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706)
2022(2461)
2021(2293)
2020(2032)
2019(4685)
2018(4692)
2017(9365)
2016(5153)
2015(6029)
2014(6204)
2013(6394)
2012(6269)
2011(5737)
2010(5888)
2009(5547)
2008(5720)
2007(5342)
2006(5194)
2005(5196)
2004(4732)
作者
(14870)
(11893)
(11876)
(11805)
(7958)
(5814)
(5760)
(4717)
(4703)
(4400)
(4302)
(4289)
(4112)
(3998)
(3958)
(3945)
(3761)
(3668)
(3624)
(3433)
(3217)
(3100)
(2942)
(2910)
(2884)
(2792)
(2782)
(2727)
(2555)
(2482)
学科
(19085)
经济(19054)
(16657)
银行(16512)
(15214)
(13574)
管理(12346)
(10580)
业务(10135)
(9887)
制度(9886)
(9244)
企业(9244)
银行制(8810)
(8752)
金融(8751)
方法(8634)
数学(7755)
数学方法(7678)
中国(6830)
(5482)
(4365)
地方(4345)
(3936)
理论(3852)
体制(3806)
税收(3688)
(3661)
业经(3575)
(3511)
机构
大学(70498)
学院(67332)
(30591)
中国(30413)
经济(29720)
研究(23987)
管理(23943)
(23096)
银行(22229)
(20625)
(19405)
理学(17963)
理学院(17771)
管理学(17572)
管理学院(17427)
(15631)
财经(13935)
中心(13808)
(13773)
(13485)
金融(13295)
人民(13064)
(12581)
(12192)
(11633)
国人(11429)
中国人(11364)
科学(11343)
中国人民(11208)
财经大学(10514)
基金
项目(33829)
研究(25975)
科学(25918)
基金(24609)
(20097)
国家(19916)
科学基金(17217)
社会(16554)
社会科(15807)
社会科学(15804)
教育(12560)
基金项目(12017)
(11966)
资助(11916)
编号(10517)
成果(10351)
(10253)
自然(10190)
自然科(9972)
自然科学(9970)
自然科学基金(9797)
(8177)
(7701)
课题(7664)
教育部(7508)
重点(7425)
人文(7005)
大学(6959)
项目编号(6901)
国家社会(6853)
期刊
(36597)
经济(36597)
(31933)
金融(31933)
研究(31375)
中国(19509)
(15831)
管理(9873)
(9298)
教育(8631)
学报(8462)
财经(7923)
科学(7543)
大学(6717)
(6716)
学学(5942)
国际(5853)
理论(5741)
经济研究(5656)
技术(5485)
实践(5282)
(5282)
图书(5138)
农村(5031)
(5031)
会计(4818)
(4709)
问题(4605)
(4406)
论坛(4406)
共检索到139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磊  
2003年1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负责人在北京签署合作备忘录,中央政府批准从2004年1月1日开始,香港持牌银行可正式开办有关的个人人民币业务。各界人士普遍认为在香港开放个人人民币业务,无论对香港还是中国内地,都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双赢”合作。本文通过分析该制度安排对参与各方的积极意义和存在的一些潜在风险。认为这一制度安排对我们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促进它的积极影响和控制可能的风险方面,我们还有大量的研究工作要做。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晓刚  
从2004年2月25日起,香港银行正式办理个人人民币业务。该文从不同的侧面分析了此项举措对两地的影响,认为香港银行的短期获利不大,但长期利益不容忽视;香港的零售业是最大的赢家;短期内部分港币存款兑换为人民币将不可避免;内地银行的银行卡业务有可能遭遇一定的冲击,特别是信用卡业务;人民币利率和汇率所受影响很小;反洗钱工作压力巨大。从长远来看,香港建成人民币离岸中心的趋势不可改变,而此项措施的出台使香港向此目标迈出了重大的一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春广  
对香港银行业开放个人人民币业务是中港经济合作的重大举措,对两地经济、金融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上述两个方面出发,对其重要意义作了深入翔实的分析,并结合中港两地的体制和制度差异,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该项业务的开展对未来两地金融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巴曙松  
香港市场上人民币流通的规模变化,对于人民币业务开办的风险评估结论具有明显的影响。在渐进式的离岸业务推进模式下,当前可能会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形成监管的模糊地带,但是总体上不会形成明显的风险隐患。通常而言离岸业务对于信息披露的要求较低,因而应当加强内地与香港的反洗钱合作。从当前的市场环境判断,当前香港市场上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人民币对港币的替代。香港离岸的个人人民币业务的开展会对在岸的人民币业务形成一定的竞争,这种竞争压力随着香港离岸市场业务范围的扩大而继续增大。随着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范围的拓展,离岸人民币市场对于内地金融管制的冲击力会提高。从长期来看,随着人民币在香港流通规模的扩大...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吴庆  银纯泉  
