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3)
- 2023(1625)
- 2022(1536)
- 2021(1446)
- 2020(1309)
- 2019(2640)
- 2018(2645)
- 2017(5121)
- 2016(2924)
- 2015(3101)
- 2014(3275)
- 2013(3307)
- 2012(3336)
- 2011(3058)
- 2010(3091)
- 2009(2957)
- 2008(2891)
- 2007(2713)
- 2006(2699)
- 2005(2565)
- 学科
- 济(11830)
- 经济(11818)
- 管理(5855)
- 业(5175)
- 农(4560)
- 地方(4424)
- 方法(3947)
- 农业(3470)
- 企(3401)
- 企业(3401)
- 业经(3223)
- 制(2946)
- 理论(2897)
- 学(2819)
- 中国(2797)
- 财(2734)
- 银(2396)
- 银行(2394)
- 行(2301)
- 环境(2107)
- 数学(2022)
- 数学方法(2001)
- 经济理论(1944)
- 农业经济(1911)
- 税(1889)
- 度(1875)
- 制度(1873)
- 融(1829)
- 金融(1829)
- 旅(1790)
- 机构
- 学院(42284)
- 大学(39013)
- 研究(16814)
- 中国(14223)
- 管理(13978)
- 济(13339)
- 经济(12859)
- 科学(11938)
- 理学(10681)
- 理学院(10467)
- 管理学(10180)
- 管理学院(10094)
- 游(9546)
- 旅(9476)
- 旅游(9377)
- 京(9289)
- 所(9256)
- 范(8342)
- 财(8283)
- 师范(8264)
- 研究所(8132)
- 农(8038)
- 中心(7922)
- 省(7802)
- 江(7710)
- 州(6908)
- 河(6712)
- 北京(6597)
- 师范大学(6559)
- 院(6177)
共检索到74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文科
1991年、1996年、1998年,长江中下游连接发生大洪水,以1998年为最。为什么长江洪水水位连创历史纪录,而且洪水水位长时间居高不下,洪灾的范围、程度也大大超过了1954年?对此,我们除了加高加固数千公里长江大堤之外,能否找到一种疏筑结合、江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兆武 蒋道松
近年来在中国范围内频繁发生洪涝灾害 ,长江中下游地区为重灾区之一 .洪水环流对江河湖岸 (堤 )不同地形产生冲刷作用 ,是长江决堤右岸多于左岸及大堤决口常始于堤面的主要原因 .为了有效抑制洪流的破坏作用 ,对长江沿岸的生态环境等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长江中下游地区沿江河湖岸分布的适于营造护岸植被的植物近 10 0种 ,其中具抗洪作用的优良树种 12种 .据此提出了因地制宜选用适合树种 ,营造防洪 (浪 )护堤 (岸 )防护林的减灾措施 .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细兵 卢金友 蔺秋生
在分析长江中下游岸线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分别选取武汉河段和扬中河段作为代表性河段,针对桥梁群和码头群两类主要岸线开发利用形式,开展了涉河工程群对河道洪水位及流场累积影响的数学模型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群体工程共同作用后将引起河道洪水位和流场的叠加影响,其影响值及影响范围远大于单个工程,当群体工程的影响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对河道的行洪与河势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建议桥梁群应保持合理的密度,码头群应合理控制港区规模,上下游港区间应保持合理的距离,在岸线开发过程中应制定岸线利用规划,规范涉河工程设计,以尽可能减小对防洪的累积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罗新正 朱坦 孙广友
海河平原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其成因和缓解对策是当前紧迫的研究课题。防洪工程对海河平原水资源影响的研究,有助于从源头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通过分析海河流域旱涝成因和防洪工程体系,探讨了防洪工程体系对平原水资源储备的破坏,指出防洪工程大幅度减少平原水资源的供给,提出基于防洪工程改造和水资源储备恢复的缓解水资源短缺对策。文章提出防洪工程引起海河平原水资源减少和通过恢复、重建湖泊和沼泽等湿地来增加海河平原水资源的新观点,对于全面审视海河流域防洪工程的作用、综合分析海河平原水资源短缺的成因和正确采取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对策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树坤
长江、松花江大水,持续了50余天,电视里不断地播放一幕幕军民英勇抗洪的感人场面,全国人民的视线都集中到了抗洪第一线。但是,许多人会感觉到,我们的抗洪战士几乎还是在用人拉肩扛的办法与洪涛巨浪在拼搏,采用的还是人海战术,我国的防洪抢险技术真的如此落后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清安,李元江
