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35)
2023(4815)
2022(3956)
2021(3508)
2020(3079)
2019(6576)
2018(6017)
2017(11912)
2016(6081)
2015(7011)
2014(6840)
2013(6889)
2012(6492)
2011(5839)
2010(6448)
2009(6369)
2008(5255)
2007(4332)
2006(3997)
2005(3803)
作者
(16981)
(13792)
(13732)
(13082)
(8778)
(6730)
(6445)
(5376)
(5240)
(5078)
(4724)
(4660)
(4629)
(4510)
(4397)
(4292)
(4227)
(3936)
(3887)
(3857)
(3513)
(3350)
(3240)
(3228)
(3219)
(3150)
(3127)
(3056)
(2856)
(2844)
学科
(25926)
金融(25926)
(22221)
银行(22212)
(21669)
(21291)
经济(21265)
(17497)
管理(15273)
中国(14938)
(14886)
企业(14886)
中国金融(10943)
(9498)
(8752)
方法(7843)
(7001)
贸易(6991)
(6945)
财务(6921)
财务管理(6912)
(6897)
地方(6602)
企业财务(6601)
数学(6564)
数学方法(6500)
业经(5732)
(5523)
(5057)
理论(4856)
机构
学院(81598)
大学(81234)
(36989)
经济(36163)
中国(31957)
研究(29852)
管理(27589)
理学(22781)
理学院(22521)
管理学(22191)
管理学院(22037)
(19781)
(16975)
(16795)
银行(16232)
中心(16038)
(15847)
金融(15565)
(15319)
科学(15315)
(15259)
财经(15199)
(13862)
研究所(13475)
(13160)
人民(12901)
经济学(12481)
(12397)
国人(11798)
中国人(11728)
基金
项目(49587)
科学(38075)
研究(37649)
基金(35728)
(30681)
国家(30405)
科学基金(25449)
社会(24003)
社会科(23001)
社会科学(22996)
(19059)
基金项目(18152)
教育(16547)
(15971)
资助(15269)
编号(15080)
自然(15039)
自然科(14710)
自然科学(14704)
自然科学基金(14443)
成果(13363)
(11468)
重点(11435)
(11066)
(10992)
(10945)
(10835)
课题(10700)
国家社会(10246)
创新(10157)
期刊
(39298)
经济(39298)
(29176)
金融(29176)
研究(27881)
中国(19419)
(15392)
(12358)
学报(11893)
管理(10372)
科学(9886)
大学(9233)
国际(8927)
学学(8780)
财经(7679)
农业(7410)
教育(7375)
(7165)
(6540)
经济研究(6533)
技术(5402)
中国金融(5270)
会计(5247)
理论(5231)
问题(5136)
业经(5007)
世界(4899)
实践(4766)
(4766)
财会(4007)
共检索到141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管涛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深化,各国政府纷纷采取非常规的、激进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工具,刺激经济复苏,救助金融机构。尽管上述危机应对政策是必要的、合理的,但却有延缓结构调整、助长道德风险、降低美元资产安全、削弱经济金融稳定等后续负面影响。该文分析上述影响后提出,中国应从注意政策的长短期搭配、保持政策的前瞻与灵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注重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方面制定危机应对策略。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帆  
金融危机对收入分配和社会变动的影响已经开始逐渐显露。本文讨论了金融危机之后带来的三条断裂线:不同年龄的人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超级富豪和社会大众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同种族和宗教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三种潜在的社会冲突,再加上遭遇债务压力的各国将采取更加严厉的财政紧缩政策、城市化的发展、全球化的推动以及互联网和社交网络软件的出现等因素的催化,未来的国际经济中将会出现更多的贸易战、货币战和就业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雨  尚文程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由危机本身或其应对政策所引起的一系列"后遗症",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阻碍。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出口增长受到外需增长慢的抑制;二是国际主权债务危机加剧了中国外汇储备风险;三是全球流动性过剩增大了中国通胀压力。中国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促进产能和资金向国外转移,而加快对外投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选择。因此,中国应该进一步放松对对外投资的审批和监管;扩大主权财富基金对外投资规模;加快实施技术追赶型对外投资;继续鼓励资源获取型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过程中注意抓住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关聆  
"冻薪",指的是员工薪资水平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原样。一项专门的调查显示,2009年有37%的受访企业采用"冻薪"方式节约劳动力成本。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荣  王曦  
伴随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入,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作为当前总需求调节的重要手段,其对经济刺激的效果值得关注。鉴于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的最重要渠道,本文在M-F的模型框架下,引入Bernanke和Blinder(1988)的经典论文的结论,构建我们的经济结构模型。并在该模型指导下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以估计经济系统的动态调节特征,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计算了本轮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总体拉动效应,进而分析、比较了各渠道的效果。最后基于模型的实证结论,通过权衡货币政策的拉动效应和带来的通胀压力,认为本轮扩张性货币政策将会渐进而平稳地淡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汤婧  
服务外包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完成"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战略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服务外包是一个真正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型产业。我国服务外包国内市场潜力巨大,成本相对较低,人力资源充足,前景十分广阔,但是,也面临着服务外包企业规模有限、技术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中高端专业人才缺乏、政策缺乏可操作性且实施力度不强、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强等问题。提升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必须从要加强规划引导、加大鼓励扶持我国企业的国内国际纵横向并购、加强服务外包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等方面着手。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世坤  蒋清海  刘都生  
2006年春,美国次贷危机初现端倪,随后愈演愈烈,逐渐演变为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危机的影响如此深远,令人始料未及。本刊在新年卷首,特推出由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撰写的三篇系列研究报告,以飨读者。这三篇报告全面分析了金融危机的成因、发展、影响和警示,对于完善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监管和创新、促进经济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欧定余  陈维涛  
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催生了"10+3"等东亚区域合作,东亚合作的深入使东亚的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关系日益深化。文章分析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东亚如何在相互依赖中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促进区域经济平衡、稳定和可持续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炳炎  
文章回顾了当前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分析了其产生的根源,即美国的次贷危机,并从金融化与金融霸权的角度重新审视了新自由主义。研究表明,金融化加速了危机的进程,而金融霸权则使危机具备了全球性质,新自由主义必然会加速资本主义的灭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边卫红  郝毅  田园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一系列的危机救助和刺激性政策、大幅度的金融监管改革,拯救市场及机构于水火之中。这些举措的目的是避免金融危机重现。2018年,即危机爆发十年后,金融市场呈现出的发展态势似乎出人意料:虽然去杠杆进程不断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美国次贷危机日益恶化,迅速演变成世界性金融危机,其来势之猛、波及之广、影响之深,远超出各方面预料。此次危机严重冲击了国际金融体系,并进一步传导至全球实体经济。目前,美、欧、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已陷入衰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伟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实体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其严重后果正进一步显现。分析此次危机产生的原因,为深刻理解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理论提供了鲜活的案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