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12)
2023(4267)
2022(3695)
2021(3394)
2020(3000)
2019(7066)
2018(6843)
2017(13243)
2016(7442)
2015(8333)
2014(8334)
2013(8178)
2012(7442)
2011(6689)
2010(6771)
2009(6099)
2008(6095)
2007(5041)
2006(4275)
2005(3668)
作者
(21329)
(17924)
(17754)
(16829)
(11292)
(8442)
(8222)
(7017)
(6746)
(6408)
(6219)
(5928)
(5650)
(5643)
(5489)
(5467)
(5283)
(5233)
(5205)
(5053)
(4486)
(4430)
(4337)
(4073)
(3983)
(3953)
(3940)
(3739)
(3593)
(3578)
学科
(34547)
经济(34528)
方法(22455)
管理(21230)
数学(21227)
数学方法(20878)
(19582)
(16658)
企业(16658)
(7378)
(6710)
中国(6422)
(6079)
贸易(6070)
(5922)
理论(5773)
业经(5491)
(5482)
(5453)
财务(5436)
财务管理(5427)
企业财务(4789)
地方(4471)
环境(4431)
农业(4322)
技术(3903)
(3884)
金融(3884)
(3877)
(3740)
机构
大学(104112)
学院(103294)
(44496)
经济(43720)
管理(41747)
理学(37108)
理学院(36728)
管理学(35708)
管理学院(35539)
研究(32681)
中国(25875)
(21079)
科学(20261)
(19295)
(18480)
业大(17350)
(16626)
财经(15723)
中心(15483)
研究所(15042)
农业(14643)
(14454)
(14403)
经济学(13880)
北京(12958)
经济学院(12678)
(11972)
财经大学(11966)
经济管理(11904)
师范(11818)
基金
项目(73138)
科学(58268)
基金(54944)
研究(49247)
(48441)
国家(48119)
科学基金(41959)
社会(32155)
社会科(30802)
社会科学(30794)
自然(28840)
基金项目(28814)
(28798)
自然科(28273)
自然科学(28270)
自然科学基金(27791)
(24352)
教育(24205)
资助(24176)
编号(18712)
重点(16539)
(16386)
(15207)
(14490)
科研(14472)
成果(14303)
教育部(14239)
计划(14196)
创新(14171)
大学(13792)
期刊
(40654)
经济(40654)
研究(27240)
中国(19806)
学报(17381)
(15278)
科学(15225)
(15122)
管理(14462)
大学(13234)
学学(12674)
(10795)
金融(10795)
农业(10371)
技术(10110)
教育(9263)
统计(8541)
财经(7712)
(7592)
经济研究(7360)
决策(7014)
(6599)
技术经济(6175)
(5881)
业经(5479)
问题(5270)
会计(5122)
(5038)
理论(5002)
业大(4801)
共检索到146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左小蕾  
2007年的通货膨胀是总需求主导,而2008年的通货膨胀原因发生了变化,成本推动成为主导因素,因此,在治理以总需求拉动为主的通货膨胀的同时,有必要密切关注总供给推动的价格水平上涨,提前制定防范措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温桂芳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时强调,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稳定价格总水平。流动性过剩、投机资金炒作和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去年下半年以来物价总水平上涨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缅昆  
对我国当前通货膨胀如何定性,是正确制定和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前提。本文针对目前的一种主流观点,即将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定性为"输入型"的观点,提出了相左的看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经济模型,并借助统计资料,从理论上论证了我国当前通货膨胀属于"外汇推动型"。以这一认识为前提,指出为了避免通货膨胀的"硬着陆",防止在治理通货膨胀过程中导致国内经济受到伤害,有必要重新调整宏观调控措施。为此针对外汇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特点,提出了若干"软着陆"的宏观调控措施的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一萱  
论我国的输入性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分行王一萱1993年以来,我国面临着又一轮通货膨胀,理论界对此轮通货膨胀的性质也争论不休,有人认为是需求拉上型,有人认为是成本推进型,也有结构性通货膨胀之说。但应该充分认识到,随着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经常项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吕光明  
中国的通货膨胀依然是需求、供给和混合结构性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针对具体通货膨胀不同的产生原因和驱动因素,相应采取不同的政策自2002年至今的短短十年间,受制于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国以CPI为衡量指标的物价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清  刘慧  
自今年7月以来,世界经济已经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阴影,开始复苏。而今年年初我国经济便开始呈V型反转走势,逐步企稳向好。然而,在经济不断好转的同时,我国通货膨胀预期不断增强。国务院提出的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应该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如何管理好输入型通货膨胀预期的角度谈谈看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尹力博  韩立岩  
在经济转轨与产业升级的历史进程中,通货膨胀一直是焦点问题。本文将中国分别纳入与代表性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构成的经济系统,提炼双向通胀溢出特征,认知中国输入型通胀的程度、来源和主要传导渠道。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受到来自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两个方面的通胀影响,与内源性形成四六开格局;输入型通胀的影响在三个季度到一年的时间段尤为突出;并且来自贸易渠道的影响强于来自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江凯  
