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490)
2022(2198)
2021(2015)
2020(1713)
2019(4072)
2018(4065)
2017(7560)
2016(4328)
2015(4795)
2014(5016)
2013(5207)
2012(5199)
2011(4713)
2010(4849)
2009(4592)
2008(4849)
2007(4435)
2006(4121)
2005(4045)
2004(3610)
作者
(12333)
(10093)
(9990)
(9971)
(6596)
(4807)
(4692)
(3930)
(3816)
(3745)
(3588)
(3480)
(3372)
(3335)
(3310)
(3269)
(3212)
(3105)
(3056)
(2830)
(2763)
(2542)
(2479)
(2433)
(2415)
(2364)
(2352)
(2327)
(2057)
(2036)
学科
(17942)
经济(17913)
管理(12744)
(11247)
(9235)
企业(9235)
方法(8269)
数学(7346)
数学方法(7227)
(5763)
(5142)
(5021)
中国(4957)
(4603)
银行(4603)
(4366)
(4270)
贸易(4264)
(4172)
(4053)
金融(4053)
理论(3697)
(3688)
(3649)
财务(3636)
财务管理(3627)
业经(3489)
企业财务(3448)
农业(3232)
(2929)
机构
大学(62988)
学院(60961)
(27061)
经济(26346)
管理(21720)
研究(21264)
中国(20952)
理学(17135)
理学院(16973)
(16876)
管理学(16671)
管理学院(16561)
(13340)
财经(12181)
中心(11541)
(11521)
(10981)
(10717)
(10508)
银行(10203)
科学(10159)
(9435)
人民(9276)
(9147)
财经大学(9077)
北京(9037)
经济学(8882)
(8850)
研究所(8848)
金融(8732)
基金
项目(31850)
科学(24960)
研究(24769)
基金(23451)
(19565)
国家(19383)
科学基金(16705)
社会(15782)
社会科(15062)
社会科学(15061)
教育(12148)
基金项目(11292)
(11198)
资助(11070)
编号(10183)
自然(10004)
成果(9954)
(9854)
自然科(9795)
自然科学(9794)
自然科学基金(9664)
(7746)
课题(7527)
重点(7133)
(7044)
教育部(7011)
大学(6582)
人文(6550)
国家社会(6533)
社科(6382)
期刊
(32479)
经济(32479)
研究(25354)
中国(15924)
(15725)
金融(15725)
(14383)
管理(8962)
教育(8860)
学报(7519)
(7237)
财经(6751)
科学(6679)
大学(6100)
(5747)
学学(5372)
技术(5371)
经济研究(5266)
图书(4740)
会计(4402)
(4400)
问题(4317)
国际(4277)
理论(4242)
业经(4120)
书馆(3848)
图书馆(3848)
农业(3832)
实践(3826)
(3826)
共检索到114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令芝  
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是我国于 2 0 0 0年 1月 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施行的又一具体准则 ,它填补了我国会计规范的一项空白 ,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但这一准则中的“非货币性交易”的范围的确定等几个方面还存在问题 ,尚须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文颖  
对修订后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及统一会计制度与修订前的会计准则进行比较,分析变动内容,探讨变动的合理性,同时提出修订后准则及制度在非货币性交易核算范围界定上不够明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邵毅平  
比较我国修订前后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与美国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在涵盖范围、分类标准、会计处理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准则差异产生的理论基础、经济背景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会计实务的影响。文章认为,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建设应该有一个首尾一致的理论基础,公允价值是一个值得推广的计量属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彩虹  
简述了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发布实施的意义 ,概括说明了该准则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 ,对该准则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林兢  
2007年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孟凡利  
今年初,财政部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X号——非货币性交易(征求意见稿)》,这是我国会计法规中第一次涉及非货币性交易业务问题。在国外可供参考资料不多,国内过去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以相当可观的创造性,搞出这样一个准则是不容易的。而且,考虑我国的现实情况,搞这样一个准则也是极有必要的。 正象该准则征求意见稿说明中所说的那样,各国家和地区极少有这方面的专门规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未曾就此单独制订准则。我们所能见到的大约只有美国人作过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安亚人  于长春  
财政部制定的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了“非货币性交易”一项。这对于规范企业间非货币交易业务的会计核算,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与一致性是十分必要的。在该稿的学习过程中,笔者感到尚有一些问题应作进一步研究与探讨,以使这项准则更为完善和可行。 一、关于非货币性交易的定义 《征求意见稿》将非货币性交易定义为:“指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交换的交易”。对此定义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值得考虑: 首先,该定义未确指交换的双方均须是以非货币性资产与对方的非货币性资产相交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夏秀梅  
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公允价值的一些问题成为会计理论研究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应着重分析在非货币性交易中,适度应用公允价值须掌握的计价基础判断标准、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核算等几个容易混淆的问题。所谓适度即准确把握公允价值的判断标准、计价基础、计量核算方法,以避免公允价值成为利润操纵工具。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金千  周江生  
从1994年财政部的立项探讨到1999年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的颁布以及2000年1月1日起全国企业的全面实施再到后来的不停修改而成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直对非货币性交易的规范化起着积极引导作用。一方面,新准则的推出规范了非货币性交易,促进了非货性交易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新准则中对于非货币性交易的一些判定变得复杂。文章就非货币性相关准则在会计处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雷文谨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换入换出资产的计价有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计量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企业以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公允价值是指按照市场价格确定的价值。会计准则与税法中"公允价值"所包括的内容是有差异的,尤其体现在确认方法上,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分析。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宗梅  
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并不适用于所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如实质上构成权益性交易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仅能适用权益性交易的有关会计处理规定,而不能适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针对实质上构成权益性交易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实际情况,本文拟从交易或事项的判断入手,解剖权益性交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型,进而对实质上构成权益性交易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主要类型及其相应的会计处理进行新的解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卫红  
非货币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经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非货币性交易在会计核算中不确认收入,只确认换入、换出非货币性资产的价值及相关损益,税法则规定应视同销售确认收入计算缴纳增值税。就此,文章分析了非货币性交易在不涉及补价这两种情况下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建新  
本文以《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为例,从公允价值的运用与修订出发,检验了准则修订的实施效果。研究得出:基于国情的准则修订有力地遏制了上市公司直接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的盈余管理,加大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难度,提高了会计盈余质量。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并未就此杜绝,一些上市公司仍通过变换不同的非货币性交易方式绕过新准则规定操纵盈余。本研究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国际化策略选择提供了直接证据,阐述了现实环境制约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影响,揭示了准则制定策略选择的两难困境。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叶建芳  夏晨华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会计准则一直处于变动之中。以非货币性交易为例,我国非货币交易会计准则已经历三次变更,其收益的会计确认与税法的确认一直存在着差异。分析和把握这些差异的变化,不仅有利于规范会计核算,更利于依法诚信纳税。本文在阐述会计准则的变化以及变化原因的同时,结合税法对非货币性交易的处理,提出了两者的差异及协调的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奚晓荣  
在经济领域中存在着关联方之间利用非货币性交易操纵利润和粉饰业绩的现象,如关联方之间可以通过对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高估、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低估等几种方法操纵利润。我们应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机构、强化公司外部监督,对关联方利用非货币性交易操纵利润的现象进行控制,以完善我国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规范我国的非货币性交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