- 2020(8191)
- 2019(19027)
- 2018(18786)
- 2017(36945)
- 2016(19856)
- 2015(22286)
- 2014(22214)
- 2013(22295)
- 2012(20338)
- 2011(17800)
- 2010(17586)
- 2009(15972)
- 2008(15905)
- 2007(13462)
- 2006(11707)
- 2005(10131)
- 学科
- 济(74769)
- 经济(74690)
- 管理(60091)
- 业(55563)
- 企(46371)
- 企业(46371)
- 方法(37507)
- 财(37010)
- 数学(32391)
- 数学方法(32092)
- 贸(23374)
- 贸易(23363)
- 易(22690)
- 税(21855)
- 农(20443)
- 税收(20406)
- 收(20231)
- 中国(19680)
- 务(17557)
- 财务(17500)
- 财务管理(17450)
- 企业财务(16477)
- 地方(16472)
- 业经(16147)
- 财政(15532)
- 学(15315)
- 制(13908)
- 农业(13309)
- 政(13000)
- 理论(12913)
- 机构
- 大学(273989)
- 学院(273063)
- 济(112122)
- 管理(110209)
- 经济(109885)
- 理学(96683)
- 理学院(95716)
- 管理学(94243)
- 管理学院(93778)
- 研究(87161)
- 中国(63661)
- 财(62642)
- 京(56875)
- 科学(53543)
- 财经(46171)
- 所(43191)
- 经(41897)
- 业大(38851)
- 研究所(38796)
- 农(38769)
- 江(38514)
- 中心(38254)
- 北京(35830)
- 财经大学(34199)
- 经济学(34083)
- 范(33288)
- 师范(33033)
- 院(31935)
- 经济学院(31233)
- 州(30889)
- 基金
- 项目(188687)
- 科学(147686)
- 研究(139579)
- 基金(137676)
- 家(118938)
- 国家(117985)
- 科学基金(101755)
- 社会(87842)
- 社会科(83453)
- 社会科学(83430)
- 基金项目(73829)
- 省(72316)
- 自然(65703)
- 自然科(64190)
- 自然科学(64178)
- 自然科学基金(62984)
- 教育(62602)
- 划(60297)
- 编号(57493)
- 资助(56888)
- 成果(46449)
- 部(41862)
- 重点(41393)
- 创(39255)
- 发(39082)
- 课题(37850)
- 创新(36608)
- 科研(36402)
- 项目编号(36347)
- 教育部(36296)
- 期刊
- 济(115434)
- 经济(115434)
- 研究(87512)
- 财(50392)
- 中国(44925)
- 学报(41850)
- 管理(37513)
- 科学(36404)
- 农(33924)
- 大学(31517)
- 学学(29856)
- 教育(25262)
- 农业(24353)
- 财经(21412)
- 技术(21105)
- 经济研究(20467)
- 融(18742)
- 金融(18742)
- 业经(18267)
- 经(18063)
- 贸(17073)
- 务(17058)
- 问题(16343)
- 税(15807)
- 国际(14533)
- 税务(14054)
- 理论(13495)
- 图书(13149)
- 财会(13085)
- 技术经济(12587)
共检索到396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樊勇 王婉如 蔡松锋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国际贸易竞争不断加剧,降低关税一般被认为是促进一国国际贸易,尤其是进口贸易发展的有效手段,但降低关税往往会受到政府财政收入能力的约束。本文在理论分析关税变动的财政收入效应基础上,基于GTAP第9版最新数据库模拟我国关税下降方案中的一种情况(即将我国进口关税平均水平降低至OECD国家平均关税水平),结果显示:(1)能够促进我国进口贸易,同时也能增加全球出口贸易活动。(2)对我国财政收入产生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作用十分小,其中初级产品以及最终产品税收收入是负向影响。(3)对采掘业、纺织业、轻工业与重工业的税收收入影响均为正向。(4)能增加实际产出,提高本国与全球社会福利水平。因此本文建议可以先降低轻工业、重工业等产业的关税税率,然后再逐步降低其他行业关税水平,弱化关税的财政收入职能,以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的全球发展趋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樊勇 王婉如 蔡松锋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国际贸易竞争不断加剧,降低关税一般被认为是促进一国国际贸易,尤其是进口贸易发展的有效手段,但降低关税往往会受到政府财政收入能力的约束。本文在理论分析关税变动的财政收入效应基础上,基于GTAP第9版最新数据库模拟我国关税下降方案中的一种情况(即将我国进口关税平均水平降低至OECD国家平均关税水平),结果显示:(1)能够促进我国进口贸易,同时也能增加全球出口贸易活动。(2)对我国财政收入产生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作用十分小,其中初级产品以及最终产品税收收入是负向影响。(3)对采掘业、纺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才婉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德余
在复杂的世界经济与金融冲击背景下,出口退税的变动对出口贸易以及财政收支的冲击也不可避免。文章引入局部均衡COMPAS模型,定性与定量分析了1994-2011年期间我国出口退税、出口贸易(包括贸易顺差)与财政收支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出口退税是在经济危机时期,刺激出口贸易与提高财政收入的有效工具。为此,针对不同行业与不同商品,围绕经济发展目标,需要合理审慎应用出口退税工具,并深入研究最优出口退税理论与最优出口退税率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方旺 刘金云
