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2)
2023(979)
2022(792)
2021(779)
2020(706)
2019(1666)
2018(1667)
2017(3578)
2016(1974)
2015(2245)
2014(2291)
2013(2321)
2012(2233)
2011(1895)
2010(2018)
2009(1948)
2008(1927)
2007(1688)
2006(1498)
2005(1428)
作者
(5167)
(4364)
(4155)
(4115)
(2778)
(2020)
(1937)
(1657)
(1656)
(1611)
(1524)
(1434)
(1429)
(1406)
(1405)
(1310)
(1278)
(1260)
(1194)
(1155)
(1147)
(1063)
(1000)
(985)
(977)
(970)
(958)
(952)
(863)
(835)
学科
(5776)
经济(5768)
管理(4786)
(4622)
(4056)
银行(4052)
(3997)
企业(3997)
(3784)
方法(3467)
数学(3212)
数学方法(3195)
(3094)
(3076)
金融(3076)
(2380)
业务(2201)
中国(1949)
(1889)
制度(1888)
(1876)
贸易(1873)
(1853)
(1838)
财务(1836)
财务管理(1832)
银行制(1741)
企业财务(1697)
(1307)
体制(1193)
机构
大学(23783)
学院(22992)
中国(11341)
(11018)
经济(10766)
管理(9501)
(8268)
银行(7895)
理学(7638)
理学院(7572)
管理学(7504)
管理学院(7456)
(7454)
研究(7142)
(6451)
(5262)
中心(4963)
财经(4896)
人民(4728)
(4591)
(4525)
(4511)
金融(4486)
(4446)
国人(4190)
中国人(4178)
中国人民(4131)
财经大学(3812)
(3715)
(3671)
基金
项目(13609)
科学(10727)
基金(10539)
研究(9917)
(8926)
国家(8860)
科学基金(7821)
社会(6521)
社会科(6264)
社会科学(6263)
基金项目(5598)
自然(5079)
自然科(4973)
自然科学(4973)
(4940)
自然科学基金(4892)
资助(4695)
教育(4585)
(4133)
编号(3816)
(3399)
教育部(3132)
成果(3131)
人文(3019)
重点(2962)
(2842)
(2826)
(2823)
科研(2776)
国家社会(2775)
期刊
(12296)
金融(12296)
(11020)
经济(11020)
研究(9278)
中国(6607)
(5684)
(3791)
会计(3448)
管理(3346)
学报(2998)
财经(2675)
科学(2557)
大学(2460)
学学(2363)
理论(2361)
实践(2240)
(2240)
(2235)
(2193)
农村(2072)
(2072)
会计师(1971)
(1971)
(1971)
注册(1971)
注册会计师(1971)
技术(1882)
农村金融(1702)
财会(1659)
共检索到451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晓  王玉红  付焕芹  
煤炭产业是禹州市的支柱产业,小煤矿又是该市煤炭产业的主体。多年来,小煤矿在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资源开采率低、安全生产条件差、安全隐患多、监管难、风险高等突出问题。加之近年来经济整体下行,煤炭行业利润下滑,给银行的信贷资产形成较大压力,信贷防控压力凸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沈小平  
长三角地区是各家银行的战略重地,此次银行坏账集中爆发于此给各家银行敲响了警钟,它警示银行要加快转型、真正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上市银行2013年年报披露已经结束,从披露情况来看,上市银行正迎来利润增速下滑期,同时,不良贷款大幅攀升,多家上市银行呈现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升"局面,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竟成为不良贷款的高发地。2013年多家银行45%以上的不良贷款发生在长三角地区。我们认为,银行不良贷款的区域分布与长三角高度重合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泽艺  李常青  林畅杰  
本文以2007-2018年的A股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研究审计费用与隐性不良贷款之间的关系,以分析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是否关注贷款分类准确性和隐性不良贷款风险,进而揭示外部审计是否对提升银行资产质量真实性发挥应有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审计费用与隐性不良贷款显著负相关,隐藏不良贷款反而能够降低商业银行的审计费用,这表明审计师在对商业银行进行审计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关注贷款分类准确性和隐性不良贷款风险;第二,具有银行业审计专长的审计师能够减弱隐性不良贷款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发挥外部审计的功能和作用、助力银行业提升资产质量真实性、防范隐性不良贷款风险,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审计指引》,加强审计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为保障、提升银行资产质量真实性切实发挥作用;完善银行业现行贷款风险分类标准,增强可操作性,减少人为认定的主观性,引导商业银行准确评估信贷风险,提高贷款分类准确性;加快不良贷款处置市场建设,引导商业银行及时披露并处置不良贷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汤柳  
欧洲银行业不良贷款激增是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遗留问题。由于不良贷款增加对于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影响巨大,近两年欧盟和各成员国加大了银行业监管力度,在降低不良贷款率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降低了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欧洲银行业不良贷款及其处置现状欧洲银行业不良贷款问题突出。根据IMF的统计数据,2007年欧元区平均不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汤柳  
