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69)
- 2023(8896)
- 2022(7348)
- 2021(6892)
- 2020(5942)
- 2019(13315)
- 2018(13279)
- 2017(25296)
- 2016(14096)
- 2015(15996)
- 2014(16237)
- 2013(15966)
- 2012(14629)
- 2011(12615)
- 2010(13362)
- 2009(12768)
- 2008(13818)
- 2007(12754)
- 2006(11414)
- 2005(10985)
- 学科
- 业(81643)
- 企(77690)
- 企业(77690)
- 管理(64851)
- 济(59895)
- 经济(59797)
- 财(29470)
- 业经(26016)
- 方法(25304)
- 务(24812)
- 财务(24789)
- 财务管理(24751)
- 企业财务(23404)
- 农(21918)
- 数学(17114)
- 数学方法(16916)
- 制(16512)
- 农业(16207)
- 技术(15851)
- 策(14086)
- 理论(13822)
- 中国(13099)
- 划(12952)
- 体(12817)
- 企业经济(12256)
- 和(12170)
- 经营(11813)
- 体制(11204)
- 技术管理(10365)
- 决策(9482)
- 机构
- 学院(208983)
- 大学(198969)
- 管理(85131)
- 济(84757)
- 经济(82938)
- 理学(71112)
- 理学院(70546)
- 管理学(69696)
- 管理学院(69323)
- 研究(57058)
- 中国(51851)
- 财(49797)
- 京(41605)
- 财经(37144)
- 江(35953)
- 经(33187)
- 科学(31126)
- 农(30960)
- 所(29097)
- 州(28548)
- 中心(27771)
- 财经大学(26700)
- 北京(26597)
- 商学(25944)
- 商学院(25743)
- 业大(25465)
- 研究所(24274)
- 经济学(23816)
- 农业(23616)
- 经济管理(22526)
- 基金
- 项目(116051)
- 科学(92358)
- 研究(90843)
- 基金(83211)
- 家(68836)
- 国家(68056)
- 科学基金(61474)
- 社会(57026)
- 社会科(53950)
- 社会科学(53936)
- 省(47835)
- 基金项目(43783)
- 教育(41881)
- 自然(38914)
- 编号(38892)
- 自然科(38055)
- 自然科学(38049)
- 自然科学基金(37488)
- 划(37050)
- 资助(34333)
- 成果(31884)
- 业(30632)
- 创(27468)
- 课题(26209)
- 性(25453)
- 部(25447)
- 重点(25046)
- 制(24928)
- 项目编号(24578)
- 创新(24554)
- 期刊
- 济(108784)
- 经济(108784)
- 研究(65277)
- 财(49710)
- 中国(44495)
- 管理(38381)
- 农(30805)
- 融(23976)
- 金融(23976)
- 科学(23063)
- 学报(22879)
- 教育(21445)
- 技术(21148)
- 业经(21118)
- 农业(20481)
- 财经(19559)
- 会计(19164)
- 大学(18827)
- 财会(18463)
- 学学(17751)
- 经(16790)
- 经济研究(15344)
- 问题(13800)
- 技术经济(12874)
- 业(12599)
- 通讯(12503)
- 会通(12473)
- 现代(11316)
- 务(10911)
- 贸(10636)
共检索到338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洪
IPO企业在上市前,企业对高管及业务骨干人员进行激励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大股东将其持有的IPO企业股份以较低价格转让给高管、核心技术人员;另一种是高管、核心技术人员以较低的价格向IPO企业增资,同时为了调整股权结构,IPO企业往往还会吸收PE等机构投资者入股。由于对高管具有激励性质,因而上述股权结构调整中公司高管人员和PE入股价格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对于IPO企业向高管实施的持股计划,是否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一股份支付》准则界定的范畴,从而进行会计处理,在目前会计实务中存在较大分歧,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此进行探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潘琼芳
股权激励是公司按照约定给予高级管理人员公司股权,使其能够以股东身份参与公司决策﹑分享公司利润﹑承担公司风险,从而更加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公司股权激励按照基本权利义务关系的不同,可分为现股激励、期股激励和期权激励。我国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是期权激励。为逐步规范和完善股权激励的实施,我国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为企业实施股权激励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龙 常大鹏 康灿华
科技型中小企业如何进行激励制度的安排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出发,探讨了股权激励方式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应用中的问题,提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股权激励薪酬方案的构想。
关键词:
高新技术 中小企业 股权激励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麦平 麦锦学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企业股权交易业务不断增加,国家税务总局于今年4月发出了《关于企业股权转让有关所得税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4]390号文,简称"补充通知"),这是对现行有关股权转让所得税法规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去年所发的《关于执行和相关会计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龚婧文 刘宏
