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04)
2023(4394)
2022(3753)
2021(3531)
2020(2894)
2019(6539)
2018(6592)
2017(12127)
2016(7005)
2015(7739)
2014(8223)
2013(7886)
2012(7414)
2011(6670)
2010(6793)
2009(5940)
2008(6196)
2007(5879)
2006(5067)
2005(4876)
作者
(20960)
(17161)
(16922)
(16533)
(11111)
(8472)
(7937)
(6627)
(6575)
(6471)
(5896)
(5864)
(5856)
(5540)
(5522)
(5381)
(5220)
(5212)
(4979)
(4874)
(4437)
(4304)
(4167)
(4079)
(4037)
(4023)
(3822)
(3783)
(3651)
(3563)
学科
(23822)
经济(23783)
管理(20009)
(19265)
(16134)
企业(16134)
方法(10194)
(8545)
数学(8279)
数学方法(8133)
中国(7212)
(6905)
(6814)
(6752)
理论(6254)
(5928)
财务(5913)
财务管理(5889)
企业财务(5613)
业经(5528)
(5524)
银行(5515)
(5217)
教育(4904)
(4821)
金融(4820)
地方(4464)
农业(4459)
技术(4420)
教学(4347)
机构
学院(98069)
大学(96531)
(34639)
经济(33596)
管理(32617)
研究(32527)
理学(27025)
理学院(26649)
管理学(25968)
管理学院(25775)
中国(25655)
科学(21011)
(20909)
(19829)
(17502)
(17443)
(17234)
研究所(15418)
中心(15357)
财经(14981)
业大(14174)
(13970)
(13823)
师范(13642)
农业(13619)
(13446)
北京(13271)
(12523)
技术(12511)
(11624)
基金
项目(59013)
科学(45175)
研究(43457)
基金(40909)
(36185)
国家(35833)
科学基金(29973)
社会(25477)
(24042)
社会科(23983)
社会科学(23975)
教育(21426)
基金项目(21060)
(20063)
自然(19847)
自然科(19405)
自然科学(19399)
自然科学基金(19079)
编号(18344)
资助(17539)
成果(15929)
(13649)
重点(13615)
课题(13593)
(12712)
(12193)
(12184)
科研(11422)
大学(11391)
(11333)
期刊
(43029)
经济(43029)
研究(31572)
中国(23351)
(17640)
学报(17454)
教育(16480)
(16116)
科学(14536)
管理(12952)
大学(12813)
学学(11823)
(11234)
金融(11234)
农业(10248)
技术(9271)
财经(7621)
业经(7350)
经济研究(6619)
(6581)
图书(6092)
财会(5593)
(5467)
问题(5449)
(5264)
职业(5071)
(4875)
论坛(4875)
会计(4748)
书馆(4644)
共检索到157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侯海桂  
文章认为很多随机现象都有可能存在惯性。文章从物理学和统计学双角度,讨论了随机现象的惯性,并引入了随机惯性强度概念来衡量随机现象惯性的大小。随机现象惯性的存在可以应用于单次随机试验的预测中(像地震的后续预测),也可以应用到证券交易价格的预测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阳  吴远波  陈壮  
股票市场的异象对有效市场假说提出了巨大挑战,其中最重要的异象之一就是惯性现象与反转现象。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将其归纳为惯性与反转现象的存在性、惯性策略与反转策略及其影响因素、对惯性现象与反转现象的解释三大类,并逐类进行文献评价与总结。许多学者认为股市在短期内存在惯性现象,而在长期内存在反转现象。学者往往从传统金融学、行为金融学和机构投资者建仓行为三个不同角度解释惯性与反转现象。该领域文献的最主要争议就是利用惯性策略和反转策略进行投资能否获得超额收益,这也是将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尹秀峰  
"中国式过马路"折射出法治的困境—法律的边缘化。推而广之,在商事交易中也存在商法边缘化的问题。交易惯性与商法之间存在认同、融合、冲突的对立统一关系,法治的关键是化冲突为认同或融合。在任意性商法规范和强行性商法规范的不同特质下,交易惯性与商法关系显现出较大的差异。盲从的交易惯性、投机的交易惯性、受胁迫的交易惯性和受欺诈的交易惯性是几种常见的交易惯性,对商法影响较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超  侯凯  
农业是百业之本、粮价是百价之基,农产品价格波动对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都具有广泛影响。为弥补已有相关研究方法的不足,本文从解析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经济涵义入手,运用B-N技术分解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波动中的持久性成分和暂时性成分,并考察农产品价格随机冲击的惯性,以刻画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动态特征,以期提高微观主体对农产品价格趋势变化的预判能力,进而更好安排消费、生产及经营等活动,同时为政策调整提供科学信息,减少社会福利损失。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易明  付丽娜  
