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65)
2023(6092)
2022(5105)
2021(4642)
2020(3955)
2019(8778)
2018(8682)
2017(15965)
2016(9190)
2015(10632)
2014(10627)
2013(9881)
2012(8902)
2011(8201)
2010(8290)
2009(8083)
2008(8112)
2007(7340)
2006(6460)
2005(6071)
作者
(24466)
(20558)
(20320)
(19579)
(13017)
(9649)
(9325)
(7848)
(7773)
(7431)
(7025)
(6856)
(6685)
(6540)
(6461)
(6108)
(6045)
(6037)
(6033)
(5884)
(5256)
(5001)
(4794)
(4697)
(4687)
(4585)
(4570)
(4563)
(4091)
(3986)
学科
管理(33488)
(29667)
经济(29597)
(27771)
(25445)
企业(25445)
(12941)
(12104)
方法(11332)
中国(9822)
数学(9114)
数学方法(8988)
(8501)
业经(8434)
(8434)
财务(8415)
财务管理(8397)
企业财务(8007)
教育(7545)
(7444)
体制(7311)
理论(6911)
(6199)
(6114)
银行(6107)
(5943)
(5765)
环境(5658)
(5578)
金融(5576)
机构
大学(132069)
学院(125950)
(49725)
经济(48552)
管理(47101)
研究(41454)
理学(40336)
理学院(39841)
管理学(39153)
管理学院(38892)
中国(30409)
(27815)
(27490)
科学(22822)
财经(21108)
(20243)
(19643)
(19052)
中心(18439)
(18128)
师范(17994)
北京(17430)
研究所(17301)
(16497)
业大(16285)
财经大学(15649)
经济学(15578)
(15533)
(15353)
师范大学(14572)
基金
项目(81459)
科学(65273)
研究(63478)
基金(59185)
(50070)
国家(49634)
科学基金(43331)
社会(41448)
社会科(39143)
社会科学(39134)
(31758)
教育(31470)
基金项目(30842)
(26909)
自然(26289)
编号(25847)
自然科(25639)
自然科学(25633)
自然科学基金(25205)
资助(23258)
成果(23217)
(21792)
(19166)
课题(19141)
重点(18718)
大学(18008)
(17591)
教育部(17148)
(17023)
国家社会(16984)
期刊
(58238)
经济(58238)
研究(43842)
中国(31796)
(24715)
教育(24703)
管理(19259)
学报(18076)
科学(16530)
大学(15886)
(15363)
学学(13463)
(11572)
金融(11572)
财经(11564)
技术(10146)
农业(9970)
(9867)
业经(8989)
经济研究(8951)
问题(7357)
财会(6733)
会计(6270)
(6148)
图书(6115)
(5992)
科技(5791)
职业(5690)
理论(5513)
现代(5334)
共检索到200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霞  
规范与自由是制度的两个主要价值存在,而谋求个体生命的自由才是制度更为本源的价值取向。目前大学制度中形式化、功利化、权威化的取向深深地戕害了大学人的生命,阻碍了大学创造力的生发。以人的生命为本、提供充分的休闲、建构一种柔性化的制度应成为建构大学制度的基本价值诉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秦小云  别敦荣  
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人文关怀问题。大学的使命在育人,而非制器。因此,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必须创新,体现新的管理观,反映大学生的合理需要,指导和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尊重大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为他们的学业和个性发展提供各种可选择的空间;正确对待大学生的错误行为,为他们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发展环境,以全面实现大学教育的目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余雅风  
公共性作为现代教育最基本的特性,是学校制度形成的逻辑起点,应在学校制度中得到最明显的体现。公共性所表现出的合理性、公益性、公平性和公开性,为学校制度分析提供了基本的价值维度。将公共性作为学校制度的基本价值有利于推动学校制度建立公共理念,有利于建立有效的学校评估范式,有利于建立行为规则并保证学校制度的实施,有利于保证对学校制度性问题的认定合理有效。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长乐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作为大学进步和发展的基础性活动,必须遵循本真大学、系统性与整体性、突破性与超越性、逻辑合理性与一致性等原则,保证现代大学制度体系的先进性及合规律性,为大学真实性发展提供科学的制度平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志刚  
