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64)
2023(6781)
2022(5754)
2021(5499)
2020(4655)
2019(10539)
2018(10396)
2017(18890)
2016(11207)
2015(12758)
2014(13545)
2013(12439)
2012(11583)
2011(10431)
2010(10576)
2009(9221)
2008(9041)
2007(8531)
2006(7307)
2005(6664)
作者
(33362)
(27652)
(27184)
(26265)
(17392)
(13395)
(12592)
(10859)
(10557)
(10299)
(9456)
(9398)
(9143)
(8971)
(8807)
(8605)
(8481)
(8330)
(8154)
(7711)
(7241)
(6998)
(6747)
(6445)
(6416)
(6415)
(6183)
(6029)
(5987)
(5828)
学科
(35123)
经济(35066)
管理(30406)
(26084)
(22387)
企业(22387)
方法(15539)
数学(13222)
数学方法(12971)
中国(11308)
(11070)
(10826)
(10002)
理论(9762)
(9383)
(8155)
技术(7801)
业经(7539)
教育(7371)
(7312)
银行(7281)
教学(7276)
地方(7216)
(6985)
(6844)
金融(6837)
(6821)
财务(6794)
财务管理(6771)
企业财务(6494)
机构
学院(154585)
大学(147444)
研究(54080)
管理(51466)
(51168)
经济(49655)
理学(43368)
理学院(42773)
管理学(41731)
管理学院(41449)
中国(38566)
科学(36497)
(32787)
(30125)
(29056)
(26815)
研究所(26529)
技术(26159)
(25790)
业大(24900)
中心(24378)
农业(23792)
(23325)
师范(23003)
职业(21455)
(20579)
北京(20505)
财经(20405)
(20001)
(18880)
基金
项目(102416)
科学(79351)
研究(76139)
基金(69156)
(61790)
国家(61204)
科学基金(50869)
(44426)
社会(43403)
社会科(40921)
社会科学(40906)
教育(39489)
(37588)
基金项目(35890)
自然(33496)
编号(33093)
自然科(32752)
自然科学(32734)
自然科学基金(32117)
资助(29078)
成果(27977)
课题(25992)
重点(24496)
(22065)
(21987)
(21366)
(21313)
(21043)
计划(20087)
创新(19787)
期刊
(58056)
经济(58056)
研究(44328)
中国(38910)
教育(33599)
学报(29335)
(26802)
科学(24086)
(22336)
大学(21153)
学学(19853)
管理(18988)
技术(17987)
农业(17765)
职业(13668)
(13193)
金融(13193)
财经(10317)
(9700)
业经(9521)
经济研究(9091)
(9034)
论坛(9034)
(8913)
技术教育(8750)
职业技术(8750)
职业技术教育(8750)
(8033)
业大(7783)
科技(7643)
共检索到235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劳旺梅  
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现状的分析,阐述了构建激励性评价体系的目的,提出了激励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激励性评价体系的内容,并对评价体系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激励性评价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妍  倪文  陈华婕  
以国内外大学对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现状为例,结合高职院校教学及对教师绩效考核的特点,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职教师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该类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同时对教师绩效考核体系进行科学设计。从素质能力考核、行为过程考核和成果考核三个方进行多层次评价,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功效系数法别对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得出高职教师绩效考核的综合评价结果。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马羽安  
本文分析了当前的网络教育教师激励方式的弊端,从教师的需求出发,提出构建以新型的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情感激励和制度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有效的网络教育教师激励体系,以期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提高网络教育竞争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忠  
高职院校应利用自身特点和优势,在提高优秀教材选用的基础上,着力建设具有区域特色或专业优势的自编校本教材,让校本教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本文通过分析部分高职院校教材现状及校本教材建设目标,探讨如何构建高职校本教材建设激励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傅红霞  
将场域理论应用到高职院校激励机制的研究,目前来说还是比较少的。应该说人们对场域理论的理解是一个不断明晰和深化的过程,其中将场域理论应用到激励机制的研究上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文章结合场域理论的基本内容,对高职院校的场域进行定位和分析,同时对高职院校场域教师激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探讨,最后文章基于场域理论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闾四文  
