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62)
2023(8429)
2022(7389)
2021(6822)
2020(5976)
2019(13632)
2018(13284)
2017(25888)
2016(14542)
2015(16084)
2014(15885)
2013(15687)
2012(14744)
2011(13601)
2010(14133)
2009(12879)
2008(12760)
2007(11594)
2006(10474)
2005(9515)
作者
(44881)
(37433)
(37341)
(35353)
(23930)
(17960)
(16831)
(14562)
(14157)
(13812)
(12970)
(12836)
(12270)
(12144)
(12085)
(11494)
(11079)
(10964)
(10787)
(10784)
(9457)
(9351)
(9330)
(8504)
(8387)
(8353)
(8349)
(8114)
(7757)
(7518)
学科
(60722)
经济(60675)
(39296)
管理(38985)
(31777)
企业(31777)
方法(28345)
数学(25213)
数学方法(24714)
(17452)
中国(14953)
(14906)
(12926)
地方(12568)
(12252)
业经(12159)
农业(11583)
(11126)
贸易(11119)
(10816)
(10298)
理论(9628)
(9120)
环境(8968)
技术(8733)
(8570)
(8565)
银行(8535)
(8226)
及其(8087)
机构
学院(208724)
大学(208195)
(86088)
经济(84296)
管理(79887)
研究(78822)
理学(68546)
理学院(67746)
管理学(66178)
管理学院(65781)
中国(57858)
科学(50179)
(45853)
(42713)
(41877)
研究所(38330)
(38101)
业大(35937)
中心(34743)
(33897)
农业(33181)
财经(29629)
(29434)
北京(29348)
(27568)
师范(27271)
(26808)
(26016)
(25679)
经济学(24817)
基金
项目(141038)
科学(110357)
基金(101891)
研究(98170)
(91787)
国家(91094)
科学基金(76281)
社会(60726)
社会科(57695)
社会科学(57680)
(55854)
基金项目(52787)
自然(51706)
自然科(50497)
自然科学(50484)
自然科学基金(49584)
(47632)
教育(45615)
资助(43846)
编号(38616)
重点(32595)
成果(31580)
(30818)
(30796)
(28655)
课题(28202)
科研(27443)
计划(27406)
创新(26778)
教育部(25587)
期刊
(96154)
经济(96154)
研究(61091)
中国(42268)
学报(37854)
(37108)
科学(35271)
管理(30595)
大学(28228)
(27062)
学学(26745)
农业(25038)
教育(22745)
(19306)
金融(19306)
技术(18171)
业经(15974)
经济研究(15290)
财经(14211)
(13901)
问题(12940)
(12333)
统计(12201)
林业(11876)
(11250)
(11032)
技术经济(11024)
科技(10973)
资源(10343)
业大(10330)
共检索到320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芸香   吕世琪   刘泰瑞   李晋芳   郭晋平  
【目的】研究关帝山林区华北落叶松林、白桦林和沙棘林3个典型森林群落优势种的新生枝叶氮含量、地上生物量和氮利用效率对5个土壤施氮梯度的差异化响应,阐明3个森林群落优势种不同的氮利用功能特性和氮利用策略,为氮沉降背景下的森林质量提升和精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野外5梯度土壤氮(0、9、18、27和36 g·m~(-2)a~(-1))添加试验的方法,比较3个森林群落优势种和群落总体的新生枝叶氮含量、地上新增生物量和氮利用效率对土壤不同施氮量的响应;采用线性模型拟合地上新增生物量随新生枝叶氮含量、氮利用效率和土壤氮素供应水平的变化过程;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土壤氮添加影响地上新增生物量的作用路径。【结果】3个群落优势种的新生枝叶氮含量总体表现为华北落叶松<白桦<沙棘,新生叶氮含量显著高于新生枝,两者的差异表现为白桦>华北落叶松>沙棘,生长盛期的枝叶氮含量都高于末期,生长期之间的差异也表现为白桦>华北落叶松>沙棘;新生枝和新生叶在生长盛期和末期的氮含量都有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3个优势种的变化表现出显著不同的趋势,饱和施氮量和饱和氮含量均表现为华北落叶松<白桦<沙棘;3个群落新生枝叶生物量都随施氮量的增大而升高,但递增率拟合结果表现为华北落叶松林>沙棘林>白桦林;群落氮利用效率都随施氮量增大而降低,以华北落叶松林的降幅最大,沙棘林最小,也随优势树种枝叶氮储量的升高而降低,以白桦林降幅最大,沙棘林最小;群落优势种和群落类型对群落新生枝叶氮储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直接作用显著,也受施氮量的影响,进而正向驱动群落新增生物量积累。【结论】华北落叶松林、白桦林和沙棘林3个森林群落新增生物量的差异主要取决于群落类型及其优势种的差异,直接受群落优势种的氮利用效率和新生枝叶氮含量的影响,并受土壤供氮水平的调节;三者的氮利用策略分异表现在氮需求、氮利用效率、环境氮敏感性、饱和氮供应水平4个方面;依次表现为“低需求-高效率-高敏感-低饱和”、“较低需求-低效率-较高敏感-较低饱和”和“固氮型-高需求-低效率-低敏感-高饱和”3个氮利用策略类型,可为不同氮沉降情境或林地氮含量水平下的林分优势树种选择、结构调控和林地精准管理提供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秀清  韩有志  
在庞泉沟自然保护区选择3个生态功能区设置典型样地,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森林土壤有机碳、全氮及碳氮比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随着生态系统由人工林→次生演替早期杨桦阔叶林→次生演替中后期云杉、杨、桦混交林顺向演替,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平均值先增加后减小,碳氮比平均值呈逐渐减小趋势。3指标变异系数在11.74%64.71%之间,存在中等强度的变异性;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变程相对次生林增大,基台值相对减小,表明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异质性程度较低,空间分布较次生林更趋于均匀化。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全氮及碳氮比的结构方差比在0 64.8%之间,变异具有较弱或中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景明  张春雨  周金星  赵秀海  余新晓  秦永胜  
