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52)
2023(8858)
2022(7644)
2021(7145)
2020(6271)
2019(14569)
2018(14728)
2017(28203)
2016(15962)
2015(18472)
2014(19268)
2013(18980)
2012(18195)
2011(16410)
2010(17014)
2009(15874)
2008(16301)
2007(15410)
2006(13593)
2005(12261)
作者
(48798)
(40761)
(40563)
(39013)
(25769)
(19475)
(18761)
(15970)
(15278)
(14944)
(13811)
(13787)
(13074)
(13008)
(12876)
(12752)
(12583)
(12058)
(11982)
(11734)
(10445)
(10257)
(10081)
(9429)
(9318)
(9190)
(9156)
(9151)
(8465)
(8382)
学科
(64427)
经济(64344)
管理(45510)
(41468)
(33101)
企业(33101)
方法(27828)
数学(24063)
数学方法(23756)
(20551)
(19228)
中国(19010)
(16118)
(15237)
地方(14895)
业经(13375)
农业(12960)
(11705)
银行(11675)
(11585)
贸易(11580)
(11527)
理论(11489)
(11482)
财务(11475)
财务管理(11440)
(11179)
(11097)
(10781)
企业财务(10774)
机构
学院(232814)
大学(232697)
(90436)
经济(88048)
管理(84036)
研究(80882)
理学(69832)
理学院(69010)
管理学(67600)
管理学院(67179)
中国(63595)
(51361)
科学(50510)
(46052)
(44843)
(43066)
(39405)
中心(38573)
研究所(38315)
业大(36137)
农业(35133)
财经(34648)
北京(33020)
(32066)
师范(31717)
(31053)
(31033)
(28599)
(28198)
技术(27346)
基金
项目(142777)
科学(109163)
研究(106799)
基金(98508)
(85638)
国家(84860)
科学基金(70499)
社会(63397)
社会科(59653)
社会科学(59631)
(58066)
基金项目(51781)
教育(50411)
(48575)
编号(46451)
自然(44702)
自然科(43548)
自然科学(43531)
自然科学基金(42713)
资助(41265)
成果(40219)
课题(33337)
重点(32697)
(31415)
(30960)
(28638)
项目编号(27485)
(27435)
科研(27360)
创新(26802)
期刊
(109590)
经济(109590)
研究(71666)
中国(53990)
(41910)
学报(38909)
(38383)
科学(33265)
教育(32399)
管理(29896)
大学(28758)
农业(27397)
学学(26503)
(24235)
金融(24235)
技术(22146)
业经(18826)
财经(17617)
经济研究(16147)
问题(15221)
(15171)
图书(14817)
(14071)
(12206)
理论(11766)
(11641)
技术经济(11574)
统计(11256)
(11061)
论坛(11061)
共检索到371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瑞雪  付梅臣  
集体建设用地成为城市扩张的主要"储备",在"入市"过程中,"同地同权同价"则是集体建设用地公平入市的基本准则。本文运用文献统计分析、定性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建设用地在流转过程中土地产权及市场制度进行对比梳理,探究我国集体建设用地"同地不同权不同价"的内因,结果表明要实现我国集体建设用地公平入市,必须以科学的用途管制为基础,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和坚持市场机制引导等,最终实现土地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贤金  
研究目的:探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体系构建中"同地、同权、同价、同责"的内涵及实现路径。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观点比较法。研究结果:(1)"同地、同权、同价、同责"是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体系构建的目标,体现了城乡建设用地市场配置的核心内涵;(2)目前实践中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选择性"同地"、限制性"同权"、约束性"同价"、过度性"同责"等问题;(3)"同地、同权、同价、同责"所体现出的理论内涵、实现路径、目标内涵等都具有相互关联的圈层性特征。研究结论:(1)以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为依据,形成规划同地、城乡同地、发展同地"三同地"机制;(2)以各类土地产权权益平等为准则,构建结构同权、权能同权、安全同权"三同权"机制;(3)以市场决定为基准,探索制度同价、市场同价、同地同价"三同价"机制;(4)以合理承担为支撑,筑就差别同责、生计同责、服务同责"三同责"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薇  
春回大地,一年一度的两会如期而至。改革,当仁不让成为今年两会最强音。在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一词被反复提及77次,无不彰显出本届政府面对改革"深水区"攻坚克难的坚定态度。国土资源领域也同样在踏进改革"深水区"。其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无疑是一道难以跋涉的"沟坎",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如何入市,则成为影响改革进程的关键节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建瓴  蒋青  
所有制限制仅仅是一种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强制性路径安排,是同地不同权的表象,而真正的障碍性前提条件存在于解决了所有制歧视之后,存在于土地用途管制、城市规划管制和各利益主体的分配制度上。实现同地同权同价的改革重点就必然指向这三个前提条件,而不是仅仅消除所有制限制。其实现路径为:设计可试行的集体土地直接入市的收入分配调节方法;研究收取直接入市的基础设施配套费的办法;探索集中整理集体建设用地的可行方法;建立农用地转建设用地的指标流转市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魏耀东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正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在不违反国家政策法规前提下,通过制度创新,逐步构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新机制,引导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进入规范化轨道。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主要形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靳相木  
