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49)
- 2023(2311)
- 2022(1926)
- 2021(1901)
- 2020(1635)
- 2019(3693)
- 2018(3767)
- 2017(7034)
- 2016(4087)
- 2015(4480)
- 2014(4438)
- 2013(4433)
- 2012(4283)
- 2011(3822)
- 2010(3863)
- 2009(3474)
- 2008(3470)
- 2007(3064)
- 2006(2668)
- 2005(2461)
- 学科
- 济(13692)
- 经济(13668)
- 管理(6858)
- 业(6806)
- 农(4918)
- 地方(4906)
- 学(4762)
- 企(4389)
- 企业(4389)
- 方法(4130)
- 中国(3764)
- 数学(3535)
- 数学方法(3480)
- 农业(3412)
- 税(3221)
- 税收(2979)
- 收(2942)
- 制(2936)
- 业经(2911)
- 财(2784)
- 融(2578)
- 金融(2578)
- 土地(2521)
- 环境(2363)
- 银(2278)
- 银行(2268)
- 行(2227)
- 和(2106)
- 城市(1964)
- 地方经济(1878)
- 机构
- 大学(52577)
- 学院(51554)
- 研究(21543)
- 济(17597)
- 管理(17270)
- 中国(17198)
- 经济(17060)
- 科学(14679)
- 理学(14266)
- 理学院(13967)
- 管理学(13610)
- 管理学院(13500)
- 京(12831)
- 所(11517)
- 农(10780)
- 中心(10767)
- 研究所(10576)
- 范(9331)
- 师范(9254)
- 财(8964)
- 江(8942)
- 农业(8545)
- 业大(8413)
- 北京(8310)
- 院(8270)
- 师范大学(7820)
- 省(7352)
- 州(7339)
- 市(7154)
- 财经(6735)
共检索到84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兆龙
春秋时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农夫要"以粟易械器",手工业者要"以械器易粟",都要通过市场进行交换。贵族、官僚所得主要是农副产品,他们也要通过商人的手换取奢侈品。由于商品交换的需要,民间商业就冲破官营商业的藩篱而发展起来。当时国家规定货物通过边境的"关"和国内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明光
严格意义的商税,应指对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所课征的从价税或从量税。中国封建时代的商税可归纳为三大类,一是“寓税于价”的禁榷(专卖),二是关津之税(商品通过税),三是市肆之税(商品交易税),后两者也被统称为“关市之征”。唐宋之际,这三类商税形式均趋于完备,并且相继确立了自身在封建国家财政收入制度中的合法地位,从而引起封建社会后期财政收入结构的重大变化。具体一点地说,禁榷制度所选择的“官商分利”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裴保华 郑均宝
关君蔚院士是我们学习"森林改良土壤学"的启蒙老师.1952年,在我们读大学四年级时,"森林改良土壤学"是作为一门新课在林业高等院校开设的,研究以生物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和风沙、干旱、盐碱的危害.关先生以其锐意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学习当时仅有的原苏联保德洛夫编著的"森林改良土壤学"的译稿,结合他在国外学习的"理水防砂"和国内的"水土保持学"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陆德富
战国时期,关于工商业者的税收主要有关市之赋和山泽之赋。本文利用各类古文字资料,并结合传世文献的记载,对关市与山泽之赋的具体内容、关市与山泽之赋的纳税方式等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雨行
今年是关君蔚先生80诞辰.我是关先生创办的水土保持专业首届毕业生.进入90年代以来有幸和关先生同在一个教研室、一个党支部,自然能多吃些小灶,能更多地聆听关先生的教诲.是关先生把我引入水土保持殿堂,使我终身为之拼博奋斗;是关先生在我科研上踟蹰迷惘时,及时指出如何"舀最后一勺子";是关先生身先力行,使我学到他没有架子、兢兢业业、艰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科
关君蔚,1917年生,辽宁沈阳人。1941年毕业于原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林学实科。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农学院、河北农学院副教授,1952年起在北京林学院任教至今。现为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常务理事、学术部部长,中国治沙暨沙产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建忠
1977年的某一天,从一张残缺不全的报纸上,我读到了一篇通讯,内容是介绍关君蔚和水土保持的.也就是这篇通讯,决定了我人生的走向.第二年夏天高中毕业,填写高考志愿时,在众多的学校和专业中,看到"水土保持"四个字,当时令我眼睛为之一亮.当时我的中学老师劝我别填这个专业,但已经迟了,我已在志愿书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方华荣
