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5)
2023(1999)
2022(1626)
2021(1552)
2020(1251)
2019(2911)
2018(2744)
2017(4584)
2016(2929)
2015(3825)
2014(4202)
2013(3784)
2012(3692)
2011(3228)
2010(3430)
2009(2679)
2008(2642)
2007(2784)
2006(2590)
2005(2155)
作者
(7880)
(6391)
(6210)
(6171)
(4025)
(3007)
(2977)
(2671)
(2564)
(2363)
(2261)
(2177)
(2151)
(2090)
(2084)
(2059)
(1977)
(1939)
(1893)
(1884)
(1859)
(1664)
(1630)
(1575)
(1574)
(1549)
(1541)
(1403)
(1398)
(1371)
学科
(8625)
经济(8615)
管理(7047)
中国(5060)
教学(4124)
理论(4006)
地方(3897)
教育(3823)
学校(3801)
(3707)
(3639)
学法(2955)
教学法(2955)
(2798)
企业(2798)
业经(2662)
学理(2653)
学理论(2653)
技术(2618)
农业(2302)
(2212)
高等(2210)
(2109)
政治(1994)
职业(1968)
思想(1949)
(1936)
职业技术(1904)
思想政治(1893)
政治教育(1893)
机构
学院(39612)
大学(30878)
职业(14698)
技术(12585)
研究(12315)
职业技术(10847)
技术学院(10577)
(10261)
经济(9768)
管理(9756)
中国(9687)
(8750)
(8239)
科学(7337)
(7151)
理学(6802)
理学院(6695)
(6598)
管理学(6487)
管理学院(6425)
(6293)
(6045)
中心(5997)
师范(5991)
(5597)
教育(5587)
北京(5469)
(5366)
研究所(5234)
(4661)
基金
研究(20271)
项目(19561)
科学(14542)
教育(12586)
编号(11813)
(11063)
课题(10143)
成果(9614)
(9470)
基金(9388)
社会(9122)
(8420)
社会科(8296)
社会科学(8294)
(7271)
国家(7109)
规划(6334)
(6095)
项目编号(5894)
科学基金(5811)
研究成果(5643)
高职(5614)
建设(5512)
年度(5467)
(5463)
(5278)
重点(5183)
(5053)
主持(4991)
主持人(4918)
期刊
(17954)
经济(17954)
教育(17532)
中国(16175)
研究(13196)
职业(10154)
技术(9063)
技术教育(6523)
职业技术(6523)
职业技术教育(6523)
(5468)
(5385)
论坛(5385)
(5258)
图书(4794)
管理(4432)
(4117)
金融(4117)
学报(3888)
书馆(3862)
图书馆(3862)
职教(3628)
农业(3445)
科学(3246)
大学(3209)
业经(3083)
学学(2440)
问题(2191)
高等(2159)
财经(2117)
共检索到73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梁树星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风建设具有紧迫性、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特点。发生学风不正的原因很多,有学生的自身原因,学校原因,社会环境原因等多种方面,各学院学风不正的产生机理不尽相同,所以加强学风建设的方法和渠道也不尽相同,但从学风建设和管理的理念上都应该做到"疏"与"堵"相结合的方式。"疏"是"堵"的基础,"堵"是"疏"的手段,只"疏"不"堵"则没有力量,只"堵"不"疏",则物极必反,只强调某一方面都是片面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玉龙  
高职院校的学风具有同化育人功能,把握学风的客观性、差异性与包容性、发展性与局限性等特性,是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逻辑起点。缘于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等一些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任重道远。加强学风建设,高职院校要在巩固学生专业思想、提高规章制度的执行力、深入开展牵手教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等方面创新工作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闰土  
堵不如疏上古时候,华夏大地洪水滔天,尧帝任人治水,皆无功而返。大禹受命,一改此前只堵不疏的做法,决九川,浚细流,因势利导,遂使水流至海,大地展露。治水如此,制止一种不良社会现象也如此:堵不如疏。譬如这些年来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以地生财”,竞相出让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于建华  任心甫  王雪燕  
优良的学风是高职院校立校之本、发展之魂,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在学风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分析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论述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教风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毛尚华  
学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开展学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中学风状况的分析,提出了创建优良学风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龙华  
良好的班级学风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谈恋爱及缺乏追求等因素影响着高校班级学风。因此,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理想教育,在学习生活中培养大学生的能力,切实开展高校教学改革,转变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有效建设现代高校班级的学风,使大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杰  
建构优良学风是高职院校建设的应然命题。当前,高职院校的学风存在建设理念模糊、教学管理缺位,学生学习目标缺失、自我发展意识不强、纪律意识淡薄、自律性偏低、学习氛围不浓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有赖于通过建构制度文化管学风、全员参与育学风、科学管理促学风、就业导向强学风、产教融合助学风、特色活动浓学风的学风建设长效机制,使得高职院校的学风从根本上改观,优化育人环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竟玉  
通过对国内中西东部5所高职院校一千余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揭示了当前高职院校学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社会环境、教育政策、学校管理、教师教风和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了高职学风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就加强和改进高职学风建设提出针对性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宫峰  高晶  
学风问题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对学校求生存、创品牌、提高整体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几点思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郑家茂  潘晓卉  
学风是高校人才质量的重要标识,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学风问题的新特点及其产生原因,并从思想观念、基本养成、氛围熏陶、机制激活、教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尹燕萍  
学习风气是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方面的集中体现,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要树立三种观念,为学风建设提供思想基础;打造三个平台,为学风建设提供客观保证;理顺三层关系,把学风建设引向深入持久。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吴盼文  
该文从我国流动性过剩形成方式的全球性和体制性,表现形式的结构性和相对性分析入手,辩证看待流动性过剩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和积极作用,提出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应"疏"、"堵"并举,既要完善政策以提高围堵流动性的调控效果,也更要从转变政府职能、加快资本市场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加强疏导流动性的机制建设。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涛  
我校开展的建设、评选优良学风班活动要重在建设,在建设中重要的是形成一种积极的机制,调动学生和班集体的自身积极性,使每个班、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扎扎实实地进行不同层次的建设。本文介绍了自动化系科协怎样配合系里抓学风建设和评比,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对我校建设优良的学风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梁平  
本文对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介绍,重点分析导致高校学风滑坡的原因,提出了加强、改进高校学风建设的具体建议与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薛奋勇  
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学风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从学风调查和分析入手,对建设良好学风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