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下,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手段不管从物质还是精神方面讲都日益多元化,物质激励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福利保险,精神激励可以是尊重也可以是权力的授予。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在西方企业广泛实行并取得初步成就的股权激励制度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向晓三 倪侃侃
一、问题的提出一些企业在准备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以下简称IPO)过程中,对高管、关键员工会实施股权激励措施,采取的具体形式比较多,常见的形式如IPO主体以低于公允价值的价格向激励对象增发股票、实际控制人向激励对象低价转让其持有IPO主体的股票,等等。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以下简称股份支付准则)规定,这些交易需要作为股份支付进行处理,确认相关的费用。在实务中,让发行人、券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凤香
股权无偿划转是国有资源整合的有效手段。股权无偿划转没有发生资产、实物或现金支付,属于一种非市场行为,即国有资产的内部流转。本文重点解读企业股权无偿划转的经济实质,厘定相关会税制度,通过模拟场景方法进行案例操作,并对不同类型下股权无偿划转的会税处理进行区别分析,以期为相关企业同类业务的具体处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锦元
企业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合并与收购行为。企业合并是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企业合并组成一家公司,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合并可采取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被吸收的公司解散,称为吸收合并。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合并各方解散,称为新设合并。收购是企业通过现金或股权方式收购其他企业产权的交易行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蒋欣然
文章通过对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合并商誉的解读以及对国内外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对比,阐述了对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下合并商誉的初始确认和减值测试会计处理的理解和认识;分析了合并商誉与国际普遍做法的趋同之处和差异所在;对我国的商誉确认中负商誉计入当期损益的做法及减值测试中存在实务操作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合并商誉 初始确认 减值测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杰
2030年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怎样去减少企业控制碳排放的资金成本、制定企业的会计核算标准,对于企业而言十分重要,因此,如何从会计角度处理碳排放权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从碳排放权出发,研究了其从会计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到会计信息披露等一系列问题,指出我国碳排放交易账务处理的不足之处,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樊一阳 黄领银 姜鲁平
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需要不同的激励方式。企业增长阶段EVA虚拟股票期权是将专门提取的一部分税后利润和购买EVA虚拟股票期权的一部分奖金作为奖励基金,在确定的兑现时间,根据企业EVA增长率计算行权价格,兑现现金。此方式解决了激励股票来源问题,不受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影响,克服了流通转让的障碍,不仅适用于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还适合企业特定项目,并且行权价格的确定较为客观,而且不会影响公司的总股本和所有权结构,适用于企业的长期激励或短期激励,现阶段对于我国企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瓅 赵忻
员工持股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西方国家,通过持股分享产权,带有福利收入导向,以后逐渐演化成激励导向的利润分享模式。这一模式对中国民营企业吸引人才、激励人才和留住人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对员工持股的概念与意义阐释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员工持股的不同实现方式、优缺点和适用性,进而对民营企业实行员工持股的前提条件、关键要点做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员工持股计划 股权激励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先礼琼
职工股权激励计划形式上是附条件和期限的协议,法律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但会计与税收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确认该交易所涉会计税收问题。会计谨慎性与配比原则指导相关会计要素的计量,税收可靠性原则指导其企业所得税处理。权益结算资本溢价的重复计量,导致所得税处理解读存在争议,改进会计准则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税法、公司法规范相关行为提供更明晰、更可靠的基础信息。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程咏东
一是股票期权的性质的确定是成本费用还是利润分析,对于股票期权的性质存有两种观点——费用观和利润分配观。两者的区别在于费用观将股价支付确认为本期费用,计人本期利润,而利润分配观将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国庆
对于股权激励的个人所得税问题,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先后下发文件进行了明确。但是,对于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所得税如何处理问题,一直未出台相关规定。目前,我国很多按照《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都进入了行权期,为了规范这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