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
2023(150)
2022(109)
2021(109)
2020(91)
2019(187)
2018(158)
2017(220)
2016(163)
2015(178)
2014(154)
2013(158)
2012(181)
2011(191)
2010(218)
2009(134)
2008(170)
2007(120)
2006(119)
2005(95)
作者
(470)
(412)
(356)
(350)
(220)
(206)
(169)
(168)
(151)
(150)
(115)
(111)
(109)
(102)
(101)
(101)
(100)
(99)
(96)
(96)
(93)
(89)
(88)
(87)
(84)
(82)
(81)
(79)
(78)
(74)
学科
教育(409)
(211)
特殊(211)
特殊教育(211)
少年(160)
理论(158)
管理(150)
青少年(140)
中国(139)
(127)
儿童(126)
(126)
经济(124)
(108)
问题(107)
工作(105)
(97)
(94)
儿童精神病(91)
精神(91)
精神病(91)
发展(89)
(88)
(87)
企业(87)
(86)
(80)
改革(80)
教育改革(74)
图书(62)
机构
大学(2191)
学院(1725)
(1260)
师范(1259)
教育(1232)
师范大学(1153)
研究(774)
(727)
教育学(681)
科学(589)
北京(553)
理学(477)
(429)
中国(421)
教育学院(419)
理学院(394)
管理(382)
中心(376)
京师(375)
研究所(361)
心理(338)
(336)
(318)
北京师范大学(312)
学学(308)
(306)
特殊(306)
教育科(305)
教育科学(305)
经济(304)
基金
项目(1234)
研究(1099)
科学(1012)
基金(811)
教育(770)
成果(693)
社会(687)
(652)
国家(616)
社会科(613)
社会科学(613)
(532)
科学基金(525)
(519)
儿童(513)
编号(492)
课题(470)
资助(406)
(398)
规划(391)
(386)
项目编号(382)
(365)
基金项目(350)
研究成果(350)
(339)
(339)
教育部(333)
(321)
(313)
期刊
教育(1664)
中国(1580)
国特(979)
(979)
特殊(979)
特殊教育(979)
研究(607)
会计(409)
(378)
经济(378)
(343)
图书(328)
会计师(325)
(325)
(325)
注册(325)
注册会计师(325)
书馆(298)
图书馆(298)
学报(256)
科学(189)
(145)
(143)
大学(142)
(139)
全球(136)
展望(136)
教育展(136)
学学(121)
发展(115)
共检索到3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儿童的秘密:秘密、隐私和自我的重新认识(精装版)》[加]马克斯·范梅南、[荷]巴斯·莱维林著陈慧黠、曹赛先译;李树英审校出版时间:2022年5月定价:69.00元本书无意窥探和揭示儿童究竟有哪些秘密,也不会告诉那些焦虑不安、充满好奇的成年人该如何发现和撞破儿童的秘密。相反,它用诗意的语言、鲜活的案例、深刻的思想构成了对儿童秘密本质的分析。你会发现,儿童的秘密居然和他们的自我以及与他人关系的构建有如此紧密的联系。
关键词: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人口流动加剧、农村社会衰落,加之城乡教育布局调整,留守儿童的规模迅速扩张而其成长环境趋于恶化,其身心健康和教育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忧思。学术界近十年来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开展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研究的问题集中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生活照料等。通常意义上的留守儿童指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流动而本人留在户籍登记地的O~17周岁人口。因其成长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系统性破坏或缺损,留守儿童在身心健康、学习和社会化等方面都面临着诸多问题。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成贵  
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由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两部分构成,由于这个群体与常态下的儿童相比,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或无法得到平等的学校教育机会,故成了儿童中的边缘或弱势群体,其处境需要给予高度关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夏凡  
图书馆是民主政府为保障公民的知识自由权利而选择的一种制度安排。儿童作为图书馆的特殊对象群体和社会弱势群体,在其使用图书馆过程中的权利更需要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保障。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范天园  
刘乃亭、赵光鸣主编的《新疆儿童文学作品集》是新疆儿童文学的重大成果。作品集以“童年”书写为叙事视角和表现对象,作品有着成人式的规训和想象,也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识和万物有灵的生命意识,不仅建构了独立自主和以善为美的儿童主体,还表达了新疆儿童对地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意识。新疆儿童文学凝聚着当代新疆文化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记忆,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着重要功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他的成长路上,需要我们撑开一把大伞,为他抵御一切侵害。少儿保护,刻不容缓;国家所系,重任在肩!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春蕾计划—护蕾行动"是开展防范侵害女童宣传教育培训以及为受害女童和家庭提供综合性援助服务的公益行动。捐款50元,可为一名女童及家长提供一套《"春蕾计划护蕾行动"女童保护手册》。捐款5万元,可为学生、家长、社区工作人员或教师举办一期"春蕾计划—护蕾行动"女童保护培训班。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方芳   钟秉林  