采用以树冠光竞争高度为基础的林分垂直层数量化方法研究了云蒙山几种典型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并将不同群落的垂直层划分结果与树高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相比较,发现在森林群落垂直层划分过程中,树冠光竞争高度附近的树被误划的几率较高;截止系数a=0.4时,平均误划率最低,为10.10%。对几种森林群落结构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森林群落垂直分层数与乔木高度多样性指数、树高变异系数及乔木物种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乔木高度多样性指数和树高变异系数与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草本层多样性指数却均呈显著负相关。几种描述林分垂直结构的指标能很好地描述森林群落的垂直分层情况,同时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对下层植物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鹏程  肖文发  姚婧  张守攻  黄志霖  曾立雄  潘磊  
在调查群落种类组成的基础上,对三峡库区3种典型森林主要组成树种的种群结构进行分析,并推断群落的演替趋势。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森林群落乔木层优势种主要为马尾松、柏木等针叶树种,短柄栎、栓皮栎等落叶阔叶树种及多脉青冈、石栎等常绿阔叶树种;2)针叶群落中乔木层个体高度级频度顶点位于10~15m,针阔混交群落与阔叶群落为5~10m;3)阔叶群落中短柄栎和栓皮栎等优势种的胸径频率为逆J字型,伴生树种主要为L型或逆J字型,主要组成树种的种群结构表明优势种种群处于稳定状态;4)针阔混交群落针叶优势种的种群属于单峰型和逆J字型的衰退类型,阔叶树种多为逐渐增长的L型或间歇性发展的多峰型;5)针叶群落优势树...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立国  陈美球  缪光平  Guangyu Wang  
旅游碳补偿对推行低碳旅游、构建低碳社会有重要意义,其核心是旅游者碳补偿行为。文章基于江西省11个典型森林公园1686份旅游者有效调查样本数据,通过相关分析、因子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法,对森林旅游者碳补偿决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决策行为与压力惧怕、制度担心、生境焦虑、未来信心、有用性、成本态度、自我投入、社会责任等因素有关,并据此构建了旅游者碳补偿决策行为预测模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海荣  南海龙  刘宏文  马钦彦  
以山西太岳山典型暖温带森林林隙为研究对象,用主分量分析方法对林隙特征指标进行分析,最终选定扩展林隙面积、林隙年龄、边缘木平均高度、边缘木活枝下高4个主要的数量化林隙特征指标,并应用一元线性模型分析了这4项指标以及林隙形成方式对林隙更新苗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物种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随扩展林隙面积增大而增大;在林隙形成初期,物种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增大,林隙形成中期和后期,物种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减小;其他林隙特征指标对物种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影响不明显;林隙干扰状况差异对Pielou均匀度指数影响不明显...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高德强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热带与亚热带交汇处,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占居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关于鼎湖山森林水文模型建立、降水量和地表径流水化学特征等方面前人用传统水文学方法做了较好地研究,但对鼎湖山典型森林(季风常绿阔叶林、马尾松针阔混交林和马尾松针叶林)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还缺乏全面理解和整体认识,林中优势植物水分来源、水分利用率以及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定量研究较少;而在研究森林植被对水文过程的影响中,已存在于水分子中的氢氧稳定同位素是很好的示踪剂。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森林水文过程研究中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将森林生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石红  何东进  游惠明  刘进山  蔡昌棠  
对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林、猴头杜鹃林和柳杉林典型森林群落粗死木质残体(CWD)现存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天宝岩3种典型森林群落CWD现存量分别为33.6、45.3、31.8t/hm2,处于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森林的中间水平;2)3种森林群落中,CWD的不同形态组成较不同腐烂等级对现存量差异的贡献度更大;3)猴头杜鹃林和长苞铁杉林内各种类型CWD现存量表现为倒木>枯立木>树桩,柳杉林内CWD现存量则为树桩>枯立木>倒木;4)中高腐烂等级CWD现存量为猴头杜鹃林>长苞铁杉林>柳杉林,而在低腐烂等级中呈现长苞铁杉林>猴头杜鹃林;5)在柳杉林内,未受人为干扰地段枯立木和树桩所占比例明显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有宁  王得祥  郭垚鑫  孔令童  