集体与国有土地的产权构造存在很大的不同,二者以什么路径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同权同价"有其客观规律性。本文梳理了"同权同价"的方法论逻辑,提出"同权同价"问题研究需要从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的类比推论中摆脱出来。研究结果表明,"同权"问题属于物权法上的科学问题,它有且只能指集体与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在法律性质、物权种类和物权基本规格的同一。当越出物权法,进入公法层面,特别是当进入合同法的领域,"同权"的概念便荡然无存;作为经济学上的"同价"问题,其要义在于集体与国有土地遵循同样的价格形成机制,而不可能指字面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靳相木  
集体与国有土地的产权构造存在很大的不同,二者以什么路径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同权同价"有其客观规律性。本文梳理了"同权同价"的方法论逻辑,提出"同权同价"问题研究需要从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的类比推论中摆脱出来。研究结果表明,"同权"问题属于物权法上的科学问题,它有且只能指集体与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在法律性质、物权种类和物权基本规格的同一。当越出物权法,进入公法层面,特别是当进入合同法的领域,"同权"的概念便荡然无存;作为经济学上的"同价"问题,其要义在于集体与国有土地遵循同样的价格形成机制,而不可能指字面意义上的市场成交价相同或相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志斌  
限制流转的理由值得商榷建设用地使用权是一项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用益物权制度。但《物权法》所规定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其客体仅限于国有土地,在集体土地上能否通过出让等方式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物权法》没有明确规定。但该法第151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作为建设用地的,应当依照《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规定办理。"这一规定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留下了空间。《物权法》为何没有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出明确规定?学界有以下两个理由:一是时机不成熟。我国土地制度改革正在深化,尚待总结实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宫希魁  
近年来,关于收入分配领域里的公平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从党的十六大报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到十七大报告"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些指导思想和政策导向的转变,无疑把侧重点转向了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方面。而在分配公平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中,还有很多深层次问题没有解决,各种似是而非的判断还在干扰着人们的视线。对于这一类的问题,必须给出进一步的科学回答,才能真正推进分配公平的进程。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周淑云  王好运  
信息获取权客体是指信息获取权所指向的对象,狭义的信息获取权的客体即信息资源。作为权利客体的信息资源类型多样、特征各异,从信息获取的角度而言,信息资源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多种类型。信息资源具有公共性、可再生性、时效性、价值性、稀缺性等特征。信息资源这些特性的存在是信息获取权设立的前提。只有信息获取权得到保障,社会公众信息需求才能得到满足,信息资源的价值方能最大限度地实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崔娟  陶镕  
研究目的:研究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可行性,为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提出构想与建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国家垄断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弊大于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直接入市则利大于弊。研究结论:应当实行国家严格控制下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制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亚荣  余敬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收回是平衡农民集体和集体成员之间利益的重要制度保障,但目前我国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用益物权的消灭、收回的法律规定过于简略,并且收回行为既包括民事行为也包括行政行为,混淆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行为的性质。应从物权变动视角确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的涵义,并从所有权保护角度拓展其内涵,使之符合集体土地的特性。在此基础上,从民事法律规范角度,按照土地所有权及用益物权的运行逻辑,通过对目前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行为作类型化处理、明确收回的对象、规范土地所有权人撤销权的行使等措施重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军书  宋宁静  
在我国法律上,集体建设用地的地位与国有建设用地相差甚远:国有建设用地享有完整的物权,而集体建设用地却未被明确为用益物权。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必须实现集体建设用地物权化,让农村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在集体建设用地物权化进程中,要重点做好统筹规划,加强指导,强化监督,明确确权,建立许可,建章立制,严格执法,权利救济等工作。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权典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由来已久,而其在国家立法层面尚未得到明确支持及合理规制;广东省率先以地方立法(政府规章)形式认可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合法地位,普遍认为这是在尊重历史与承认现实基础上的一项制度创新,但人们对相关法律问题的认识仍然存在差异;文章基于对广东立法的认识,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践印证,分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立法调整动因、现实基础、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及可完善创新的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