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89)
2023(6818)
2022(5119)
2021(4631)
2020(3709)
2019(8084)
2018(8201)
2017(14205)
2016(8556)
2015(10345)
2014(11079)
2013(9798)
2012(8722)
2011(7805)
2010(8014)
2009(6777)
2008(6550)
2007(6150)
2006(5684)
2005(5522)
作者
(25310)
(20950)
(20882)
(20130)
(13286)
(9916)
(9584)
(8200)
(8058)
(7714)
(7172)
(7111)
(7089)
(6886)
(6655)
(6639)
(6446)
(6389)
(6280)
(6081)
(5737)
(5358)
(5300)
(5051)
(4815)
(4808)
(4767)
(4673)
(4461)
(4307)
学科
(30302)
经济(30276)
管理(24589)
(24447)
(19323)
企业(19323)
技术(14273)
中国(12565)
(10842)
教学(9969)
理论(9919)
方法(9692)
业经(8587)
教育(8171)
数学(7775)
数学方法(7653)
农业(7628)
(6852)
技术管理(6681)
学法(6540)
教学法(6540)
地方(6309)
(5980)
学理(5812)
学理论(5812)
(5740)
(5431)
(5375)
产业(5367)
发展(5075)
机构
学院(123423)
大学(115292)
(42502)
研究(41865)
经济(41294)
管理(40474)
理学(33440)
理学院(33067)
管理学(32231)
管理学院(32027)
中国(29502)
科学(26626)
(26562)
技术(24310)
(22039)
(21732)
(21667)
职业(21413)
研究所(19628)
中心(18810)
业大(18743)
(18507)
(18431)
师范(18273)
(17318)
北京(16983)
农业(16804)
技术学院(16091)
职业技术(15534)
(15183)
基金
项目(78770)
研究(63057)
科学(60978)
基金(50892)
(44531)
国家(44108)
科学基金(37211)
(35706)
社会(35161)
教育(33885)
社会科(33122)
社会科学(33112)
编号(29165)
(28937)
基金项目(26586)
成果(23092)
自然(22997)
课题(22565)
自然科(22482)
自然科学(22477)
自然科学基金(22053)
资助(20180)
(19358)
重点(19267)
(18191)
(17915)
创新(16603)
规划(16548)
项目编号(16398)
(16379)
期刊
(50908)
经济(50908)
研究(36768)
中国(35457)
教育(33007)
技术(21245)
(20785)
学报(19419)
科学(17452)
管理(17134)
大学(14919)
职业(14894)
(14285)
农业(14277)
学学(13528)
(9980)
论坛(9980)
技术教育(9890)
职业技术(9890)
职业技术教育(9890)
(9435)
金融(9435)
业经(8456)
(8063)
图书(7761)
科技(7651)
技术经济(7596)
经济研究(7520)
财经(7130)
问题(6696)
共检索到195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强  
通过专业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建设,细化落实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等诸要素,对高职的教学观、人才素质观进行了分析,并介绍具体的工作做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利敏  杨悦梅  劳佳锋  
浙江作为传统制造业大省,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全面推进浙江智造。实现"浙江制造"转向"浙江智造",必须以高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支撑,急需面向基层、生产、建设、服务的高素质自动化技术技能人才。文章针对目前自动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不够精准、人才培养质量偏低、人才培养结构失衡、教学方式有待创新及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的现状,提出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完善专综结合的培养体系、创新产教融合的合作机制、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团队、建设合作共赢的实训基地、构建"1+X"育训协同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锋社  邓志辉  王金辉  赵利平  朱航科  舒蕾  胡建辉  魏康民  刘清  
本文介绍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实践"的整体情况,叙述了系统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理论依据,人才培养与人才培养体系,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系统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内涵与具体构成,成果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介绍了成果在校内的使用效果和校外的推广应用情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保华  刘敬平  卢杉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载体是专业。文章阐述了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人才需求、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并针对人才培养中的问题提出了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调整、专业教师培养、校企协作开发教学项目、"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等具体的对策与措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爱武  
高职本科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不是简单的"3+1",也不是应用本科的"转型",而是"全职业化"过程的本科层次的培养模式,文章就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实施等几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情况进行了阐述,以供兄弟院校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照香  刘哲  
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是在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分阶段、协同式"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佩秋  高芳  
制定系统完整、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中高职衔接工作的核心,而政策支持、多方参与,目标明确、层级清晰,能力递进、整体优化,合理设置、对点衔接则是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关键。以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为例,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从专业人才目标确定、课程体系设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设计等方面实践了中高职衔接"2+3"人才培养,并提出在整体设计、分段培养模式下,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资源共享是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有效实施的保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益霖  高志宏  
本文介绍了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创新"企-校-企"三轴联动的人才培养体系,采取"找准需求定人才、校企合作建课程、工学结合育人才"等措施,构建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情况。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海艳  邵喜武  
高等院校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培养农业机械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开设此专业的高校也在不断进行着优化人才培养的积极探索。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该专业人才培养仍有许多与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分析了高等院校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各高校的实践探索,提出相应对策措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奎  成建生  高文忠  沈玲煜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西子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在推进"双主体"模式办学中探索了"分层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改革为例,在人才培养方案、师资、课程、基地、资源建设等方面与西子奥的斯企业开展"学校-校企-企业"主体递进式分类合作,构建"基础-专项-综合"素质、技能递进式课程体系,推进"师资-基地-教学"合作递进式资源建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超阳  刘德胜  陈晓伟  孙悦  
当今时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新的工业革命正在每天改变这个世界。新工科背景下,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培养,应该更加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对于当前培养方案的问题,如何结合地方高校实际,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无疑成为学院发展和专业进步的重大问题。立足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现状,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思政、形成性考核、实践环节进行模块化设计,紧跟工程认证要求,助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学生发展提供最强力的保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俊秀  马应魁  王瑾  殷培峰  李泉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主线,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2个平台、5个模块、3条主线的"253"课程体系,并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保证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伟文  葛惠民  
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已成为当前许多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文介绍了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及其途径,通过创新教育进教学计划、进课程,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融合、校内与校外融合,实现以规模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多途径、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连喜  荆宇  
农业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由编制依据、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岗位面向、职业行动领域、学习领域、课程标准等要素构成。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行业,融入企业,在校企贯通"4-1-1"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框架下,系统化设计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统筹规划实训基地建设。在实践过程中,深入开展"企业主修课",大力推行"双导师制",积极实施"创新创业学分制",注重知识运用能力考核。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顾京  
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过程中,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首要任务。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将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主线,围绕主线设置课程体系,并将顶岗实习作为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口。同时,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技术路线,使得各项工作得以有序进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