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07)
2023(8419)
2022(7112)
2021(6612)
2020(5681)
2019(12692)
2018(12677)
2017(23154)
2016(13022)
2015(14799)
2014(15051)
2013(14336)
2012(12761)
2011(11437)
2010(11708)
2009(11245)
2008(11359)
2007(10744)
2006(9714)
2005(9152)
作者
(36476)
(30525)
(30279)
(28926)
(19350)
(14277)
(13933)
(11678)
(11506)
(11079)
(10495)
(10314)
(9892)
(9891)
(9830)
(9212)
(8992)
(8983)
(8951)
(8724)
(7731)
(7538)
(7365)
(7074)
(7007)
(6969)
(6706)
(6664)
(6264)
(6082)
学科
管理(50978)
(43936)
(41055)
经济(40953)
(37121)
企业(37121)
(19528)
(16793)
(15758)
中国(14104)
方法(14020)
(12446)
财务(12398)
财务管理(12364)
(11908)
业经(11821)
企业财务(11680)
农业(10800)
数学(10646)
(10559)
银行(10542)
数学方法(10504)
(9937)
(9399)
(9244)
理论(9185)
体制(8961)
(8826)
金融(8818)
(8327)
机构
学院(177074)
大学(176521)
管理(68018)
(67490)
经济(65607)
研究(58300)
理学(55550)
理学院(54934)
管理学(54107)
管理学院(53736)
中国(48890)
(39816)
(38078)
科学(33929)
(30650)
(29525)
(28886)
财经(28758)
中心(28072)
(25826)
研究所(25822)
业大(24273)
(23893)
北京(23748)
(22515)
农业(22249)
师范(22239)
(22054)
(21421)
财经大学(21022)
基金
项目(110523)
科学(86439)
研究(84212)
基金(78716)
(67852)
国家(67211)
科学基金(57582)
社会(53071)
社会科(50050)
社会科学(50041)
(44208)
基金项目(41071)
教育(39363)
(36450)
自然(35398)
编号(35299)
自然科(34517)
自然科学(34507)
自然科学基金(33894)
资助(31465)
成果(30641)
(26440)
课题(25566)
重点(24856)
(24492)
(22972)
(22885)
(22482)
国家社会(21804)
项目编号(21737)
期刊
(86893)
经济(86893)
研究(55196)
中国(47687)
(35784)
管理(30198)
(28327)
学报(26985)
科学(24920)
教育(23527)
大学(21370)
(20475)
金融(20475)
学学(19971)
农业(18061)
技术(16505)
财经(15144)
业经(14003)
(13049)
经济研究(11999)
会计(11585)
问题(10603)
财会(10073)
(10065)
(9700)
现代(8705)
图书(8497)
(8067)
理论(8031)
职业(7894)
共检索到293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海如  
一、城镇贫困群体的结构及其特点城镇贫困群体的规模,依据民政部的最新统计.目前全国城镇贫困人口总规模约2000万人,占非农业人口的5.84%,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估计.目前城镇贫困人口约有3000万人,贫困面差不多已达7%。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城镇贫困及有关的体制建设问题“城镇贫困问题”课题组在我国的城镇居民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贫困问题已是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从理论上讲,贫困可分为以统计标准确定的相对贫困和以实际生活状况确定的绝对贫困。在我国目前的城市生活中,由经济发展水平及居民总体收入水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鞍钢  常志霄  
一、中国城镇贫困的估计 目前我国城镇到底是多少贫困人口?尚无统一的说法。以下给出几种估计,可以从不同贫困特征和统计口径来综合地反映我国城镇贫困人口的真实情况。 1.Khan的估计(1998)。 按照Khan所确定的中国城镇贫困线标准,对于中国城镇,每日人均所需食品热量为2100大卡,相应的贫困线为2291元,相当于城镇家庭人均收入的40%。城镇贫困线是农村标准贫困线的1.98倍。这是因为在中国城镇,作为食物能量的每千卡热量的单位成本远远高于农村。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洪兴建  李金昌  
文章主要以浙江省城镇贫困的实证分析为例,探讨城镇反贫困的有效政策。作者测定了近两年的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贫困线和有关贫困指数、1997年以来相对贫困的变动轨迹、低保规模和标准,分析了影响浙江省城镇贫困的若干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反贫困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健  
本文分析了我国西部贫困地区财政管理体制中分税路径安排、事权、财权划分、转移支付办法及财政管理层级设计等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加快西部贫困地区财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在此背景下,明确了西部贫困地区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提出了我国西部贫困地区财政体制改革的六点构想。本文通过对西部贫困地区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以期能给我国西部贫困地区财政管理体制的完善起到一定的借鉴。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范乔阳  
