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98)
2023(8047)
2022(6726)
2021(5895)
2020(4874)
2019(10748)
2018(10604)
2017(20149)
2016(10089)
2015(10962)
2014(10827)
2013(11050)
2012(10440)
2011(9424)
2010(9716)
2009(9196)
2008(8707)
2007(8060)
2006(7553)
2005(6933)
作者
(28794)
(24325)
(24182)
(23276)
(15542)
(11409)
(10722)
(9232)
(8986)
(8746)
(8648)
(7955)
(7953)
(7912)
(7668)
(7541)
(7261)
(6912)
(6844)
(6463)
(6324)
(5803)
(5781)
(5754)
(5549)
(5476)
(5216)
(5169)
(4840)
(4751)
学科
(65402)
经济(65371)
管理(36537)
(35990)
(30641)
企业(30641)
(22074)
税收(20641)
(20474)
技术(19193)
方法(18910)
地方(17072)
数学(16398)
数学方法(16341)
中国(14020)
(13917)
技术管理(13003)
地方经济(12631)
业经(12231)
(11277)
(9964)
农业(8528)
(8181)
产业(8124)
环境(7935)
(7719)
经济学(7543)
(7428)
贸易(7418)
(7323)
机构
学院(151964)
大学(149534)
(78446)
经济(77200)
管理(58632)
研究(53681)
理学(50017)
理学院(49544)
管理学(49066)
管理学院(48756)
中国(40310)
(38419)
(29915)
科学(28829)
财经(28802)
(26304)
(25989)
经济学(25775)
(24414)
中心(23220)
研究所(23125)
经济学院(22938)
财经大学(20948)
北京(19210)
(18845)
(18562)
(17596)
(17183)
商学(17074)
业大(16995)
基金
项目(94281)
科学(76139)
研究(72278)
基金(69010)
(59211)
国家(58763)
科学基金(51479)
社会(49877)
社会科(47638)
社会科学(47629)
(37566)
基金项目(36102)
教育(31511)
(30148)
自然(29792)
自然科(29194)
自然科学(29190)
自然科学基金(28726)
编号(27326)
资助(26744)
(26496)
创新(23782)
(22366)
成果(22127)
国家社会(21803)
重点(21235)
(20721)
课题(19387)
(19046)
发展(18899)
期刊
(93538)
经济(93538)
研究(57325)
中国(32085)
(29191)
管理(26370)
科学(18006)
学报(17347)
技术(17008)
经济研究(16973)
(15686)
(15608)
(15485)
财经(14785)
税务(13867)
大学(13687)
教育(13441)
学学(13144)
(12966)
(12611)
金融(12611)
技术经济(11912)
业经(11903)
问题(11267)
农业(10680)
科技(9945)
(8988)
国际(8793)
(8391)
世界(8101)
共检索到248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孙烽  
李嘉图的古典贸易理论(Ricardo,1917)中,各国基于要素禀赋的差异,将有限资源相对集中于比较优势的行业并进行国际间自由贸易就能获得资源配置的改善和收入的提高。但是这种贸易的效应只是静态的、一次性的。从长期来看,并没有改变各国经济增长递减的性质。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引入技术外溢,剖析了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与贸易格局的时间变化趋势,并指出一国实现不断增长的正确选择在于保持自由贸易和资本自由流动以利于知识技术的国际传递。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英  
技术创新划分为生产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前者提高生产率,因而能够推动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后者改变产品的质量和差异性,不一定加速增长。产品创新在后工业经济时期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形式,因此在这个新的历史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比不上工业经济时期。发达国家的经济现实证明了这一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庄子银  
本文建立了一个内生化的经济增长模式,其中企业家精神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和源泉。这里,我们强调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持续技术创新和模仿,企业家是风险的承担者,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微观组织机制。本文研究表明,在长期,具有强烈企业家精神的经济比企业家精神微弱的经济有更高的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这不仅解释了经济增长的源泉,而且解释了跨国间人均收入的差距。本文是对资本主义精神研究思路的扩展,为企业家持续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提供一个合理的内生化的解释。本文的政策含义十分明显,一国增强企业家研发投资的努力的财政、税收和货币政策的调整,法律和文化制度的变迁,对一国的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葛郁真  
本文叙述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含义、特征和企业经济效益增长方式的内容、特征 ,阐述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源泉和手段以及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物质基础和创新源的辩证统一关系 ,总结了积极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建飞  韩程  张文英  潘琳  
随着预期寿命延长和医疗条件持续改善,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其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亟待深入探究。文章基于要素禀赋视角,利用2000—201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再次检验人口老龄化对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水平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能通过促进整个社会要素禀赋质量提升和结构改善两条路径推动技术创新;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给技术创新带来的积极影响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嫣然  吕寒  蔡建峰  
