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92)
- 2023(12576)
- 2022(10618)
- 2021(10124)
- 2020(8253)
- 2019(19216)
- 2018(19330)
- 2017(35853)
- 2016(19860)
- 2015(22670)
- 2014(23223)
- 2013(21911)
- 2012(19821)
- 2011(17773)
- 2010(18276)
- 2009(16518)
- 2008(16164)
- 2007(14866)
- 2006(13039)
- 2005(11901)
- 学科
- 济(69839)
- 经济(69737)
- 管理(64867)
- 业(58845)
- 企(51552)
- 企业(51552)
- 方法(29517)
- 数学(25036)
- 数学方法(24413)
- 中国(20651)
- 财(20487)
- 农(19783)
- 技术(19695)
- 制(19064)
- 业经(17878)
- 理论(17209)
- 地方(14221)
- 体(13546)
- 教学(13222)
- 农业(12837)
- 学(12803)
- 银(12763)
- 银行(12745)
- 技术管理(12706)
- 教育(12673)
- 务(12661)
- 财务(12604)
- 财务管理(12562)
- 行(12091)
- 企业财务(11777)
- 机构
- 学院(272853)
- 大学(265490)
- 管理(102650)
- 济(100389)
- 经济(97702)
- 理学(87209)
- 理学院(86245)
- 管理学(84397)
- 管理学院(83866)
- 研究(82503)
- 中国(64166)
- 京(56801)
- 财(51381)
- 科学(49231)
- 江(45155)
- 所(40079)
- 中心(39296)
- 财经(39067)
- 范(37806)
- 师范(37465)
- 农(36982)
- 业大(36232)
- 州(36173)
- 技术(36052)
- 北京(35809)
- 研究所(35402)
- 经(34981)
- 职业(31313)
- 院(30383)
- 经济学(29696)
- 基金
- 项目(174090)
- 科学(137614)
- 研究(135825)
- 基金(120889)
- 家(102642)
- 国家(101654)
- 科学基金(89067)
- 社会(82215)
- 社会科(77645)
- 社会科学(77628)
- 省(73514)
- 教育(67754)
- 基金项目(63797)
- 划(59861)
- 编号(58645)
- 自然(56376)
- 自然科(55108)
- 自然科学(55098)
- 自然科学基金(54085)
- 资助(49319)
- 成果(48496)
- 课题(43053)
- 创(41203)
- 重点(39495)
- 部(37662)
- 创新(37550)
- 发(37033)
- 制(36682)
- 年(36152)
- 项目编号(35333)
- 期刊
- 济(119208)
- 经济(119208)
- 研究(83094)
- 中国(66190)
- 教育(49893)
- 财(43484)
- 管理(43022)
- 学报(35287)
- 农(34341)
- 科学(33919)
- 技术(32696)
- 大学(28569)
- 学学(25947)
- 融(24861)
- 金融(24861)
- 农业(22667)
- 业经(20356)
- 财经(19261)
- 职业(18397)
- 经济研究(17415)
- 经(16630)
- 图书(15074)
- 问题(14862)
- 坛(14732)
- 论坛(14732)
- 科技(14575)
- 技术经济(13769)
- 财会(12791)
- 策(12647)
- 业(12461)
共检索到422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东君
创新实践教育是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创新团队建设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补充,是向社会输送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摇篮,高职院校只有切实结合自身的实际,把创新实践教育作为教改的突破口,真正融入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才能真正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
培养模式 创新实践 创新团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刚 邹吉权
对《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高职教育目标定位进行详细解读,同时提出高职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即强调技术、注重技能、关注创新、兼顾人文、综合发展。同时,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对高职教育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进行了详细剖析。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技术技能 人才培养 途径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萍
现代模具制造工是掌握多种先进技术于一身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是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都较高的专门人才,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应是以现代模具制造工职业岗位能力为依据,科学设计五年一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活动顺序,突出实践、实用、实效,以达成学生综合素质高、知识能裂变、技能可聚合、发展有后劲的人才培养效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武燕 熊莎莎
研发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目的在于:一是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教学效果;二是强化和体现教学内容与生产工艺、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零距离"对接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其研发的主要流程包括:恰当遴选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框架结构、精心编制软件脚本、认真搜集制作素材、精致进行软件合成、重视软件试用调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伟萍 李敏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文章以中职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为例,通过近七年探索和实践"产教融合"的"0.5+2+4"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由此得出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启示。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培养模式 实践 启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军利
本文探讨模具专业"四岗递阶、知训融合、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见岗、跟岗、轮岗和顶岗为阶段,采用岗位能力"倒推"机制确定各阶段的培养目标和内容,以知识学习和实践训练相融合为手段,以教学做一体化为措施,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提升了专业办学水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孟洪武 李广平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在高职办学中的优势越来越凸显出来,其集团的有效运转有力诠释着职业教育的本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需要,是学校提高办学水平的需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职业教育集团创建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才。文章以职业教育集团为依托,浅谈"一体两翼"的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以校企合作为主体,以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为两翼。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职教集团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赖华清 杨桂府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切入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实现工学结合,必须构建适合这一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在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考核评价体系、管理机制等方面与之相匹配。在深入研究高职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探讨了高职模具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模式的方法和效果,阐述了对工学结合模式实践的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模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宁 盛定高 徐善状 刘永利 何时剑 喻步贤 杨新春
本研究针对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引企入校、联合申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共建工程研发中心、共建生产和实训基地等形式,校企双方以教学、生产、科研的合作项目为平台,在合作机制建立、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构建、实训条件建设、教学内容改革、师资互聘互用等多方面进行了实践,在校企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兄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周期越来越短、产品更新越来越快,社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日趋增加。创新是当代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主题,实施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国际金融危机也进一步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创新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婷 宋兴明
造就创新人才、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已成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与核心。在这个进程中,我们不能不高度关注女性人才,特别是女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据调查,目前,我国两院中女院士仅占5.6%,在国家"863计划"专家组中没有女性成员,"973计划"选聘的首席科学家中女性仅占4.6%。要改变我国高素质女性人才和女性创新人才更为紧缺的现状,如何根据女性创新人才成长规律,构建女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界,尤其是女子院校要着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洪志
在校企深度融合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从理顺学生、学校、企业3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论述现代学徒制的概念及内涵;从解决人才培养质量、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实现中职生"零距离"就业3个层面阐述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的必要性。同时,以学校模具专业开展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做法为案例,详细介绍了具体的工作流程、取得的成效以及所面临的困难。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模具专业 成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牛全峰 陈玉平 杨学智 丁泉清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以职业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明确专业定位;以项目任务为主线,确立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课程教学;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过程包括: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确定职业核心能力、设置专业系列课程、设置综合实训项目、确定顶岗实习要求。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阎群 李擎 李希胜 崔家瑞 栗辉
该文分析了智能制造挑战赛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优势;结合智能制造挑战赛的经验,提出了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健全激励机制,加强实验平台建设,加强学生宣传、培训指导工作,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构建赛后总结机制等一系列具体措施,以便更好地保障智能制造挑战赛顺利进行,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玉蓉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模具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有着自己的特点。本文论述了学院与行业企业在共议专业设置、共订课程体系、共管培养过程、共建师资队伍、共享教育资源、共融校企文化等方面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
模具专业 “订单式” 高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