高职教师的教学评价对于提高教师的素质和促进教师的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作用,目前主要的教师评估方式有系领导评价、学生评价、同事评教和学校的专门机构评教四种方式,但是这四种评教的方式具有优点的同时也具有许多问题。我国的高职教师评价存在着评价内容过窄、评价形式过时和评价指标不合理的问题,这就导致了我国高职教师的评价往往会流于形式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对高职教师的评价进行改革。提出了三种改革方法,分别是对教师的考核应以学生为重点、采取"问责制"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改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金叶  常永亮  
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国内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对民营企业薪酬激励效果评价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主要是对民营企业各层次员工进行定性评价,定量化评价较少,且定量化评价主要集中于对管理人员薪酬激励的分析。本文主要思路是:以民营企业为考察基础,构建民营企业薪酬激励效果评价体系,并使这种评价体系能够适用于各层次员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丁佩芬  
新形势下高职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所包含的核心内容与国家或地方政府所要求的高职院校建设目标存在较大差距甚至相背离。文章在分析目前高职教师绩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形势下构建高职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核心理念,即在指导思想上,围绕学校的顶层设计以及发展目标,确立教师需具备的职业胜任素养,做到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在行动上,做到"四个看重":教育教学评价上看重专业或职业辅导和实践教学效果;纵向科研评价上,看重成果的应用转化或成果的凝练积累度;横向科研评价上应看重技术的应用效益或推广影响力;在社会服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宁  
企业兼职教师作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院校也越来越重视对其的考核评价与管理。目前高职院校对兼职教师的考核评价存在着随意性大、标准混乱、教学难以监控等问题。建议通过制定约束政策、规范考评细则、专项经费拨款等策略,重构并保障实施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改善考评不力的现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田延  王蓉  姚文涛  
1.改革教研领域的权力本位,打破行政垄断。建立公平的财政经费投入规则,确保教学项目、成果评选和教师培训的财政支持向不担任行政管理职务、且专业教学能力强的一线教师倾斜;坚持结果竞争原则,建立对研究成果彻底负责机制,让教研单位和研究人员承担项目风险,有效保证教研项目评选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小惠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能力,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从而促进高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阐述了高职生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讨论了高职院校学生能力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对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任春晓  沈伟  李斌  刘继安  张杰  
以激励性制度体系激发大学师生员工的创新活力是提高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的关键。本文基于对制度激励在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中作用的分析,论证以制度激励为核心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可以有效激发个体的创新活力,系统提升组织的创新能力,并养成对于创新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创新文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韩树杰  
组织激励是本刊长期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例如,我们曾经以专题的形式组织过对长效激励、认可激励、合伙人制度等问题的讨论。在事业单位改革的大潮下,如何构建既适应现实特色、又符合未来趋势的更有效的事业单位激励体系,成为改革的一个核心命题。在这样的背影下,本期专题以一家科研事业单位研究所为样本,通过该研究所人力资源团队的详细解剖分析,展现了该研究所在激励体系构建方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雷  
传统观念认为组织公民行为完全出于利他动机,不能纳入组织的正式奖励体系。本文从公民行为的动机理论研究角度,揭示了公民行为与职务行为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和模糊性,同时也揭示了公民行为的工具性动机。在此基础上,建议企业从物质激励、工作激励、晋升激励、文化激励这四个方面建立正式的奖励体系,积极诱导公民行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亚东  赵希男  
激励包括刚性激励和柔性激励,它们是对立统一,密不可分的。本文分析了有效的激励模式——刚柔并济,即在刚性激励的基础上,用柔性激励对其补充和完善,对激励效果进行升华。本文较科学、严谨地构建了激励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