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63)
- 2023(13848)
- 2022(12075)
- 2021(11312)
- 2020(9228)
- 2019(21356)
- 2018(21223)
- 2017(40395)
- 2016(21999)
- 2015(24903)
- 2014(25059)
- 2013(24838)
- 2012(23310)
- 2011(21275)
- 2010(21402)
- 2009(19433)
- 2008(18710)
- 2007(16368)
- 2006(14614)
- 2005(13155)
- 学科
- 济(93287)
- 经济(93190)
- 管理(59272)
- 业(57710)
- 企(44940)
- 企业(44940)
- 方法(36288)
- 数学(30856)
- 数学方法(30519)
- 中国(27862)
- 地方(27717)
- 农(27656)
- 业经(21464)
- 学(20521)
- 财(19375)
- 农业(19090)
- 贸(16601)
- 贸易(16583)
- 易(15952)
- 制(15799)
- 环境(15672)
- 和(15000)
- 技术(14778)
- 地方经济(14765)
- 银(14545)
- 银行(14506)
- 融(14495)
- 金融(14491)
- 理论(14292)
- 行(14010)
- 机构
- 大学(312775)
- 学院(311720)
- 济(122241)
- 管理(122239)
- 经济(119406)
- 研究(111611)
- 理学(104857)
- 理学院(103567)
- 管理学(101801)
- 管理学院(101244)
- 中国(83234)
- 科学(70230)
- 京(69140)
- 所(57073)
- 财(54322)
- 农(53887)
- 研究所(51746)
- 中心(50406)
- 业大(47827)
- 江(46751)
- 范(44679)
- 北京(44624)
- 师范(44287)
- 财经(42961)
- 农业(41649)
- 院(40669)
- 经(38965)
- 州(38836)
- 师范大学(35949)
- 经济学(35122)
- 基金
- 项目(213451)
- 科学(166685)
- 研究(157786)
- 基金(152147)
- 家(132930)
- 国家(131745)
- 科学基金(111841)
- 社会(97369)
- 社会科(92031)
- 社会科学(92010)
- 省(83529)
- 基金项目(81572)
- 自然(72420)
- 教育(71433)
- 划(71019)
- 自然科(70599)
- 自然科学(70581)
- 自然科学基金(69257)
- 编号(65728)
- 资助(62008)
- 成果(53904)
- 发(49761)
- 重点(47934)
- 部(46399)
- 课题(45534)
- 创(43832)
- 创新(40846)
- 科研(40185)
- 发展(39583)
- 项目编号(39527)
- 期刊
- 济(141757)
- 经济(141757)
- 研究(95821)
- 中国(66400)
- 农(50086)
- 学报(50086)
- 科学(47094)
- 管理(44637)
- 教育(39409)
- 财(38456)
- 大学(37475)
- 学学(34899)
- 农业(34760)
- 融(28778)
- 金融(28778)
- 技术(27015)
- 业经(24457)
- 经济研究(21378)
- 财经(20054)
- 图书(19228)
- 问题(18631)
- 业(17673)
- 经(17056)
- 科技(15917)
- 资源(15611)
- 理论(15305)
- 技术经济(14743)
- 现代(14503)
- 版(14159)
- 实践(14111)
共检索到474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岩 张颀
老城厢地区曾经是天津历史风貌保护区之一,也是津味传统文化集中体现的区域。其更新改造自2003年开始启动,至今整体建设已初具规模。为了了解社会各界对该改造项目的评价,笔者针对在老城厢地区有购房意向的市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人士、从事规划设计工作的技术人员以及本项目的主要开发商这四类不同的对象展开调研,发现受访的各类人群普遍对该改造项目非常关注,但出于不同的立场,对项目的评价却不尽相同,对新建建筑的风格取向和现行拆迁政策的认同度也存在差异。希望本文的调研结果,能够引发社会多方对老城厢更新改造工程的思索,并对该地区未来发展策略改进和其他地区旧城更新改造策略制定有所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
天津老城厢 项目评价 社会调研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曹伯虎 汤明磊 赵小溪
以天津老城厢地区为例,结合PLPS调研方法对该区域慢行行为和慢行空间品质进行研究,查找慢行空间环境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并分析影响慢行出行及慢行活动的因素,进而以人的行为模式为导向,探讨适用于老城厢地区慢行空间的改造原则与营造策略,构建人性化的、优质的慢行空间环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曹伯虎 汤明磊 赵小溪
以天津老城厢地区为例,结合PLPS调研方法对该区域慢行行为和慢行空间品质进行研究,查找慢行空间环境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并分析影响慢行出行及慢行活动的因素,进而以人的行为模式为导向,探讨适用于老城厢地区慢行空间的改造原则与营造策略,构建人性化的、优质的慢行空间环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丽娜 左长安 李媛
本文将城市色彩景观置于颜色空间里进行定量化研究,提出城市街区色彩特征模型的概念,实现用数学语言描述建筑与周边建筑色彩的总体逻辑关系,并以天津市五大道历史风貌区为例,通过调研获取色彩样本、利用统计分析和数学建模的方法,对其建筑色彩现状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最终构建出建筑主体色的色彩特征模型。
关键词:
建筑色彩 特征模型 五大道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永泰 赵艳华
