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00)
2023(12754)
2022(10425)
2021(9219)
2020(7648)
2019(17420)
2018(17100)
2017(33488)
2016(18414)
2015(21208)
2014(21841)
2013(21731)
2012(20517)
2011(18741)
2010(19384)
2009(18252)
2008(18410)
2007(16780)
2006(15333)
2005(14253)
作者
(56379)
(47228)
(47186)
(45344)
(30182)
(22589)
(21621)
(18466)
(17864)
(16913)
(16316)
(15686)
(15112)
(14999)
(14815)
(14764)
(14000)
(13915)
(13649)
(13604)
(11972)
(11724)
(11617)
(10871)
(10773)
(10692)
(10429)
(10350)
(9642)
(9292)
学科
(101304)
经济(101214)
管理(51822)
(47683)
(37149)
企业(37149)
方法(35478)
数学(30959)
数学方法(30606)
中国(27297)
地方(25006)
(24530)
(20495)
业经(20004)
(19605)
(17305)
农业(16276)
地方经济(14721)
(14317)
贸易(14306)
(13835)
银行(13808)
(13734)
环境(13569)
(13567)
金融(13565)
(13178)
(12967)
理论(12867)
(12715)
机构
大学(283568)
学院(282525)
(126737)
经济(123935)
管理(102744)
研究(102429)
理学(86726)
理学院(85663)
管理学(84122)
管理学院(83592)
中国(78152)
(60815)
科学(60691)
(57882)
(53322)
研究所(47589)
(46855)
中心(46393)
财经(45212)
(45059)
(40678)
经济学(40395)
业大(39187)
北京(38950)
(38596)
师范(38275)
农业(36411)
经济学院(36029)
(35921)
(35638)
基金
项目(173761)
科学(136169)
研究(127616)
基金(125177)
(108200)
国家(107314)
科学基金(91155)
社会(82457)
社会科(78015)
社会科学(77991)
(67364)
基金项目(65680)
教育(58030)
自然(56618)
(56584)
自然科(55264)
自然科学(55250)
自然科学基金(54237)
编号(51582)
资助(51381)
成果(43404)
重点(39597)
(39443)
(38695)
课题(36403)
(34575)
国家社会(34176)
教育部(33181)
科研(32634)
创新(32487)
期刊
(152928)
经济(152928)
研究(93080)
中国(56655)
(45848)
(43551)
学报(41750)
管理(39051)
科学(38968)
大学(31604)
学学(29666)
(28890)
金融(28890)
农业(28408)
教育(28072)
技术(24793)
经济研究(24502)
财经(23806)
业经(22665)
问题(21955)
(20709)
技术经济(15952)
(15788)
统计(14713)
(14709)
世界(13546)
现代(13409)
理论(13408)
国际(13328)
商业(13231)
共检索到444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代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雅莉  张明斗  
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定有序地向城市转移作为我国当前城市化经济运行的重要目标,因为中国城市发展转型,然而剩余劳动力是否向城市转移受制于AR、VR、UR三种收入的行为机制。为此,运用政策调节使城市化经济运行趋向充分就业就成为城市化经济运行的目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自铎  
在现阶段我国面临着加快城市化和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的双重任务。在二者中谁占居矛盾的主要方面成为学术界一个有争议的话题。笔者对有人提出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看法提出质疑,作者认为二者是一个相互推动的渐进过程,就当前而言必须首先要解决城市化相对工业化的滞后问题;并指出确立这一认识对刚刚打开城门,开始从体制上解决长期形成的二元结构很有必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何剑  王良健  
随 着 改 革开 放 政 策 的实 施 而 加 速推 进 的 农 村 城 市 化 已 经 实 行 了 二 十 多 年 ,人 们 看 到 较 多 的 是 它 对 农 村 发 展所 起的积极作 用,但是我们 也不应该无视 其带来的负 面影响。在政 策或措施不 当的情况下 ,负 面影响表现 得尤为明显 。本 文从农用耕 地、农村环境 质量、农民整体 素质和小城 镇无序建设 四方面对此进 行了简要的 分析并提出 对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石玲  
《社会科学评论》1988年第5期李迎生的文章对“以小城镇为主体的城市化模式”提出了不同看法。作者认为,在我国社会经济发生变革的新时期,有计划、有重点、因地制宜地发展一些作为农村区域中心的小城镇,对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我国广大农村落后面貌的改善,起到一定的重要作用。但城市体系中大中小城市之间的比例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城市体系也将体现与之相应的结构特征,这种演变有其自身的规律。目前无论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技术发达程度,还是从小城镇的职能和布局来看,绝大多数地区都条件不够,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波  朱道才  景治中  
