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69)
2023(14310)
2022(12475)
2021(11610)
2020(9536)
2019(22138)
2018(22157)
2017(42159)
2016(23149)
2015(26215)
2014(26152)
2013(26029)
2012(24251)
2011(21859)
2010(21969)
2009(20061)
2008(19219)
2007(17430)
2006(15360)
2005(13277)
作者
(67445)
(56161)
(55619)
(53008)
(35622)
(27057)
(25318)
(21876)
(21467)
(20141)
(19336)
(18897)
(17958)
(17615)
(17230)
(16988)
(16899)
(16598)
(16034)
(16027)
(13873)
(13830)
(13464)
(12845)
(12609)
(12525)
(12474)
(12421)
(11363)
(11192)
学科
(92785)
经济(92680)
(65879)
管理(64633)
(51580)
企业(51580)
方法(39641)
(36170)
数学(34058)
数学方法(33670)
中国(25124)
农业(23986)
业经(23715)
地方(23528)
(22190)
(19506)
(17776)
(15425)
贸易(15416)
理论(15193)
(14871)
技术(14467)
环境(14300)
(14297)
(13572)
(13516)
(13137)
银行(13085)
教育(13045)
(12958)
机构
学院(326371)
大学(325610)
管理(130711)
(124996)
经济(121899)
理学(113078)
理学院(111734)
管理学(109867)
管理学院(109246)
研究(108950)
中国(80433)
(70296)
科学(68878)
(59552)
(56420)
(54325)
业大(51749)
中心(50297)
(49886)
研究所(49506)
(45636)
农业(45519)
师范(45266)
财经(44639)
北京(44174)
(41711)
(40426)
(39420)
师范大学(36357)
经济学(35549)
基金
项目(224760)
科学(175819)
研究(165902)
基金(160812)
(139855)
国家(138582)
科学基金(118749)
社会(102929)
社会科(97144)
社会科学(97115)
(89222)
基金项目(86587)
自然(77206)
教育(75805)
自然科(75333)
自然科学(75314)
(74696)
自然科学基金(73950)
编号(69623)
资助(64829)
成果(56539)
重点(49993)
(48756)
(48635)
课题(47771)
(46455)
创新(43099)
科研(42406)
教育部(41424)
项目编号(41375)
期刊
(145320)
经济(145320)
研究(95915)
中国(66988)
(58782)
学报(53230)
科学(49468)
管理(46347)
(41711)
大学(40336)
教育(39908)
农业(39620)
学学(37743)
技术(28503)
(27923)
金融(27923)
业经(26623)
财经(20674)
经济研究(20448)
图书(19635)
问题(19224)
(18479)
(17576)
(16800)
科技(16446)
理论(15876)
资源(15742)
技术经济(15589)
现代(15191)
实践(14709)
共检索到485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海婧  陈红娟  钱小莉  
乡村振兴需要鼓励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下乡,以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泰州市具备一定的区位、资源及组织优势,积极吸引要素下乡,但仍存在政府服务能力和政策支持不够到位、投资环境对要素下乡的吸引力不足、用地瓶颈、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大等问题。因此,需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协同配合,增强要素下乡吸引力,落实要素下乡用地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建立激励机制,加大宣传力度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梦妮  卜素  
2021年6月《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实行,标志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入了有法律遵循和法制保障的新阶段。不论是在城乡发展史上,还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出台均具有里程碑意义。一方面其为农业高质高效提供了法律支撑,另一方面其为乡村建设提供了全局性的法律保障。《乡村振兴促进法》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和通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重要政策提升到法律层面,转化为法律条文,其瞄准当前乡村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穗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等重大问题的重要抓手,而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增进农民福祉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笔者针对新时期农民收入动态的显著特点和增收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构建长效政策机制、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朱文斌  
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于乡村的治理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乡村振兴战略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提出,作为有效推动乡村发展,推进依法治国和形成基层治理新格局的重要因素,乡村治理成为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在乡村建设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基层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困境,必须从提高自治主体治理水平,夯实乡村治理经济发展基础,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支撑体系,实现以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等方面提出治理对策,构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的现代化科学治理机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雪峰  
当前中国农村和农民已经发生巨大分化,不再存在一个抽象而统一的乡村,因此,中央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因地制宜,就需要进行深入分析。总体而言,当前中国仍然处在快速城镇化的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显然不是要对已经得到较好发展的乡村和具备较好发展资源条件的乡村进行锦上添花式的建设,而是要着力为占中国农村和农民大多数的中西部一般农业型农村地区雪中送炭;显然也不是要为具备进城能力的农民提供更多利益,而是要为缺少进城机会与能力的农民在农村的生产生活提供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尤其不是及不能是为资本下乡、城市富人下乡提供市场通道。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韦柳玲  
