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79)
- 2023(12847)
- 2022(11130)
- 2021(10797)
- 2020(8816)
- 2019(20656)
- 2018(20804)
- 2017(38201)
- 2016(22240)
- 2015(25006)
- 2014(25522)
- 2013(24226)
- 2012(22261)
- 2011(20120)
- 2010(20181)
- 2009(17657)
- 2008(17345)
- 2007(15347)
- 2006(13297)
- 2005(11721)
- 学科
- 济(73960)
- 经济(73875)
- 管理(57604)
- 业(53463)
- 企(44935)
- 企业(44935)
- 方法(36592)
- 数学(31518)
- 数学方法(30977)
- 中国(24900)
- 教育(24210)
- 学(20827)
- 农(19710)
- 财(19681)
- 理论(19288)
- 业经(16310)
- 地方(14560)
- 技术(14048)
- 教学(13649)
- 制(13323)
- 农业(13060)
- 务(12965)
- 财务(12898)
- 财务管理(12872)
- 和(12456)
- 企业财务(12213)
- 贸(12110)
- 贸易(12104)
- 易(11736)
- 环境(11419)
- 机构
- 大学(303253)
- 学院(298709)
- 管理(112658)
- 济(103607)
- 研究(101818)
- 经济(100816)
- 理学(97738)
- 理学院(96498)
- 管理学(94433)
- 管理学院(93868)
- 中国(68558)
- 京(67045)
- 科学(65802)
- 所(51804)
- 范(49449)
- 师范(49040)
- 财(48646)
- 农(48227)
- 研究所(47589)
- 业大(45789)
- 中心(44989)
- 江(44777)
- 北京(43143)
- 教育(40995)
- 师范大学(39923)
- 财经(39117)
- 技术(38080)
- 农业(37878)
- 院(37079)
- 州(36493)
- 基金
- 项目(205333)
- 科学(160857)
- 研究(154546)
- 基金(143667)
- 家(125398)
- 国家(124213)
- 科学基金(105473)
- 社会(91344)
- 社会科(86199)
- 社会科学(86174)
- 省(82722)
- 教育(79063)
- 基金项目(76068)
- 划(71434)
- 自然(69571)
- 自然科(67932)
- 自然科学(67915)
- 自然科学基金(66656)
- 编号(65699)
- 资助(59836)
- 成果(55834)
- 课题(48518)
- 重点(47253)
- 部(46110)
- 发(43668)
- 创(42754)
- 项目编号(40415)
- 教育部(39732)
- 年(39563)
- 创新(39514)
- 期刊
- 济(110492)
- 经济(110492)
- 研究(94382)
- 教育(69075)
- 中国(65347)
- 学报(50060)
- 科学(44228)
- 农(42837)
- 管理(40205)
- 大学(38188)
- 财(36514)
- 学学(34304)
- 技术(31255)
- 农业(30250)
- 融(20939)
- 金融(20939)
- 财经(18433)
- 图书(18049)
- 业经(17813)
- 职业(17808)
- 经济研究(16894)
- 经(15632)
- 业(15597)
- 科技(14477)
- 理论(14064)
- 问题(13966)
- 版(13928)
- 坛(13731)
- 论坛(13731)
- 技术经济(13459)
共检索到439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林 鲍洁 梁燕 樊月华
本文从高等教育精英化到大众化阶段对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分类方法,认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必须走多样化、分类发展的道路。应用性本科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本文同时也对应用性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在定位和规格两个层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高等教育分类 应用性本科教育 培养目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文辅相
我国本科教育目标应当作战略性调整——“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系统和规格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摘要文辅相“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系统和规格的研究”是我们承担的一项国家“八五”教育科学规划国家教委重点课题。经过5年的努力,这项研究现已告一段落。本课题研究把高等教育目标...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有声
工程教育历来是我国最受重视的高等教育组成之一,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是工程界和教育界人士十分关注的问题。“工程教育”究竟是培养科学家,还是培养工程师?这既涉及工程教育的定位,又涉及到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问题。本文从工程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了我国工程教育培养目标的变化与发展。
关键词:
工程教育 培养目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在教育体系自身建设与完善、满足中高职学生个体升学以及经济发展对高层次技能人才需求等多重压力和挑战下,发展本科及以上层次职业教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领域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教育政策语境中明确提出要发展应用技术大学。而什么是应用技术大学,应用技术大学与传统大学及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有什么区别?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确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鲍洁 梁燕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催生了应用性本科教育的发展,创新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实施质量工程、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北京联合大学自2003年提出"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宗旨以来,积极开展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在试点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以应用为导向,以学科为基础,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全面职业素质教育为重要方面"为特征的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学校应用性教育教学改革中推广。
关键词:
应用性本科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邵晓枫
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在确立培养目标的教育价值取向大方向上及培养目标的宏观培养方向上具有共同点,但由于它们在本质属性、教育价值取向的侧重点、教育目的及学生特点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其在培养目标的具体方向、培养人才的具体规格及培养目标的最终落脚点上的区别。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更为复杂,很难用一段话来作一个统一的表述。总体来讲,成人高等教育特别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以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为落脚点的特点是其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主要之处。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 普通高等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联翔 韩德静
人才不是物化的产品,满足企业用工需要不应成为高职教育的唯一目标。如何从人的发展、职业的延展和社会进步的角度出发,使受教育者的潜能得到开发、综合素质得到完善、建立起职业岗位的认同感和正确的人生目标,从而对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促进甚至引领的作用,才是高职人才培养所应具有的目标定位。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培养目标 人性化 职业延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明
高职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的就业导向的办学模式。高职教育是对人的培育,首先是培育学生精神的殿堂,要突出育人功能,破除功利主义的育人误区,克服培育出来的学生有知识技能、没有文化的现象。惟有如此,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和公民。
关键词:
高职 培养目标 反思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琳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研究属于理论范畴,在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作为现实问题加以研究,有着一定的现实需求和社会价值,它是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和前提条件。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学制制订的基本依据,但不是惟一的依据。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主要是由社会要素、教育要素、职业教育要素共同组成的一个综合表述,反映的是社会意识形态、教育形态、社会发展诸方面对所培养人的综合要求。当前研究中职培养目标,要反映出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提出的新要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夏建国
当前我国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在重新审视自身发展定位与人才培养方向时,提出举办“技术本科教育”。笔者基于人才分类理论对技术本科培养人才在整个人才频谱中的位置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当今中国政治、经济和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需求的分析,论述技术本科人才培养的必要性,进而提出“技术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
技术本科 人才分类 人才培养目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陆林 黄剑锋 张宏梅
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动力。中国旅游本科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在于准确定位和创新机制。本文提出了旅游本科教育创新发展的"1234"模式,即确立职业经理人后备人才的培养目标,遵循市场化和国际化的价值取向,坚持以案例教学为载体的理论教学、以实习实训为重点的实践教学和以职业训练为核心的第二课堂的"三驾马车"引领,加强学科基础体系、产学研合作体系、师资队伍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的支持保障,不断开创人才培养新局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长兰
基于现实考察,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在价值取向上过于趋向于工具性。这有悖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和时代发展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使命。基于生态文明视域,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必须摒弃单一的工具理性,实现价值理性的复归,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只有这样,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在具体实施中脚踏实地,克服浮躁和功利倾向,走向健康发展之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