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18)
2023(15283)
2022(12938)
2021(12099)
2020(10172)
2019(23701)
2018(23628)
2017(46354)
2016(25439)
2015(28866)
2014(29118)
2013(28488)
2012(25754)
2011(22951)
2010(23123)
2009(21104)
2008(20750)
2007(18365)
2006(16167)
2005(14507)
作者
(72277)
(59600)
(59291)
(56716)
(38293)
(28563)
(27081)
(23459)
(22825)
(21535)
(20517)
(20032)
(19019)
(18993)
(18465)
(18434)
(17873)
(17721)
(17315)
(17236)
(14804)
(14757)
(14685)
(13691)
(13322)
(13307)
(13236)
(13187)
(11994)
(11684)
学科
(104565)
经济(104443)
管理(76959)
(75509)
(64382)
企业(64382)
方法(51786)
数学(45409)
数学方法(44703)
(28874)
(27732)
中国(27613)
业经(24016)
(20612)
(19980)
(19957)
财务(19869)
财务管理(19832)
地方(19647)
企业财务(18906)
理论(18623)
农业(18541)
(17015)
贸易(17003)
(16440)
(16157)
银行(16114)
(16013)
技术(15890)
(15314)
机构
大学(359437)
学院(358151)
管理(145060)
(141393)
经济(138304)
理学(125716)
理学院(124431)
管理学(122051)
管理学院(121422)
研究(113733)
中国(87044)
(76957)
科学(69917)
(67050)
(56450)
(54635)
财经(53830)
业大(52287)
(52180)
中心(51934)
研究所(51083)
(48919)
北京(48796)
(46264)
师范(45854)
(42569)
农业(42517)
经济学(42463)
(41535)
财经大学(40207)
基金
项目(242859)
科学(191232)
研究(178481)
基金(176072)
(152456)
国家(151173)
科学基金(131091)
社会(111762)
社会科(105937)
社会科学(105908)
(94728)
基金项目(92745)
自然(85681)
自然科(83734)
自然科学(83717)
教育(83607)
自然科学基金(82199)
(79484)
资助(74349)
编号(73590)
成果(59900)
重点(53874)
(53805)
课题(50588)
(50302)
(50188)
创新(46711)
教育部(46677)
科研(46358)
大学(45719)
期刊
(151984)
经济(151984)
研究(105538)
中国(66366)
学报(54561)
管理(54191)
(52351)
科学(49962)
(49875)
教育(42486)
大学(42093)
学学(39406)
农业(34130)
技术(32823)
(32481)
金融(32481)
财经(26257)
业经(25477)
经济研究(24394)
(22244)
问题(19904)
图书(19003)
(18475)
统计(17724)
技术经济(17707)
理论(17391)
科技(16487)
(16095)
(16056)
商业(15945)
共检索到522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肖星  王琨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近年来以“派系”为代表的集团化经营模式得到各界的关注。除了提供更完善的内部市场,企业集团还可以通过成员公司经营单一业务,在集团层面实现多元化的经营方式(简称集团模式多元化经营)来规避公司各自进行多元化经营所负担的成本。本文以中国股票市场上的“派系”公司为样本,研究了集团模式多元化经营对成员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集团模式多元化的经营方式能显著提高成员企业的价值。然而,集团拥有对成员企业绝对或相对的控制权、或者集团最终控制人是政府机构时,采取集团模式多元化经营的概率显著下降,集团模式多元化经营对公司价值的正面影响也有所减弱。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合理构建企业集团的组织形...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陈生  尹继东  郭烨  
多元化是公司重要发展战略,本文以231家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多元化水平对公司绩效的影响。通过分组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我们发现多元化水平与公司绩效(ROA和ROE)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会带来价值折扣。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兴全  陈跃东  
以我国上市公司2001-2006年经验数据为样本的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整体上降低了公司的业绩,其原因在于多元化经营实现的协同效应不能弥补因代理冲突而产生的成本。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国鼎  张会丽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多元化与专业化经营战略何者更有利于企业提升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成为众多企业家关注的焦点。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等传统理论观点认为,多元化经营可以分散企业的财务风险。然而事实却表明,金融危机期间一批欧美大企业的破产倒闭大多与企业的多元化扩张有关。笔者运用经修正的AltmAn Z值作为财务风险的测度指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对其财务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元化经营并不能有效分散企业财务风险。这意味着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等传统理论观点尚不适用于解释我国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财务风险后果。进一步地,我们检验结果表明多元化经营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冬妍  张雯  于富生  盛伟  
多元化经营在我国企业中已经越来越普遍,多元化能够降低企业风险吗?通过对经营与财务两方面的研究发现,多元化战略会降低企业收益的波动幅度,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但同时,多元化战略会增大企业发生财务失败的可能性,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成功与否依赖于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苏昕  王立民  刘昊龙  
探析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对合理阐释其战略决策及绩效差异具有重要意义,引起国内外学界的持续关注和探讨。已有研究指出,农业上市公司组织冗余存量和结构决定其战略选择和发展态势。据此,基于战略选择理论,以A股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组织冗余不同类型对其多元化经营的影响,并验证了管理层持股和股权性质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农业上市公司未吸收组织冗余对多元化经营产生负向作用但边际递减,管理层持股和非国有股权弱化了二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已吸收组织冗余提高了农业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水平,而管理层持股弱化了该正相关关系。因此,农业上市公司应合理配置组织冗余资源,充分发挥管理层持股和股权结构特征的积极作用,在聚焦农业主业的基础上实现适度多元化经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卫平  刘菁  