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11月18日发布的第16号公告宣布:“为便利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之间的经贸和人员往来,引导在香港的人民币有序回流,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将为在香港办理个人人民币存款、兑换、银行卡和汇款业务的有关银行提供清算安排。”次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和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分别代表各自的机构在合作备忘录上签字。2003年12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发布当年第20号公告,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为香港银行办理个人人民币业务提供清算安排的公告》(第16号公告)确定的选择香港银行个人人民币业务清算行的原则和标准,经过对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堃  王洪波  
随着内地与香港之间跨境流通的人民币资金被吸收纳入两地银行正规流通体系,开展相应的国际收支统计势在必行。如果通过我国内地现行的国际收支统计体系对内地香港间人民币跨境流动开展国际收支统计,资金统计将缺乏完整性,因此有必要以专项统计形式开展内地香港间人民币跨境流动的国际收支统计,并将统计信息应用于相关金融监管。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潘成夫  
2005年下半年以来一度快速增长的香港银行人民币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况。实证分析表明,由于制度上所作的种种限制,特别是对存款利率的限制,人民币升值预期几乎是当前香港居民持有人民币资产惟一的动因。而港元利率上升导致持有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下降则是香港人民币业务停滞的原因。因此,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既需要解决制度性约束,更要处理好人民币汇率预期对资产替换的影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道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香港银行业发展表现出自身的特点,银行机构数量众多、竞争激烈,多品种的业务面向市场、定位准确,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员工至上,金融监管以风险为本、科学规范。香港银行业发展的特色及其与内地的差异,给我们以启示,为内地银行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借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靖琳  
银行业收费问题反映了香港银行业在传统利差模式日渐式微的情形下,为适应行业转型而进行的业务策略调整。在考虑如何设置收费项目、收费或不收费、高收费或低收费时,香港银行业有着明晰的策略目标和系统支持,并采取了许多配套措施,尽可能降低公众的负面反应。内地银行业在推行收费时,应适时检讨自身的收费政策,提高收费透明度,兼顾短期和长期经营目标,并积极履行银行的社会责任。在这些方面香港银行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潘成夫  
自2004年2月正式开办人民币业务以来.香港银行人民币存款一度快速增长,但是自2005年下半年以来,该项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况。在分析香港人民币业务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由于制度上的种种限制,特别是对存款利率的限制,人民币升值预期几乎是当前香港居民持有人民币资产唯一的动因,而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潘之愈  
据香港报纸报道,近两个月来,人民币兑换店急剧增加。兑换店利之所在自不必说,因为它们经营的商品是人民币,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兑换价优惠,竞争日趋激烈今年3月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允许过境人员携带6000元人民币出入境,接着香港中银集团成员宝生银行率先开办了人民币兑港币的兑换业务,从而揭开了人民币迈向自由兑换的新一页。到目前为止,在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梅生  
物流银行作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金融创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在介绍物流银行业务模式及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物流银行对于金融机构、中小企业、物流企业的意义以及开展物流银行所面临的一些制约因素,最后提出开展物流银行的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聂雪飞  
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继完成股改上市,各国有商业银行网点改造和网点建设水平竞相提高,传统网点营销手段的"易复制性",使得原本在个人银行业务领域领先同业的三门峡某银行感到外部的竞争压力骤增。"走出去"势必成为银行未来发展个人业务,实现错层竞争,赢得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通过对该行实施外部营销的解析,试图对商业银行个人银行业务营销模式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