荷兰具有高度分层的教育体系,其天才教育的政策演进经历了发端期、探索期和创新期三个阶段。荷兰基于卡特尔-霍恩-卡罗尔理论和交叉电池评估方法的相关理念,在天才儿童的早期发现和甄选机制上,主要采用智力测试、非语言能力测试和创造力测试等识别工具;同时将来自教师、家长、同伴和学生本人等多方主体的提名视为识别高天赋学生的另一种有效渠道。荷兰对于天才儿童主要采用隔离式和融合式两种安置方式,并通过加速和充实两种模式对其进行培养。荷兰天才儿童早期发现和培养机制的经验及特征体现在:贯彻天才教育新理念并关注潜在的天才儿童;倡导融合教育为主的安置方式以兼顾天才儿童和普通儿童的共同发展;基于趋同差异化和发散差异化两种策略优化培养模式;面向天才儿童开展循证教学以确保培养效果的可持续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国辉  
针对特殊儿童开展早期发现与早期疗育的探索在缓解残障给儿童带来的不利影响及残障儿童向正常儿童的转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日本在残障儿童的早期发现与早期疗育体系建构方面颇具特色,主要表现在:关注早期发现与早期疗育相关援助体制的建构;对家庭和社区生活的援助给予同等重视;完善婴幼儿健诊内容及强化建构事后措施体制;注重推进连续性的应对和援助措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林莎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2009年12月23日报道,2010年全民教育全球检测报告(The 2010EFA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关于边缘人群的报告》将于2010年1月19日在联合国总部纽约发布。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牛利华  
教育承担着塑造完满人格的责任。然而 ,人在教育中被异化、奴化、物化的现象并不少见。我们的儿童承载着过大的生存压力 ,成为社会上生存最艰难的群体之一。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以儿童理想的生存状态作为参照 ,使儿童现时过上完满生活。它也应作为现时代的教育理想之一 ,成为广大教育者努力的方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璐  
以“全纳教育”促进“全纳社会”的发展是布莱尔政府“第三条道路”的重要内容之 一,为此,工党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旨在改善处境不利儿童状况的教育计划,其中2003年颁发的 绿皮书“每个孩子都重要:为了孩子的变化”将这些计划进一步系统化和合法化,它提出了儿 童发展的五项结果目标,提出了对全社会儿童服务体系的整合。本文将对上述内容作简要介绍 和评论,以期引起国内同行对有关弱势群体教育问题的关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孟万金  
尽管我国在残疾儿童教育公平进程中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教育不公平现象依旧严峻。1170万残疾儿童迫切需求教育公平,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顺应世界文明进步趋势等方面揭示出:全社会都要关注残疾儿童教育公平,没有残疾儿童教育公平就谈不上整体教育公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郭申阳  孙晓冬  彭瑾  方奕华  
文章在"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的指导下,基于一个代表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通过"分块群组随机"方法抽取的具有统计力度的大样本调查数据,借助分层线性模型和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评定留守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技能。研究发现,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好坏交织,无法得出留守儿童的社会心理健康劣于非留守儿童的结论;多变量分析显示,在30个结果变量的变化上,只有4个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其中有两个表明留守儿童的变化比非留守儿童好,另两个表明留守儿童的变化比非留守儿童差;没有证据表明留守儿童与犯罪存在因果关系。文章指出,在留守儿童福祉和精神健康方面夸大问题是不可取的,特别是不能将留守儿童"污名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松柳  
<正>~~
关键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丁道勇  
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假设是童年期的独立。这种儿童观与现代教育勾连在一起,呈现为一种相伴生的历史现象。基于此,现代教育的可能性和限度可以从儿童观的角度获得说明。但是,已有的研究表明,无论是从时间维度还是从地理的维度来看,儿童生活的样态从来都是多样的,不同人群的儿童观并不统一。现代教育在儿童观上的基本假设值得继续讨论。在前现代时期和前工业化地区盛行的教育形式,在儿童观上与现代教育有根本不同的选择。这种儿童观、教育观是具有典范意义的历史概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