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前期阶段和后期阶段,集中型城市化和大城市化是前期阶段的主要特征,扩散型城市化和城市区域化是后期阶段的主要特征。我国总体上仍处于城市化的前期阶段,因而应走集中型城市化和大城市化道路,但部分城市化先行地区已经进入后期阶段,应该加强这些地区的城市区域建设。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林美顺  
运用联立方程的广义矩系统估计方法,考察了1985~2013年中国城市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评估了不同时段的减排收益与成本。结果表明,城市化率每提高1%,可增加GDP 0.671%,但同时推动碳强度上升0.274%;化解城市化与碳减排之间矛盾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降低减排的经济成本,发展第三产业,而降低第二产业比重等措施则需要甄别选用;2005~2013年期间,中国碳减排的单位成本是前10年的2.05倍,过快的第二产业比重降速与清洁能源比重增速是减排成本快速上升的根本原因;未来减排策略的重点是:短期内为实现2020年的减排目标,必须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的能耗强度和能源强度在2014~2...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齐昕  
金融经济力是调节城市化经济运行的动力机制,成为促进城市化经济运行由非均衡态向均衡态转变、实现城市经济良性运转和城市化经济和谐运行的重要保障。当今,城市化进程中短缺型和过剩型的两种病变愈演愈烈,导致城市化经济运行呈现非均衡态的发展趋势。面对此种情形,必须充分发挥金融经济力的调节作用,促进非均衡态向均衡态的转变,这不但有助于实现城市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的和谐化运转,而且将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目标追求和战略取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齐昕  
基于"城市化均衡理论",通过构建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化经济供求状态分析模型,借助于Panel Data分析方法,研究我国46座地级以上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化经济运行状态。依据城市化经济供求关系的横比,将样本城市划分为城市化经济供给大于或小于城市化经济需求的城市化经济运行"非均衡态"与供求相等的城市化经济运行"均衡态"两种类型。通过剖析两种运行态势下城市化经济供求双方的影响因素,提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针对性措施。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张佳勇  张明举  朱建峰  
重庆三峡库区产业空虚化和其特殊的战略地位使其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作用较小,应走异地城市化和本地城市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重庆三峡库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过多,城镇化的关键在于减少总量人口,特别是农村人口;但由于地形限制,城市可用地很少,制约了本地城镇大规模的扩张。因此,现阶段重庆三峡库区城镇化的主要路径是异地城镇化,其方式是发展劳务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振华  
进入9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了许多与80年代不同的新特点,从而引起人们对宏观经济态势判断的困惑及政策调整的为难。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是中国经济增长轴心发生转移,形成了城市化推动型经济增长。把握住这一基本线索,有助于我们分析宏观经济走势,并采取适宜的政策措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跃庆  
城市化与土地经济问题张跃庆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取向的改革,大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引起了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促进了城市化。城市化引起了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中,合理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经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善信  
城市化是所有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实现小康之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论证了建立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区域中心城市形成困难的经济学原因在于资本积累、分配和使用的属地化和城乡户籍行政隔离制度,提出了加速淮海经济区城市化进程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琴  娄欣  
进入21世纪,江苏省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首要特征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模式发生了根本转换。江苏城市化进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新问题,必须寻求新的对策,才能积极推进城市化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