文章从数字经济的协同渗透效应和挤出效应出发,结合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利用2016—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相关数据,验证了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倒U”型曲线关系,以及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适度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并以此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且数字经济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玮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支撑创新发展的条件不尽相同,这也使得各地区创新发展的优势并不完全一致。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技术比较优势影响地区技术创新活动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并提出了技术创新只有结合地区的技术比较优势,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的命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应用2009—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当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够充分发挥当地的技术比较优势时,将更有助于地区的经济增长;在考虑了不同的技术比较优势和经济增长指标后,这一结果依然稳健;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和中西部地区省份依据技术比较优势进行技术创新,能够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为了更好地发挥创新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内在驱动作用,技术创新应该在充分考虑本地区技术水平的条件下,遵循地区技术比较优势展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跃  卜曲  彭春香  
利用中国大陆30个省份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建立综合指标体系测量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质量,运用Moran’s I指数观察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结构和特征。区域之间有较强的空间依赖性,空间集群特征明显。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其关系及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质量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直接效应上;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对本区域经济增长结构性、稳定性、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均有积极的作用,区域间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仅对经济增长结构和生态环境具有正向带动作用;劳动力数量是一把"双刃剑",对本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积极和消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贺青  葛翔宇  
文章通过建立VAR模型,运用协整理论、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分析政府投入、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科研投入和技术创新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科研投入与经济增长、科研投入与技术创新两两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双向因果关系,但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两者之间只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没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它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程工  
一、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主要是:资本品投入的增加,劳动力投入数量的增加,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技术进步.其中,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所引起.以下分析,假定人均资本不变时,经济增长是如何受技术进步影响的.假定国民收入为Y,储蓄率(s)保持不变,投资等于储蓄,即:I=S=sY两边同时除以工人数N,得到:I/N=sY/N如果我们定义函数f,使得f(K/N)= Y/N,其中K为资本投入量,可得:I/N=sf(K/N)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耿庆  
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引擎,本文首先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辨证分析中国技术创新的现状,然后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研究我国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婷  孙斌栋  
通过选取2010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采用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技术创新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经济增长因素后,反映技术创新的专利授权水平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过,技术创新的作用还不及物质资本及其它经济增长因素的作用,这说明当前我国仍处于主要依靠物质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阶段。制度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过度的政府干预会阻碍城市经济增长。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不及基础设施的直接投资效应。大多数城市的规模可能尚未达到规模集聚经济的门槛,因而表现为规模不经济。城市经济增长还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表现出较强的空间临近溢出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唐晓云  
经济均衡和收敛理论所预测的经济增长收敛远景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经济增长差异日趋扩大的现实世界构成强烈反差。文章认为国家间经济增长的长期差异,不能完全用稳态的收敛线性概念来解释。技术创新、转移和扩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最终使经济增长过程表现为相对于时间的非线性过程。通过对包括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在内的30多个国家panel数据的实证分析,较好地验证了理论预期。结果表明:创新、扩散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同,两者对比力量的最终结果是不确定的。国家间经济和技术的差距的长期发展趋势不一定是缩小,而是收敛和发散交替存在的非线性过程。这一结论对中国这一经济赶超型国家的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