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60)
2023(13075)
2022(10482)
2021(9319)
2020(7534)
2019(16750)
2018(16790)
2017(32469)
2016(17266)
2015(19732)
2014(19927)
2013(19824)
2012(18950)
2011(17678)
2010(18330)
2009(17362)
2008(17036)
2007(15570)
2006(14726)
2005(13986)
作者
(52281)
(43272)
(43246)
(41283)
(27818)
(20319)
(19707)
(16727)
(16404)
(15603)
(14942)
(14195)
(14113)
(14081)
(13510)
(13334)
(12830)
(12527)
(12397)
(12178)
(11315)
(10695)
(10568)
(9962)
(9901)
(9854)
(9707)
(9590)
(8680)
(8534)
学科
(98418)
经济(98331)
(47780)
管理(47668)
(36267)
企业(36267)
中国(31690)
方法(28088)
地方(27656)
(25222)
数学(23802)
数学方法(23641)
业经(22054)
(18245)
农业(17147)
(17132)
银行(17115)
(16913)
(16699)
(16518)
金融(16518)
地方经济(16512)
(16081)
贸易(16065)
(16057)
(15531)
(15495)
技术(13282)
环境(13043)
(12691)
机构
学院(264128)
大学(262510)
(123788)
经济(121253)
研究(100491)
管理(95278)
理学(79094)
中国(79080)
理学院(78147)
管理学(77114)
管理学院(76573)
(57540)
(56942)
科学(55838)
(51525)
研究所(45620)
中心(43757)
财经(43647)
(42307)
(39603)
(39256)
经济学(39054)
北京(37981)
(36291)
师范(36000)
(35690)
经济学院(34768)
(33976)
业大(32044)
财经大学(31780)
基金
项目(155588)
科学(122484)
研究(120055)
基金(110325)
(94300)
国家(93466)
科学基金(79013)
社会(77902)
社会科(73959)
社会科学(73942)
(60718)
基金项目(56586)
教育(53171)
(50374)
编号(48992)
自然(45530)
资助(45023)
自然科(44395)
自然科学(44383)
自然科学基金(43606)
成果(41894)
(40769)
课题(35490)
重点(35357)
(34302)
发展(34052)
(33518)
国家社会(32493)
(32341)
(30528)
期刊
(156559)
经济(156559)
研究(92861)
中国(61672)
(41086)
管理(40877)
(38840)
科学(34040)
学报(33697)
(33217)
金融(33217)
教育(30499)
大学(26498)
农业(26220)
经济研究(26115)
业经(25053)
学学(24560)
技术(24349)
财经(22665)
问题(20918)
(19752)
(17544)
国际(16516)
技术经济(15240)
世界(14613)
商业(13929)
(13626)
现代(13540)
(13459)
论坛(13459)
共检索到441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莫玲娜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经济“全球化”这一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指出了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条件,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提出调整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克逸  
一、不可逆转的经济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对当代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高度概括,它指的是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消费环节的全球一体化趋势,是生产能力存量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活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继勇  肖光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辛琪  
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衡量指标及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全球化 世界经济全球化系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消费环节的全球一体化趋势,是生产能力存量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活动。全球化和一体化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全球化是一体化的基础,只有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基础上,才会有全球一体化;全球一体化则是在契约上和组织上把全球化固定下来,从而大大推进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其区别在于:全球化是导致经济成为全球整体的“自然”发展过程,是客观的状态;全球一体化则是世界各国在契约上建立起来的一定的经济组织形式,是国家主观意志的产物。有的学者把全球化称为“非制度性”的一体化,而把后者称为“制度性”的一体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德玲  
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持久动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创新发展战略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高新技术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特别是要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化企业制度创新,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强化创新人才管理,切实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实施品牌管理创新,加快企业文化创新。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何传添  
冷战结束后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及高科技的飞速发展 ,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市场经济、生产活动全球化、跨国公司高速发展及全球金融市场的形成等一系列经济全球化所包含的特征 ,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各国经济政策的制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 ,必须采取立足自强 ,发展周边 ,加快对外开放的速度 ,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经济体制 ,把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放在重要位置等对策 ,才能在21世纪的世界经济全球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以便更快地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尹翔硕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中国将更全面地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去,可以更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了。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量主要是技术进步,因此,入世后仅仅注意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推动技术进步,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中得益更多,发展更快。但是推动技术进步可能会与我国现有的比较优势发生一定的矛盾。这种矛盾主要反映在发展高技术产业与低技能劳动力就业上。为此,入世后的战略重点应当在两个方面,一是推动提高所有产业生产率的通用技术进步;二是推动原有比较优势产业的技术改造,同时发展“边际上”技术较先进的产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成思危  
本文认为,经济全球化主要有四个特点:第一,以金融为核心。世界金融一体化主要表现为货币的虚拟化程度增加,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会因其购买力的变化而产生较大波动,资本跨国流动的规模增大,速度加快,虚拟经济膨胀,世界金融市场的集成度提高。第二,以知识为基础。即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主要成分,知识在生产力构成中发挥重要影响,在经济增长中起主要作用,与知识有关的成本在产品成本中占有较大的份额。第三,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信息技术缩小了空间距离,争取了时间,提高了效率。第四,以跨国公司为载体。文章提出,培养我国的跨国公司非常重要,企业在实现跨国经营的过程中要从全球的角度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从全球的角度考虑...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宏  刘海军  王金刚  
加入WTO后,我国金融市场将在短期内全面对外开放,我国银行业面临严峻挑战。为此,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快发展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积极探索对外合作,发展海外机构;加快电子化进程,提高银行技术效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庞中英  
“全球化”是当今国际经济界和学者经常提到的一个述语。最近十几年来,不少学者认为,今天的世界经济,其基础和结构早在二战后经济恢复时期结束、日本等作为经济大国出现后就已经开始了变化。这些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不仅使经济活动变得日益国际化,而且更加重要的是,日益全球化。其结果是,国家经济与国际经济转向全球经济的时代,它改变了世界经济的面目和国际关系格局,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本文仅对此作一初步分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尹艳林  
很高兴受到大会邀请,来跟大家交流自己的一些想法、看法。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经济全球化新趋势。怎么来把握这样一个新的趋势?主要应从四个方面来把握,在科技进步方面;在生产方式方面;在生产布局方面;在国际贸易体制方面。为了使大家更好地理解,我先要说一下经济全球化这么一个概念,简单来说,就是经济活动日益跨越国界。经济活动越来越具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佟家栋   鞠欣  
经济全球化进程已经进入深度调整的历史性阶段,受到了全球意识形态转向及大国博弈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作为深度嵌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世界大国,在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层面,面临制度包容性转型、产业链转移、关键技术封锁等多种挑战。在这种发展环境中,中国当前需要加快制度型开放,全面推进立法工作和标准建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秩序改革,并为全球治理提供更多具有影响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而助力自身实现产业升级和价值链地位攀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盛祥  郭乐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