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29)
2023(10633)
2022(9358)
2021(8842)
2020(7390)
2019(17189)
2018(17287)
2017(33100)
2016(18045)
2015(20573)
2014(20833)
2013(20644)
2012(18953)
2011(16867)
2010(16788)
2009(15184)
2008(14847)
2007(13150)
2006(11564)
2005(9830)
作者
(52310)
(43045)
(42706)
(40735)
(27314)
(20654)
(19525)
(16938)
(16430)
(15533)
(14913)
(14346)
(13692)
(13455)
(13223)
(13032)
(12787)
(12781)
(12328)
(12155)
(10711)
(10573)
(10390)
(9834)
(9658)
(9609)
(9591)
(9508)
(8654)
(8475)
学科
(69526)
经济(69449)
管理(54171)
(48057)
(41339)
企业(41339)
方法(32445)
数学(26834)
数学方法(26519)
(19593)
中国(18962)
业经(16892)
地方(16839)
(16691)
(16311)
环境(14246)
理论(13889)
(13740)
农业(12849)
教育(11751)
(11696)
贸易(11689)
(11456)
(11302)
技术(10972)
(10756)
(10385)
财务(10316)
财务管理(10299)
企业财务(9676)
机构
大学(253266)
学院(253015)
管理(103371)
(92676)
经济(90319)
理学(89222)
理学院(88213)
管理学(86681)
管理学院(86236)
研究(81652)
中国(59866)
(55261)
科学(53036)
(42306)
(40389)
(38841)
业大(38323)
(37236)
中心(37195)
研究所(36853)
(35613)
师范(35333)
北京(35279)
财经(33751)
(30850)
(30507)
(30167)
农业(30077)
师范大学(28431)
技术(27833)
基金
项目(175361)
科学(136761)
研究(130768)
基金(124457)
(107615)
国家(106658)
科学基金(91701)
社会(79455)
社会科(75035)
社会科学(75013)
(69655)
基金项目(67326)
自然(60168)
教育(59972)
自然科(58616)
自然科学(58605)
(58317)
自然科学基金(57516)
编号(55227)
资助(50666)
成果(44750)
重点(38789)
课题(37831)
(37776)
(37238)
(36180)
项目编号(33795)
创新(33519)
科研(33263)
大学(32661)
期刊
(105575)
经济(105575)
研究(74354)
中国(48536)
学报(39948)
管理(37897)
科学(36618)
(35485)
教育(33915)
(30672)
大学(30080)
学学(27715)
农业(25065)
技术(22911)
业经(18701)
(18537)
金融(18537)
图书(18159)
财经(15505)
经济研究(15017)
问题(13668)
(13078)
科技(13064)
理论(13050)
(12780)
书馆(12291)
图书馆(12291)
资源(12285)
实践(12279)
(12279)
共检索到369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家兴   张维伦   骆桐   赵亚涛  
经过一个多世纪建设与发展,中国铁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相比起铁路建设的昂扬澎湃,铁路文化的营销推广宣传却显得略逊一筹。IP作为助力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种方式,备受品牌营销的推崇。基于此,文章从火车站、列车、IP形象、IP跨界合作四个方面阐述铁路文化IP生态圈的建设方向。IP生态圈对铁路文化的推广营销尤为重要,文化内驱是铁路建设的力量源泉,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将有利于中国铁路的品牌建设,有助于中国铁路更好地“走出去”,有利于提升中国铁路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纪江明  葛羽屏  
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逐步走向一体化,其文化整合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研究了这一地区的文化起源、文化生态及其交互影响,主张推动长三角地区文化交流与合作,构筑共同繁荣的长三角都市文化生态系统(文化生态圈),同时提倡发展多样性、个性化的城市历史特色文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旭军  白灿  韩克勇  
共享经济的发展使企业之间可以通过构建生态圈实现价值的共创共享。但是,目前对生态圈的评判仍没有十分规范与全面的评价体系。对生态圈成员从商业伦理的角度进行评价能够使企业规避合作风险,有效选择合作伙伴。基于生态圈及生态圈伦理相关理论,考虑多种文化和环境的因素,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49个三级指标的生态圈伦理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打分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显示该指标体系可以实现对生态圈伦理较为全面的评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皓  张梅  
我国西部幅员辽阔,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互联网+"为旅游产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旅游产业生态圈是一个复杂抽象的生态系统,构建多产业融合发展的西部旅游产业生态圈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显著的经济价值。西部旅游产业生态圈与区域经济、生态环境、人文地理、信息技术等要素相互融合,以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技术支撑,形成一个依托市场维、资源维、信息维、服务维、环境维五维一体的有机整体,维与维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叉,实现西部旅游资源开放利用的共生、共融和共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皓  张梅  