在我国,受地理、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的中西部地区,边远山区村民和城镇下岗职工,以及流动人口是构成贫困人群的主要群体。这部分人群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其原因是:目前我国还存在着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公共卫生保障不到位;卫生扶贫政策力度不够;资金使用不合理;医疗救助基金启动困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结合西部大开发,切实做好扶贫工作;发展和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保证全体居民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卫生扶贫要真正到位;大力发展社会医疗救助基金和医疗信贷业务;加强与国际组织、团体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积极争取更多的国际援助和世界银行贷款卫生项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鞍钢  常志霄  
90年代以后 ,中国的城镇贫困率呈现上升趋势 ,近期还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其原因是 :人均收入的增长远远落后于人均GDP的增长 ;财政体系的不平等分配效应 ;住房市场改革所产生的不平等效应。因此 ,中国 2 1世纪的反贫困战略应当进行重新调整 ,除了收入贫困之外 ,应当更加关注人类贫困和知识贫困问题 ;同时 ,其反贫困政策应当是一个包括就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在内的一揽子宏观政策体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韩雷亚,罗五金  
目前,我国有8000万农民生活在贫困地区,要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问题,涉及到财政体制、自治权力、办医形式、筹资方式、资金运营等方方面面。中国卫生经济培训与研究网络在IHPP/UNICE资助下,从1993年起,对我国14个省114个贫困县进行了为期5年的调查研究,对贫困地区的卫生保健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其研究结果为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卫生筹资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曙光  
中国的反贫困成就举世瞩目,当前的反贫困模式和制度框架也面临着转型。本文试图从系统性制度设计的视角,基于贫困的性质与根源的深入分析,对中国的贫困重新作出类型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反贫困的系统性制度框架。同时指出,区域性的族群贫困已经成为我国贫困的焦点问题,民族地区的反贫困需要扶贫主体的多元化和扶贫模式的多元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瑛  陈建东  
基于有关贫困定义的主要英文文献,文章回顾了贫困研究的早期成果,特别是对贫困的定义。评述了贫困和贫困线定义的演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定义的优缺点;介绍了中国的贫困现状以及关于中国贫困问题的研究。最后根据上述讨论,提出了我国反贫困战略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颖涛  
当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 ,城市问题日益显现 ,城市贫困作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广泛存在着。本文从我国城市反贫困的现实入手 ,建构了一个我国城市反贫困行动体系的制度框架。作者认为 :我国城市反贫困行动体系的制度建构 ,对于缓解乃至消除贫困 ,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姗姗  孙久文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日渐严重,贫困人口行业固化、区位固化和群体固化逐步形成。由于中国各城市发展水平不同步,城市贫困状况和人口构成呈现出地域、行业、城市等级的空间差异。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业再就业和失业保险制度、住房保障制度等救助制度为主体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城市反贫困政策体系逐步形成。为遏制城市贫困日益恶化,有效破除城市贫困固化态势,应在现有的城市反贫困政策基础上,构建统一的城市反贫困政策体系,多元化社会救助制度,重构贫困人口聚集区地域格局,提升贫困主体反贫困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开元  
目前大学校园内的贫困生的比例较高,如我院的贫困大学生的比例就超过10%。贫困大学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们面临着的种种压力,造成了他们精神负担重、情绪波动大、焦躁不安、过于忧虑、身心疲惫等心理方面的问题,在生活、学习、交往、成长和情感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也较其他同学突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查海波  
2005年10月上旬,根据安徽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指示,安徽省教育厅向合肥、阜阳、巢湖、黄山四市教育部门发出《关于开展贫困学生有关情况调研工作的通知》,各选1-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深入研究“高中致贫”问题。调研组下基层,到学校,采取听取汇报、查阅相关数据资料、走访贫困学生家庭等方式,掌握了大量资料,分析了贫困生类型、致贫原因,并提出了帮扶救助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涂德志  
在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与产品、劳务供给相比,就业供给是第一供给,而产品、劳务供给则是第二供给。在中国目前的城镇贫困人口中,职工失业型贫困已成为主体。中国的城镇反贫困,除抓好城镇贫困群体的生活保障外,重视就业供给的治理,即第一供给的优化是中国城镇反贫困的基点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