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4)
2023(595)
2022(458)
2021(425)
2020(380)
2019(780)
2018(811)
2017(1153)
2016(889)
2015(1092)
2014(1086)
2013(873)
2012(880)
2011(901)
2010(916)
2009(669)
2008(736)
2007(575)
2006(531)
2005(493)
作者
(1764)
(1411)
(1383)
(1364)
(918)
(705)
(629)
(587)
(583)
(553)
(529)
(519)
(450)
(444)
(443)
(442)
(435)
(425)
(401)
(396)
(383)
(377)
(376)
(369)
(368)
(365)
(351)
(347)
(327)
(321)
学科
管理(1029)
教学(1013)
教师(834)
教育(751)
(711)
(699)
企业(699)
理论(628)
(573)
经济(569)
(510)
审计(498)
中国(453)
(414)
财务(413)
主任(412)
班主(412)
班主任(412)
财务管理(412)
计算(411)
算机(409)
计算机(409)
机化(401)
计算机化(401)
学法(366)
教学法(366)
企业财务(360)
各类(320)
工作(249)
文教(240)
机构
大学(9266)
学院(9073)
教育(5071)
(4633)
师范(4624)
师范大学(3693)
研究(3245)
教育学(2347)
(2227)
科学(2183)
职业(1971)
技术(1925)
教育学院(1820)
中国(1802)
(1781)
(1745)
北京(1664)
管理(1634)
中心(1552)
理学(1478)
(1464)
(1448)
理学院(1420)
职业技术(1408)
会计(1396)
研究所(1352)
经济(1315)
管理学(1283)
管理学院(1258)
技术学院(1240)
基金
研究(5655)
项目(5197)
教育(4536)
科学(4432)
成果(3331)
编号(3017)
课题(2872)
基金(2755)
教师(2717)
(2653)
社会(2553)
(2524)
(2480)
社会科(2408)
社会科学(2408)
规划(2149)
(2088)
国家(2043)
(1988)
项目编号(1847)
年度(1774)
研究成果(1694)
科学基金(1664)
(1637)
(1622)
(1604)
(1589)
(1584)
阶段(1581)
教育部(1577)
期刊
教育(8656)
中国(5693)
研究(4284)
会计(2087)
职业(1860)
(1715)
会计师(1617)
(1617)
(1617)
注册(1617)
注册会计师(1617)
(1528)
经济(1528)
成人(1345)
成人教育(1345)
技术(1325)
技术教育(1126)
职业技术(1126)
职业技术教育(1126)
(1088)
(1082)
发展(975)
(975)
学报(858)
(811)
论坛(811)
高等(807)
科学(743)
大学(706)
职教(704)
共检索到17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史丽晶  金宝城  
高校初任教师作为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新兵,面临着教育教学、科研、角色适应、自我成长等各方面的问题。本文对一所本科高校初任教师的成长关注进行个案研究,了解初任教师的关注焦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高校初任教师成长的对策,以期帮助初任教师认识初任阶段的特点及挑战,尽早确立自身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碧梅  胡卫平  
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内省的过程,属于一种高阶思维。研究以116为职前科学教师和100位在职科学教师的教学反思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采用扎根的研究方法,借助Nvivo软件和卡方检验法对反思材料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职前教师的教学反思比较关注自身的生存状况、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职前培训时所学理论知识的验证;(2)在职教师的教学反思比较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以及自身的专业成长。(3)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的教学反思关注点有显著性差异,这种差异会影响其课堂教学实践。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丹杨  吴颖康  鲍建生  蔡金法  
教师关注被认为是沟通教师知识信念和教学行为的桥梁。作为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的新兴术语,它在教师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中正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围绕什么是教师关注、为什么研究教师关注和如何研究教师关注这三个核心问题,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教师关注的源流、内涵和分类,分析了教师关注的重要性,讨论了研究教师关注的方法,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姜勇  庞丽娟  
技术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更多关注教学知识与能力,而忽视教师的精神成长。为确保教师质量的改善,教师教育课程必须进行新的转向。普通教育类课程应该发生"文化"转向,以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教育专业类课程应转向"伦理"关注,以帮助教师成为具有人文伦理品性的教育者,学科专业类课程应关注"智慧"品性,以促进教师成为有教育机智的教育者。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郝丹  曹凤余  