我国西部幅员辽阔,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互联网+"为旅游产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旅游产业生态圈是一个复杂抽象的生态系统,构建多产业融合发展的西部旅游产业生态圈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显著的经济价值。西部旅游产业生态圈与区域经济、生态环境、人文地理、信息技术等要素相互融合,以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技术支撑,形成一个依托市场维、资源维、信息维、服务维、环境维五维一体的有机整体,维与维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叉,实现西部旅游资源开放利用的共生、共融和共赢。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奕轩  
本文就研发销售型物流公司如何实现公司生态圈治理进行分析。首先,基于超边际分析原理和生态圈理论,从理论层面构建与论证了以物流关键指标为主的六层生态圈系统和六步骤分析法。其次,从物流服务水平、销售价格、服务数量、服务周期、科技创新度等角度确定了其生态圈稳定发展的实现条件。最后,以六家位于四川省境内且具有一定研发销售能力的物流公司为实例展开分析,确定了各自生态圈发展是否达标,并对未达标对象从生态圈中的三个关键层级给出了提升路径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洋子  张淑娟  
本文基于生态系统的视角,研究我国金融集团构建商业生态圈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重点探讨商业生态圈的关键要素、构建模式及其利益协同机制。研究表明:智能化的金融科技以及开放、共享的应用场景,是构建生态圈的关键要素。现有实践中主要存在平台核心型生态圈、产业协同型生态圈、产品组合型生态圈三种可行模式。针对生态圈当中容易产生的潜在利益冲突问题,需要加强利益协同机制建设。因此,建议我国金融集团加强金融科技的广泛、深度运用,特别是有效解决消费者信息和数据共享问题;以场景为依托,共享为手段,不断拓展和丰富生态圈的功能和内容;重视不同产业、产品间的协同联动和场景迁移,建立各生态主体间的良好关系,释放生态圈潜在价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金云  李涛  
创业生态圈是创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但国内对它的认识和研究并不深入。本文通过对国内创新创业现象、西方主要地区创业活动的归纳以及对创业生态圈相关文献的回顾,提出了创业生态圈的概念,并基于共演理论和组织生态理论汇总提炼了创业生态圈的四大特征以及六大构成要素。文章总结了西方创业生态圈研究的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创业生态圈未来研究的方向。由于我国创业生态圈的发育仍不健全,本文对国内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和政策制定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金英  
在对加强铁路货运营销体系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和探讨了构建铁路企业货运营销体系的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当前应当采取的对策建议,即:以市场化为导向,切实转变营销理念;以品牌化为标准,构筑有竞争力的铁路货运产品;以网格化为途径,实现营销区域全覆盖;以规范化为目标,营造铁路货运营销价格优势;以网络化为核心,全面提升铁路营销服务水平;以职业化为手段,大力提升营销人员能力与素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千  
本文首先指出大数据时代的价值创造和价值转移出现了新的变化。接下来分别论述什么是互联网企业平台生态圈及其金融生态圈?为什么要研究互联网企业平台生态圈与金融生态圈?如何构建互联网企业平台生态圈与金融生态圈?最后给出了互联网企业金融生态圈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共同价值理论奠定了互联网企业平台生态圈及其金融生态圈的理论基础,从共同价值的视角看,大数据时代的共同价值包括基于"货币"的价值创造和价值转移、基于"信息数据"的价值创造和价值转移以及核心能力柔性化的价值创造和价值转移。互联网企业基于共同价值构建平台生态圈与金融生态圈,把价值活动变成柔性动态系统,既可规避核心能力刚性风险,又可满足多边群体价值转移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缪顾贤  冯定忠  章运  
非遗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文化素材和创意源泉,文化创意产业也给非遗提供了创新机制和融入现代社会的平台。"互联网+"非遗文创孵化平台深度融合,形成共创、共用和共享,这是非遗文化传承与产业化的必经之路。文章以非遗文创产业化为依托,针对浙江省绍兴市非遗项目进行广泛调研,分析非遗传承与产业化的困境,结合当前"互联网+"、生态圈等先进理念,通过非遗文创产业线上与线下孵化平台搭建,跨界创新生态圈建设:非遗创新、非遗产业、非遗传播三个发展环节,探索非遗文创产业化孵化的新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国民  庞维成  朱嫒华  
本文借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提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见习规培)"生态圈"建设的主题,强调见习规培顶层设计与逐步实践的整体性与系统性,突出见习规培三大核心要素——主体、活动、情境——之间的交互共振、系统协调和动态发展,彰显见习规培三大行动逻辑——课程研发、制度保障和多轮迭代式评价,最终指向见习教师的实践能力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龚英  
虚拟供应链的生存、发展可用权变理论、种群生态理论来进行诠释,而用商业生态系统可很好地说明其未来发展趋势。只有虚拟供应链和商业生态系统内地政府、行业协会、同类的虚拟供应链进行合作和协调,虚拟供应链才可能持久生存、健康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洵  
[目的 /意义]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相关研究,对图书馆信息生态圈协同进化予以探索,一方面为信息生态学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另一方面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未来提供崭新的视角和方法。[方法/过程]在从阐释信息生态论的基础上,归纳图书馆信息生态圈协调进化的内涵、标准,分析其进化的条件、途径、过程,探讨图书馆信息生态圈协调进化机制。[结果 /结论]图书馆信息生态圈是一个不断更新、演变才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系统,对该系统的协调进化机制进行研究,是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季成  叶军  
我国信用卡行业已经进入跨界融合的生态圈竞争新阶段。本文首先分析了生态圈竞争的背景和意义,研究了信用卡生态圈的参与主体,从客户、互联网平台、大数据、关系资本四个方面提出构建信用卡生态圈的关键支点。然后,梳理了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的生态圈构建实践案例。最后,基于关键支点给出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构建生态圈的策略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