欧洲银行业不良贷款激增是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遗留问题。由于不良贷款增加对于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影响巨大,近两年欧盟和各成员国加大了银行业监管力度,在降低不良贷款率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降低了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欧洲银行业不良贷款及其处置现状欧洲银行业不良贷款问题突出。根据IMF的统计数据,2007年欧元区平均不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俊寿  
当前,受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综合影响,银行业资产质量下行压力较大。有效处置银行业不良贷款,防控化解信用风险,已成为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重要战役。笔者站在实践者的角度,结合山东银行业的实际,对不良贷款处置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直面不良贷款处置遇到的现实问题,以危中求机的态度和除症解难的思路,提出工作建议,以期能够坚定信心决心,凝聚多方合力,加快不良贷款处置,亦是落实好习近平总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健旋  
截至2013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592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00%,从账面数据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总资产比重不算高,甚至从全球范围来看,完全在可控范围内。但是,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GDP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运行注重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阶段,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可能会出现持续攀升现象。因此,加强对不良贷款的成因识别和有效防控,对于商业银行和相关政府部门来说相当重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翠英  
当前,银行贷款风险不断聚积,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问题,仍然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笔者对辖内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情况进行了调查。基本情况截至2016年12月末,晋中市农村信用社(含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27.1亿元,较年初减少2.3亿元,占比5.5%。比全市不良贷款率(3.9%)高出1.6个百分点。从不良贷款增量看,虽较年初减少2.3亿元,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宋清华  
贷款定价有两种不同含义 ,一笔不良贷款可能存在两次定价 :一次是不良贷款转移过程中的定价 ,另一次是不良贷款处置过程中的定价。本文着重阐明了不良贷款定价的五种方法及利弊 ,指出中介机构评估法比较可行 ,进而论述了与不良贷款定价有关的几个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翠英  
当前,银行贷款风险不断聚积,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问题,仍然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笔者对辖内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情况进行了调查。基本情况截至2016年12月末,晋中市农村信用社(含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27.1亿元,较年初减少2.3亿元,占比5.5%。比全市不良贷款率(3.9%)高出1.6个百分点。从不良贷款增量看,虽较年初减少2.3亿元,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国雄  
客观分析判断目前中国银行业的信贷资产质量,应当说资产质量是真实的,披露的不良贷款率基本准确到今年3月末,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已达1.75%,且有继续加快上升之势。与此同时,对中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真实性的质疑也不断出现,认为实际的不良贷款率应当更高。那么如何来评价当前中国银行业的信贷资产质量、如何来认识不良贷款的实与不实,笔者仅对此做一些分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廷文  马宏欣  韩幸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阎永新  韩文秀  
信用风险是造成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根本原因。根治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主要途径有三个:银行上市建立银行内部监督机制,建立信用评级机构完善外部监督机制,政府制定灵活的金融政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义根  胡志九  
竭力保证银行贷款有效偿还是维护金融体系稳健的内在要求。2003-2015年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以2011年为分界点,在此之前保持连续多年的下降轨迹,随后进入上升通道且短期之内难言见顶。受贷款基数扩大影响,不良贷款率微小上升带来不良贷款绝对量大幅增加,商业银行潜在信用风险不容忽视。为了有效遏制不良贷款的惯性上升,需要趁早防范不良贷款的潜在增量风险,多手段灵活处置存量不良贷款,改善不良贷款处置的外部环境,减少不良贷款处置的道德风险。文章进一步剖析债转股化解不良贷款的利弊,认为现阶段需要谨慎推行债转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