无论回顾历史,还是环顾现实,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大学的具体治理机制各不相同,各国大学制度建设的重点也不相同。例如,关于美国高校就有"普林斯顿董事掌权、哈佛校长当家、耶鲁教授做主"的说法。大学制度并没有统一的、绝对一成不变的模式。一所高校有什么样的制度设计,取决于社会选择、市场选择及政府选择的角力。因为从制度的角度讲,适合的就是好的。但是,这并不否认中西大学作为同一社会组织所具有的共同准则。在世界大学以及中国大学的发展进程中,大学制度的构建隐含着一些基本规则。而这些基本规则和一般规律,根源于大学的根本属性。任何一个组织,其制度建设的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牛东红  
系统论方法,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大学是人类参与组建和科学管理的生态系统。生态大学是将开放、竞争、和谐理念作为学校的基本价值取向,强调和谐与竞争的统一,体现和谐的管理体制,突出竞争的运行机制。运用系统科学的原理研究生态大学,有利于探讨和阐明生态大学的系统结构、功能和层次,从而引导现代大学的发展,构建现代大学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解建立  
我国的公共物品供给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体现公平与效率相统一、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基本特征。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国家综合实力还不是很强大的情况下,政府利用所能掌握的有限资源和制定合理的政策增加公共物品供给,是缓解公平与效率矛盾的最佳选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宋觉  
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要把"以人为本"作为价值取向并追求科学的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同时,在宏观层次上要处理好大学与外部的关系,在微观层次上要完善大学内部的权力运行机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全林  
大学制度变革创新的价值抉择过程,是社会本位、个人本位、知识本位、学校本位价值观之间的一场博弈。社会本位在大学制度变革中有着强大的现实动力、功利目的与外在压力;从大学人的福祉出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个人本位是制度变革的终极关怀之所在;以高深学问的增值为旨趣的知识本位是制度变革中的深层次文化动因;学校本位为制度变革提供了直接推动力与内化影响力。大学制度变革的价值博弈过程,从理性角度看,是这四种本位间因时、因地、因校制宜的合力。从代价视角看,人的发展本身才是大学制度设计与制度变革的终极价值关怀之所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理  彭时代  
独特的办学理念是学校特色形成的基础,理念转化为特色需要以制度作中介,大学制度是大学特色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大学制度的目的和主体是大学内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大学制度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少华  
理念是制度的先导,制度是理念的保障。只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催生先进的教育制度。先进的大学教育理念是指大学的针对性、质量观、国际化和以人为本。先进的大学制度体现在自主自治、开放性、服务性和质量评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龚怡祖  
大学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是推动和完善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重要配套工程,其实质是建构能够应对"冲突和多元利益"需要的决策权结构。大学治理结构必须体现以社会为本的现代精神,有能力吸纳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资源,将大学的决策控制权合理地分布于不同的治理主体手里。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已经把高校推上了依法自主办学的轨道,大学治理的社会需要与历史条件已基本具备,具体表现为: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变革为政府与高校建立契约管理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操作空间;高校管理体制的变化使大学决策责任骤然加重、决策权处于高度集中状态,风险也随之出现;高校办学经费筹资结构多元化表明大学的社会基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建雄在《当代教育论坛》第7期撰文指出,大学、学术、政府和市场四力制衡是大学张扬"现代性"的制度诉求。我国长期实施的管制型大学制度曾经起到保护大学、稳定社会的历史性作用,但同时也压制了其现代性力量的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汤智等在《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第11期)撰文说,大学要将教学中心地位的观念优势转化为制度优势,实现大学教学制度的创新。(1)教学组织:基于学科制度的内涵改造。必须警惕两种错误的取向:将大学定位于学术机构,突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