早些年间,我国教育技术领域曾针对过分强调教学硬件建设的问题提出了“潜件”的概念,并将这一概念与“硬件”和“软件”并列。各位专家学者纷纷强调并着力实践“硬件、软件与潜件并重”的思想。这一呼声直到今天依然响亮。特别是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以硬件与软件投入为主的校园网建设、资源库建设等渐成规模,已经初步满足、甚至在某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超出教学的实际需求。计算机、投影仪乃至校园网、因特网接入等等硬件环境,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全方位辅助教学的工具;教学素材光盘、教学资源库以至因特网上丰富的讯息来源等等“软”的环境,则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改进教学内容的丰富资源。与之同时,国家对新课改的重视更是督促着每一位...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苏清香  王广新  
本文以霍尔的“关注为本采用模式”为基础,对分布在山东省8个地市的10所不同类型中小学的部分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评定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施中的“关注阶段”与“采用层级”,初步探讨了关注与实施的影响因素。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颜廷睿  
融合教育要得以真正的贯彻与实施,需要了解普通教师本人的对于融合教育的感受、信念、态度和观点,即关注。本研究以“关注本位采纳模式”(CBAM)为理论架构,研究随班就读教师对融合教育的关注阶段和关注水平,探讨影响随班就读教师对融合教育实施关注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随班就读教师处于影响关注阶段,结果、合作和重新聚焦成为当前随班就读教师对融合教育关注的主要方面;(2)随班就读教师的年龄、随班就读教学年限、接受培训的时间和次数以及对融合教育的态度和认知水平是影响他们对融合教育关注水平的重要因素;(3)融合教育的推动者应该降低随班就读教师的信息和个人化等自我关注、进一步提升合作和重新聚焦等影响关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付进  
教师专业化发展始于职前教师教育阶段,师范生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在学习期间的专业发展重点和内在发展需求,只有了解和顺应这种关注,职前教师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鉴于目前研究探讨师范生的关注的较少,本研究分析了师范生关注的内涵、意义,然后提出采用提供接触一线教学的机会,进行案例教学和利用反思来提升师范生的关注,提高高师院校的师资培养质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冯生尧  
课程改革能够促进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也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任何一项课程改革都需要教师在课程、教学领域上的理解、信念和行为发生转变,课程变革的过程也就是教师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关注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自身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红霞  王彦飞  曾先锋  
高职课程在兼具理性卷入和多因素复杂性的变革实践中,往往较多关注"技术"和"理性"等元素而忽视教师情绪的非理性因素。课程变革是关乎"人"的情感性事业,教师情绪与课程变革实效密切相关。基于教师情绪理论视角,本文以道德文化、制度规范以及专业系统维度为分析框架,采用质性研究范式对A高职院校"课程项目化"改革实然场域中的教师情绪体验及影响因素进行"深描"。研究发现教师情绪是变革情景的自然伴生物,而且在教师评价变革情景与专业身份认同关系张力基础上呈现出动态变化的复杂性样态。高职院校课程变革中的教师关注,其情绪维度亟待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汪蓉  任婧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发展的需求关注折射出青年教师行动努力的方向和发展的可能结果。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一所高职院校中的10位不同任教专业的青年教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有着复杂且富有层次的发展需求关注,由低到高顺次为发展的基本需求关注、发展的情感需求关注、发展的自我实现关注。基于研究发现,建议针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开展更多质性研究,以探索更好的教师成长发展机制和途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尹弘飚  
本文介绍了“关注阶段”的理论架构与评定方法,回顾并分析了它在美国、比利时、荷兰、香港以及澳大利亚等文化情境中的运用与发展。在我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关注阶段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新课程实施情况,而且有助于这一理论自身的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楚廷  
素质教育主要是靠校长、靠教师去做的。校长是教师头,所以更特殊一些,责任也更大一些。但素质教育的成败最终取决于教师的素养,取决于教师对实践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力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彭爱辉  
教师是课程改革方案的最终实施者和使用者,教师的支持是课程改革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通过对现有理论的分析,我们以“关注为本采用模式”(CBAM)为基础,对欧美较为成熟的关注阶段问卷进行了一定的修改,调查了新课程实施中西南地区238名小学数学教师的关注阶段。研究结果表明:小学数学教师主要处于CBAM的任务关注阶段;不同教龄组的教师在关注阶段上有显著差异,而农村和城市地区的教师在关注阶段上并未呈现显著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