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48)
2023(9035)
2022(7548)
2021(7110)
2020(5670)
2019(12737)
2018(12467)
2017(21726)
2016(12243)
2015(13632)
2014(13665)
2013(12894)
2012(11936)
2011(10838)
2010(11364)
2009(10175)
2008(9830)
2007(9316)
2006(8505)
2005(7651)
作者
(32531)
(28059)
(27208)
(26065)
(17108)
(13381)
(12104)
(10537)
(10535)
(9951)
(9344)
(9303)
(8827)
(8597)
(8364)
(8314)
(8313)
(7946)
(7931)
(7891)
(7281)
(6895)
(6675)
(6666)
(6587)
(6388)
(6244)
(6094)
(5699)
(5675)
学科
(48412)
(48087)
(44231)
经济(44185)
管理(34431)
农业(32362)
(27813)
企业(27813)
业经(18768)
技术(18202)
中国(15278)
农业经济(12344)
(11489)
地方(11381)
技术管理(11373)
方法(11307)
(10296)
理论(9936)
教育(9702)
(9457)
农村(9440)
数学(9319)
(9312)
数学方法(9173)
教学(8878)
发展(8824)
(8791)
(8518)
(8485)
(7941)
机构
学院(170815)
大学(155103)
(65773)
管理(64845)
经济(64222)
理学(55357)
理学院(54875)
管理学(54057)
管理学院(53753)
研究(53346)
(46609)
中国(42029)
农业(34790)
(32116)
科学(30861)
(30284)
业大(30028)
(28114)
中心(26796)
(25924)
技术(25392)
职业(24769)
(23793)
(23379)
师范(23217)
研究所(22933)
农业大学(21016)
财经(21012)
(20862)
经济管理(20640)
基金
项目(108435)
研究(90483)
科学(86600)
基金(72963)
(61746)
国家(60925)
社会(55048)
科学基金(53374)
社会科(51507)
社会科学(51498)
(50133)
教育(44334)
编号(41624)
基金项目(39108)
(38657)
成果(32323)
自然(31349)
自然科(30688)
自然科学(30683)
自然科学基金(30179)
课题(30171)
(29155)
(27959)
资助(27063)
创新(26061)
(25785)
(25767)
重点(24483)
规划(23495)
(23414)
期刊
(85655)
经济(85655)
(54517)
研究(50068)
中国(49351)
农业(36899)
教育(35723)
管理(22977)
科学(22661)
学报(22510)
业经(22404)
技术(21816)
(19854)
大学(19034)
(18735)
金融(18735)
学学(17587)
(17282)
职业(15206)
农业经济(14548)
农村(14273)
(14273)
问题(11732)
科技(10891)
(10728)
论坛(10728)
(10498)
经济研究(9835)
技术教育(9800)
职业技术(9800)
共检索到271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加权  陈红娟  胡永盛  
随着我国农村电商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型,"双创"人才匮乏问题成为阻碍行业发展的瓶颈。然而因为缺乏产教融合基础,致使政、行、校、企等利益相关方各自发力,实施分散化、碎片化、临时性培训为主的应急之举,收效甚微。高职院校肩负着为乡村振兴战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大使命,且具有规模化、规范化、系统化培养人才的优势,但却存在教师实践经验不足、课程体系与实践平台缺失等问题,不能满足农村电商"双创"人才高水平、高质量的培养要求。因此,高职院校承担培养农村电商"双创"人才的主体责任,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合作,产教共建育人共同体、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平台,是从根本上破解难题的必由之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丽霞  吴国峰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深化改革教学方法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本文从人才培养的高度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多维度思考,并提出设计构建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调整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开发专业师资团队、培育校园双创文化,校内校外制度效能协同保障,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元俊  
高职学院能否办出特色,关键在于其拥有较多的“双师型”专业教师。而提升一所学院师资力量的办法较多,笔者从更新用人观念、拓宽师资来源和善用政策导向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解决双师型教师短缺的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邵文红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本文从分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和特点入手,提出了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素,对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师资队伍与实训建设、质量监控与教学管理等进行了研究,并针对该模式的具体落实,从建立教学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陆建洪  
随着高职院校的生源减少、办学综合竞争的重新定位以及人才培养评估的重心转移等问题的出现,高职院校必须以校企合作为载体,大力加强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积极实践专业结构设置、课程资源整合、教学队伍建设和管理机制创新等改革举措,确保办学综合竞争实力的提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洪列平  
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本文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内涵的分析,提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冬梅  
农村电商集群发展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通过发挥集群效应带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电商的迅猛发展离不开电商人才的支持,而电商人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电商集群发展的主要瓶颈。为此,应结合当前我国农村电商集群发展的现实情况,创新电商人才合作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城市与农村合作等形式为农村电商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姜华斌  任修霞  
农村流通类人才培养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困境,如招生相对较冷、对口就业率低、专业建设经费少以及校企合作不够紧密,等等。文章对这一系列的困境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认知主体理解偏差;专业知识技能针对性较弱;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较低以及学校专业特色不突出,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要以招生宣传、市场调研、深化校企合作以及多元筹资等方式来应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磊  
高等学校要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关键是要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我国的教育实际,高师院校宜采取以通才教育为基础、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专业教育培养模式,并通过提升教师素质、优化课程结构、革新教学方法、充实办学条件等措施加以落实。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钱俊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村电商发展创造了重大机遇,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各大电商和物流公司纷纷在农村地区进行尝试和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农村电商人才缺乏成为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农村电商的发展与人才培养应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结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来寻求突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红松  
招商队伍是招商引资的主力军,招商人才也是招商引资能否成功的关键。文章针对现阶段政府招商引资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招商引资人才培养意识、缺乏招商引资人才培养战略和缺乏招商引资人才培养力量,从紧盯人才项目落地、创新载体有序运作和校地合作嫁接资源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小娟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规律性,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应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主动与政府、行业、企业深度融合,从专业设置、办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队伍、人才评价等方面深化改革,制订切实可行的有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为社会培养一批理论基础较好、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伟  
随着绿色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应的人才需求不断增长。通过对我国绿色建筑人才发展的现状分析,阐述建筑类高职院校培养绿色建筑人才的使命和优势,并从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专业设置的调整、课程体系的更新、师资培养、绿色校园建设等角度探讨建筑类高职院校培养绿色建筑人才的做法和思考,从而顺应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促进建设类高职院校的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贤政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基本形成了两个转换与替代:一是用人才培养方案替代原有的教学计划;二是用课程标准替代原有的教学大纲。借鉴国家示范院校专业建设的先行经验,认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是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重构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转变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