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68)
- 2023(5263)
- 2022(4764)
- 2021(4411)
- 2020(4034)
- 2019(9718)
- 2018(9644)
- 2017(19365)
- 2016(10814)
- 2015(12664)
- 2014(13064)
- 2013(13232)
- 2012(12783)
- 2011(11648)
- 2010(11756)
- 2009(11156)
- 2008(11556)
- 2007(10866)
- 2006(9496)
- 2005(8858)
- 学科
- 济(47122)
- 经济(47072)
- 管理(28181)
- 业(28098)
- 方法(25065)
- 数学(22398)
- 企(22384)
- 企业(22384)
- 数学方法(22224)
- 银(17783)
- 银行(17638)
- 行(16352)
- 制(16113)
- 农(12539)
- 财(12407)
- 中国(11996)
- 融(11154)
- 金融(11152)
- 度(10752)
- 制度(10747)
- 学(9878)
- 业务(9816)
- 地方(9221)
- 贸(9088)
- 贸易(9080)
- 易(8793)
- 业经(8480)
- 银行制(8458)
- 农业(8106)
- 务(7686)
- 机构
- 大学(162412)
- 学院(159648)
- 济(67882)
- 经济(66283)
- 管理(60506)
- 研究(54647)
- 理学(50733)
- 理学院(50139)
- 管理学(49325)
- 中国(49159)
- 管理学院(49005)
- 京(35120)
- 财(33453)
- 科学(33085)
- 农(32073)
- 所(28984)
- 中心(27046)
- 江(26281)
- 研究所(26105)
- 财经(26007)
- 农业(25595)
- 业大(24358)
- 经(23405)
- 银(22485)
- 北京(22452)
- 银行(21587)
- 经济学(21460)
- 州(20982)
- 范(20350)
- 行(20175)
- 基金
- 项目(97965)
- 科学(75641)
- 研究(70554)
- 基金(70443)
- 家(60871)
- 国家(60370)
- 科学基金(50765)
- 社会(43402)
- 社会科(41081)
- 社会科学(41062)
- 省(38189)
- 基金项目(37365)
- 教育(33096)
- 自然(33032)
- 划(32358)
- 自然科(32222)
- 自然科学(32210)
- 自然科学基金(31645)
- 资助(30171)
- 编号(29324)
- 成果(24650)
- 部(22494)
- 重点(22223)
- 发(20858)
- 课题(19974)
- 创(19702)
- 科研(19310)
- 教育部(19094)
- 大学(18675)
- 创新(18503)
共检索到253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四川银监局课题组 王筠权 程铿
存差是指当银行业机构存款大于贷款所形成的差额。近年来四川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差呈扩大趋势,存贷比不断下降。本文对存差现象进行分析,对存差概念作了几个方面的思考,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存贷差 资金来源 资金运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伍志文 鞠方 赵细英
关于存差问题的理论讨论越来越多,本文试图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找出一些影响存差变化的重要因素。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存款和资本金共谋的特殊资本结构假说"得到了较为有力的支持,此外金融深化假说也得到了一定的支持,而其他假说对存贷差的解释能力并不强。银行存差扩大成因更多源于中国特殊金融制度安排所造成的"存款和资本金共谋的特殊资本结构",而较少来自于金融深化进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存贷差扩大应该归因于金融深化进程的减缓,而不是金融深化进程加速所带来的金融资产和负债业务多元化的结果。
关键词:
存差 金融深化假说 实证分析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魏彧 冯月 赵敏
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税收对银行存差扩大的影响,可从税收角度解释银行存差扩大的原因。实证结论表明,无论是流转税还是所得税均对银行存差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扩展模型实证结果还显示,不同所有制属性商业银行存差对税收变动的敏感性不同,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税收导致非国有商业银行存差增长幅度更高。应从银行税制、银行体制以及利率市场化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以抑制银行存差进一步扩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何田
近年我国商业银行维持着较高的存差,且有发展之势。经对黑河市商业银行及城乡信用社存差去向进行个案分析,发现商业银行上存资金、联行占用、历年亏损、固定资产、待处理抵贷资产等是主要占用形态,金融结构、信用制度和经济改革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是造成高存差的主要原因。据此,本文从存贷两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一是在银行贷款层面,必须建立有效的信贷激励和完备的社会信用制度,促进金融中介效率提高;二是在存款层面,必须拓宽金融投资渠道分流储蓄,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降低公众的边际储蓄倾向。这样,信贷效率的提升和存款过快增长的缓和,将最终使高存差问题得以解决。
关键词:
银行存差 资金去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宏瑾
在二级银行体系信用货币制度下,银行存款大于贷款是很正常的现象。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大一统”银行制度及中国人民银行在正式履行中央银行职责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的特殊的信贷管理体制,导致大量基础货币被金融机构直接用来发放贷款,这是造成我国长久以来出现“贷差”的原因。本文在总结目前国内有关“存差”的主要观点后指出,当前理论界认识上的混乱根源就是没有认清二级银行体系和信用货币创造过程与存贷差额形成的关系,为此本文从信用货币创造的基本原理出发,证明基础货币是首先被用来派生贷款还是被用来派生存款,尽管不会影响货币的创造,但确是造成出现“存贷”或“贷差”现象的原因。本文还对我国1952年以来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经...
关键词:
存差 信用货币 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贤成毅
对国家金融系统存差的会计分析表明,我国金融系统并没有“闲置资金”,经济分析表明,我国银行的存差最终都进入了实体经济部门。存差的存在只是表明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发生了一些变化,而且金融系统的巨额债券投资在短期内是无法大量变现的。
关键词:
存差 实体经济 会计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丽萍 肖洪安
居民投资渠道单一,消费不足,金融机构严控放贷等原因导致银行产生巨额存差。巨额存差造成资金的浪费,产生较大的金融风险,对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严重的隐患。可通过推进利率市场化,合理确定外汇储备规模,增加新的投资渠道,培育居民消费和投资信心等措施来减小存差。
关键词:
银行存差 金融风险 外汇储备 消费信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