"只要你按下快门,剩下的交给我们"——盲目的自信使柯达在惯性思维中倒下。摄影器材市场上一片橙黄的时代正在成为逐渐远去的记忆……柯达前高管鲍勃.肖恩布鲁克曾表示:"柯达曾经拥有令人羡慕的竞争优势,但如今这一优势已荡然无存"。的确,在数码影像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柯达对传统盈利模式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贺云龙  皮天雷  
本文基于1994-2004年的全样本数据,研究了沪深A股市场的惯性和反转投资策略。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少卿  陈金龙  
当消费者错过最优折扣价格的购买机会后,在面临次优折扣价格时,他们会倾向于继续不购买,学术界称之为“不作为惯性”。本文从价格公平感的视角探讨这个消费现象的理论解释机制,实证研究发现:第一、价格公平感在高低折扣价格差异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第二、价格公平感以预期后悔为中介影响购买意愿;第三、高低折扣价格差异以预期后悔为中介影响购买意愿。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商家“打折促销”营销策划活动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庆文  林周勇  
本文以1997~2003年沪市261支A股为样本,实证对比了“风格惯性策略”和“价格惯性策略”的盈利性。结果表明,在我国股市上运用传统的价格惯性策略不能获利,而运用“风格惯性策略”,特别是买入过去6、9、12个月内收益最高的赢家组合,则能够获利。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对这一现象作了理论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芮影  朱锦余  翁维  
惯性问题的研究是金融学研究的一个热点。Fama(1998)承认,价格惯性与盈余惯性这两种"异象"的存在构成了对有效市场假说的极大挑战。对两种"异象"的解释主要围绕着支持与反对有效市场假说的两条主线展开。近年来,一些研究从宏观视角解释与分析了这两种"异象";该领域的一个新进展是将价格惯性与盈余惯性问题结合在了一起,有研究甚至认为价格惯性仅仅是盈余惯性的一种表象。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德明  林斌  王彦超  
Fama认为,盈余惯性与价格惯性是仅有的两个对有效市场假说形成真正威胁的、持续的、稳健的市场"异象"。本文参考Chan等、Chordia和Shivakumar的研究方法,考察我国股市盈余惯性与价格惯性的关系。研究部分支持了Chordia和Shivakumar所提出的"噪声代理变量"假说,而未支持Chan等所提出的"多种信息源"假说。我国股市特殊的信息披露环境与投资者行为特征可以解释本文的研究结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厦门市物价局课题组  刘露露  
成本是经营者调整投资行为、组织经营活动的重要参考,也是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价格政策的基本依据。出于各种目的,经营者经常对会计成本数据进行操控。识别经营者操控成本的手法,是成本监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本文针对最常见的一些操控成本的方法展开初步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监审对策,从而为成本监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俊  
企业业务转型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多元化并购是上市公司进行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式。组织惯性对多元化并购会有阻碍作用,需要通过绩效考核和股权激励等创新手段克服阻力,同时需要形成多元化并购的推动力量。行权条件与并购标的企业业绩挂钩的股权激励计划可以形成促进多元化并购的聚焦点。分拆上市将进一步放大多元化并购和股权激励的正效应。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丰  郭志刚  茅倬彦  
本文计算了中国1950~2006年期间的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发现早在1990年时内在增长率就已经由正变负。并且通过该指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比较发现,中国过去十几年的低生育率正在逐渐累积起人口负增长惯性。此外,本文基于不同的模拟方案结果揭示出,人口负增长惯性将会对未来中国人口规模和年龄结构有重大影响。本研究旨在说明,中国人口发展处于转折的关键时期,应当充分认识低生育率下的人口负增长惯性问题,有关人口决策必须尊重人口发展的内在规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