治理长江的核心是防洪。防洪投资应注重经济效益与经济管理。应采用多种方式筹集防洪资金。防洪工程投资应采取“成本———效益分析法” ,选择最优投资方案。加强防洪工程的质量管理是保证防洪投资效益的重要环节。加强环境保护 ,涵养上游水源 ,实施非工程防洪措施 ,是节省防洪投资、提高防洪效益的治本之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继飞
辽宁省属于经济较发达省份,洪涝灾害给辽宁省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整治江河与防洪减灾十分重要。就辽宁省防洪减灾现状,结合经济发展计划,提出今后辽宁省的防洪减灾的基本思路和措施,以实现辽宁省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
关键词:
江河治理 防洪减灾 辽宁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星 张凤荣
全国"二调"成果公布后,显示比此前土地变更调查多出了2亿亩耕地,其中有8474万亩耕地位于东北、西北地区的林区、草原及河流湖泊最高洪水位控制线范围内,这部分耕地被称为"不稳定耕地"。在河湖防洪区内,"不稳定耕地"如何产生与认定?自然成因:农民耕种需求催化出河湖防洪区内"不稳定耕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廉顺国 孙艳敏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的洪水灾害是在下游水量明显减少、洪峰流量也不断减小的情况下发生的。即使是水量比较小的普通洪水,也能造成下游滩区大面积受淹、控导工程决口、桥梁被冲毁、房屋倒塌等严重灾害。小水致灾的形成机理主要是:河道游荡,引发“横河、斜河”;小水淤积,河床抬高,行洪能力下降;人与河床争地,造成滩区阻塞。
关键词:
小水致灾 游荡性河道 黄河下游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人权 梁杏 陈国金 龚树毅
在构造沉降、泥沙淤积及人工围堤的相互作用下,长江中游盆地地质环境系统分割为演变方向不同的两部分:堤外水域成为人工过饱盆地,堤内垸地成为人工饥饿盆地。因此,长江某些区段及洞庭湖洪水位抬升,垸地高程不断降低,洪涝渍害不断加剧。在系统分析基础上,初步提出了重建良性循环的人工—自然复合地质环境系统的思路与防洪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梅亚东 洪卫 王新才 纪昌明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也是我国洪涝灾害最严重地区之一。根据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要求,提出两个问题,一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区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如何使区内社会经济发展与洪涝灾害相协调,这属于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二是防洪减灾系统能否持久地发挥作用,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即防洪减灾系统可持续性评价问题。首先讨论了防洪减灾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的基本涵义,提出了可持续性评价的5个准则,即功能持久性、风险最低性、经济可行性、环境可承受性及社会可接受性;其次,以长江中游平原分蓄洪工程为例,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选择有效蓄洪量、蓄洪面积、围堤长度、耕地面积、区内人口、区内安全台面积等为...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锐
关于今年长江的洪水问题,报刊已发表了一些成灾原因的论述,多指出上游水土严重流失,中游蓄洪湖泊锐减等,乃关键所在;也有专家、院士认为,早修三峡就好了。9月4日的《南方周末》整版刊登记者专访《陆钦侃眼中的长江防洪》,导读标题为“天灾因素与人祸影响”;“1...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戴慎志 曹凯
近年来,我国城市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城市防洪排涝直接涉及城市安危和市民日常生活、生产。本文从寻找问题成因着手,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从而系统地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关键词:
城市防洪 城市排涝 问题成因 措施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建国
本文在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黄河下游高堤悬河的大系统治理方案 ,同时结合废黄河河道的开发利用 ,提出有利于我国中、东部地区黄河下游河段的综合治理方案
关键词:
黄河 治理 第四产业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