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86)
2023(7402)
2022(6226)
2021(5715)
2020(4404)
2019(10156)
2018(10198)
2017(17951)
2016(10342)
2015(11754)
2014(12219)
2013(11910)
2012(11607)
2011(10876)
2010(11320)
2009(10132)
2008(10247)
2007(9586)
2006(8942)
2005(8634)
作者
(30878)
(25320)
(25310)
(24030)
(16352)
(12192)
(11655)
(9935)
(9798)
(9675)
(8721)
(8560)
(8525)
(8239)
(8076)
(7776)
(7631)
(7481)
(7437)
(7350)
(6776)
(6365)
(6198)
(6100)
(5941)
(5825)
(5718)
(5674)
(5358)
(5161)
学科
(45147)
经济(45095)
管理(25647)
(24197)
中国(19683)
地方(17947)
(17770)
企业(17770)
(14525)
业经(12204)
农业(10095)
(9953)
地方经济(9930)
教育(9571)
(9540)
银行(9527)
方法(9442)
(9286)
(9267)
(9245)
金融(9243)
理论(9202)
(8985)
(8919)
(7641)
贸易(7627)
技术(7500)
发展(7460)
(7428)
环境(7361)
机构
学院(147121)
大学(143918)
研究(56757)
(55488)
经济(53889)
管理(47446)
中国(43676)
理学(37728)
理学院(37137)
管理学(36405)
管理学院(36097)
(34022)
科学(33961)
(30014)
(28295)
(27426)
研究所(26262)
中心(25476)
(25429)
师范(25204)
(24951)
北京(23025)
(22416)
(20534)
(20456)
财经(20117)
教育(19944)
师范大学(19803)
技术(19733)
业大(19063)
基金
项目(81516)
研究(67041)
科学(62719)
基金(52408)
(44530)
国家(43960)
社会(38758)
社会科(36421)
社会科学(36413)
科学基金(36374)
(35481)
教育(32620)
编号(30300)
(29130)
成果(26950)
基金项目(26637)
(24779)
课题(23777)
资助(21348)
自然(20520)
发展(20348)
自然科(19941)
自然科学(19939)
(19936)
(19915)
自然科学基金(19530)
重点(19315)
(17370)
项目编号(17357)
规划(17287)
期刊
(79985)
经济(79985)
研究(56188)
中国(44548)
教育(35026)
(25468)
(22357)
学报(20273)
管理(20186)
科学(19049)
(18633)
金融(18633)
农业(17145)
技术(16337)
大学(15879)
业经(15182)
学学(13672)
经济研究(11752)
图书(10878)
问题(9974)
职业(9801)
财经(9757)
(9107)
论坛(9107)
(8751)
(8519)
书馆(8331)
图书馆(8331)
(8241)
商业(7554)
共检索到264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董立平  
当前,由于思想准备不足、理论研究滞后、政策引导不到位,全国高等学校出现了分类不清、定位不明、发展方向趋同的现象。正确定位的前提是科学的、恰当的分类。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来说,社会分工对高校培养人才类型的要求是高等学校类型划分、定位的最终依据。参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我国的高等学校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学术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高校和职业技术高校或是多科性或单科性的院校。高等学校的定位、特色,都要围绕提高质量这个中心任务,应加强各种类型高校的学科与专业建设,重视产学研相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傅林  胡显章  
高等学校的分类与定位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个人对高等教育服务的选择,也关系到高等学校社会职能的充分发挥以及自身可持续性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对教育资源公平合理的分配,但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分类、定位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统筹协调、以人为本,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南,它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提供了解决的思路。从科学发展观出发,我们可以重新思考高校的分类,并使各高校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获得可持续性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莫少群  
"211工程"建设的启动实施为高等学校明确自身发展定位提供了条件和机遇,并直接推动了高等学校办学目标的转型。经过15年的建设,高等学校的发展定位有了较大的提升,也相应地对"211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和更新的要求:一要注重推动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二要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提供支撑,三要为高等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提供条件等。就当前而言,迫切需要提高"211工程"建设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为高等学校的机制体制创新提供空间,推动高等学校发展目标的顺利转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亦工  邢长明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的生源人数逐年下滑。为此,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如何创新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围绕国家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的方针政策,本文总结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行业类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创新发展的优势,探索行业类高等学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创新发展的对策,提供了行业类高等学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创新发展的具体案例。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慧渊  徐枞巍  
作者在文中从如何确立学科建设规划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入手,阐述了学科建设规划的起点、学科建设规划的核心、学科建设规划的关键环节和学科建设规划的内容等问题。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梁家兴  
对高等学校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克服等靠思想,积极运作;各高校馆文献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基础;文献保障体系以网络为依托,围绕“211”重点学科,建设有中国高校特色的文献数据库;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关键;积极进行用户培训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段宝霞  
高等教育能使个人获得较高的经济和非经济收益,按照受益原则,接受高等教育者应交纳学费,确定高等学校学费标准是涉及政府、高校和学生及家庭利益的大事。高等学校学费标准应依据高等学校培养成本确定学费标准、依据居民收入水平确定学费标准、举行学费标准听证会、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资助制度等方面结合考察。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万荣  方红  冯维维  
高等学校有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校园绿化是高等学校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高等学校结构模式的分析,结合已建高等学校校园绿化的成功实例,提出了高等学校校园绿化应体现现代高等学校特点和校园文化特色,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高等学校校园环境,满足师生学习、活动、交流与休闲的需要的指导思想和以人为本、亲切宜人,体现特色、寓意于教,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以绿为主、注重造景,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设计原则,并阐述了高等学校校园分区绿化的设计思路。图2参5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刘燕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成本核算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理论界与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2005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了《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对高校人才培养成本核算作出了相关规定。笔者认为,在学校既定开支的基础上实施的学校成本核算固然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少白  吴宏鹏  刘永清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高等学校的综合发展与特色办学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高等学校办学综合化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高等学校办学规律的本质要求。办学特色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体现为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设置要分清层次和类型,办出特色和水平。不能因为推进办学特色而否定综合化的趋势,更不能认为是综合化导致了办学特色的迷失。办学特色是在学校发展与竞争中形成的,其关键在于尊重高等教育规律,尊重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真正立足于教育规律凝练学校的办学特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汪华  
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高等教育从关注量的扩大逐步转向注重质的提升。国家为了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高校适应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将建立许多科学、多样的评价体系。作为高等中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伟  
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自然历史选择。省域高等学校的分类发展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政策热点和实践焦点之一。从省域高等学校分类发展的政策逻辑看,在政策主体上,省域各部门往往多元共振,但不同省份的决策方式各异;在政策目标上,重在防治高等学校的恶性趋同、建立有序的高等学校体系;在政策工具上,重视淡化刚性规制、加强柔性引导。为了优化政策实践路径,省域高等学校的分类发展政策应紧扣省情需要,坚持自主创新,力防政策走样和反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耕  程德强  张玉龙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对非学历教育培训也越来越重视,其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非学历教育培训是认清新时代的新使命,服务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是促进教育公平、拓展普通高校教育功能的需要,是践行终身教育的需要。对我国高校的非学历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提出了我国高校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的具体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