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提高乡村地区的经济产出能力,为乡村产业的成立与发展提供强有力帮助,但乡村地区的经济资本较低,众多有创新创业想法的乡村人无法将想法付诸实践,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先解决乡村经济资本低的问题。互联网金融可以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将金融业务推广到乡村地区,为乡村创新创业人士提供金融服务,解决乡村经济资本问题,创新创业人士借助资金谋求个人乃至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待产业稳定,乡村地区的经济产出能力即可提升,创新创业人士也有能力偿还债务。通过阐述互联网金融服务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介绍战略实施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单宁珍   张强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的基础。从当前农村年轻人口流出多、补充少而导致产业发展能力与动力不足的现实出发,按照城镇化和逆城镇化两方面都要致力推动的精神,落实二十大提出的“畅通城乡要素流动”要求,引导城市要素向乡村汇聚,以增加乡村就地创业就业人口促成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战略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承上启下、补齐短板和助推复兴等重大意义,辽宁省阜新市在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取得的乡村产业初具规模、科技特派工作成效明显和生态环境建设极大改善等成绩,但当地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遇到部分农村党组织领导力弱化、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瓶颈、乡村科技支撑能力仍有待提高,乡村文化事业发展不够兴旺等困难。对此,阜新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措施有加强党的基层组织领导,凝聚广大乡村的农民力量;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夯实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创造良好的社会治理环境;注重发展乡土文化产业,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重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留存、引进和吸引优秀人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战略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承上启下、补齐短板和助推复兴等重大意义,辽宁省阜新市在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取得的乡村产业初具规模、科技特派工作成效明显和生态环境建设极大改善等成绩,但当地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遇到部分农村党组织领导力弱化、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瓶颈、乡村科技支撑能力仍有待提高,乡村文化事业发展不够兴旺等困难。对此,阜新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措施有加强党的基层组织领导,凝聚广大乡村的农民力量;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夯实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创造良好的社会治理环境;注重发展乡土文化产业,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重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留存、引进和吸引优秀人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小萍  
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血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基础资源。通过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支持路径进行分析,发现乡村振兴下金融行业面临如下机遇:拓展金融市场的发展空间、促进金融业的转型升级、激励金融产品创新、促进金融支持保障的措施完善、推动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发展;并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提出应从创新金融供给方式、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持续推进金融产品创新、不断提高农民金融能力、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新城  曹桂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价格是经济利益的调节者,价格杠杆在调节城乡利益、合理配置城乡资源要素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破解制约农村改革发展的价格难题,可以有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本文系统地分析了运用价格杠杆推动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价格杠杆在乡村振兴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如何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付洪良  周建华  
生态产业化将乡村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通过生态产业化带动乡村振兴。以浙江湖州为例,梳理湖州乡村生态产业化发展演变与特征,揭示了生态产业化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研究表明,乡村生态产业化沿着生态资源治理与保护阶段、农家乐发展阶段、乡村旅游发展阶段升级演进;通过生态资源治理与保护、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等多种方式促进乡村生态资源的累积,形成以自然生态资源、美丽乡村、现代农业和田园综合体带动的四种乡村生态产业化模式。湖州乡村生态产业化的形成主要是政府行为、生态资源、区位条件、农民生态意识等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红雨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应对“三农”问题与打造新农村、开创新农业、塑造新农民的重要战略构想。这一战略的实施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其中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则是重中之重,只有如此农村才能获得充足金融支持,才能让农村发展“有米下炊”。国有农业投资公司,通过基金、委贷、担保、小贷、保险等金融工具,助力政府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才志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当前农村地区发展的薄弱点,乡村文化建设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突破原有的乡村文化冲突与道德困境。坚持以多维性、人本性和先进性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注重传统乡村文化的挖掘与转型,与时俱进的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诉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翁鸣  张静  
高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当下,乡村振兴人才供求关系发生较大变化,倒逼高校改革。高校应积极培育改革动能,推进制度创新,培养教师队伍,建立高校改革试验区,构建政产学研合作模式,改变传统应试教学模式,形成上下结合的联动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