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27)
2023(4633)
2022(3734)
2021(3950)
2020(3075)
2019(7252)
2018(7897)
2017(11735)
2016(8117)
2015(9740)
2014(10314)
2013(8911)
2012(8411)
2011(7918)
2010(8300)
2009(7030)
2008(7068)
2007(7017)
2006(6567)
2005(6214)
作者
(19607)
(15573)
(15571)
(15431)
(10122)
(7693)
(7585)
(6420)
(6389)
(6033)
(5529)
(5412)
(5256)
(5144)
(4980)
(4868)
(4834)
(4821)
(4741)
(4626)
(4537)
(4301)
(3966)
(3785)
(3697)
(3679)
(3645)
(3457)
(3365)
(3281)
学科
教育(21625)
管理(15594)
中国(13884)
(12885)
经济(12860)
图书(10369)
书馆(9832)
图书馆(9832)
理论(9578)
教学(9493)
(9259)
(8397)
(7736)
企业(7736)
工作(7400)
研究(5732)
学校(5508)
学法(5173)
教学法(5173)
(5101)
政治(4972)
(4960)
思想(4941)
(4815)
思想政治(4453)
政治教育(4453)
治教(4453)
德育(4421)
(4394)
(4356)
机构
大学(103319)
学院(94530)
研究(32941)
教育(30421)
(28069)
师范(27957)
管理(25446)
(24735)
师范大学(22271)
图书(21945)
(21738)
书馆(21389)
图书馆(21388)
经济(20474)
(20033)
中国(20006)
科学(19305)
理学(19219)
理学院(18804)
管理学(18072)
管理学院(17831)
职业(17620)
北京(17154)
技术(16830)
(16784)
(16427)
中心(14657)
(14299)
研究所(14270)
职业技术(12249)
基金
研究(49359)
项目(48238)
科学(36747)
教育(32805)
成果(28955)
编号(27608)
基金(25995)
社会(24440)
社会科(22433)
社会科学(22426)
课题(22053)
(21805)
(20421)
(19827)
(19601)
国家(19410)
项目编号(17477)
研究成果(16979)
科学基金(15302)
(15119)
规划(15016)
(13990)
(13647)
(12582)
(12551)
基金项目(12546)
阶段(12524)
年度(12426)
重点(11971)
阶段性(11574)
期刊
教育(58209)
研究(42824)
中国(36809)
(32383)
经济(32383)
图书(29117)
书馆(23707)
图书馆(23707)
职业(14531)
学报(13535)
技术(13296)
(13236)
(11346)
论坛(11346)
大学(11290)
技术教育(8939)
职业技术(8939)
职业技术教育(8939)
(8887)
管理(8568)
高等(8320)
科学(8041)
情报(7581)
成人(7309)
成人教育(7309)
高等教育(7073)
(6753)
金融(6753)
(6148)
学学(6072)
共检索到185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谢凤余  
本文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及有利条件,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多种形式。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朱红叶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机构。一个世纪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馆爱国主义教育成果显著,但当前也存在"六多六少"问题,制约、阻碍着教育的深化。在21世纪中华民族致力于实现伟大复兴的时代进程中,高校图书馆可从思想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媒介建设、内容建设方面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为培育一批又一批民族脊梁、实现民族复兴做出新贡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婉怡  
一直以来,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现途径主要有这么几种:一是在课堂中听教师讲述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二是参观革命博物馆、烈士陵园等后建设的综合性纪念馆;三是拜读书籍或观看影视作品,以自主性学习为主要表现方式;四是开展红色旅游。在这几种途径中,开展红色旅游是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比较好的形式之一。通过参与红色旅游的教育,可以使更多的革命前辈和先烈们可歌可泣的事迹被广大青年学生所熟知,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继承革命传统精神,抵制腐朽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林琳  
本文论述了把图书馆建设成为爱国主义基地的条件和途径 ,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高桂芬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市场经济下中国的巨大变化,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关系到我国的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的大问题。民族高校因其读者群体的特殊性,必须发挥民族高校图书馆的优势,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檀传宝  
<正>爱国主义教育在经验上看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业。但爱国主义教育在政治学、教育学意义上都是不容易完成的任务。从政治学意义上说,在民族国家存在还有其历史合理性的前提下,无论是国家虚无主义或是对国家特定形态的非批判性崇拜显然都是不可取的。但是,要处理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国家与社区、族群的关系,以及本国与世界的关系,又绝非政治生活中的易事。以国家认同为焦点,公民既要理性认识国家及其与世界的关系,也要辩证理解国家与族群、社区的关系。换言之,只有在
关键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正鸣  
关于研究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周正鸣军事院校的研究生作为承上启下的跨世纪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是未来国防科学事业的骨干力量。他们是否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自觉的奉献精神,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直接影响国防现代化的进程和军队科技事业的兴衰。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振锋  