【目的】对周至老县城境内杨家沟典型森林群落的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为植被恢复与重建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编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对森林群落进行分类,以物种丰富度S、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为指标,对群落多样性及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区的28个样地可分为9个群落类型;群落多样性顺序为:华山松林>白桦+太白杨林>兴山榆林>短柄枹栎林>锐齿槲栎林>山杨+糙皮桦林>油松林>红桦林>刺叶高山栎林;该区域的9种森林群落共容纳植物243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4种,裸子植物2科4属5种,被子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云琦  王玉杰  
该文根据2004年8月的实测数据,对三峡库区重庆缙云山4种典型林分(马尾松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楠竹林和常绿阔叶灌丛)森林土壤的持水和入渗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典型林分森林土壤的非毛管持水量是农地的1.5~2倍;除楠竹林外,各林分土壤的有效蓄水容量为农地的1.1~1.9倍;各林分土壤持水量为:常绿阔叶灌丛(454.1 mm)>马尾松阔叶混交林(327.6 mm)>常绿阔叶林(292.5 mm)>楠竹林(218.9 mm);4种典型林分森林土壤稳渗率的顺序为:常绿阔叶灌丛(10.169 mm/min)>楠竹林(0.927 mm/min)>马尾松阔叶混交林(0.743 mm/min)>常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美玲  上官周平  
Caloric value and nutrient characteristics of dominant plant species of six natural secondary plant communities of the Loess Plateau were investigated. The investigation showed that the gross caloric values of Hippophae rhamnoides,Populus davidiana,Betula platyphylla,Pinus tabulaeformis,P. tubulefor...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花圣卓  陈俊刚  余新晓  毕华兴  付妍琳  陈静  孙丰宾  
【目的】确定植物源萜烯类化合物的排放种类、相对含量和速率,为建立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成分谱库和优化城市森林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携式光合仪Li-6400、Tenax吸附管和采样泵相结合的半闭合循环采气方式,在北京鹫峰国家森林公园进行植物源VOCs采集,探究温带5种典型森林树种(针叶:油松、侧柏;阔叶:毛白杨、栓皮栎、色木槭)VOCs的排放差异,分析植物源VOCs排放与环境因素和植物生理特征因素的关系。【结果】5种典型森林树种均排放烯烃类、烷烃类、多环芳烃类、酸酯类等化合物。油松和侧柏2种针叶树种主要排放单萜类物质,其中α-蒎烯分别占到总挥发性物质的34.16%和25.0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子良  于飞  王得祥  
【目的】阐明秦岭南坡油松林、锐齿栎林及其混交林3种典型次生林群落各层物种组成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探讨不同植被层对同一环境因子的响应差异,并确定影响群落各层物种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方法】在秦岭南坡火地塘林区和黄柏塬自然保护区等5个松栎林典型分布区共设置45块样地,分草、灌、乔3层进行群落学调查,并运用CCA排序法分析3种群落各层物种组成与海拔、坡度、坡向、坡位、林分郁闭度和枯枝落叶层厚度等6种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1)所调查的45块样地中共记录维管植物321种,隶属于73科183属,其中乔木78种,灌木(含木质藤本)105种,草本植物138种。(2)海拔和坡度与草、灌、乔3层的物种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乔沙沙  周永娜  刘晋仙  景炬辉  贾彤  李毳  杨欣  柴宝峰  
【目的】分析环境与空间因素在寒温性针叶林土壤细菌群落构建中的作用,为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关帝山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华北落叶松林(Lp)、青杄林(Pw)以及油松林(Pt)4个土壤细菌群落(LpMC1、LpMC2、PwMC和PtMC)的结构,同时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探讨细菌群落结构与森林类型和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1)在该区域的森林土壤细菌群落中,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疣微菌门、浮霉菌门、酸杆菌门、厚壁菌门、芽单胞菌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家城  陈力  
亚热带多优势种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 ,依第 1优势种的耐荫、喜湿特性 ,可划分为 6个阶段 :(1 )针叶林阶段 ;(2 )以针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阶段 ;(3)以阳生性阔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阶段 ;(4)以阳生性树种为主的常绿阔叶林。当中生性树种成为第 1优势树种表明演替已进入顶极阶段 ,此后 ,又以优势树种分布格局为依据 ,将顶极阶级分为第 5、第 6阶段 ;(5 )未发育完善的顶极阶段 ;(6 )发育完善的顶极阶段。据此 ,判定本文所研究的常绿阔叶林处于未发育完善的演替顶极阶段。干扰强度与强阳生性树种种群扩展程度呈正相关。若干扰导致强阳生性树种替代群落原第 1优势树种 ,称这种干扰为导致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