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3)
- 2023(1356)
- 2022(1018)
- 2021(722)
- 2019(1103)
- 2018(1063)
- 2017(1780)
- 2016(949)
- 2015(1049)
- 2014(995)
- 2013(1112)
- 2012(1272)
- 2011(1130)
- 2010(1157)
- 2009(1066)
- 2008(1082)
- 2007(1114)
- 2006(1121)
- 2005(1227)
- 2004(1041)
- 学科
- 济(5950)
- 经济(5941)
- 管理(5295)
- 环境(3854)
- 业(3609)
- 企(3085)
- 企业(3085)
- 学(2190)
- 划(2150)
- 中国(2008)
- 资源(1906)
- 规划(1839)
- 环境规划(1814)
- 发(1771)
- 农(1725)
- 方法(1676)
- 业经(1459)
- 地方(1458)
- 融(1377)
- 金融(1377)
- 银(1366)
- 银行(1363)
- 财(1361)
- 部门(1336)
- 门环(1332)
- 行(1323)
- 数学(1316)
- 数学方法(1287)
- 技术(1285)
- 制(1268)
- 机构
- 学院(18253)
- 大学(18199)
- 济(8010)
- 经济(7819)
- 研究(7046)
- 管理(6831)
- 中国(5707)
- 理学(5442)
- 理学院(5392)
- 管理学(5279)
- 管理学院(5253)
- 科学(4285)
- 财(4196)
- 京(4104)
- 所(3880)
- 农(3864)
- 江(3554)
- 研究所(3376)
- 中心(3112)
- 农业(2981)
- 省(2924)
- 财经(2883)
- 业大(2873)
- 北京(2775)
- 州(2579)
- 经(2526)
- 院(2458)
- 范(2360)
- 经济学(2320)
- 师范(2314)
共检索到33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尹洪滨 孙中武 潘伟志
用扫描电镜对索氏六须鲶受精早期精子入卵过程进行系统观察。结果显示 ,索氏六须鲶在受精后30~ 6 0s内完成精子入卵过程 ;在受精后 2min精子开始逐渐解体 ,直至受精后 15min左右 ,受精卵外精子全部解体。通过对精子和卵子的精孔管的测量判定索氏六须鲶受精方式为单精受精
关键词:
索氏六须鲶 受精 扫描电镜观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冷向军 李小勤 韦友传 吴世林 陆地 麻艳群 苏小英
进行了3个试验以考察饲料添加叶黄素对本地胡子鲶体色的影响。试验A比较了野生、半人工养殖、全人工养殖胡子鲶体色的差异,其皮肤叶黄素含量分别为8.01、4.64和1.61mg·kg-1鲜组织,肌肉叶黄素分别为2.06、1.83、0.96mg·kg-1鲜组织;试验B采用平均体重为52g的本地胡子鲶成鱼,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0、150、200mg·kg-1叶黄素,饲养6周后,成鱼皮肤叶黄素含量分别为1.07、5.88、7.02、7.81mg·kg-1鲜组织,肌肉叶黄素含量分别为0.64、1.35、1.81、1.86mg·kg-1鲜组织;试验C采用平均体重为3.2g的本地胡子鲶鱼种,在基础饲料中...
关键词:
胡子鲶 饲料 叶黄素 体色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马进 邬国民 胡红 罗建仁 陈焜慈 林国光
本文以肾脏为材料,用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斑点胡子鲶和革胡子鲶杂交子一代的染色体组型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杂交种为2n=55,为真杂种胡子鲶。
关键词:
斑点胡子鲶,革胡子鲶,染色体组型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史少奕 李小勤 冷向军 朱瑞俊 吴世林
通过在饲料中添加4种不同形式叶黄素考察其对杂交鲶(Silurus meridionalisChen×Silurus asotusLinnaeus)体色的影响。实验共分5个处理组,分别为基础饲料组(对照组)、添加普通叶黄素(以黄体素为主)200 mg/kg组、转化叶黄素(以玉米黄质为主)200 mg/kg组、包被普通叶黄素100 mg/kg组、包被转化叶黄素100 mg/kg组。以上述5种饲料分别饲喂平均体重为61 g的杂交鲶20 d。结果表明,各组生长指标无显著差异;各叶黄素添加组鱼体背部皮肤、腹部皮肤黄度值及皮肤、肌肉叶黄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普通叶黄素组背部皮肤、腹部皮肤...