对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结构对多元化投资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多元化程度显著负相关;国有股比例和法人股比例与多元化程度负相关,但不显著。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人数和两职合一状态与多元化投资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董事会会议次数与多元化程度显著正相关;高级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多元化程度相关性不显著;资产负债率与多元化程度正相关,但不显著。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石水平  周英顶  黄郡  
我国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能够提高公司的绩效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外学者研究方法和总结国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随机抽取沪深2002-2004年98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我国公司多元化经营战略和公司绩效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多元化经营战略与公司的业绩显著负相关;(2)多元化经营战略与公司的价值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原因可能是Tobin’Q值不适应我国的证券市场环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海波  李树茁  
本研究在综合考虑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高管激励、控制权竞争以及监管水平等公司治理内部和外部机制的基础上,运用2003年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构造多元化和公司治理指标,对公司治理与多元化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高管持股比例和交叉上市等公司治理因素对多元化水平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是领导权结构和独立董事比例等董事会结构因素对多元化水平没有显著的影响,实证结果从整体上支持多元化的代理假说。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照蕊  黄俊  
针对公司多元化经营的考察,多年来聚焦于其是创造价值还是毁灭价值的争论,而对其是否影响诸如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等还鲜有涉及。采用中国A股市场2007—2016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本文实证检验了公司多元化经营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我们发现,公司多元化经营显著降低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即公司涉及的行业门类越多,其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越低。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对于国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受多元化经营影响而显著下降;而且,对于产权保护程度较高地区的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最后,我们对公司多元化经营进行细分,发现公司相关多元化经营非但没有降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反而使之有所提高;公司非相关多元化经营才是降低公司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原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雪  徐睿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2008-2012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集团化经营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集团化经营公司的投资效率显著高于独立公司,并且在以集团化经营公司为研究样本时,随着多元化经营程度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提升,集团化经营公司的投资效率也会相应的提高,但是集团化经营的投资效率并没有受到市场化进程的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孙芳伟  
本文通过对2005年度沪深两市12个行业的1239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多元化经营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差,管理效能低,总体经营绩效较差;尽管多元化经营上市公司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接近较合理水平,但与专业化经营的上市公司相比,其负债率较高;多元化并没有降低公司经营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廖淑贞  
本文选取2010-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中国公司的多元化行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通过相关的回归得出了中国上市公司存在多元化折价的结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兴龙  李萌  
本文首次从企业经营战略的视角切入,分析多元化经营如何影响研发投入,并对中国企业研发不足状况做出解释。分析发现企业多元化战略通过协同效应、内部资本市场及风险共担效应间接影响企业研发投入。实证发现,相关多元化与研发投入存在显著正U型关系,相关多元化战略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陷阱效应";不相关多元化对研发存在不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对于非国有企业,不相关多元化经营显著抑制研发;地区市场化改革未能改变多元化对企业研发活动的不利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恰当的多元化战略是导致部分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捷瑜  江舒韵  
理论建模和实证分析表明,在股票市场资源配置缺乏效率的情况下,多元化经营对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和生产效率具有不同影响。多元化经营最大化了市场价值,但却显著降低了生产效率。这一发现揭示了新兴市场下多元化经营有着自身特点,它体现出一种市场机会主义的短视行为,并由此导致了公司投资扭曲和长期绩效损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