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91)
- 2023(7076)
- 2022(4971)
- 2021(4077)
- 2020(3117)
- 2019(6591)
- 2018(6569)
- 2017(11400)
- 2016(6527)
- 2015(7594)
- 2014(7901)
- 2013(7780)
- 2012(7676)
- 2011(6935)
- 2010(7228)
- 2009(6775)
- 2008(6967)
- 2007(6644)
- 2006(6189)
- 2005(5626)
- 学科
- 济(29173)
- 经济(29138)
- 管理(21847)
- 业(15170)
- 业经(13194)
- 企(13179)
- 企业(13179)
- 中国(11151)
- 产业(10079)
- 农(8782)
- 信息(8597)
- 总论(7953)
- 信息产业(7901)
- 地方(7889)
- 学(6943)
- 方法(6866)
- 制(6753)
- 财(6570)
- 和(6564)
- 理论(6323)
- 农业(5971)
- 教育(5923)
- 资源(5882)
- 银(5882)
- 银行(5869)
- 行(5687)
- 发(5235)
- 环境(5044)
- 融(4914)
- 金融(4913)
- 机构
- 大学(99110)
- 学院(98545)
- 研究(36440)
- 管理(34219)
- 济(33259)
- 经济(32083)
- 中国(29376)
- 理学(27170)
- 理学院(26799)
- 管理学(26231)
- 管理学院(26012)
- 科学(23635)
- 京(23138)
- 江(19245)
- 所(18940)
- 财(18620)
- 中心(18054)
- 农(17954)
- 研究所(16793)
- 范(16307)
- 师范(16149)
- 州(15534)
- 北京(15067)
- 省(15010)
- 业大(13883)
- 农业(13870)
- 院(13432)
- 财经(12976)
- 技术(12721)
- 师范大学(12707)
- 基金
- 项目(61922)
- 研究(47808)
- 科学(46922)
- 基金(40939)
- 家(36219)
- 国家(35812)
- 科学基金(29546)
- 社会(28661)
- 社会科(26979)
- 社会科学(26970)
- 省(25551)
- 教育(21652)
- 编号(21346)
- 划(21148)
- 基金项目(20107)
- 成果(19121)
- 自然(17537)
- 自然科(16923)
- 自然科学(16916)
- 自然科学基金(16577)
- 资助(16300)
- 课题(15435)
- 重点(14168)
- 发(14141)
- 年(13003)
- 项目编号(12944)
- 创(12398)
- 部(12323)
- 国家社会(11798)
- 一(11642)
共检索到176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倪晓春 张蓉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存在着分散与集中、多元与统一、无形与有形、投入与产出、官方记忆与民间记忆的矛盾,解决上述矛盾的最有效措施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字资源库。在明确资源库建设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基础上,从资源收集、资源整理、资源开发和资源传播四大方面进行了策略设计,发挥档案专业化管理和数字技术相融合的优势,解决非物质特性的传承难题。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档案 数字资源库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勇 蔡璐 李月明
文章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元数据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元数据试著录、平台模拟实现等方式,阐述了元数据标准与本地资源、应用平台、用户的对接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和推广应用非遗元数据标准提供思路。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资源 元数据标准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戴旸 周耀林
非遗档案信息化是近年来文化事业机构关注的重要工作之一。但由于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规划和标准,多头管理、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情况还较为严重,因此,需要从原则和方法两个层面进行规范。本文作者首先分析了非遗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将其概括为"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维护‘本真’,适当优先"、"慎用技术,确保通用"、"重视效益,保障安全"四个方面。其次,作者从面向公众需求的非遗档案网站建设、面向长期保存的非遗档案数据库的整合两个方面论述了非遗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方法。最后,作者从机制、标准和知识产权三个方面阐述了非遗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信息化建设 原则方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立堂
指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我国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进行统计、梳理、编目和保存,建立科学、完整的数据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基于多年从事国家非物质遗产数据库的建设工作的实践经验,阐述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历史背景和实际意义;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资料立档库和实物藏品数据立档库为例,介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档案数据库的筹建过程及非物质遗产资料的分类、编码方法和著录、保存原则以及注意事项;最后提出数据库平台建设工作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数据库 建设 研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怀诗 胡文静 张华