关键词:
杂交鲶 体色 叶黄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唐燕平 刘桂华
锈色粒肩天牛是我国森林植物检疫一类重要的钻蛀性害虫 ,幼虫蛀入木质部后 ,一切防治手段较难奏效 ,准确掌握卵期预报是防治成败的关键。通过 1 997~ 1 999年恒温、变温饲养测定 ,2种方法统计计算 ,卵的发育起点温度C =1 2 2 9± 3 1 0或C =1 2 2 6± 0 81或C =1 2 0 2± 1 57;有效积温K =1 64 63± 3 2 1 2或K =1 74 67± 9 0 2或K =1 75 52± 1 6 3 0 ,理论表达式为Y =1 2 2 9± 1 64 4 2X、r =0 .983 1 >r0 .0 1=0 .60 55或Y =1 ...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家豪 刘长琳 多吉欧珠 热旦 拉巴罗布 刘宝良 李杰 马强 卫育良 梁萌青 徐后国
亚东鲑(Salmo trutta fario)作为我国西藏亚东地区特色经济鱼类,目前已经实现规模化人工养殖。在亚东鲑人工繁育过程中存在不同颜色的卵(黄色和橘红色),且两种卵的质量在受精率、孵化率及仔鱼质量等方面表现不同。目前,对两种颜色卵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非常有限,尚未见报道。本实验旨在对亚东鲑人工养殖过程中两种不同颜色卵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和比较。试验样品来自西藏亚东县产业园亚东鲑繁育养殖基地。每种卵测定3个重复。结果显示,黄色卵粗蛋白和灰分含量显著低于橘红色卵,而粗脂肪和水分含量显著高于橘红色卵。黄色卵的饱和脂肪酸(SFA)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以及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显著低于橘红色卵,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尤其是C18:1n-9含量显著高于橘红色卵。必需氨基酸(EAA)总量,非必需氨基酸(NEAA)总量以及总氨基酸(TAA)在黄色卵略低于橘红色卵。而在EAA中,黄色卵的缬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组氨酸显著低于橘红色卵。黄色卵中蛋白质羰基和丙二醛含量高于橘红色卵,而α-维生素E和虾青素含量低于橘红色卵。综上所述,橘红色卵中有较高的蛋白质、部分必需氨基酸、DHA、α-维生素E和虾青素含量,而过氧化产物含量较低,这可能是橘红色卵质量优于黄色卵的部分原因。
关键词:
亚东鲑 卵 营养成分 脂肪酸 氨基酸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鞠志萍
本文从GDP的涵义、作用出发,系统阐述了绿色GDP的涵义,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并提出其核算的难点及对策,力图建立起我国完整的绿色GDP核算体系。
关键词:
绿色GDP 核算 对策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海峰 冯艳微 刘相全 姜绪 韦秀梅 刘佳乐 江海林
随机选取100只经过480 d养殖的3♀×10♂绿卵全同胞家系子一代(F1)的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幼鲍为实验材料,进行雌雄、卵色分类后,测量所有样本总重、壳长、壳宽等生长指标,并测定不同卵色幼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氢酶(cat)和溶菌酶(lZM)的活性,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显示,在生长方面,不同卵色幼鲍的各生长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但绿卵幼鲍的各生长指标均高于其他3种卵色;在免疫酶活性方面,4种卵色幼鲍在sod和cat活性上无显著差异(P>0.05),绿卵幼...
关键词:
皱纹盘鲍 卵色 生长 免疫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毛贤 姜卫国 潘金培
对CB抑制合浦珠母贝受精卵 (3n♀× 2n ,2n× 2n)第一极体释放的染色体分离行为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 ,CB抑制第一极体改变了正常的染色体分离行为 ,在第二次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了多极分离 ,主要有二极分离 (2 8.6 7% )、三极分离 (40 .5 6 % )及四极分离 (2 3.78% )三种模式 ,不能确定的占 6 .99%。均等的二极分离可能导致四倍体的产生 ,而部分四极分离也能产生四倍体 ,三极分离主要产生非整倍体。未处理组的染色体仍按正常的二极形式进行分离 ,释放两个极体 ,但两极的染色体数目通常存在极大差异 ,导致大量的非整倍体产生。二倍体组 (抑制第一极体 ...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周丽青 杨爱国 刘志鸿 王清印
用钼蓝比色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两种颜色的卵子及其早期胚胎中磷脂含量和核酸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橘红色卵子的RNA含量较浅黄色的略高,而两种颜色卵子的DNA含量却非常相似;在2细胞期,高受精率的受精卵其RNA量迅速增加,DNA和磷脂含量变化不大,但低受精率的受精卵相对未受精卵而言,其DNA、RNA和磷脂含量略有降低;在32~64细胞期,受精率高的胚胎中DNA和磷脂含量增加幅度大,RNA基本保持恒定。磷脂含量与卵子或胚胎的颜色可能有关,核酸、磷脂含量的变化与受精率高低有关。本实验旨为鉴定扇贝卵子的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栉孔扇贝 卵 早期胚胎 磷脂 核酸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苏建明 章怀云 肖调义 张学文 陈韬 苏建通 王跃智
通过体外重组,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编码序列克隆到鲤鱼肌动蛋白基因启动子下游,构建成能在鱼体内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分子。用限制性内切酶PvuI酶切线性化后,通过显微注射法导入金鱼受精卵内,在转化后48h,可观察到绿色荧光,经PCR初步筛选后,对显阳性个体进行Southern杂交检测,结果表明,转化个体表现出较强的杂交信号。这说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能在金鱼体内整合、表达。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重组 金鱼 表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