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87)
2023(6095)
2022(5328)
2021(5070)
2020(4304)
2019(9347)
2018(9080)
2017(15542)
2016(9110)
2015(10525)
2014(10113)
2013(9360)
2012(8752)
2011(7785)
2010(8440)
2009(7342)
2008(7129)
2007(6663)
2006(6083)
2005(5578)
作者
(24265)
(20065)
(19787)
(18964)
(12897)
(9717)
(9000)
(7746)
(7661)
(7489)
(6896)
(6786)
(6637)
(6589)
(6251)
(6172)
(6054)
(6024)
(5874)
(5862)
(5405)
(5032)
(4963)
(4809)
(4630)
(4612)
(4499)
(4464)
(4171)
(4163)
学科
管理(30270)
(30006)
(27280)
企业(27280)
(24604)
经济(24569)
技术(16260)
技术管理(11522)
中国(10904)
教育(10857)
理论(10156)
(9190)
教学(8875)
(8261)
业经(8044)
方法(7911)
(7671)
(6434)
银行(6413)
研究(6207)
(6115)
学法(5978)
教学法(5978)
地方(5896)
数学(5646)
(5645)
(5549)
制度(5547)
数学方法(5478)
农业(5353)
机构
学院(119097)
大学(112802)
管理(43356)
(41530)
经济(40166)
研究(38954)
理学(35847)
理学院(35458)
管理学(34821)
管理学院(34591)
中国(28099)
(24632)
(22935)
科学(21831)
技术(21338)
(21293)
职业(20548)
(18863)
中心(18199)
(18014)
(17522)
师范(17359)
研究所(16524)
(16472)
北京(15932)
财经(15449)
教育(15097)
技术学院(14935)
(14828)
职业技术(14778)
基金
项目(73329)
研究(61575)
科学(58546)
基金(47813)
(40366)
国家(39865)
社会(35527)
科学基金(35056)
(34326)
教育(33780)
社会科(33424)
社会科学(33417)
编号(27699)
(27349)
基金项目(24874)
成果(22894)
课题(22476)
(22381)
自然(21148)
自然科(20760)
自然科学(20754)
自然科学基金(20418)
创新(19621)
(19183)
资助(18311)
重点(17510)
规划(16897)
(16209)
项目编号(16125)
(15696)
期刊
(53241)
经济(53241)
研究(40810)
中国(39611)
教育(36454)
管理(20246)
技术(17388)
(17359)
(15075)
学报(14817)
科学(14276)
职业(14216)
(12573)
金融(12573)
大学(11961)
学学(10383)
(9802)
论坛(9802)
农业(9642)
技术教育(9047)
职业技术(9047)
职业技术教育(9047)
业经(8523)
科技(8487)
财经(7829)
图书(7802)
(7774)
经济研究(7331)
(6881)
技术经济(6633)
共检索到200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佳  
创新能力是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加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新的历史任务。阐述了创新的三个基本要素,即:知识、思维、实践;提出了注重研究过程、培养发散思维、设疑置问的教学方法和要构建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培凌  
创新型人才培养,有利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实现人才的个人价值观和人生观。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基地,应该自觉地肩负起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不断深入研究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玉  
培育高职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必须进行体制上的反思,让高职归位,传承文明、探索新知、创新文化、培育英才;其次,在教育理念上必须坚决反对反智主义教育观;再次,必须克服知识板块论和知识中心主义教育观的局限性,真正把大学看作一个探究的场所,而不是一个名利场、驯马场;再其次,必须克服过于专业化的培养模式,创设菜单式的自主成才培养模式,以激发学生的求学、求知和创新的激情;最后,必须改革现行高职内卷化的教学模式,提倡发散式的、开放式的、探索式的、启发式的和讨论式的教学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清香  平先秉  
分析高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本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区别及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提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实施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蒋学  
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之一。从科研管理部门角度出发,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研活动、结合科研项目、组建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等多种途径,将科技创新贯穿于高职教育始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勇  段保才  
本文通过分析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程类高职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小青  
学生的个性发展关乎学生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要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好奇心、想象力、挑战性、意志力、进取心等6个方面的创造性个性入手,认真分析和认识高职学生创造性个性特征中存在的矛盾和不足,努力克服社会教育观念、学校教育体制、家庭教育环境等3个方面对学生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现实制约性,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构建有利于实施创新个性培养的高职教育体系,切实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亚清  王文利  王怡然  
协同学是由德国著名物理学家H·哈肯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后期创建的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理论。它以突变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现代科学理论为基础,采用了统计学和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在汲取耗散结构理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完全不同性质的大量子系统是通过怎样的合作才在宏观尺度上产生空间、时间或功能结构的。协同学揭示了各种系统和现象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共同规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试运用协同学中开放与非平衡态、竞争与协同、序参量与伺服等观点,就如何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作一初步探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廖和平  高文华  王克喜  
界定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分析了当前制约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即创新文化氛围不够浓郁,培养方案不够科学规范,导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创新实训平台难以保障,论文评审答辩不够严谨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改进对策,主要包括:凸显创新文化培育,着力培养方案优化,加强导师团队建设,改善科研实训条件,严格论文评议环节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照云  
讨论了学术创新的一般形式;指出研究生要取得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应具备必要的学科前沿知识、研究方法知识、跨学科知识和研究论文写作知识;认为我国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不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知识结构的不合理;指出要提高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需要转变教育观念,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导师的指导作用,完善教育教学监控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宗文  
针对用人单位对高职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满意度调查反映,目前高职院校存在教学环境相对封闭、教学模式偏于守旧、课程体系尚欠合理、双师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结合用人单位意向,高职院校应建立以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以订单培养为媒介,以联合培养为形式的校企合作架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皮洪琴  
社会能力水平的高低于高职生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在加强对高职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其社会能力的培养。本文对高职生社会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尝试性地探讨,阐述了高职生社会能力的内涵、培养的必要性、培养的原则、培养的策略及其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新景  
文章针对高职教育所面临的困难,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劳动力市场要求,提出了加强高职生核心能力培养的发展思路,并通过有关概念的理论分析,对核心能力的培养思路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伍学雷  
在对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进行文献学习和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解析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五条有效策略,以期真正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就业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