目前我国的城市正在进入一个以更新再开发为主的发展阶段。在城市更新再开发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历史风貌建筑,使其得到更好的利用,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已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论文从历史风貌建筑的特性出发,分析其修复开发模式,使其在传承历史文化和古旧建筑再利用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历史风貌建筑 再利用 开发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晨杰
以上海老城厢地区的道路街巷传统地名为例,从地名的产生时间、命名特征及演变、保存及消失状况等基本特征分析入手,借鉴联合国及我国所公布的关于认定地名文化遗产的标准及原则,从历史悠久程度、持续使用时间及文化的独特性三个方面探析该类地名文化遗产的评价体系,以确定保护内容,并据此建立保护框架,为推进关于地名文化遗产的认定以及保护的系统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地名文化遗产 评定 上海 道路街巷地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施佳明
论文由城市拼贴的概念入手,阐明城市旧区的拼贴现象与城市的历史有直接的联系,进而以上海老城厢西北片为例,分析并总结了其拼贴现象与历史的关系。在进行城市历史保护更新工作时,首先应该对旧区的城市拼贴现象有正确的态度和认识,承认旧区的拼贴现象本身就是旧区最大的风貌与特色,针对具体的保护与更新目标,对构成拼贴现象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倡小规模的、动态的、拼贴式的更新方式和灵活多样的可适应性与再利用方法。
关键词:
旧区 城市拼贴 历史保护 城市更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曼琦
一条历史街道的风貌特色是在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的,包括历史建筑、街道界面的所有元素在内的景观要素。围墙作为建筑与城市街道对话的媒介,既要起到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作用,还要对体现历史街区风貌起到积极作用,而不是历史建筑融入城市的屏障。因此如何体现历史街区的围墙风貌、并且更好地形成历史建筑与城市间丰富的关系,是历史地段风貌保护工作应该重视的问题。本文以武康路为例,对历史地段的围墙进行分析与思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梅青 白彩云 孙淑荣 宋永生
1996年国家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基金,用于历史文化名城中重点街区的专项保护整治。历史街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引导,使保护性旅游开发成为一种有效保护历史街区的途径和方式,我国山西平遥南大街、云南丽江古街区、浙江桐乡市乌镇古街等就是很好的例证。
关键词:
芙蓉街 历史街区 保护 旅游开发
[期刊] 改革
[作者]
万建忠
如何妥善解决好旧城改造与保护城市历史风貌的问题,是城市现代化进行面临的重大课题。北京、上海、南京以及青岛市市南区在此问题上都进行过一些探索,其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青岛市市南区劈柴院的改造模式因综合考虑了改善民生、传承传统文化和注重产业发展,为解决旧城区改造与历史风貌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找到了一条新路。
关键词:
旧城改造 历史风貌保护 青岛 劈柴院模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郑锐洪 张妞 成阳超
历史街区是城市珍贵的文化遗产资源,适度的商业、旅游开发能够促进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以天津市"五大道"历史街区为例,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和理论驱动型案例分析路径,从价值定位、开发主体整合、价值整合开发、整合传播推广等方面剖析了"五大道"在保护与旅游价值开发方面的得失,讨论了"五大道"历史街区旅游价值整合开发的路径、机制及解决方案。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梁晨 曾坚
基于人的环境认知层次与历史文化街区特点选取街道系统、空间环境、物质设施和心理感知作为准则层因子,并进一步细分为16个指标层因子构建历史文化街区步行环境评价体系。以天津五大道地区作实证研究,通过重要性一绩效分析的二维四象限图解析调研数据,确定各要素在优势区、改进区、机遇区和维持区的位置。最终从改进机动交通管理、完善街区硬件设施、丰富街区细节空间和引导街区有机更新四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秦岩 潘琳 赵启明
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破损、违建失控是历史街区面临的重要难题。通过对北京市东城区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的分析,结合居民意愿调查,为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后续保护与改造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改革
[作者]
罗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同时令人欣慰的是各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日益重视,这点从对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角度便可略见一斑。在全国知名度比较高的有上海的"新天地"中共一大会址改造,北京在奥运会期间完成改造的前门老北京风情一条街等。青岛在我国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廖春花 明庆忠
旅游的本质是一个求异的过程,独特的地方才能成为游客的首选。城市历史街区的独特性能够满足旅游者探新求异的审美需求,地方性成为城市历史街区吸引游客的主要魅力。在城市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中,街区的地方性得到认可和强化,各种地方性知识也被充分推介、展示和利用,进而开发成各种旅游产品,因此,旅游开发成为保护城市历史街区地方性的一种有效途径。旅游开发有利于促进城市历史街区的地方性重构和地方性保护,但不是所有的地方性知识都适合旅游展示,需要尊重地方文化的创造者或所有者的意愿,有选择、有条件地进行旅游开发。
关键词:
城市历史街区 地方性 旅游开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