关君蔚先生是水土保持界的老前辈,我50年代起就在水利部主管水土保持方面工作,在业务上开会或学术交流常和关老联系,和他交往中认识到他学识渊博,态度谦虚和蔼可亲,没有架子、平易近人;生活上艰苦朴素;说话幽默、谈笑风生,表现出一个学者的风度.他早年留学日本,攻读水土保持专业,毕业后归国,任教于北京大学、河北农学院,培养了一大批水土保持、林业专业人才,他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硕士生、博士生,不少已在中央、省、市有关单位担任厅、局、处领导职务,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可谓:"教学育人数十载,桃李满天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洪恩
中国工程院院士关君蔚先生从事水土保持教学、土壤侵蚀劣地改良的治理实践,自40年代始几达半个世纪以上,其治学之严谨,师德的风范,对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其丰功建树,凡与其接近的水土保持界新老人士,无不满口钦佩.我有幸于建国初期(1953~1954年)在其指导下学习森林改良土壤、森林(林业)土壤改良——水土保持;其后在有关"考察"(1981年7~8月中国林学会、长江流域水利规划办公室组织的"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考察);"会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齐宗庆
中国水土保持学科奠基人关君蔚院士的精深学术造诣和事业成就,源于他勤奋治学,坚持深入生产实际,不畏艰苦,孜孜以求的敬业精神.例难尽数,不胜枚举,仅就感受至深,记忆犹新的几件事按时序简述于下.北京市门头沟区百花山下的田寺村1950年8月遭受山洪泥石流袭击,耕地全部冲光,房舍摧毁一半,损失惨重.关君蔚教授闻讯,由保定赴北京.当时门头沟区交通甚差,没有公路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九龄
今年,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关君蔚教授80年华诞.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们由衷地祝愿他老人家健康长寿,生活幸福,为祖国林业建设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林业建设也象其他事业一样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造林面积呈现直线上升趋势,仅国营造林面积,便从1953年的40.9万亩,增加到1957年的296.9万亩,平均每年造林195.42万亩.在此种形势下,科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国舫
1956年夏天,我刚从前苏联列宁格勒林学院毕业回国,由当时的高教部分配到北京林学院工作.因为在出国留学前国家就给我规定了造林的学习方向,我在学习期间也就向这方面重点倾斜,因此到了北林后就被顺理成章地分到了造林教研组.当时的造林教研组主任就是关君蔚先生.我是一个大城市出身的人,选学林业全凭我个人的兴趣,却没有多少感性的认识基础.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静 黄家旭
值此先生80华诞,我们谨致最良好的遥祝!我们有幸于50年代初期就读于北京林学院,并师从关先生研修水土保持学.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先生的治学思想和为人处事,给我们以深刻的教化,事实上成为我们在人生途程上的行动准则,深表感谢!先生的治学思想严谨,无论是对于原理、公式,都务求系统、透彻,务求深入和浅出,就是对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起江
值此关君蔚老先生80寿辰之际,我作为他的弟子,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他老人家表示由衷的祝福.关君蔚先生在5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热爱祖国,热爱水土保持科学事业.他的执著追求,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是我们后人学习的楷模.如今他的弟子"桃李满天下",遍布全国各省区,特别集中于水土流失严重的贫困地区.他们在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民脱贫致富,追求科技进步,发展地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作为关君蔚先生的学生,从事水土保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礼先
关君蔚院士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不辞劳苦,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经常深入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山丘区、黄土高原和风沙区,指导水土保持生产事业,从事科研和教学实践,为创建、完善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水土保持学科作出了突出贡献,是我国水土保持学科的奠基人.早在建国初期,关先生就结合教学需要,积极参加防风治沙、防护林营造、山区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总结出我国水土保持具有"生产性、综合性、群众性"等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