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中央银行通过实施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和手段有效服务于物价稳定、经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然而,危机期间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低利率、定量宽松等刺激经济政策,国际货币超额供给导致全球通货膨胀预期不断升温。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金融合作日益紧密,国际输入型通货膨胀对我国物价冲击日益显著,在金融危机后期和国际金融格局悄然变化新形势下,对物价新形势、金融市场新形势、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速背景下的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分析,以及构建统计计量模型进行论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金全  刘悦  
本文运用我国37个工业大类行业PPI数据构建TVP-SV-FAVAR模型,实证研究了输入型通货膨胀在不同发展阶段、上下游价格、不同类型行业传导的结构性特征及其行业异质性。研究结果发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我国PPI和CPI均产生了影响,我国存在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强度从上游行业到下游行业依次递减,对能源资源密集型行业的传导强度最大,其中上游能源开采类行业的传导系数最高,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传导强度次之,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传导强度较弱。输入型通货膨胀更多向生产环节传导,向流通环节的传导强度弱化,但是会推升流通环节成本降低企业利润。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具有明显的顺周期和“易涨难跌”特征,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阶段的传导强度最大,在平稳阶段的传导强度次之,在下跌阶段的传导强度最弱。我国经济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以及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背景下,政策调控应把握好输入型通货膨胀传导的结构性特征,据此开展分类调控、精准调控、依时调控,综合平衡“稳增长”和“防通胀”目标,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叶青  
预期通货膨胀期限结构(the term structure of expected inflation)理论是期限结构研究的一个崭新的领域,本文在回顾了国外预期通货膨胀期限结构模型基础上,利用套利定价理论和Merton的连续时间研究方法;以Fisher效应等式为基础;通过瞬时预期通货膨胀的描述,将瞬时预期通货膨胀随机过程定义为Vasicek过程;对Buttler(2000)构造的预期通货膨胀期限结构CIR模型进行了修正;构造出一个双因素模型,并求出该模型的解析解;该模型克服了原模型中预期通货膨胀不能为负值的限制,使该模型能够适应通货紧缩条件下的经济环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泽伟  
年初以来,随着各国应对金融危机、实施经济刺激计划,以及我国国内宽松的货币和信贷供应,人们开始了对通货膨胀的担忧与关注。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几次通胀原因分析,可以看出,货币供应宽松是通胀发生的必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03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说,“通货膨胀压力加大,需要密切关注”。报告分析认为,2003年,我国继续执行稳健货币政策,密切监测经济、金融运行状况,并积极与有关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沟通和协调,从一季度起,就加强了对宏观经济的“预调”和“微调”,及时采取了必要的调控措施:一是针对外汇占款和基础货币增加较多的情况,从4月份开始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加大公开市场“对冲”力度;二是针对商业银行贷款,特别是房地产贷款投放过快的情况,于6月份及时对房地产信贷进行风险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谭小芬  徐琨  
近年来,如何防范和治理通货膨胀已成为中国宏观经济领域亟需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而治理通胀的关键在于对其形成原因的科学把握。本文选取CPI和PPI作为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以产出缺口、货币供应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超额工资水平、资产价格、汇率水平六大因素作为解释变量,运用向量自回归(VAR)、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对2000-2011年中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了各项因素的作用大小、作用时滞和传导链条的顺序,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为民  
一、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含义及传导机制(一)输入型通胀含义。输入型通胀(imported inflation),在两种概念意义上被运用:一种是考察经济全球化环境下不同国家总需求和货币过量扩张通过贸易、投资和汇率进行跨国传导,从而使通胀可能成为超越个别国家的经济现象;另一种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欧培彬  周钟山  饶斌  
本文主要通过实证分析证明货币供给输入型通货膨胀异常情况的存在,然后就货币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异常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对历年我国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和CPI数据实证分析,证明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和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并没有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从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水平的反常规关系和政府对外汇占款的对冲策略出发,探讨货币供给途径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异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