数字图书馆技术的发展使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新的契机。文章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应用5S模型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图书馆概念模型;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一些关键技术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图书馆 5S模型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马晨璠 戴旸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护和发展,对传承民族文化历史的珍贵记忆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传播上存在着主体众多但职责不明的问题,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传播效果。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传播主体的角度来了解非遗档案,有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传播进行正确、客观的认识,全面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在传播中的能动性。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传播主体 主体格局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肖文建 黎杜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量与日俱增,如何长久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课题。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管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长久保存策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科学、长久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档案保护 长久保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程焕文 陈润好 肖鹏
"申遗热"浪潮之后,"后申遗"时代来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成为热点。2016年、2018年调查了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建设非遗数据库的进展,文章统计分析其名称、项目数量、项目分类、著录字段等。研究发现:在省级公共图书馆中,非遗数据库建设仍与非遗名录机制联系紧密,但在申遗工作逐渐放缓的情况下,其建设随之延滞;非遗类目划分、数据库著录尚未有统一标准;省级公共图书馆未能参与和打通全面的申遗流程,数字化工作很难匹配"后申遗"时代的转型诉求。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向红
国内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资源专题数据库的分类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应结合大众标注,从多层面向公众展示、传播非遗资源及增强用户体验。大众标注在非遗数据库中应用的设计方案包括4个方面:构建分类体系基本框架、基本标签库、自由用户标签库等;设置浏览、检索、管理等功能模块;选择Drupa7进行数据库的开发;实现标签管理、标签浏览及标签云的形成等关键技术。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宋丽华 李万社 董涛
数字化保护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流方向。如何将数字化保护提高到理论研究并付诸实践,是政府部门以及文化职能单位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分析了目前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网站的基础之上,提出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合平台的建设策略及模型。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知识集合 数据库 元数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亚 许鑫
[目的 /意义]全面梳理近年来国内外非遗数字化的研究进展,为非遗数字化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过程]分基础研究、技术研究、形态研究三大方面,对非遗数字化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综述,并讨论现有研究重点与不足,包括以非遗数字化的技术与形态等应用研究为主,对基础理论与方法体系的研究不足;多微观具体层面的研究,少宏观全局层面的研究;研究视角单一化,系统化多视角分析不足;重数字化资源建设保存,轻数字资源的传播和共享;等等。[结果/结论]在梳理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指出需要加强对非遗数字化基本理论与方法、综合影响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 数字人文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龙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特殊的活态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然而,当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存在非遗活态性难以展现、可利用性差、资源共享困难等问题。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平台,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将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化保护方式,拓展传播领域,扩大社会影响,从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明彦
文章针对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现状,分析了非遗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常州市非遗保护的对策和建议,认为常州非遗保护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科学合理建制非遗专门性保护机构;加强非遗立法保护,强化法律保障体系;创新非遗保护专项资金运行机制;加强非遗专兼职队伍建设等。从而使常州市非遗项目焕发生机,得到良性发展。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传承 常州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董永梅
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和专题数据库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类体系在分类结构、立类面和类面间的组配关系等方面存在不足。本着基于用户的主导性原则、用户的易用性和实用性原则,整合传统文献分类法、网络自编分类法和大众分类法构建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类体系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存储和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类原则 分类法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滕春娥 王萍
【目的/意义】非遗资源蕴含着民族群体智慧和数辈人留存的文化内涵,是民族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财富,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和传统文化。【过程/方法】本文通过梳理和回顾已开展的知识组织本体构建案例,分析本体理论在非遗知组织构建中的重要性和适用性;以黑龙江地区赫哲族为例,基于本体理论构建非遗知识组织体系。【结果/结论】对其进行知识组织构建建立起赫哲族非遗资源体系,便于更好地保护赫哲族文化和传承民族记忆。
关键词:
本体构建 知识组织 赫哲族 非遗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