论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下降的原因及对策李方旺,刘金云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呈持续大幅度下降的态势,由1980年的25.7%下降到1994的11.6%,共下降了14.1个百分点。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八五”时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阮应国
(一)近十年来,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基本上持续增长,平均每年增长10.9%,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9%,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商品流通逐年扩大,全社会劳动者创造的物质财富在十年中增长了近一倍。可是国家的财政情况却十分拮据,入不敷出。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统计资料,1977年全国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为31.9%,到1989年下降为21.2%,下降10.7个百分点。而国营企业留利的比重在这一期间不断上升。1977年,国营工业企业留利仅占实现利润总额的12.3%,到1989年留利已占实现利润总额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孙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培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状况确实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对此应进行全面的考察: 1 有人说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34.93%降到15%。黄宇光、白明本同志认为财政收入算得过少,必须将企业收入、能源交通基金、预算调节基金一起列入。财政部门以企业亏损补贴冲减财政收入,实际上企业亏损应列入财政支出,企业收入也应列入财政收入。这样计算以后,1990年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就是21.7%,而不是15%。这个比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通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卢洪友
非税财政收入研究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分税制实际效果分析及完善的对策》之阶段性研究成果。卢洪友(山东财政学院250014)近几年来,中国的非税收入规模膨胀,税与非税结构失衡,非税分配秩序混乱的问题日益突出,对财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童泽恒 董承章
我国财政收入“两个比重”下降原因分析与对策童泽恒董承章财政收入“两个比重”日益下降所引起的后果已经引起政府高层决策人士的关注。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直接目的之一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分税制实施3年多来,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两个比重”的现状仍然不能令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陕西省财政厅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苏新泉 武永义 周正
资源税是以各种应税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为了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并体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而征收的一种税。资源税的征收不仅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而且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健
对财政收入结构进行分析是财政收入规模分析的深化,目的在于了解国民经济各部门在地方经济中的发展变化,掌握各种财政收入形式的实践效果,以及对整个政府收入的影响,揭示地方政府收入增长的特点和趋势,探求增加政府收入的合理途径,为完善政府收入管理制度服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安体富 梁朋 黄然
一、决定中央财政收入比率的理论依据和因素 中央财政收入比率高低的理论依据和主要影响因素,我们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公共产品的层次性是决定中央财政收入比率的重要依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财政收入掌握社会资源,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需要,弥补市场失灵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能。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职能的划分,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时如何进行有效、合理的分工,又是由公共产品具有的层次性的特点所决定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孔刘柳 谢乔昕
在分析税种划分对地方财政收入稳定性影响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1998~2007年数据,实证分析了增值税等四个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来源对于地方财政收入稳定性的影响。总体回归结果显示:个人所得税、营业税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对地方财政收入波动性构成正向解释,增值税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则对地方财政收入波动性构成负向解释;企业所得税划分方式及分享比例的变革对地方财政收入稳定性构成了显著影响。
关键词:
地方财政收入 税种划分 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