全球化时代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大学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家利益观教育应当成为其中心任务之一。在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加速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家利益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都面临严峻的挑战,必须教育学生确立科学的国家利益观,并以之引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向,努力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平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 ,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地位、意义、内容及范围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论述 ,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远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小林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是新时代实现中华儿女大团结大联合的共同思想基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需要牢牢抓好爱国主义教育。高校青年学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文章探究如何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重点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阐释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哲学基础、鲜明主题、实践要求和当代本质,以增强当代大学生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理论自觉、思想自觉和实践自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施雪钢  张祎  
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是当代爱国主义的本质。制度自信是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坚实基础和充分依据。从充分发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主渠道作用、丰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载体、提升校园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活力、建立健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长效机制等方面入手,探索制度自信视角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对于强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主动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志忠   叶发保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立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举措。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法治轨道是提升教育实效和凝聚力量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多源流理论对分析爱国主义教育立法进程的动态机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研究发现:专门立法不足、法治化程度低、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实效不高、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带来的冲击和挑战等构成了问题源流;党和政府部门的指导意见、人大常委会委员和社会公众的建言献策、专家学者的专业建议形成了政策源流;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人民对高质量爱国主义教育及其法治化需求形成了政治源流。三源流两两反复互动、交汇耦合,开启了爱国主义教育立法的“政策之窗”,助推《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颁布实施,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闫闯  郑航  
社群主义立基于共同体,重视共善责任,主张国家优先于个人而存在,强调社群、集体及文化等对个人存在的影响。个体归属一定的政治社群,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根基,成员资格是国家认同的前提,是社群主义国家认同观的主要特征。社群主义崇尚爱国主义教育,将爱国视为公民教育不可或缺的美德,期望通过积极参与实践的教育方式,培养公民的爱国行为和爱国情操。不仅如此,社群主义还始终坚持一种拒绝中立形式、理智的爱国主义教育观。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贾怀勤  
爱国主义作为意识形态,它明确了现存国家政权的政治合法性,使它得到社会大多数成员的承认、尊重、支持。它是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团结凝聚、共同奋斗的精神支柱。国家是一个最大的社会共同体,对内超越了不同阶段、阶层、民族、种族等社会集团的局部利益,对外则代表本国的主权和利益。在现代错综复杂的社会条件下,唯有爱国主义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社会力量,找到在种种利益冲突中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某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丽荣  
中日两国由于受社会本位、整体主义以及国家主义的东方伦理的影响,两国都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和传统。但是两国的爱国教育思想还是有其各自民族的特色和差异。例如两国爱国教育的抽象性和具体性的不同;两国爱国教育的由远至近与由近至远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两国的爱国教育与民族危机的关系的差异,即日本的爱国教育的两面性,一方面既与振兴民族、富国强兵思想相关联,另一方面更显示出其强烈的军国主义的侵略性特征。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则往往是与救亡图存、摆脱被侵略奴役的悲惨命运相关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